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 Ng_96
Gene Ng
295 篇文章・ 32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6/24
科學家們設計出了IQ測驗來量化狗的IQ,他們測量了那些邊境牧羊犬的方向感、速度和遵循指示的能力。實驗包括將食物藏在柵欄後,讓狗狗尋找出來,或是端出兩盤份量不一樣的狗食,測試牠們多快能前往份量多的那盤等等,還有遵循人類指示的反應等等。他們發現,狗狗智力運作方式和人類類似,聰明的狗狗在執行一項測驗上表現較佳時,執行其他測驗也一樣更好的表現,就和人類相似。
・2016/05/28
所有家貓的祖先一般認為都是來自北非的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可是科學家有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原來中國的農人五千年前養的家貓,是來自馴化的石虎。家貓的馴化在人類文明史中已知發生了兩次,分別是中東馴化的北非野貓和中國馴化的石虎,這也意味著家貓的馴化是農耕文明的必然結果。
・2016/05/22
科學家從一組恐龍的腳抓痕化石來判斷,恐龍有可能像牠們的近代親戚鳥類一樣有跳求偶舞的行為。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古生物學家Darren Naish表示,說不定許多現生鳥類的行為其實是源自牠們的恐龍祖先。
・2016/05/19
我們這個時代,不必跨一代,每十年就能產生一批用很不一樣的語言在溝通,消費的商品和方式也很不一樣。這個時代的變動太快太多,而不同的思維、文化、價值在同一個社會中共存、互相碰撞、影響和衝突。所以,在科學、哲學、歷史、人類學、社會學、法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這些領域,怎能不會有探討不完的問題呢?
・2016/05/06
情緒表達的感知能力讓動物能評估其他動物的社交意圖和動機,但這一般來說僅限於同一個物種內,狗狗能夠讀懂人類的情緒表達卻是個例外。英國林肯大學和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科學家用了17隻健康成犬,讓牠們觀看和聆聽一組表達人和狗情緒的照片和聲音,藉以了解:狗狗能搞懂你的情緒嗎?
・2016/05/04
黑白花斑在貓、馬身上都可看見。正常來說,色素細胞該從背部擴散到全身包括肚子。在花斑的哺乳動物身上,色素細胞不足以覆蓋全身,所以留下大片白色的毛髮,一般上肚子和額頭會是白色的。科學家利用了數學模型結合動物實驗,解釋了花斑的形成之謎。
・2016/04/30
生、老、病、死是人生四大苦,可是卻是人生必經過程。但誰不想健康強壯、長命百歲呢?除了少數真的活得很痛苦的人例外吧?
・2016/03/31
一個完整的細胞最少需要多少個基因呢?科學家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方法製造出迄今最小基因體的細胞,只有將近五百個基因不到。
・2016/03/23
醫學驚悚小說《複製邪惡》(Cast of Shadows)講述了這個寫實的故事。這真的是一本讓人難以放下手的小說,有引人入勝的懸疑劇情,不斷吊讀者胃口。《複製邪惡》說的不止是一個復仇的故事,還是一個科技被濫用的倫理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思索和瞭解,我們有多少行為,是受到基因的影響?邪惡,會遺傳嗎?我們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嗎?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最終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2016/03/15
有許多公共議題的辯論,真的很叫人傷透腦筋,例如該廢死嗎?該開放移民嗎?該抽富人重稅作重分配嗎?同性戀婚姻該合法嗎?墮胎該合法嗎?該限制發展來保護環境嗎?鄉民的正義,在這些議題的討論中,常常是不缺席的。就算是理性的討論,正反方都能提出有理的論據,在教育中不太強調思辯的亞洲社會,尤其令人難以抉擇,所以乾脆憑感覺,或者不理會而去小確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