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昭正_96
賴昭正
44 篇文章・ 58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2/15
早在古老的西元前1552年埃及就有紀載小便頻繁導致身體虛弱的現象,這是最早糖尿病的紀錄,然而人類一直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1920年代人類才偶然地發現糖尿病的病因是胰臟內分泌胰島素不足所致。從起初束手無策到後來成功從動物身上提煉胰島素,到最後人造胰島素的成功造就龐大的獲利,這都與人類的疾病與科技發展息息相關。
・2016/03/16
物理學家 最近首次偵測到了重力波,不但科學家高興,一般報章及科普雜誌也爭先恐後地以頭版新聞大幅報導,認爲這証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事實上,愛因斯坦在完成其1915年之心血結晶後,對重力波是否存在於該理論中,幾乎一直是含糊其辭、摸棱兩可的!至於著名的公式E=mc^2,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愛因斯坦的重要發現之一,是真的嗎?
・2016/01/20
在「適者生存是理論嗎」一文裡(科學月刊2014年四月號),筆者辯稱達爾文的「適者生存」雖是生物學上非常偉大的發現,但因即使在辯論上都不可能被推翻或反駁,因此不是一個物理學的「理論」;它事實上只是用來定義「適者」:「生存」下來的就是「適者」。雖然如此,但這類的「研究」還是常可以申請到研究費的(例如該文章裡所提到的例子)。仔細看看週遭,事實上這類混淆不清的邏輯在日常生活中是俯拾皆是的,我們現在就來談談這些「邏輯」。
・2015/11/11
林翰佐教授在「從分子生物技術來談基因改造物種」一文裡(《科學月刊》第374期)提到:「基因改造物種(GMO)是最近幾十年來生物科技界的最大爭端;即使是生物技術上的專家,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也呈現兩極化的發展。」在科技如此發達、研究人員何其多的今天,這乍聽起來實在有點讓人難以相信!
・2015/09/25
地球上的生物體幾乎全含碳原子,因碳具有四價,能與四種化學基結合;如果此四種化學基不同,則可形成像左、右手一樣,無法重疊的兩種鏡像異構物。從化學與物理來看,這兩種鏡像異構物的合成與存在應該都是對稱的(相同的);可是爲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其蛋白質幾乎清一色地由左式胺基酸組成的呢?同樣地,爲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其DNA幾乎清一色地由右式脫氧核糖組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