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23 篇文章・ 256 位粉絲
妖怪就是文化!北地異工作室長期從事臺灣怪談、民俗、文史的考據和研究,並將之轉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和遊戲。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電影和實地考察。 歡迎來我們的臉書專頁追蹤我們的近況~https://www.facebook.com/TPE.Legend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18/11/23
《鬼話連篇》20年前試圖闢謠,只是加深了它在大眾心中的印象,20年後的這篇分析文章,更不過是蚍蜉撼樹。然而筆者從未想要透過分析這些傳說來「破解」人面魚,透過一次次考據,我們反而重溫了20年前那些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個靈異故事。
・2019/02/04
也就是說,年獸與夕獸的原型,很有可能便是某種猿類,過去中國人民的生活中應該少不了碰到這些猿猴。而根據文獻,這種猿猴其實在很多文獻都有被記載下來。
・2022/04/06
大家聽過「蔣公銅像會動」的都市傳說嗎?和蔣公銅像有關的都市傳說非常多,並且依照各地銅像的不同,有著許多相應的變體。比如:「會流血淚」、「半夜會在走廊走動」、「騎著的馬匹會在凌晨自行換腿」、「半夜騎馬在濃霧中繞行操場」等等。在這當中,或許又以政治大學的版本最為知名⋯⋯
・2020/06/24
每年端午將近時,「哪一種粽子好吃?」這個問題總會釣出兩粽派的死忠支持者,掀起一番激烈討論,讓人不禁覺得臺灣現今端午節最大的民俗活動,其實應該是戰南北吧(誤)。儘管內容物就足夠雙方戰翻天,不過在此仍要提出經常不被注意的另一差異:北部粽南部粽,其實就連包材也不盡相同。
・2019/06/05
端午節終於到了有一項現在的人們比較少看到的習俗活動──飲雄黃酒,是為了驅五毒而進行的。端午節這天,喝雄黃酒可以保佑無病無痛、百毒不侵,而不能喝酒的兒童,則可以用酒液在額頭上寫個「王」字,同樣可以達到防護的功效。此外,還有「白蛇傳」的故事,也是每年都要聽上一輪。但雄黃到底是什麼呢?
・2018/03/23
筆者在去年夏天大概八月的時候,在泛科學寫了一篇關於溺水與水鬼的文章,在寫文章時考據了文獻後,對水鬼這個關鍵字很感興趣,同年十二月在看電視新聞時,看見在報導一種叫做「油錐」的魚,釣了三條會有厄運,會將水鬼釣回家,在疑惑中開始查詢有關油錐的傳說,與此傳說可能形成的原因。
・2017/10/06
紅嘴黑鵯是臺灣特有亞種,在平地到中海拔的山區,都有機會在樹上看見這種特別的鳥兒。紅嘴黑鵯全身黑溜溜的,乍看之下並沒有什麼特色,但仔細一看,牠們頭頂上有蓬鬆豎起的冠羽,就像特別梳過的髮型一樣,非常有個性;而鳥喙和鳥爪則是亮麗的紅色,在黑色身體的襯托下格外鮮豔,十分能吸引目光。這些醒目的特徵,都讓紅嘴黑鵯成了一種很容易辨識的鳥。
・2017/11/05
地震過後,地上竟然長出白色或黑色的毛?這是什麼奇怪的現象?根據大部份的古老傳說,地震是因為地牛翻身而造成的,那麼「地生毛」到底是什麼?作者一一推測可能的四個原因:蜘蛛網、植物根、化合物結晶、菌絲,再利用刪減法來推敲「地生毛」的成因。
・2019/05/21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男風」,班固的《漢書》有「佞幸傳」,講的就是那些受到皇帝寵愛的男人們。不過在多數案例中,「男風」都只是一種個人愛好,雙方並未締結任何正式關係。明清時福建的「契兄弟」就不一樣了,「契兄弟」是一種十分特殊的風俗,契兄與契弟間的關係與夫妻很像,一樣需要下聘、娶親。福建的契兄弟風俗在當時頗為有名,因此不少文人都有記載。小說家們也注意到「契兄弟」作為故事題材的潛力,因此寫進了小說之中──特殊的情愛關係總是特別引人注目。
・2019/09/12
人類登上月亮已經半世紀了,對太空科學的探索和瞭解,也拆解了某些傳說和神話,但即使如此,也絲毫不能減損那些浪漫情懷。相信人們對月亮的好奇和幻想仍然永無止盡,當我們抬頭賞月,腳踩地球表面,想像力——或是空想性錯視,仍能帶領我們,飛向那精彩神奇的月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