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Catalina巡天望遠鏡(Catalina Sky Survey)偶然發現到2008 TC3小行星即將拜訪地球,在當時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計算出小行星的飛行軌跡之後,天文學家得知重達80噸的這顆巨大岩石將會為地球帶來一個撞擊事件。19小時以後,小行星2008 TC3劃破北蘇丹天空、在努比亞沙漠上空約37公里處發生爆炸,這是史上頭一遭預測小行星撞地球事件,並且預測結果相當的成功。幸運的是,撞擊落點是偏遠地區,並未引起大災難,反倒是這些在還未撞擊地球前,尚在飛行途中就已經被做過光譜分類的小行星成分資料,直到現在還提供科學家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機會,好好研究小行星的碎片。
撞擊發生後不久,流星天文學家Peter Jenniskens博士(屬SETI和NASA Ames研究中心)及物理學家Mauwia Shaddad(屬喀土穆大學)所率領的數支探險隊,隨即在範圍29平方公里的沙漠中展開隕石回收工作,地毯式搜索下,收集了近600片/塊散落小行星,不過,這顆原本總重量達80噸的小行星,在撞擊碎成隕石後,總重量只剩不到10公斤。
第6站隕石碎片揭開了很多有關小行星帶及太陽系誕生初期的秘密,它很有特色,現在有人乾脆將它稱為Almahata Sitta隕石。Almahata Sitta這個阿拉伯文字的意思是「第6站」,是行駛在瓦迪哈勒法和喀土穆之間的火車所經過的一個火車站,小行星墜落在地球上的碎片是在該區找到的。
研究人員表示,小行星帶裡頭有著許多不同型態的物質,它們為太陽系初期情況如何拍攝了很多幅快照。他們發現,這些小行星自從太陽系形成以來改變並不太大,代言了太陽系早期有著怎樣的化學多樣性,還有,這些小天體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的時候曾經歷過哪些作用和變化。而科學家們相信,了解小行星帶的組成成分,對於未來我們如何處理直撲地球而來的較大型小行星,會很有幫助。
在地面上,科學家研究了數以千計的隕石並加以分類編目,在太空中也曾光譜分析過幾百個小行星,「第6站」回收的這批隕石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身分還是小行星、還飛在太空中時,它已經被透過光譜儀加以分析,掉落地面後,它又迅速被科學家所發現及回收,所以成為了清清楚楚可顯示小行星隕石與母小行星之間有何關連性的「史上第一」。
證實小行星和特定型隕石之間具有相關性是個了不起的發現。因為我們從太空中看小行星只能看到其外表,從「第6站」隕石,我們能對照看到一個天體的內部情況,而這個天體的表面是在撞擊前就看過的。具有這樣的了解以後,為我們查考小行星內外部如何變化就提供了一張地圖。使我們對太空中這一類別的天體家族有更清楚的了解,並掌握到它們在太陽系中的分佈情形。
地球上所發現近3/4的隕石都是普普通通的岩質類球粒隕石。但是在分析過Almahata Sitta「第6站」隕石後,科學家們發現這是一類罕見的、富含碳的隕石,被歸類為橄輝無球粒隕石。一般相信,橄輝無球粒這型隕石是來自於大型富含有機物質的原始小行星,並且小行星曾經經歷過一次熔化。
「這是隕石中的怪咖,它是火成岩。」另一組對「第六站」隕石很有興趣的人馬,是Frederich和他學生等人。Frederich表示,「它就和地球上的火山岩石一樣,意思也就是說,這個隕石的起源是岩漿。很確定的是,在過去的某一個時間點上它曾經融化過。它們就像你在地球上會撿到的一塊岩石,但同時,卻也含有一些我們稱之為『比較原始』的物質,譬如石墨、有機化合物等其他東西。」
這也就是說,橄輝無球粒隕石,特別是「第六站」這批隕石,同時含有來自原始型小行星和演化型小行星的兩種物質,兩者截然不同。
過去收集到的隕石中,屬性屬於橄輝無球粒隕石這一類的比例相當低,這也讓大家對「第六站」隕石更加好奇。「第六站」隕石細粒度非比尋常,質地相當多孔,極為易碎。研究人員相信這一點也和2008 TC3小行星為何在經過地球的高層大氣時就碎掉四散相當有關。
Friedrich 和他一位Fordham的學生,透過一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來分析這批隕石,這種質譜儀是專門用來觀查岩石等無機合成物的儀器。
Friedrich表示:「我們發現,幾百片不同的碎片,化學成分卻的確都是橄輝無球粒隕石沒錯,同時,幾百片碎片也似乎都沒有任何的糟地球污染的證據,這是另一件有趣的事情。」當然,這批隕石在撞擊後立即被尋獲、「新鮮」感十足,未遭汙染是理所當然的。「目前地球上所發現的大多數橄輝無球粒隕石都是在南極洲,通常這些南極所採集的樣品似乎總有某些元素濃度特別高,如鑭,鈰等稀土元素。但「第六站」隕石似乎並無明顯污染跡象。」未受污染的隕石,能使研究人員更精確探索太陽系的組成。
一般而言,球粒隕石大多未曾經過母小行星熔化或分異等作用 – 雖然研究人員還在懷疑,它們或許也未必典型代表隕石和小行星母體間的相關性 – 無論如何,相對的,橄輝無球粒隕石則通常會顯出其母體小行星曾有過融化。
所以曾被加熱到熔點的小行星,應該會看起來嗎?
根據「第六站」隕石最新研究顯示,這批隕石最原始可能來自於三個不同類型的小行星、經碰撞形成了另一個新的母小行星。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第六站」隕石包含來自演化型和原始型小行星等兩種型態很不相同的物質。
其他證據也顯示,這顆小行星屬於不尋常的「多重組合型」橄輝無球粒隕石(類)。有跡可循嗎?NASA的太空中心人員證實:這些隕石曾被加熱達攝氏1150至1300度高溫,後來又經歷過每小時數千度的快速冷卻,在此期間,小行星中的碳將一部分橄欖石礦物鐵轉成金屬鐵。
因此,根據以上資料回溯2008 TC3小行星的來時路,可以這麼說吧:數十億年前,曾有一顆小行星,遭受過一次巨大碰撞,結果它有一部份礦物質熔化 – 但並非全部礦物質都熔化。後來,它又再次受到一個大碰撞,把這顆體積小於行星的天體撞碎成許多更小的小行星,而在幾十億年後,它的旅途在地球畫上了終點,2008 TC3,就是這些小行星碎裂遺骸之一。
NASA Johnson 太空中心人員Mike Zolensky指出, 橄輝無球粒隕石這種隕石的特性是多孔,孔壁上塗著橄欖石晶體礦物質,經過X光斷層掃描發現,這些孔呈現出沒有完全焊接在一起的粗粒穀狀物,孔隙的內襯則出現氣相沉積物。這代表第6站隕石是個「團集」作用的產物,從粗粒到細粉都有;在撞擊中遭不完整縮減的顆粒,稍後在高溫焊接中又重新地再被組接在一起。
從「第6站」撞擊現場回收的隕石,它的含碳比例也是在所有已知隕石中最高的。已發現有石墨和奈米金剛石的碳晶體,還發現了一些在高溫中仍倖存的原始有機物質,包括高豐度的多環芳烴,甚至連一些氨基酸也大難不死。
來自法國Observatoire de la Cote d’Azur的學者Julie Gayon-Markt博士從另一個角度提供了一些2008 TC3小行星家族的內資情報。
「由於像這樣,屬性與已知大為不同的隕石掉落在地球上其實很罕見,回答這樣的一顆小行星究竟來自何處,是很具挑戰性的有趣問題,小行星2008TC3如何形成,具有一個可能的解釋,它和一些礦物性質非常不同的小行星碎片彼此間的低速碰撞,或許有關。」
Gayon-Markt和她的團隊甚至還求教於「各小行星在主小行星帶的動能和光譜」等資料,希望能為解答第6站隕石的源起問題提供一些線索。他們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位置在主小行星帶內側,Nysa-Polana這個小行星家族,很有可能就是2008 TC3的故鄉。
「原始型」小行星,自太陽系誕生以來鮮少發生改變,一般含有高比例的水合礦物和有機物質。然而,其他類型的小行星還有許多是在特定時間點,有可能透過放射性物質衰變而受到加熱,熔化的岩漿分離成鐵質核心、四圍再包覆著岩質的地幔。
既想探索太陽系緣起之謎,又想解開那顆曾在2008年掉落地球的小行星身世之謎者,為數不少,Friedrich 和Gayton-Markt 這兩位鑽研著第六站隕石的研究員,代表著眾多好奇科學家的探索旅程。他們說,研究這些隕石是跨學科的合作,「我們的工作僅僅是大拼圖的一小塊。」(Lauren譯)
設置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萊蒙山天文台的Catlina巡天望遠鏡,在2008年10月6日發現了2008 TC3小行星的動畫照片資料 (Richard Kowalski)。
2008 TC3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造成的各種隕石 圖片來源: P. Jenniskens,等人. Click image for full description
“Almahata Sitta”,俗稱「第6站」隕石,其中編號15號的黑色碎片,在週遭淺色的沙漠岩石間形成了顏色上的明顯對比,照片攝於蘇丹北部努比亞沙漠。圖片來源: Peter Jenniskens (SETI Institute/NASA Ames)
資料來源:中研院天文網[2011.11.11]
轉載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