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linjunJR_96
linjunJR
33 篇文章・ 914 位粉絲
清大理工男。不喜歡算數學。喜歡電影、龐克、和翻譯小說。不知道該把科普當興趣還是專長,但總之先做再說。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20年 重設

・2020/12/08
在今年十月 Nature 期刊的一篇最新研究中,一個跨國研究團隊利用改良過的電子束與分析軟體,成功達到了 1.25 埃以上的解析率,足以清楚標示出每顆原子的位置。我們現在能夠清楚的看見蛋白質這類複雜的分子機械如何運作,清楚到每顆原子的動態都盡收眼底。毫無疑問地,這樣的技術將為分子與結構生物學帶來重要的進展。
・2020/11/24
超導體的神奇性質,一向只有在零下數十或數百度才會現身。就在今年十月,科學家首次在攝氏 15 度的環境下觀察到超導現象,打破了先前的紀錄(零下 23℃)。在尋求室溫超導的世紀大業中,寫下新的篇章。
・2020/11/11
不管是光(電磁波)還是聲音,都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值得注意的是,波速只會跟這個系統本身性質有關。近期有研究預測到聲音的傳遞速度也有最大上限,且和原子間的某些特性有關。
・2020/11/05
在學校時我們都學過水有固、液、氣三種型態,不過其實冰在不同條件下,有二十幾種不同的面貌喔!有看過零度以下也不結冰的水嗎?科學家最近發現了過冷水的秘密,竟然藏在密度裡!本文將揭開你所不知道的冰與水神秘面貌。
・2020/10/06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著手研發新的溫差電池。他們在骨牌大小的電池中裝滿鐵氰酸離子與亞鐵氰酸離子,並加入了獨門配方:鹽酸胍。在同樣的電極面積之下,他們的電池功率是先前版本的 5 倍,只要用一本漫畫書大小的電極,產生的電流就足以點亮 LED,或是拿來充手機,可說是日常廢熱發電技術的一大進展。
・2020/09/21
過去科學家認為,泡泡會塌陷主要因素是「重力」,但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期刊上有篇研究指出,我們多年來對這些現象的解釋其實並不正確,其實「表面張力」才是主要原因。
・2020/09/15
常見的肥料如何瞬間成為能炸出蘑菇雲的爆裂物?若不幸遇到大爆炸時,哪些小動作能自救,提高存活率呢?日前(8/4)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發生的大爆炸案,造成100多人死亡,以及數千人受傷,港口幾乎被夷為平地,慘重的死傷以及爆炸引發的巨大蘑菇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目前的調查將爆炸源頭指向堆積於港口的硝酸銨,總重約2700多公噸。
・2020/09/01
「就是個彈簧,很重要嗎?」 當你第一次學到有關彈簧的虎克定律可能會有點困惑它為何出現會在課本,到底有什麼用途。在國中出現第一次後,虎克定律會不斷出現,高中再教一次,大學普物再教好幾次。了解小小的彈簧對於我們的物理課程有這麼重要呢?
・2020/08/20
在美國和歐陸等溫帶地區,玉米與小麥的進出口業發達,筒倉內的穀物噸數動輒上萬。一旦坍塌,造成的破壞十分可觀。(沒錯就是會造成道路封閉、斷電斷網的等級)因此,負責設計的工程師必須清楚知道,筒倉的側壁與底部能夠扛住多少壓力。兩世紀前,德國工程師楊森發現,隨著他在筒倉中慢慢放入更多的穀物,底部的壓力成長卻逐漸趨緩,當他放入的穀物總重來到180公斤,筒倉底部卻只要承擔23公斤的壓力。
・2020/08/18
來自麻州大學的研究團隊,日前打造了 Air-gen 空氣發電機。這種發電機和一般印象中的發電機不太一樣,沒有巨大的渦輪或複雜的動力系統,而是由區區一片薄膜和兩個電極組成。除了 Air-gen 之外,Jun Yao的實驗室也積極開發蛋白質奈米線的其他應用。Yao信心滿滿的說道:「全新的時代正要開始,以蛋白質材料為基礎的電子產品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