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魚肉好吃嗎?」人面魚的都市傳說從何而來?我們又為何會在魚身上看到人臉?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018/11/23 ・6249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R值 492 ・五年級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人面魚」的都市傳說?

「人面魚」又稱「人頭魚」,流傳於1994年,距今已20多年。傳說的內容大概是這樣:

某天一群人到溪邊釣魚,其中有人釣到了一條巨大的吳郭魚,眾人立刻將其烤食。當大家吃喝得正高興,忽然聽見一個蒼老的女聲,操著台語問:「魚肉好吃否?」

大家四處尋找聲音的來源,直到聽到第二次問句,才發現竟然是被烤熟的吳郭魚一張一合地開口說話,仔細一看,魚身上還浮現一名老太婆的臉。其中三人當場嘔吐,一人拿相機將魚拍了下來,到了隔天,釣起那條魚的人在睡夢中死去,死因不明。

這則傳說的變體非常多,故事的梗概雖然大致相同,細節卻有許多差異。比如事發地點,有的說是高雄岡山,有的說是嘉義蘭潭,也有說是台南、屏東的;照片拍攝時間,從1994年12月到1995年7月都有;參與人數也有3人、4人、6人、8人的版本,有的還提到其中一人是道士,而主釣者則姓陳,34歲;魚的重量有4台斤、6台斤或4公斤;參與這則傳說的人最後下場也不同,有的如上述只有一人死去,也有全員離奇死亡的版本。

1994年流傳的人面魚相片。source: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然而不論中間細節如何,最後一定會提到那張有著老太婆臉孔的吳郭魚照片。這張照片不僅登上報紙,還登上了台灣第一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鬼話連篇》[1],成為家喻戶曉的靈異故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真的是靈異照片嗎?人面魚又是否真的存在?雖然當時《鬼話連篇》邀請的靈學專家和攝影專家都予以否定,但今天,筆者將帶領大家,從另一個的角度認識這則都市傳說。

尋找傳說的起源

人面魚傳說之所以家喻戶曉,很大程度要歸功於《玫瑰之夜-鬼話連篇》。該節目是台灣靈異節目的始祖,一開始只是台視的綜藝節目《玫瑰之夜》中的個別單元,具有非常高的收視率,在播映了1500集之後,原班人馬轉戰東森綜合台,又製作了312集。

筆者小時候,父親非常愛看《鬼話連篇》,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東森版本,還會有特派員到鬧鬼地點拍攝,算是相當另類的實境節目。節目是週六晚上十點播出,每次陪著父親看電視,夜晚一個人總是膽顫心驚。

不過,人面魚傳說的出現時間比那早得多。它出現在《玫瑰之夜》時期《鬼話連篇》的第56集,當時的主持人是澎恰恰和曾慶瑜,特別來賓是陶晶瑩。有趣的是,節目不僅僅介紹人面魚的故事,還邀請各領域專家分析這則傳說,包含魚的大小(以烤肉架和墊在底下的報紙當比例尺,可知大約2台斤左右,並不特別巨大),照片拍攝真正的日期(有人找到最原始的那張照片,照片上寫著1994年12月3號),以及該照片是否為靈異照片(靈學專家和攝影專家皆否認)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鬼話連篇》雖然將人面魚傳說發揚光大,但看完節目後就會發現,這並非是傳說的起源。事實上,該節目之所以提到人面魚,真正的目的是在闢謠(只是造成了反效果)──當時因為人面魚的傳說,養殖魚業的生意一落千丈,吳郭魚每公斤價格從45元掉到35元,就連釣魚場生意也變得冷冷清清。這表示在節目播出之前,人面魚的傳說早就為人所知。

節目中提到,人面魚的傳說出現在8月11號的報紙。因為這則情報,筆者起了尋找第一篇報導的念頭。本來只是想一睹傳說起源之風采,沒想到找尋的過程卻異常曲折。

雖然知道了是8月11號,但是哪一年的8月11號呢?該集《鬼話連篇》的播出時間是1995年9月9日,所以是1995年?但也可能是去年甚至前年的報紙。而網路上又有1994年和1995年兩種說法。此外,又是哪家報紙刊載了這則報導?《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

人面魚報導的採訪過程。source:截圖自記者蔡立楷先生的部落格。

為了解答上述的疑問,筆者使用了各種關鍵字搜尋。令人驚喜的是,筆者找到了當初撰寫該報導記者的部落格。[2]根據蔡立楷先生的說法,當時的他擔任《自由時報》桃園駐地記者,為了做中元節題材,才使用了人面魚作為報導內容。發稿時間本來是民國84年8月9日(隔天就是中元節),卻因為拿不到照片而延後了一天,直到 8月10日才刊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查了萬年曆,民國84年的8月10日確實是中元節。但令人覺得奇怪的是,該篇報導最合適刊登的時間應該是8月10日中元節當天,若趕不上截止時間而延後一天,正確的刊登時間應該是8月11日才對,這也才符合《鬼話連篇》的說法。不論如何,線索有了,調查範圍也小了很多,只要搜尋民國84年8月10日或11日的《自由時報》就沒問題了。

本來應該是這樣的。

筆者不斷向各圖書館請求協助,希望能找到最初那份報導。source:pxhere

民國84年的《自由時報》並不像《中國時報》或《聯合報》那樣,有完整的電子資料庫,得要翻找紙本版,還好台大圖書館有收錄從民國83年開始的《自由時報》。然而奇怪的是,筆者翻閱民國84年8月11日的《自由時報》,卻怎麼樣也沒找到關於人面魚的報導。

是哪裡搞錯了吧?由於蔡立楷記者的說法相當可信,筆者推測可能只是一些細節有誤,比如該記者可能換過報社,或者單純記錯日期或年份。於是筆者又找了民國84年8月9日、10日的《自由時報》,以及民國84年8月9日、10日、11日的《中國時報》和《民眾日報》,甚至連83年的8月9日、10日、11日這三家的報紙都找了,仍舊沒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難不成那篇部落格是編造出來的?筆者忍不住這麼想。為了調查清楚,筆者不得不在網路上搜尋更多資料,後來才在台視新聞關於人面魚的《熱線追蹤》報導中[3],找到了突破口。該篇報導中採訪了第二個寫人頭魚傳說的記者陳淑芬,該記者提到(雖然字幕省略了),第一篇報導是在《自由時報》的地方版刊載的。

原來如此。

我這時才了解,為什麼我在找報導的時候老是看到大台北地區的新聞了,因為台大圖書館收藏的《自由時報》是台北地方版!而根據蔡立楷記者的部落格,當時他是《自由時報》的桃園駐地記者,所以人面魚的第一篇報導其實應該是刊登在《自由時報》的桃園地方版才對!

然而要找到《自由時報》的地方版並非易事。首先,台大圖書館是絕對沒有的,筆者第一個想到的是國家圖書館,但在致電之後,對方告訴我國家圖書館只收錄全國版。筆者又打去桃園市立圖書館,對方幫忙轉接到桃園文化局,等待一天,得到的結果卻是「有桃園地方版,但只收錄最近的兩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一來,尋找民國84年8月11日桃園地方版報紙的線索全都斷了,真的要看到人頭魚的第一篇報導,恐怕只能靠當初有留下報紙的收藏家了。最終,筆者這「想一睹傳說起源之風采」的心願,只能不了了之。

不過,這趟搜尋還是有收穫的。

嘉義蘭潭的魚精傳說

在各種與人面魚相關的網路留言中,筆者發現,一直有人提到嘉義蘭潭才是人面魚真正的發生地點。

嘉義蘭潭不斷被提及是人面魚真正的發生地點。source:wikipedia

台視的《熱線追蹤》中,陳淑芬記者也說她曾經調查嘉義蘭潭一帶的溺亡案件,從日治時期到民國84年為止,溺亡人數竟高達1000多人!筆者的朋友是嘉義人,他告訴我蘭潭當地確實很多投潭自盡的故事,一旁的環潭公路也很陰,據說半夜騎車還會遇到鬼打牆直到天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於是針對嘉義蘭潭展開調查,才發現當地竟然有所謂的「魚精傳說」。傳說蘭潭內住著一隻大魚精,每當他的魚兵魚將被釣客抓走,就會抓一條人命來賠,因此每釣起一隻大魚,就會發生一起溺水事件,這被稱為「蘭潭抓交替」。此外,蘭潭還有各種靈異故事,如:巨大泥鰍精、雞頭人身、穿著長袍的無頭老人……等等。不僅如此,到了蘭潭水庫的枯水期,還能看見清朝的古墓。

「魚精傳說」之所以產生,筆者推測有兩個原因。

  • 第一,蘭潭水庫是自殺勝地。蘭潭水庫之所以溺亡者眾,是因為水庫與一般湖泊不同,岸邊與底部的落差大,一旦落水幾乎必死無疑;再加上距離市區很近,一開始是意外,而後口耳相傳,蘭潭便成為自殺勝地。
  • 第二,蘭潭中有許多大魚,而成為釣魚熱點。蘭潭是水庫,營養豐富,水族容易滋長,使得當地有多起目擊大魚的事件。曾有人推測大魚可能是外來種,俗稱魚虎的小盾鱧(Channa micropeltes),體長可超過一公尺[4]。而潭中有大魚,自然也使得蘭潭成為釣魚熱點。

結合以上兩點,就很可能產生所謂「蘭潭抓交替」──「釣到大魚必死人」的聯想,進而誕生「魚精傳說」。

「魚精傳說」的成因分析到此結束,然而調查至此,讓筆者有了個推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許,「人面魚傳說」是從「魚精傳說」演變而來。

拷貝轉發才能消災解厄?

在之前觀看《鬼話連篇》節目時,筆者就注意到一件相當有趣的事。

節目當中靈學老師提到,有許多人將人面魚照片寄給他,並且告訴他人面魚的故事(雖然版本各不相同)。其中有人告訴他,「拿到這張照片,一定要拷貝一張送出去,這樣才能夠消災解厄。」

《鬼話連篇》製作組和靈學老師曾收過數量龐大的照片。source:pxhere

就和從前E-MAIL剛出現時的詛咒信的原理一樣,(似乎就連LINE也有類似的詛咒訊息?)這種連鎖信利用人類的恐懼滋生,威脅若不將之散佈出去會發生不好的後果,因而一傳十、十傳百。這解釋了為什麼《鬼話連篇》的製作組和靈學老師會收到這麼多照片,這恐怕是因為轉交給專業的第三方單位,對自己要負擔的人情壓力最小吧。

在該期的《鬼話連篇》節目中,澎恰恰展示了一個貼滿人面魚照片的展板,上面的照片少說有二十幾張,據說便是製作單位收到的照片,而那只是其中一部份。這些照片千篇一律,只有解析度不同──因為被轉越多手,照片就越模糊。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人面魚故事版本如此眾多的原因,因為每轉交一次,故事就會被複述一次,就像某種傳話遊戲,只不過因為平面媒體與娛樂媒體的宣傳,人面魚故事的梗概大抵還維持一致。

筆者推測,整個人面魚傳說的演變過程大概是這樣:

嘉義蘭潭當地因為成為自殺勝地的關係,有了「蘭潭抓交替」的魚精傳說。知道這則傳說的釣客,在一次釣起吳郭魚烤食的過程中,發現破損的吳郭魚意外形成一張臉,便用相機記錄下來。照片沖印完成之後,不論是覺得害怕或單純惡作劇,使用了「連鎖信詛咒」的手法,將照片散佈出去。

本來這則傳說只有少部分人流傳,結果被記者發覺,成為了中元節隔天的新聞報導。人面魚傳說如同病毒般傳播,對當時的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鬼話連篇》因此做了節目闢謠,反而造成更多人知曉這則傳說,而被永遠留在台灣人的心中。

人面魚傳說的考據與推理到此算是正式結束。不過,推論當中提到,「破損的吳郭魚意外形成一張臉」,真的只是單純地意外嗎?

看到人面魚是一種大腦過敏?

其實這是有科學解釋的。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辨認他人臉孔的能力相當重要。人類天生就對人臉的結構特別敏感,研究指出,這種「辨認臉孔」的能力,與大腦的「梭狀回臉孔區」(fusiform face area, FFA)有關。[5]

梭狀回位置。source:wikipedia

梭狀回(Fusiform gyrus)是顳葉與枕葉的一部分,位置大概在耳朵上方,接近大腦表層,主要有幾個功能:

  1. 處理顏色訊息
  2. 人臉與身體辨識
  3. 文字識別
  4. 分類識別。

其中「人臉與身體辨識」由梭狀回臉孔區負責,一旦眼睛接收視覺刺激,經過視皮層處理,會再交由梭狀回面孔區分析,以達到分辨人臉的效果。

而一個人的梭狀回面孔區如果受損,就會失去辨識人臉的能力,這被稱為「臉盲症」或「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此外,內向的人在看到臉孔時,梭狀回臉孔區的活化程度會比外向的人低,自閉症的患者則甚至幾乎不活化。而越吸引人的臉孔,梭狀回臉孔區的活化程度也會越高。

你也看到一個人臉在對你笑嗎? source:twistedsifter

除了對人臉有反應外,梭狀回臉孔區也可以對明明不是人臉的影像,產生「這是一張臉」的認知。也就是說,只要有一些輪廓,我們對人臉過度敏感的大腦,就可以把它看成一張臉。

這聽起來似乎很玄,但卻是我們每個人必定都有的經驗。諸如表情符號之所以能被看懂,烤起司三明治上之所以能看見聖母瑪利亞像,火星塞東尼亞區的丘陵之所以能看見「火星人臉」,房屋的水漬之所以能夠看到幽靈的臉,甚至漫畫之所以用寥寥數筆就能表達人物,都是一樣的道理。

人面魚或許也是如此。

不靈異卻最靈異的故事

於是,我們知道了人面魚不過是人類大腦對於臉孔太過敏感而得到的巧合。然而即使獲得了科學解釋,仍舊無法抹滅人面魚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鬼話連篇》20年前試圖闢謠,只是加深了它在大眾心中的印象,20年後的這篇分析文章,更不過是蚍蜉撼樹。然而筆者從未想要透過分析這些傳說來「破解」人面魚,透過一次次考據,我們反而重溫了20年前那些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個靈異故事。

相信到了現在,一句「魚肉好吃否?」,依然能夠喚醒某一代人心中最深的恐懼。

  • 本則傳說在2018年成為電影《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的題材

參考資料

楊海彥/
畢業於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而後就讀實踐大學工業設計所,沒念完就跑出來開工作室。目前專注於把台灣文史和民俗元素轉化為故事,設計實境遊戲、桌遊和說。
嗜讀奇幻文學,喜愛電影,比起咖啡更喜歡茶,卻養一隻以咖啡為名的貓。

2018年5月底的一個週日,一名年輕人在大雨中躲入西港國小教室,令他意外的是,教室中早已擠了好幾人。他們看到年輕人進來,不但沒歡迎,還露出緊張、慍怒的神色。他抬頭一看,發現教室的黑板上寫了十個名字,而自己的名字赫然就在其中——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全新鉅獻實境角色扮演遊戲,【醮事The Classroom】報名熱烈開跑中!
現在就到【醮事The Classroom】瞭解詳情!

友站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妖怪就是文化!北地異工作室長期從事臺灣怪談、民俗、文史的考據和研究,並將之轉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和遊戲。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電影和實地考察。 歡迎來我們的臉書專頁追蹤我們的近況~https://www.facebook.com/TPE.Legend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鱸魚精有抗疲勞的健康食品認證!累了可以依靠它嗎?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嗎?
Evelyn 食品技師_96
・2023/01/18 ・321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沒有聽過開刀手術、懷孕生產過後要喝一碗鱸魚湯補身體呢?每當有親友開完手術時,通常會燉煮一鍋鮮美的鱸魚湯,期望讓術後的患者能快速癒合傷口,恢復元氣[1]

不過現在市面上已經有「鱸魚精」這樣方便又營養的產品,讓消費者免去熬煮魚湯的麻煩,即開即飲,這跟一般在家做的滴魚精有什麼不同呢?

金目鱸魚,其體背與各鰭皆為褐色,腹部為淡褐色,尾鰭圓形不分叉,可用來製造鱸魚精。圖 / 農委會

在家做的滴魚精和工廠做的鱸魚精之差異

一般在家裡自製的滴魚精,不外乎就是將魚肉放進密閉容器中,以類似蒸箱的方式加熱,讓這些肉滴出具有營養價值的精華——蛋白質和少量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BCAA)。

支鏈胺基酸包含纈胺酸(valine)、白胺酸(leucine)及異白胺酸(isoleucine),是骨骼肌主要胺基酸成分,也是重要的能量來源。補充支鏈胺基酸除了可延長肌肉耐力外,亦能促進肌蛋白合成並減少分解作用,有助於組織建構及修復[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魚肉雖然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但大分子蛋白質還是必須經過胃腸道消化,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才能被身體吸收。

所以飲用魚精,能讓無法正常咀嚼、飲食,僅能飲用流質食物的人,或是對蛋白質、胺基酸有額外需求者(例如消化功能不良、大手術病患、懷孕等),得以迅速補充營養。

但其實滴魚精的支鏈胺基酸含量並不如一般市售的鱸魚精來得多。因一般市售的鱸魚精的加工方式更為嚴苛,能夠從肉中萃出更多的支鏈胺基酸及胜肽。

那麽鱸魚精是用什麼特殊加工技術製造的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家製與工廠製的鱸魚精,作法差在哪裡呢? 圖/GIPHY

超高壓加工所萃出的支鏈胺基酸含量可提高十倍

鱸魚精產品以「品純萃」為例,其採用「超高壓加工[註]輔助酵素水解法」,將處理好的鱸魚肉放入密閉的軟性包材中,加入蛋白分解酵素,同時對它施加 0.2~400 MPa 的壓力(近 4,000 大氣壓)。

如此極大的壓力,增加了酵素與蛋白質的作用及水解效果,使鱸魚精中游離支鏈胺基酸的含量提高至 279 mg / mL。

相較於傳統熱萃取的方式(也就是在家自製的方式)僅能萃出 21 mg / mL 的游離支鏈胺基酸,超高壓加工輔助酵素水解法約提高 10 倍的營養成分萃取,使原料的利用率與產率大幅提升[3, 4, 5]

而這項優秀的萃取技術已經完成了專利申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精也是似類似的道理,雖然沒有用到 HPP 技術,但它也是透過長達 10 小時「高溫高壓」的隔水蒸煮,將雞肉中長鏈的蛋白質,轉化為人體易吸收的支鏈胺基酸和小分子胜肽[6]

這些嚴苛的加工條件,不是在家自己 DIY 能夠輕易達成的。

白蘭氏有公開其製造加工雞精的流程影片,可點下方的影片直接觀看。

白蘭氏雞精製作過程。/ YouTube

鱸魚精和雞精的營養差異

所以喝魚精或雞精,主要就是在補充支鏈胺基酸,有助於減少運動所產生之身體疲勞。除了可延長肌肉耐力外,亦可降低運動後會造成疲勞的血液生化指標,如肌酸激酶活性、乳酸去氫酶活性及乳酸等,以維持較佳的運動表現[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上述兩項產品皆通過健康食品「抗疲勞」認證,擁有小綠人標章,筆者依衛生福利部審核通過之健康食品資料查詢,將擁有健康食品認證的鱸魚精與雞精做個比較。

其中雞精除了抗疲勞,還多了一項免疫調節的保健功效,研究發現,支鏈胺基酸也有助於促進免疫細胞增生的功能,或促進吞噬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2]

不過,根據 110 年「超高壓輔助鱸魚副產物之發酵水解物對調節血壓功能性與產品開發的評估」報告,超高壓加工輔助商業酵素水解發酵鱸魚副產物經動物試驗及體外試驗的結果顯示,具有調節高血壓的效果[8]

所以這些蛋白質水解物不只可抗疲勞,還具有免疫調節或調節高血壓的功效,說不定鱸魚精未來還會再多一項「輔助調節血壓功能」的健康認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品純萃鱸魚精(左)和白蘭氏雞精(右)的營養標示,兩者皆標示出保健功效之相關成份含量。圖 / 品純萃大買家

哪些人不適合喝魚/雞精?

魚 / 雞精雖然是健康食品,可以補充營養和體力,但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不建議以下 4 類族群天天飲用:

  1. 慢性腎臟病患者:魚/雞精內含豐富鉀離子與蛋白質,可能加重腎臟負擔。
  2. 高血壓患者:魚/雞精的鈉含量可能偏高,易造成血壓升高。
  3. 痛風患者:魚/雞精屬普林類食品,可能易導致尿酸升高,不利於痛風控制。
  4. 楓糖尿症患者:此種罕見疾病無法代謝支鏈胺基酸,魚/雞精內所含胺基酸可能導致疾病惡化[9]

我有需要喝魚/雞精嗎?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吃魚/雞肉當然比喝魚/雞精更營養。

以蛋白質為例,鱸魚每 100 克有 20 克的蛋白質,魚精則約含有 2.5 克左右;而去皮的雞胸肉每 100 克有 22 克的蛋白質,雞精則約含有 8 克左右,肉的蛋白質含量會比「魚/雞精」高得多。

且吃魚/雞肉可攝取到更多元的胺基酸、維生素 B 群和鐵等更多成分,營養會更完整且更美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覺得疲累,喝「魚/雞精」或許有助於改善疲勞,但如果是長期工作壓力累積的的疲勞,喝「魚/雞精」只能治標,不治本,還是得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改善疲勞喔!

註解

超高壓加工(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HPP):包括動態高壓加工(High Dynamic Pressure Processing, HDPP)與高靜水壓加工(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processing, HSPP)技術。

前者是運用衝擊波使加工原料更為均勻細碎化;後者是以水作壓力介質對原料進行加壓作用。屬非熱加工技術,優點在於食品風味不會受到高溫破壞,與新鮮原料較為相近,也具殺菌的效果。

目前全球已開發應用的產品包括肉製品、果汁和飲料、蔬菜製品、水產品等種類,但因高壓加工的成本遠高於熱加工技術,故在商業化應用的進展較為緩慢[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9。追溯鱸魚補身的秘密。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2. 黃桂英、洪可珎、田宛容,2019。雞精~真「滴」營養嗎?。國泰綜合醫院營養通訊 108,1-4
  3. 食力 foodNEXT,2021。【食聞】什麼是「HPP」技術?用來製作鱸魚精,竟能保存更多營養?
  4. 林雨欣、李季樺、林家驊、顏薏貞、莊曜陽、陳冠文,2017。水產食品中超高壓加工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現況。海大漁推 47,17-32。
  5. 金利食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專利編號 TW I600379 B。臺北市: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6. 白蘭氏,雞精製作過程
  7. Coombes, J. S. and McNaughton, L. S. 2000. Effects of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serum creatine kinase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after prolonged exercise.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0: 3 240.
  8. 陳冠文,2022。超高壓輔助鱸魚副產物之發酵水解物對調節血壓功能性與產品開發的評估。計畫編號 MOST 108-2221-E-019-040-MY3。臺北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9.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8。送長輩滴雞精,真能讓他們「補身體」嗎?。食藥好文網。
  10. 吳思節、劉育姍、徐源泰,2021。新型態高壓加工技術-蔬果產品加值應用之新契機。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velyn 食品技師_96
23 篇文章 ・ 29 位粉絲
一名食品技師兼食品生技研發工程師,個性鬼靈精怪,對嗅覺與味覺特別敏銳,經訓練後居然成為專業品評員(專業吃貨)?!因為對食品科學充滿熱忱,希望能貢獻微薄之力寫些文章,傳達食品科學的正確知識給大家!商業合作請洽:10632015@email.ntou.edu.tw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水虎傳
大海子
・2012/05/22 ・6711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虎之緣起

每每遇到虎年,所有人都希望能在當年無論是事業上或是運勢上虎虎生風、福氣滿滿,擺脫去年的經濟不景氣,重新以老虎的霸氣,開闢新的局面。

中國人對老虎可說又愛又恨,從遠古傳說中四靈(四獸)的白虎;戰場上主帥前後左右的軍隊被稱為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連神仙如西王母娘娘、道教開山鼻祖張天師、財神趙公明、保生大帝甚至土地公也以老虎為坐騎,民間信仰中不僅有虎爺、虎神供人膜拜,也將其視為小孩的守護神,由此可看出虎在中國人的文化與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人一方面希望自己能擁有老虎般勇猛、威風凜凜的特質,即使自己没有猛虎的實力,也希望可以來個「狐假虎威」,虛張聲勢一下,看看能否嚇退敵人;另一方面在現實中也對老虎聞風喪膽,害怕猛虎會無辜的危及性命及牲口,又將牠視為大害,就算是打虎英雄武松酒醒了之後,心中也是害怕三分,由此可知,古云「談虎色變」,是有幾分道理。

老虎讓人望之生懼也不無道理,在亞洲,老虎是最大最兇猛的掠食動物,性喜植物濃密及有水的環境,多以樹林或草叢為活動範圍,善於躲藏與攻擊,身上的橘色條紋又利於牠隱藏於樹林陰影間不易被發現,捕殺獵物時蓄勢待發所露出的尖銳虎牙與受威脅時恐怖的低鳴聲,往往令人不寒而慄。「虎嘯生風」、「龍騰虎躍」、「虎視眈眈」的成語典故,大概就是根據老虎的生態習性形容的吧。

汪洋一把刀-鬼頭刀

外型兇惡如一把頭的鬼頭刀以追飛烏出名故稱飛烏虎 圖片取自http://www.jjphoto.dk
外型兇惡如一把頭的鬼頭刀以追飛烏出名故稱飛烏虎圖片取自 http://www.jjphoto.dk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取材老虎捕殺獵物的特性來看海洋生物的話,那被漁民戲稱為飛烏虎的鬼頭刀,就是海中最典型的老虎了。每當飛魚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時,就可看到鬼頭刀死命窮追飛魚的情況,逼得飛魚群只好一飛衝天,讓鬼頭刀只能望魚興嘆。飛烏虎的俗稱源自於飛魚又稱飛烏之故,而鬼頭刀身體修長側扁,由頭部向後逐漸縮小,經由側面望去很像一把刀。牠雖然是大洋性的魚類,游泳速度快,常追捕表層性的魚類,但卻喜好陰影之處,常隱身於海上漂流木堆下或濃密的海藻叢中,讓獵物不易察覺再伺機獵捕,使許多小魚望之色變,這點與老虎藏於樹林陰影之處,以便攻擊的習性相近。另外煙仔虎-就是指捕食鰹科魚類(如正鰹Katsuwonus pelamis又名煙仔)的齒鰆(Sarda orientalis),也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

齒鰆因追捕鰹科魚類煙仔魚又稱煙仔虎  圖片取自舟山科普網http://www.zskp.cn
齒鰆因追捕鰹科魚類煙仔魚又稱煙仔虎 圖片取自舟山科普網http://www.zskp.cn

 

縱橫七海的大貓-虎鯨

殺人鯨因有將海豹玩弄至死卻又不吃的兇殘習性由兇手一般故名之 為避免人類對其名造成誤解故又改名為虎鯨 (圖片取自http://www.animalpicturesarchive.com)
殺人鯨因有將海豹玩弄至死卻又不吃的兇殘習性由兇手一般故名之 為避免人類對其名造成誤解故又改名為虎鯨 (圖片取自http://www.animalpicturesarchive.com)

威鯨比利電影中的主角逆戢鯨又名虎鯨,若由原有的英文名字killer whale中文直譯為殺人鯨,顧名思義就是會殺人的鯨魚,但為什麼又會被稱為虎鯨呢?乃是因為科學家發現逆戢鯨有一種無厘頭玩弄海豹的殘暴行為,若是單純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生存劇碼,虎鯨捕食海豹只是為了糊口也就不足為奇,但事實卻是有時虎鯨會對海豹做出殘忍的惡作劇,如將捉到的海豹反覆拋向空中,讓牠直落而下,直到海豹在恐懼下氣絕身亡為止,此時虎鯨不僅没有一口吞下海豹反而棄之不顧,掉頭離去,令觀察者百思不解,這樣將活生生的個體凌虐致死的行為猶如殘忍的殺人兇手(killer)般,然而這個名字乍聽之下容易引起人的恐怖聯想-會吃人的鯨魚,以為逆戢鯨會有殺死人類的行為;因此為了真實呈現出逆戢鯨像老虎般的殘忍習性,就將殺人鯨改名為虎鯨(Tiger whal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虎鯨一詞也代表了更多生態上的意涵,如虎鯨是海豚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掠食者,小至企鵝大至其他的鯨類都逃不過牠的獵殺,新聞報導中也曾播報過一隻母虎鯨攻擊嗜血成性的大白鯊,由此可見其在海洋中的霸主地位,虎鯨與老虎都是食物鏈頂端的霸主,幾乎無生物能出其左右,唯一的天敵大概是來自陸上的人類。

虎鯨甚至在獵殺沙灘上的海豹之前,都像老虎一樣鬼鬼祟祟地埋伏,利用身上漆黑的背影隱沒在海浪與光線交錯的灰暗之間,假裝不在意沙灘上成群的海豹,來回巡視幾次之後,趁嬉戲的海豹不注意之際,利用海浪沖向沙灘的趨勢,來個登陸大奇襲,攻擊粗心分神的海豹。這種與老虎躲在叢林間光影閃爍灰暗之處伏擊獵物的偷襲伎倆幾乎如出一轍。

虎鯨在獵食海豹之前通常都會有偷窺的行為 (圖片取自http://e360.yale.edu)
虎鯨在獵食海豹之前通常都會有偷窺的行為 (圖片取自http://e360.yale.edu)

在南極海域中,虎鯨在偷襲躺在浮冰上休息的海豹之前,也會事先小心翼翼地伸出頭來窺探一下目標,好像突擊隊躲在暗處觀察敵方基地的動靜一般,之後偷偷摸摸地由水下衝向目標物,瞬間將浮冰撞翻讓海豹翻落海中,趁著海豹驚魂未定之際,隨即上前撲殺,一口咬住獵物,有趣的是虎鯨會與夥伴共同合作完成這種獵食行為,一個撞翻浮冰另一個獵殺落入水中的海豹,這點與山大王喜好單獨狩獵的方式倒是截然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狩獵高手無所不吃-虎鯊

  惡名昭彰對人類具有危險性的虎鯊 (圖片來源)
惡名昭彰對人類具有危險性的虎鯊(圖片來源)

如果虎鯨是海中的虎輩老大,虎鯊橫行霸道的行徑可說是不分軒輊。鯊魚可說是活化石,在鯨出現在海洋之前,牠已經縱橫世界各大洋,至今也大約3億年的輝煌歷史。虎鯊平均身長約3.25至 4.25公尺,體重介於385到to 635公斤之間,與虎鯨相較除了體型較小之外,稱它為海中的「大貓」也不為過,由虎鯊(Galeocerdo cuvier)一詞可知名字取自於身體上的斑紋與縱貫身體的橫條紋,然而這些體色會隨著年齡漸增而逐漸式微模糊不清,虎鯊大都分布在熱帶與暖水域中,常出現在沿岸水域中如珊瑚礁水域。「虎」鯊有許多英文俗名,如豹鯊(leopard shark)、食人鯊(maneater shark)、斑點鯊(spotted shark)等等,其中仍以虎鯊(tiger shark)在全世界各國的文化中最為常見,如法文中的requin-tigre,義大利-squalo tigre,西班牙tiburón tigre,甚至非洲的tierhaai,都是虎鯊之意,由此可知其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密切,它也是鯊魚黑幫中的老二,與人們熟知的大白鯊同樣惡名昭彰,同被列為吃人鯊的黑名單之中,諷刺的是目前牠們卻因人類的濫捕濫殺,而與山大王一樣被列為保育類的種類,這可真是鯊魚祖先們始料未及的。

虎鯊眼睛發達嗅覺靈敏喜好夜間出擊,生性貪婪不挑食,攻擊獵物都是採狼吞虎嚥方式,一口就將獵物吞入腹中,幾乎不留一絲血跡,正因如此牠有時會錯將人工產物如車牌、鐵罐、棒球甚至輪胎吞入肚中,好像是在回收資源垃圾一樣,因此西方人戲稱它為ocean’s garbage can(海洋垃圾罐)。

山寨版老虎-泰國鱧(虎魚)

泰國鱧是台灣的外來種魚生性兇殘以捕食其他魚類為食猶如水中的老虎故有虎魚之稱號(圖片取自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
泰國鱧是台灣的外來種魚生性兇殘以捕食其他魚類為食猶如水中的老虎故有虎魚之稱號(圖片取自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有些生物被當成老虎看待,其實是被陷害的,寵物水族中的號稱虎魚的泰國鱧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泰國鱧又名線鱧,原棲息在東南亞地區的熱帶淡水生態系中,是當地的重要食用性經濟魚種。雖然是掠食者,倒也與當地的其他生物相處融洽,和樂融融,並沒有危害當地的生態系平衡。幼魚曾被當作寵物魚販售飼養,但是隨著體型變大,肉質帶有土腥味,不適合食用,外表總是一付齜牙裂嘴,面目猙獰,終被主人嫌棄,只好來個美其名放生的野外放養,結果是苦了當地生態的原生魚種,樂了虎魚,因為虎魚本是生性兇猛的掠食魚種,常常血盆大口一張,就將魚兒一口吞下,就算是虎口餘生的魚,通常也只剩下殘缺的魚頭,大部分的魚身,早已成為虎魚的腹中薞了;連在水面活動的水鳥,都難逃其「虎口」,因為其惡形惡狀,兇猛如虎,因而被人標上「虎魚」的封號。

這樣的棄養放生簡直是縱虎歸山,貽禍萬年的行為,亦是養”虎”的遺憾。然而牠會背上這樣的惡名,並不是自己願意如此,只不過是天生如此,順性而為罷了,追根究底還是人類任意引進又棄養放生所造成的結果,如果虎魚可以到法院申告的話,應該會在虎年要求改回原來的名字「泰國鱧」,還牠清白,且要求返回原棲息地。

被著虎皮的五腳虎-條紋躄魚

有五腳虎 之稱善於偽裝會在海底走路的條紋躄魚
有五腳虎 之稱善於偽裝會在海底走路的條紋躄魚

既然老虎不能做朋友又令人望之生懼,如果退而求其次遠看能有老虎的外表特徵,就容易產生嚇阻作用來個狐假虎威,或許能在天敵虎視眈眈的環境中存活下來;老虎體色暗黃亮麗,全身佈滿黑色的橫條紋,以額頭上類似王字的花紋為典型的代表,身上的斑斕條紋有利於老虎隱藏在林蔭光影之間。被水族玩家戲稱為「五腳虎」的條紋躄魚(Antennarius striatus),就具有如此的特徵,與其他水虎最大的不同在於牠能在海底「走路」,嚴格來講是胸鰭演化成類似手臂的功能,可以像阿兵哥匍匐前進般以手臂輪流向前爬行移動;且在頭部正上方,豎立於兩眼之間有一根功能類似釣竿可以擺動的吻觸手,末端由2-7片皮瓣所組成的假釣餌,用來引誘不知死活 自動送上”口”的小魚們。若不仔細看,當條紋躄魚靜止不動時,外型看起來就像是顆大石頭,多變的體色常與棲息的環境相近,可謂是偽裝大師,當飢餓的小魚看到活潑的假餌在眼前晃來晃去時,卻未注意自己正慢慢步入虎視眈眈的條紋躄魚口中,小魚們往往還沒有吃到食物,反而被突然躍起的條紋躄魚當作美食佳餚一口吞下,死於五腳虎的血盆大口之中,可謂”魚”為食亡的最佳例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鰕虎魚不瞎唬

 鰕鯱的大家族種類繁多形體各具特色
鰕鯱的大家族種類繁多形體各具特色

如果只是說話大聲,令人聽起來好像真的有那麼一回事,就是嘴巴上的老虎-簡單的說就是「唬」字囉,如果又說的天花亂墬卻毫無真實性可言,那就是閉著眼睛說瞎話也就是「瞎唬」了。因為中國文字同音不同字,常常引起很多口語上的誤會,令人好笑又好氣。世界上魚種最多的少數幾個魚家族(family:科)中,鰕虎魚科(Gobiidae)就常常受同音之累,蒙受不白之冤,鰕虎魚中文名字從何而來不得而知,有人認為是因為牠們大多只有小蝦米般的嬌小身材,且猶如蝦一般趴在水底,遠遠看起來就像蝦,所以命名時不忘置入蝦字以彰顯其形態,但因實則為魚,所以就將蝦字中的虫字部,改成魚字部,這樣就有魚又有蝦的意義了,符合正式的分類學中虎字邊有魚部相伴,明明白白表明牠其實不折不扣的魚,而牠是否具有老虎的外型或習性上的特徵呢?探究一下鰕虎魚的大家族,外型居然千奇百怪,除了身體圓滾滾之外,最大共同的特徵就是腹鰭演化成吸盤狀,有利於吸附在海底或硬物如珊瑚或石塊表面上;而對於棲息在河流裡水流湍急的鰕虎魚種類,吸盤可是與生存息息相關的利器。此外鰕虎魚正面看來頭大嘴闊亦是另一特色,這點或許與老虎有幾分相似,至於體色就隨種類不同而千變萬化,無一標準,或許其中有些種類身上有些虎斑紋,只不過鰕虎魚科的魚,大多體型嬌小偶有發現大個體,最大體長也不過一呎之身,比起老虎高聳的虎背與堂堂壯碩的身軀可說是小巫見大巫。

世界上最小的蝦虎魚 (圖片來自http://enimal.org)
世界上最小的蝦虎魚 (圖片來自http://enimal.org)

2006年科學家在蘇門達臘熱帶雨林中所發現的新種鰕虎魚(Paedocypris progenetica)曾經是全世界最小的脊椎動物與最小的魚類,雌魚身長最長僅0.7公分,雄魚則只有0.62公分,被媒體戲稱為「蚊子魚」,這種比大不足,以小取勝也算是自然界的一絕吧!而這一點可真的不「唬」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鰭舞刺的毒老虎-獅子魚

獅子魚魚鰭有劇毒-因此在台灣有毒魚類排行第二的虎
獅子魚魚鰭有劇毒-因此在台灣有毒魚類排行第二的虎

台灣漁民有句關於食用魚類有毒排行榜的俗諺為「一魟、二虎、三沙毛」,提醒人們小心不要被這這些魚鰭給刺傷了,而排行第二的虎指的並不是兇猛的虎鯊,而是俗稱’獅子魚’的魔鬼簑鮋,獅子魚乃是從英文lionfish直接翻譯。因為獅子魚遇到驚嚇時,會將紅白相間條紋的毒鰭全部伸展開來嚇阻敵人,若由正面看就像是張牙舞爪的雄獅臉孔,配上縱貫全身大紅大白的條紋互相交錯,猶如虎斑紋耀眼奪目,有著恫嚇退敵的作用,讓天敵望之卻步,不敢輕易妄動,稱它為虎虎生風的”老虎”魚,應該當之無愧。只是獅子魚美則美已!但若不小心被牠的毒鰭刺到,雖然沒有立即致命的危險,可是頭痛、噁心令人痛楚難耐,有時甚至有呼吸困難的險況。

無毒不丈夫-虎河豚

虎河豚雖然身具劇毒但仍吸引老饕們冒命前來一嘗美味迂(圖片來自http://www.tradekorea.com)
虎河豚雖然身具劇毒但仍吸引老饕們冒命前來一嘗美味迂(圖片來自http://www.tradekorea.com)

    

自然界中看似柔弱好欺的種類,常常體內帶有劇毒,如軟珊瑚、海綿都是個中翹楚,這些生物没有盔甲般的堅硬外殼,也不會張牙舞爪恫嚇敵人,乍看之下就像一塊美味可口的肥肉,令人垂涎三尺,奇怪的是,他們毫不在意在弱肉強食的險惡環境中生活,一幅老神在在的處之泰然。仔細探究其中的奧秘在於其實牠們個個深懷劇毒,令人畏懼,而虎河豚(Takifugu rubripes)就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雖然屬於河豚家族,虎河豚卻全身光溜溜的全無尖棘硬刺,游泳速度緩慢加上動作笨拙,即使受到威脅時,也不會吸入大量的水壯大‘身’勢恫嚇敵人。所以雖然肉質鮮美,卻也没什麼生物膽敢冒然將它吞下肚,就怕吞下時會一命抵一命的嗚呼哀哉,只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牠吞下去,但就算再小心翼翼地將含有致命劇毒的內臟分開丟掉,日本每年仍有饕客因誤食有毒的河豚肉而死亡的意外發生,此也正回應了「鳥為食亡」的道理,可見虎河豚傷人之威力,並不亞於惡名昭彰的虎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膽小害羞虎-卷折饅頭蟹calappa lophus

虎斑饅頭蟹兩隻大螯上有類似虎斑的花紋
虎斑饅頭蟹兩隻大螯上有類似虎斑的花紋

虎紋除了讓水族凸顯自身鮮艷亮麗及嚇阻敵人的雄壯威武氣魄外,尚有如老虎隱藏於叢林之中的隱藏作用,卷折饅頭蟹顧名思義就是外型長得像「饅頭」的螃蟹,身體兩側的腳都緊靠在半圓形的外殼下,前方兩個大螯長得又寬又大,大螯上有類似暗紅色虎斑的條紋,因而大陸俗稱它為虎斑蟹;從正面望去只看到兩個眼點,好似害羞內向的姑娘,日本人看牠一副羞答答的樣子很像初次粉墨登場的藝妓,就戲稱它為藝妓蟹。而饅頭蟹喜歡將自己埋在沙中,並用大螯將自己遮掩,只露出兩個眼睛左顧右盼,伺機而動,等獵物出現在攻擊距離內,突然從沙中一衝而出,頓時沙層迷漫,猶如猛虎出閘,令獵物來不及反應,最後命喪其口,這種捕獵行為其實很像老虎利用身上線條及光影所形成的明暗將龐大身軀隱身於叢林陰影中突殺過往獵物的行為。而饅頭蟹更擅長用號稱「開罐器」-即大螯上可動指基部如臼齒狀的特殊突起,活生生地硬將貝殼壓碎,然後將五臟六腑吃得一乾二淨,毫不留情。這樣的絕技也決不輸老虎撕裂獵物的利爪,將其列入虎字輩的排行榜之中,應是名符其實當之無愧了。

老虎與人類文化習習相關密不可分,也因此被借用來命名與老虎有相同特性的其他生物,以突顯生物之特性,讓人感受其中的趣味性。本文中所提這些似「虎」的水中俠客們,或是浪跡「江湖」或是雲遊浩瀚大海中,各顯神奇的生存戲碼,雖無水滸傳中俠客們的豪情萬千,武功高強,但個個都不愧是過江的「猛虎」,歷經環境無情的考驗,終能在漫長的生命演化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相信還有許多生動(如貝類)有趣例子,本文礙於篇幅只能略舉幾例,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一方面引發人們探索自然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喚醒人對自然保育的重視,在利用大自然資源的同時,不忘以尊重與感恩的心,珍惜愛護自然生態,使其也能生生不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海子
53 篇文章 ・ 3 位粉絲
希望以人文關懷的觀點,將海洋生物世界中的驚奇與奧妙, 透過多媒體的設計與展現,分享個人心得給社會大眾, 期望能引起更多人關心海洋的公共議題, 為保護海洋略盡一份心力。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魚肉好吃嗎?」人面魚的都市傳說從何而來?我們又為何會在魚身上看到人臉?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018/11/23 ・6249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R值 492 ・五年級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人面魚」的都市傳說?

「人面魚」又稱「人頭魚」,流傳於1994年,距今已20多年。傳說的內容大概是這樣:

某天一群人到溪邊釣魚,其中有人釣到了一條巨大的吳郭魚,眾人立刻將其烤食。當大家吃喝得正高興,忽然聽見一個蒼老的女聲,操著台語問:「魚肉好吃否?」

大家四處尋找聲音的來源,直到聽到第二次問句,才發現竟然是被烤熟的吳郭魚一張一合地開口說話,仔細一看,魚身上還浮現一名老太婆的臉。其中三人當場嘔吐,一人拿相機將魚拍了下來,到了隔天,釣起那條魚的人在睡夢中死去,死因不明。

這則傳說的變體非常多,故事的梗概雖然大致相同,細節卻有許多差異。比如事發地點,有的說是高雄岡山,有的說是嘉義蘭潭,也有說是台南、屏東的;照片拍攝時間,從1994年12月到1995年7月都有;參與人數也有3人、4人、6人、8人的版本,有的還提到其中一人是道士,而主釣者則姓陳,34歲;魚的重量有4台斤、6台斤或4公斤;參與這則傳說的人最後下場也不同,有的如上述只有一人死去,也有全員離奇死亡的版本。

1994年流傳的人面魚相片。source: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不論中間細節如何,最後一定會提到那張有著老太婆臉孔的吳郭魚照片。這張照片不僅登上報紙,還登上了台灣第一個靈異節目《玫瑰之夜-鬼話連篇》[1],成為家喻戶曉的靈異故事。

然而這真的是靈異照片嗎?人面魚又是否真的存在?雖然當時《鬼話連篇》邀請的靈學專家和攝影專家都予以否定,但今天,筆者將帶領大家,從另一個的角度認識這則都市傳說。

尋找傳說的起源

人面魚傳說之所以家喻戶曉,很大程度要歸功於《玫瑰之夜-鬼話連篇》。該節目是台灣靈異節目的始祖,一開始只是台視的綜藝節目《玫瑰之夜》中的個別單元,具有非常高的收視率,在播映了1500集之後,原班人馬轉戰東森綜合台,又製作了312集。

筆者小時候,父親非常愛看《鬼話連篇》,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東森版本,還會有特派員到鬧鬼地點拍攝,算是相當另類的實境節目。節目是週六晚上十點播出,每次陪著父親看電視,夜晚一個人總是膽顫心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人面魚傳說的出現時間比那早得多。它出現在《玫瑰之夜》時期《鬼話連篇》的第56集,當時的主持人是澎恰恰和曾慶瑜,特別來賓是陶晶瑩。有趣的是,節目不僅僅介紹人面魚的故事,還邀請各領域專家分析這則傳說,包含魚的大小(以烤肉架和墊在底下的報紙當比例尺,可知大約2台斤左右,並不特別巨大),照片拍攝真正的日期(有人找到最原始的那張照片,照片上寫著1994年12月3號),以及該照片是否為靈異照片(靈學專家和攝影專家皆否認)等等。

《鬼話連篇》雖然將人面魚傳說發揚光大,但看完節目後就會發現,這並非是傳說的起源。事實上,該節目之所以提到人面魚,真正的目的是在闢謠(只是造成了反效果)──當時因為人面魚的傳說,養殖魚業的生意一落千丈,吳郭魚每公斤價格從45元掉到35元,就連釣魚場生意也變得冷冷清清。這表示在節目播出之前,人面魚的傳說早就為人所知。

節目中提到,人面魚的傳說出現在8月11號的報紙。因為這則情報,筆者起了尋找第一篇報導的念頭。本來只是想一睹傳說起源之風采,沒想到找尋的過程卻異常曲折。

雖然知道了是8月11號,但是哪一年的8月11號呢?該集《鬼話連篇》的播出時間是1995年9月9日,所以是1995年?但也可能是去年甚至前年的報紙。而網路上又有1994年和1995年兩種說法。此外,又是哪家報紙刊載了這則報導?《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面魚報導的採訪過程。source:截圖自記者蔡立楷先生的部落格。

為了解答上述的疑問,筆者使用了各種關鍵字搜尋。令人驚喜的是,筆者找到了當初撰寫該報導記者的部落格。[2]根據蔡立楷先生的說法,當時的他擔任《自由時報》桃園駐地記者,為了做中元節題材,才使用了人面魚作為報導內容。發稿時間本來是民國84年8月9日(隔天就是中元節),卻因為拿不到照片而延後了一天,直到 8月10日才刊登。

筆者查了萬年曆,民國84年的8月10日確實是中元節。但令人覺得奇怪的是,該篇報導最合適刊登的時間應該是8月10日中元節當天,若趕不上截止時間而延後一天,正確的刊登時間應該是8月11日才對,這也才符合《鬼話連篇》的說法。不論如何,線索有了,調查範圍也小了很多,只要搜尋民國84年8月10日或11日的《自由時報》就沒問題了。

本來應該是這樣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不斷向各圖書館請求協助,希望能找到最初那份報導。source:pxhere

民國84年的《自由時報》並不像《中國時報》或《聯合報》那樣,有完整的電子資料庫,得要翻找紙本版,還好台大圖書館有收錄從民國83年開始的《自由時報》。然而奇怪的是,筆者翻閱民國84年8月11日的《自由時報》,卻怎麼樣也沒找到關於人面魚的報導。

是哪裡搞錯了吧?由於蔡立楷記者的說法相當可信,筆者推測可能只是一些細節有誤,比如該記者可能換過報社,或者單純記錯日期或年份。於是筆者又找了民國84年8月9日、10日的《自由時報》,以及民國84年8月9日、10日、11日的《中國時報》和《民眾日報》,甚至連83年的8月9日、10日、11日這三家的報紙都找了,仍舊沒有。

難不成那篇部落格是編造出來的?筆者忍不住這麼想。為了調查清楚,筆者不得不在網路上搜尋更多資料,後來才在台視新聞關於人面魚的《熱線追蹤》報導中[3],找到了突破口。該篇報導中採訪了第二個寫人頭魚傳說的記者陳淑芬,該記者提到(雖然字幕省略了),第一篇報導是在《自由時報》的地方版刊載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如此。

我這時才了解,為什麼我在找報導的時候老是看到大台北地區的新聞了,因為台大圖書館收藏的《自由時報》是台北地方版!而根據蔡立楷記者的部落格,當時他是《自由時報》的桃園駐地記者,所以人面魚的第一篇報導其實應該是刊登在《自由時報》的桃園地方版才對!

然而要找到《自由時報》的地方版並非易事。首先,台大圖書館是絕對沒有的,筆者第一個想到的是國家圖書館,但在致電之後,對方告訴我國家圖書館只收錄全國版。筆者又打去桃園市立圖書館,對方幫忙轉接到桃園文化局,等待一天,得到的結果卻是「有桃園地方版,但只收錄最近的兩年」。

這樣一來,尋找民國84年8月11日桃園地方版報紙的線索全都斷了,真的要看到人頭魚的第一篇報導,恐怕只能靠當初有留下報紙的收藏家了。最終,筆者這「想一睹傳說起源之風采」的心願,只能不了了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趟搜尋還是有收穫的。

嘉義蘭潭的魚精傳說

在各種與人面魚相關的網路留言中,筆者發現,一直有人提到嘉義蘭潭才是人面魚真正的發生地點。

嘉義蘭潭不斷被提及是人面魚真正的發生地點。source:wikipedia

台視的《熱線追蹤》中,陳淑芬記者也說她曾經調查嘉義蘭潭一帶的溺亡案件,從日治時期到民國84年為止,溺亡人數竟高達1000多人!筆者的朋友是嘉義人,他告訴我蘭潭當地確實很多投潭自盡的故事,一旁的環潭公路也很陰,據說半夜騎車還會遇到鬼打牆直到天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於是針對嘉義蘭潭展開調查,才發現當地竟然有所謂的「魚精傳說」。傳說蘭潭內住著一隻大魚精,每當他的魚兵魚將被釣客抓走,就會抓一條人命來賠,因此每釣起一隻大魚,就會發生一起溺水事件,這被稱為「蘭潭抓交替」。此外,蘭潭還有各種靈異故事,如:巨大泥鰍精、雞頭人身、穿著長袍的無頭老人……等等。不僅如此,到了蘭潭水庫的枯水期,還能看見清朝的古墓。

「魚精傳說」之所以產生,筆者推測有兩個原因。

  • 第一,蘭潭水庫是自殺勝地。蘭潭水庫之所以溺亡者眾,是因為水庫與一般湖泊不同,岸邊與底部的落差大,一旦落水幾乎必死無疑;再加上距離市區很近,一開始是意外,而後口耳相傳,蘭潭便成為自殺勝地。
  • 第二,蘭潭中有許多大魚,而成為釣魚熱點。蘭潭是水庫,營養豐富,水族容易滋長,使得當地有多起目擊大魚的事件。曾有人推測大魚可能是外來種,俗稱魚虎的小盾鱧(Channa micropeltes),體長可超過一公尺[4]。而潭中有大魚,自然也使得蘭潭成為釣魚熱點。

結合以上兩點,就很可能產生所謂「蘭潭抓交替」──「釣到大魚必死人」的聯想,進而誕生「魚精傳說」。

「魚精傳說」的成因分析到此結束,然而調查至此,讓筆者有了個推測──

也許,「人面魚傳說」是從「魚精傳說」演變而來。

拷貝轉發才能消災解厄?

在之前觀看《鬼話連篇》節目時,筆者就注意到一件相當有趣的事。

節目當中靈學老師提到,有許多人將人面魚照片寄給他,並且告訴他人面魚的故事(雖然版本各不相同)。其中有人告訴他,「拿到這張照片,一定要拷貝一張送出去,這樣才能夠消災解厄。」

《鬼話連篇》製作組和靈學老師曾收過數量龐大的照片。source:pxhere

就和從前E-MAIL剛出現時的詛咒信的原理一樣,(似乎就連LINE也有類似的詛咒訊息?)這種連鎖信利用人類的恐懼滋生,威脅若不將之散佈出去會發生不好的後果,因而一傳十、十傳百。這解釋了為什麼《鬼話連篇》的製作組和靈學老師會收到這麼多照片,這恐怕是因為轉交給專業的第三方單位,對自己要負擔的人情壓力最小吧。

在該期的《鬼話連篇》節目中,澎恰恰展示了一個貼滿人面魚照片的展板,上面的照片少說有二十幾張,據說便是製作單位收到的照片,而那只是其中一部份。這些照片千篇一律,只有解析度不同──因為被轉越多手,照片就越模糊。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人面魚故事版本如此眾多的原因,因為每轉交一次,故事就會被複述一次,就像某種傳話遊戲,只不過因為平面媒體與娛樂媒體的宣傳,人面魚故事的梗概大抵還維持一致。

筆者推測,整個人面魚傳說的演變過程大概是這樣:

嘉義蘭潭當地因為成為自殺勝地的關係,有了「蘭潭抓交替」的魚精傳說。知道這則傳說的釣客,在一次釣起吳郭魚烤食的過程中,發現破損的吳郭魚意外形成一張臉,便用相機記錄下來。照片沖印完成之後,不論是覺得害怕或單純惡作劇,使用了「連鎖信詛咒」的手法,將照片散佈出去。

本來這則傳說只有少部分人流傳,結果被記者發覺,成為了中元節隔天的新聞報導。人面魚傳說如同病毒般傳播,對當時的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鬼話連篇》因此做了節目闢謠,反而造成更多人知曉這則傳說,而被永遠留在台灣人的心中。

人面魚傳說的考據與推理到此算是正式結束。不過,推論當中提到,「破損的吳郭魚意外形成一張臉」,真的只是單純地意外嗎?

看到人面魚是一種大腦過敏?

其實這是有科學解釋的。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辨認他人臉孔的能力相當重要。人類天生就對人臉的結構特別敏感,研究指出,這種「辨認臉孔」的能力,與大腦的「梭狀回臉孔區」(fusiform face area, FFA)有關。[5]

梭狀回位置。source:wikipedia

梭狀回(Fusiform gyrus)是顳葉與枕葉的一部分,位置大概在耳朵上方,接近大腦表層,主要有幾個功能:

  1. 處理顏色訊息
  2. 人臉與身體辨識
  3. 文字識別
  4. 分類識別。

其中「人臉與身體辨識」由梭狀回臉孔區負責,一旦眼睛接收視覺刺激,經過視皮層處理,會再交由梭狀回面孔區分析,以達到分辨人臉的效果。

而一個人的梭狀回面孔區如果受損,就會失去辨識人臉的能力,這被稱為「臉盲症」或「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此外,內向的人在看到臉孔時,梭狀回臉孔區的活化程度會比外向的人低,自閉症的患者則甚至幾乎不活化。而越吸引人的臉孔,梭狀回臉孔區的活化程度也會越高。

你也看到一個人臉在對你笑嗎? source:twistedsifter

除了對人臉有反應外,梭狀回臉孔區也可以對明明不是人臉的影像,產生「這是一張臉」的認知。也就是說,只要有一些輪廓,我們對人臉過度敏感的大腦,就可以把它看成一張臉。

這聽起來似乎很玄,但卻是我們每個人必定都有的經驗。諸如表情符號之所以能被看懂,烤起司三明治上之所以能看見聖母瑪利亞像,火星塞東尼亞區的丘陵之所以能看見「火星人臉」,房屋的水漬之所以能夠看到幽靈的臉,甚至漫畫之所以用寥寥數筆就能表達人物,都是一樣的道理。

人面魚或許也是如此。

不靈異卻最靈異的故事

於是,我們知道了人面魚不過是人類大腦對於臉孔太過敏感而得到的巧合。然而即使獲得了科學解釋,仍舊無法抹滅人面魚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鬼話連篇》20年前試圖闢謠,只是加深了它在大眾心中的印象,20年後的這篇分析文章,更不過是蚍蜉撼樹。然而筆者從未想要透過分析這些傳說來「破解」人面魚,透過一次次考據,我們反而重溫了20年前那些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個靈異故事。

相信到了現在,一句「魚肉好吃否?」,依然能夠喚醒某一代人心中最深的恐懼。

  • 本則傳說在2018年成為電影《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的題材

參考資料

楊海彥/
畢業於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而後就讀實踐大學工業設計所,沒念完就跑出來開工作室。目前專注於把台灣文史和民俗元素轉化為故事,設計實境遊戲、桌遊和說。
嗜讀奇幻文學,喜愛電影,比起咖啡更喜歡茶,卻養一隻以咖啡為名的貓。

2018年5月底的一個週日,一名年輕人在大雨中躲入西港國小教室,令他意外的是,教室中早已擠了好幾人。他們看到年輕人進來,不但沒歡迎,還露出緊張、慍怒的神色。他抬頭一看,發現教室的黑板上寫了十個名字,而自己的名字赫然就在其中——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全新鉅獻實境角色扮演遊戲,【醮事The Classroom】報名熱烈開跑中!
現在就到【醮事The Classroom】瞭解詳情!

友站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_96
23 篇文章 ・ 256 位粉絲
妖怪就是文化!北地異工作室長期從事臺灣怪談、民俗、文史的考據和研究,並將之轉化成吸引人的故事和遊戲。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電影和實地考察。 歡迎來我們的臉書專頁追蹤我們的近況~https://www.facebook.com/TPE.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