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學月刊_96
科學月刊
249 篇文章・ 3735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月 重設

・2023/01/14
去年 5 月,由科博館助理研究員楊子睿帶領的團隊,在恆春發現了一具保存得極為完整的大型鯨魚化石。《科學月刊》訪問團隊,聊聊挖掘過程及當中的辛酸血淚。
・2022/01/03
AI 帶來的便利無遠弗屆,卻也帶來了傷害。對應的倫理指引與規範蔚成趨勢,臺灣在開發 AI 的同時,必須將這些倫理規範納入考量!
・2021/01/15
隨著網路發展,多人線上遊戲早已成為許多人每日必備的休閒娛樂,然而,有心人士仍可透過設備的漏洞強行開掛,最終剝奪玩家的遊戲體驗。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計算科學學系研究團隊,日前利用人工智慧開發一款偵測遊戲作弊的工具,能快速識別作弊玩家的特徵,進而對該玩家發出警告。
・2021/01/08
行政院於去(2020)年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廢除科技部並回復為國家科學委員會。從過去的長科會,一路改制為國科會,再到科技部,接著要再改回國科會。藉由訪談三位過去擔任過國科會與科技部的首長,道出臺灣科研發展與產業未來的走向,找尋帶領國家科技政策的最佳解答。
・2020/01/26
《科學月刊》已經五十歲囉!《科學月刊》從1970 年美國百位臺灣留學生倡議創辦至今,已有超過 6000 人次的臺灣科學家,為臺灣撰寫了超過 4000 萬字的科普知識與評論的文章,可謂是臺灣之光阿!讓我們一同來看看《科學月刊》成長史,感受其對社會大眾傳播科普資訊的用心吧!
・2020/01/21
黑死病之所以聞風喪膽,是由於鼠疫特別的傳播模式、疫情能快速傳播、快速臨床病程發展與如未治療的高死亡率。在抗生素尚未問世以前,黑死病足以毀滅一個時代或王朝,但時至今日黑死病的防疫仍不容大意,由於中國爆發的北京鼠疫,其當中存在疫情資訊不透明化,而使疫情未能及時獲得控制,造成民眾恐慌,也使學者們探討疫情防治及追蹤的重要性。
・2019/01/23
探索生命一直是人類積極發展的科學議題,而科學研究方向大抵朝向增進人類福祉為目標,這些研究中也有些以人類為主體的研究。對於這些研究,我們似乎應該有明確的道德規範,藉以防止這類事情的不斷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