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科技大觀園_96
科技大觀園
82 篇文章・ 1126 位粉絲
為妥善保存多年來此類科普活動產出的成果,並使一般大眾能透過網際網路分享科普資源,科技部於2007年完成「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的建置,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線營運。 「科技大觀園」網站為一數位整合平台,累積了大量的科普影音、科技新知、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及各類科普活動訊息,期使科學能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與文化中。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0月 重設

・2021/10/29
張鈞翔從小便是動物的愛好者,也喜歡恐龍。出於興趣,他在東海大學生物學系取得學士與碩士之後,留學英國成為倫敦大學的古生物學博士,返國任職於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博物館的日常工作以外,也埋首於化石研究,替臺灣豐富的化石留下一筆又一筆紀錄。
・2021/10/29
頭痛的發生有一定的病生理機轉機制,所以它是一種疾病,只是時常被忽略,其實台灣有非常多嚴重的慢性偏頭痛患者,卻常依靠藥物來止痛,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2021/10/25
當氣象衛星繞著地球運行,會與某一 GPS 衛星逐漸遠離,GPS 訊號的傳輸路徑會越拉越長、越來越靠近地面,觀測每一層大氣對訊號造成的偏折角,就能回推各層大氣的狀態,這就是「掩星觀測」。
・2021/10/21
2019 年 7 月 9 日,一艘獨木舟划入「與那國島」,它從臺灣出發,經歷了 45 小時的航程。同樣的旅程也曾在 3 萬多年前發生嗎?這是海部陽介主導的研究計劃「跨越黑潮——復現 3 萬年前的航海」希望回答的問題
・2021/10/18
「AIOT 智能羽球訓練模式」計畫以智能球拍、智能手錶、高速攝影機捕捉運動資訊,再透過 Wifi 上傳到雲端的 AI 運算中心,最後將計算結果呈現在電腦螢幕及手機 APP 上,幫助教練與選手觀察動作變化。
・2021/10/13
相信台灣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參訪故宮的經驗。心路及路程不外乎,從停在至善路的遊覽車上走下,與同學呼鬧一陣,再頂著大太陽走上蜿蜒的階梯。路上陳設著面露威嚴的石獅,透露了某種象徵國族的沈重氛圍——你隱約開始覺得,接下來的3小時,恐怕會比想像中來得漫長...... 但事實上,故宮的策展比你想的鮮活許多,只要能理解銘刻在青銅器上的古文,你就能聽到銅器們的低語,正在訴說遠古的敘事。而每日埋首於古物鑑識的故宮研究員張莅,透過日新月異的科技分析技術,就像是有能力穿越古今的「古物口譯」,與你我分享那些低語,到底訴說了什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研究成果吧!
・2021/10/13
作為生醫研究的幕後推手,每隻基改實驗鼠都是具有個性及生命力的個體!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秦咸靜表示,牠們不只是實驗材料,更是新藥開發的大功臣,值得享有更多尊重和福祉。
・2021/10/11
大家可能不知道,許多經典的天文照片,幕後推手是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有花。 朱有花長期使用哈伯望遠鏡進行研究,她所拍攝的天體影像,經過哈伯望遠鏡後製團隊巧奪天工之手,成了廣為流傳的經典照片。
・2021/10/07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了數不清的歷史古物,每項古物都有其背後的故事,更說明了人類生活的歷史軌跡。任職於故宮登錄保存處的陳東和博士,利用科學鑑定方法,為古物的前世今生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