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學校好耗電,從學生宿舍省電競賽可行嗎?─節電新竹市篇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015/09/28 ・237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系列文章由經濟部能源局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文:李柏昱(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

campus-768896_640

夜裡,台灣各地大學的宿舍依舊燈火通明,學生們在燃燒肝臟青春,努力為自己的大學生活留下燦爛回憶的同時,卻也無節制地消耗著能源,高昂電費也是由全社會所共同吸收。弔詭的是,現在的學生,將是未來氣候變遷首當其衝的世代,但同時,他們許多也是對節能減碳最漠不關心的族群。

新竹市節電計畫

新竹市大專院校聚集,從 2014 年 4 月至 2015 年 3 月一整年,13 間學校用電量就佔了全市機關用電量的一半(52.62%),達 1 億五千多萬度,約為新竹市總用電量的 7%。加上大專院校平均用電量偏高,如學校能成功推行校園減碳,對新竹市的節電目標不無小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鑑於此,新竹市政府在其智慧節電計畫書中,提出獎勵節電績優機關學校的方案。除了常見的使用省電燈具、汰換老舊設備等,佔學校中多數用電人口的學生族群,亦將是學校推動節能的首要族群。不過,學生連上課要點名都很難全員到齊,強制的節能規範行不通,該怎麼辦呢?

05新竹市
新竹市節電目標:4201萬度;新竹市申請經費:1億5412萬元

誘導式節能,鼓勵從使用行為開始的轉變

誘導式節能策略(induced strategy)有別於過去傳統的節能手法,嘗試透過非強迫式、不降低使用者心理滿足程度,讓使用者自願降低能源的使用量,並改變自身的能源使用習慣與態度。由於目的在於改變使用者的態度與觀念,只要能誘導成功,其成效能持續相當久遠。

過去各方已經提出相當廣泛且多元的誘導式節能策略,包含用電效率的改善如 LED燈、使用隔熱材料減少冷氣使用、模擬室內用電的使用習慣等等,縱覽各縣市政府智慧節電計畫裏頭,常見的電費折扣獎勵與節電競賽,也可被視為誘導式節能的一環。

誘導式節能策略要成功有兩大要點,其一是給予使用者直接的資訊回饋,例如告訴使用者用電消耗量、用電花費,甚至是直接計算當前的用電額度對環境造成的衝擊,都能提供使用者動機進行節能。另外一個重點,則是提供一個能夠讓大家互動與交流的平台,交換節能的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宿舍節電競賽真具成效?

然而,在學校宿舍中,大多數住宿生進行節能並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因多數學校的住宿生除冷氣外,並不須額外支付宿舍的電費,使學生經常缺乏節電意識;另一方面,宿舍也缺乏提供相關用電資訊來讓住宿生瞭解其耗能情形。

近年來國內外有諸多針對如何透過誘導式節電策略,讓各宿舍之間產生良性的節電競賽,進一步使學校整體的用電量下降,並改變學生對節能減碳的態度。

對於學生族群而言,同儕之間的行為與互動是影響其行為的重要因素。學生很少因為接收節能廣告與宣傳就改變自己的行為,他們更加在乎自己所重視的人到底做了些什麼來減碳。

因此,目前廣為普及的社群網絡,便成為誘導式節能一個新的有利切入點。透過在其上公布節能訊息、獎勵措施,甚至只要將各宿舍的用電量公告,都能夠啟到誘發學生自發性節電的功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美國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為研究地區的實驗中,宿舍節能競賽開始兩周後,宿舍整體的用電量減少了32%。而在加拿大一項包含了不列顛哥倫比亞州 16 間大學的實驗中,三周後用電量便減少了16.31%。

在台灣,亦曾經以台灣大學土木系系館以及宿舍為實驗對象,研究結果總用電量並未減少,但用電成長有放緩的趨勢,而且參加節能臉書社團的使用者,在後續的研究問卷中,對於有助於節電的生活習慣也有較高的認識程度。

東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有所差異,可能與更大範圍的文化背景、人們建立社交關係的方式有關,尚待更多研究證實,不過誘導式節能最重要的,是讓使用者自發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使節能成效長久不輟。

Oberlin_College_-_Bosworth_Hall
美國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學院在宿舍節能競賽開始兩周後,宿舍整體的用電量減少了32%。source:wikipedia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應用社群網路於促進室內節能上的探討,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97 [古昌弘,2013]
  • 誘導宿舍節能行為之排名回饋實驗研究,葉湘如
  • Senbel, M., Ngo, V. D., & Blair, E. (2014). Social mobilization of climate change: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erving energy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for peer eng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8, 84-93.

 

2016.6.17 J編按:

讀者提出討論學校用電問題,並不能只考量宿舍,幾個面向讀者得討論整理如下:

一、未提到也很耗電的實驗室

泛科學作者 Gene Ng 同意許多實驗室儀器確實很耗電,但他主張,不能拿工廠用電標準和大學比,對大學用電要更寬鬆,來支持創新的學術研究和對學生的訓練。「有些儀器如 NMR(核磁共振光譜儀),每個月電費就高達百萬,如果有老師接到更多計劃,做了更多好研究,結果用電量大幅增加,宿舍區就算減半也補不回去,請問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因此在計算學校用電量時,不應只是看總用電量,而是應該依據電的用途不同而分開計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低碳生活部落格版主謝雯凱也補充,實驗室用電是需要管理的,包括汰換耗電的老舊、二手器材,改以較省電的熱氣傳導空調系統,改進環境、設施來減少耗電;另一部份也要避免實驗室同時間用電,造成用電量超過學校契約用電的尖峰值,還可能因此多繳罰款,得不償失。他認為學校總務處應監控校內的用電,適當為實驗室進行的耗電儀器進行工作排程。

二、文章將用電責任推給學生?

文章原標題「學校好耗電,學生好無感?」,搭配學生在宿舍打電動的照片,讀者反映有將學校耗電原因全數歸究於學生打電動之嫌。我們在收到讀者反映後,已重新修改標題和配圖。

如第一部份所提到,本文確實未能完整呈現學校用電上的問題,除了僅討論宿舍用電部分,也未呈現宿舍用電占總用電量的比例,以上缺失我們將盡快與作者討論,評估是否能補充與調整,謹此向讀者致歉。也感謝提供建議的讀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台灣能源主要都是進口的,但你知道嗎,我國有98%都是仰賴國外能源,所以節電只能靠你我做起,自己的電自己省!! http://energy-smartcity.energypark.org.tw/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伺服器過熱危機!液冷與 3D VC 技術如何拯救高效運算?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5/04/11 ・319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高柏科技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我們談論能擊敗輝達(NVIDIA)、Google、微軟,甚至是 Meta 的存在,究竟是什麼?答案或許並非更強大的 AI,也不是更高速的晶片,而是你看不見、卻能瞬間讓伺服器崩潰的「熱」。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搭載 Blackwell 晶片的輝達伺服器接連遭遇過熱危機,傳聞 Meta、Google、微軟的訂單也因此受到影響。儘管輝達已經透過調整機櫃設計來解決問題,但這場「科技 vs. 熱」的對決,才剛剛開始。 

不僅僅是輝達,微軟甚至嘗試將伺服器完全埋入海水中,希望藉由洋流降溫;而更激進的做法,則是直接將伺服器浸泡在冷卻液中,來一場「浸沒式冷卻」的實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安全嗎?從大型數據中心到你手上的手機,散熱已經成為科技業最棘手的難題。本文將帶各位跟著全球散熱專家 高柏科技,一同看看如何用科學破解這場高溫危機!

運算=發熱?為何電腦必然會發熱?

為什麼電腦在運算時溫度會升高呢? 圖/unsplash

這並非新問題,1961年物理學家蘭道爾在任職於IBM時,就提出了「蘭道爾原理」(Landauer Principle),他根據熱力學提出,當進行計算或訊息處理時,即便是理論上最有效率的電腦,還是會產生某些形式的能量損耗。因為在計算時只要有訊息流失,系統的熵就會上升,而隨著熵的增加,也會產生熱能。

換句話說,當計算是不可逆的時候,就像產品無法回收再利用,而是進到垃圾場燒掉一樣,會產生許多廢熱。

要解決問題,得用科學方法。在一個系統中,我們通常以「熱設計功耗」(TDP,Thermal Design Power)來衡量電子元件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產生的熱量。一般來說,TDP 指的是一個處理器或晶片運作時可能會產生的最大熱量,通常以瓦特(W)為單位。也就是說,TDP 應該作為這個系統散熱的最低標準。每個廠商都會公布自家產品的 TDP,例如AMD的CPU 9950X,TDP是170W,GeForce RTX 5090則高達575W,伺服器用的晶片,則可能動輒千瓦以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散熱不僅是AI伺服器的問題,電動車、儲能設備、甚至低軌衛星,都需要高效散熱技術,這正是高柏科技的專長。

「導熱介面材料(TIM)」:提升散熱效率的關鍵角色

在電腦世界裡,散熱的關鍵就是把熱量「交給」導熱效率高的材料,而這個角色通常是金屬散熱片。但散熱並不是簡單地把金屬片貼在晶片上就能搞定。

現實中,晶片表面和散熱片之間並不會完美貼合,表面多少會有細微間隙,而這些縫隙如果藏了空氣,就會變成「隔熱層」,阻礙熱傳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種關鍵材料,導熱介面材料(TIM,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它的任務就是填補這些縫隙,讓熱可以更加順暢傳遞出去。可以把TIM想像成散熱高速公路的「匝道」,即使主線有再多車道,如果匝道堵住了,車流還是無法順利進入高速公路。同樣地,如果 TIM 的導熱效果不好,熱量就會卡在晶片與散熱片之間,導致散熱效率下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要怎麼提升 TIM 的效能呢?很直覺的做法是增加導熱金屬粉的比例。目前最常見且穩定的選擇是氧化鋅或氧化鋁,若要更高效的散熱材料,則有氮化鋁、六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等更高級的選項。

典型的 TIM 是由兩個成分組成:高導熱粉末(如金屬或陶瓷粉末)與聚合物基質。大部分散熱膏的特點是流動性好,盡可能地貼合表面、填補縫隙。但也因為太「軟」了,受熱受力後容易向外「溢流」。或是造成基質和熱源過分接觸,高分子在高溫下發生熱裂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導熱膏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乾裂或表面變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柏科技推出了凝膠狀的「導熱凝膠」,說是凝膠,但感覺起來更像黏土。保留了可塑性、但更有彈性、更像固體。因此不容易被擠壓成超薄,比較不會熱裂解、壽命也比較長。

OK,到這裡,「匝道」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問題是:這條散熱高速公路該怎麼設計?你會選擇氣冷、水冷,還是更先進的浸沒式散熱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液冷與 3D VC 散熱技術:未來高效散熱方案解析

除了風扇之外,目前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電腦快速散熱呢?圖/unsplash

傳統的散熱方式是透過風扇帶動空氣經過散熱片來移除熱量,也就是所謂的「氣冷」。但單純的氣冷已經達到散熱效率的極限,因此現在的散熱技術有兩大發展方向。

其中一個方向是液冷,熱量在經過 TIM 後進入水冷頭,水冷頭內的不斷流動的液體能迅速帶走熱量。這種散熱方式效率好,且增加的體積不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萬一元件損壞,可能會因為漏液而損害其他元件,且系統的成本較高。如果你對成本有顧慮,可以考慮另一種方案,「3D VC」。

3D VC 的原理很像是氣冷加液冷的結合。3D VC 顧名思義,就是把均溫板層層疊起來,變成3D結構。雖然均溫板長得也像是一塊金屬板,原理其實跟散熱片不太一樣。如果看英文原文的「Vapor Chamber」,直接翻譯是「蒸氣腔室」。

在均溫板中,會放入容易汽化的工作流體,當流體在熱源處吸收熱量後就會汽化,當熱量被帶走,汽化的流體會被冷卻成液體並回流。這種利用液體、氣體兩種不同狀態進行熱交換的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導熱速度甚至比金屬的熱傳導還要更快、熱量的分配也更均勻,不會有熱都聚集在入口(熱源處)的情況,能更有效降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整個 3DVC 的設計,是包含垂直的熱導管和水平均溫板的 3D 結構。熱導管和均溫板都是採用氣、液兩向轉換的方式傳遞熱量。導熱管是電梯,能快速把散熱工作帶到每一層。均溫板再接手將所有熱量消化掉。最後當空氣通過 3DVC,就能用最高的效率帶走熱量。3DVC 跟水冷最大的差異是,工作流體移動的過程經過設計,因此不用插電,成本僅有水冷的十分之一。但相對的,因為是被動式散熱,其散熱模組的體積相對水冷會更大。

從 TIM 到 3D VC,高柏科技一直致力於不斷創新,並多次獲得國際專利。為了進一步提升 3D VC 的散熱效率並縮小模組體積,高柏科技開發了6項專利技術,涵蓋系統設計、材料改良及結構技術等方面。經過設計強化後,均溫板不僅保有高導熱性,還增強了結構強度,顯著提升均溫速度及耐用性。

隨著散熱技術不斷進步,有人提出將整個晶片組或伺服器浸泡在冷卻液中的「浸沒式冷卻」技術,將主機板和零件完全泡在不導電的特殊液體中,許多冷卻液會選擇沸點較低的物質,因此就像均溫板一樣,可以透過汽化來吸收掉大量的熱,形成泡泡向上浮,達到快速散熱的效果。

然而,因為水會導電,因此替代方案之一是氟化物。雖然效率差了一些,但至少可以用。然而氟化物的生產或廢棄時,很容易產生全氟/多氟烷基物質 PFAS,這是一種永久污染物,會對環境產生長時間影響。目前各家廠商都還在試驗新的冷卻液,例如礦物油、其他油品,又或是在既有的液體中添加奈米碳管等特殊材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把整個主機都泡在液體裡面的散熱邏輯也與原本的方式大相逕庭。如何重新設計液體對流的路線、如何讓氣泡可以順利上浮、甚至是研究氣泡的出現會不會影響元件壽命等等,都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高柏科技目前已將自家產品提供給各大廠商進行相容性驗證,相信很快就能推出更強大的散熱模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24 篇文章 ・ 31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激盪全民對科普的想像!Open Call 成果展 5 月 26 日盛大登場
PanSci_96
・2023/05/10 ・171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科會首度向全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廣下英雄帖,舉辦「Open Call 科普 創意松」,得獎名單已揭曉,並將於今(112)年 5 月 26 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進行頒獎及展示得獎作品,當日將結合國科會科普活動計畫及科普產品製播計畫成果一同展出,讓各界能藉此機會相互激盪對科普的想像!

兼顧科普傳播與社會需求,將學生科普創意轉換為未來社會影響力

聚焦校園年輕世代所舉辦的「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徵件活動,分「科普創意提案」及「科普短片徵件」兩類,鼓勵高職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透過多元科普傳播模式和影音創作發揮社會影響力。

自去(111)年 8 月底啟動徵件,有將近 90 所學校、400 多隊報名、超過 1200 人次的師生參與。在學子創意孵化的過程中,國科會也邀請業界各領域執牛耳的輔導業師,透過業師陪伴及前後世代的交流互動,優化學子的提案創意並強化其作品未來之可行性。

「科普創意提案」獲獎案例展現出青年學子對於科學教育、環境永續、生 態保育、偏鄉孩童心理輔導等議題的關注與熱情,並嘗試透過創新的科普傳播手法為在地社會議題尋求新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專組金獎由來自臺北醫學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合組團隊「醫線教育」獲得,該團隊跨區域、跨校號召志同道合夥伴,針對疾病診斷邏輯,設計互動式教具與課程,幫助國內外大學生模擬情境以銜 接基礎知識在臨床的應用,獲評審們一致認同是難能可貴的社會實踐行動。

高中職組金獎,由彰化二林工商的「哇哈哈科學服務團」團隊獲獎,該團隊以在地高中職學生為出發點,率先成立科學服務社團,學習科技教育知識,再教導鄰近國中小學童,達到自助人助,進一步儲備種子志願團,由受助者變成助人者,形成良善循環機制,不僅將科學教育資源帶入偏鄉,培養在地科學人才, 且結合科學教育與地方文化,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正面且積極的影響。

科普短片類大專組金獎作品為清華大學「清大天文社」之〈進擊的黑洞:類星體〉,該創作短片從熱門的科學新聞切入,呼應天文迷對於黑洞的好奇心, 片中穿插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譬喻與橋段,風趣又不失其意涵。

高中職組金獎作品,是由虎尾高中「動感光波」團隊所創作之短片〈光通訊〉,主要講述以 發射器(燈泡)產生之光訊號,經由接收、轉換成電訊號,進而發出特定音階, 透過生動活潑的表演和拍攝手法,故事情節可愛清新,搭配簡易動畫和資訊圖卡,讓影片具知識性及趣味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日除了展示 21 個來自校園學子的獲獎科普創意,下午在舞台區會放映獲獎的 11 支科普短片及科普產品製播計畫影片,內容生動更兼具知識性與教育性,讓民眾沉浸於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寶庫與科普視聽饗宴。

精選年度科普活動計畫作品及科普產品製播影片成果同步展出

國科會為持續推動全民科普,使科學教育不僅走入校園、更深入大眾生活,今年首度集結科普相關計畫 45 個團隊共同展出成果,國內長期推動科普、第一線面對學子的科普推手,為本次展覽設計豐富多元的科學演示,將深奧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各年齡層易懂的手作互動實驗等,包括循環材料與物件微展覽、 原住民文化數學數位教材、科普桌遊、AI 自駕車模擬行駛、植物染手作體驗、 蝴蝶科普解謎遊戲等有趣又豐富的科普體驗;此外,「數感盃中英文數學詩創作競賽」的創作成果,也將在展場中幻化為 24 公尺長的「數學詩牆」,當縝密精準的數學與柔軟詩意的文學交會,迸發出跨域創作的科普新火花!歡迎大小朋友帶著好奇心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官網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活動資訊

  • 時間:2023 年 5 月 26 日(星期五)上午 10:00 ~ 下午 5:00
  • 地點: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 展覽活動詳情請上活動官網:www.opencall-nstc.org.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62 篇文章 ・ 2411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只是隨手關燈太落伍,節電靠各地智慧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016/05/13 ・364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30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經濟部能源局贊助

「有人問我,做一個經濟部長,心裡壓力最大的是什麼事?」經濟部部長鄧振中在 4 月 26 日的智慧節電計畫成果分享發表會說:「臺灣的電力問題絕對是其中之一。除了在供應面要持續拓展替代能源、需求面也要鼓勵全民共同養成好的用電習慣。」

為了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主打「自己的電自己省」的智慧節電計畫志在讓各地方縣市以節電 2% 為目標,這一年來共有基隆市(-1.92%)、新北市(-1.00%)、新竹市(-0.96%)、臺北市(-0.27%)、桃園市(-0.22%)、台中市(-0.00%)六個縣市達成「用電零成長」的成績。

經濟部部長鄧振中表示,雖然這一年來全臺灣的整體用電仍微幅成長 0.05%,但各縣市低度的用電成長仍值得鼓勵,也可藉著「智慧節電計畫成果分享發表會」和節電有成的縣市互相取經。

1.智慧節電計畫成果分享發表-經濟部部長致詞
智慧節電計畫成果分享發表——經濟部部長致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會中的新北市政府分別以節電參與式預算、媽省理工與節電認同券、機關雲端空間和 PFI 採購模式這三個主題向其他縣市分享經驗。

由下而上的草根民主實驗

節電參與式預算」是嘗試讓公民智慧進入城市治理的新典範,改變了過去「市府請市民配合」的模式,讓市民有機會從政策設計就開始關心、參與自己所在城市的能源未來。

「節電參與式預算重點不在產出偉大計畫,而是讓市民開始學習、關注自己住區的用電情形,整個過程本身就是政策宣傳。」這場由下往上的草根民主實驗,以永和區和蘆洲區的社區大學為示範區,期程共約三個月,兩區市民發展出的提案風格也很不同。

蘆荻社大節電中」的參與者從小學生到新住民都有,因此提案也充滿不同居民的生活經驗和發想特色——例如巡守隊腳踏車、小學生漫畫、家庭主婦圍裙、新住民野餐等等。蘆洲過去從工業區起家,如今也有不少新住民的加入。說明會開始前,蘆荻社大就深入菜市場、公園、神將腳、市場攤商等「庶民出沒地」進行宣傳,最後的宣傳也結合蘆洲大拜拜和神將文化祭,以「人人來參與、投票審預算」為號召,在園遊會設攤讓民眾親身認識不同提案並且現場投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是參與式民主,在以住宅區為主、且上班族和高教育族群居多的永和區,過程中的說明會和工作坊的知識溝通成分也更多,產出不少往公園路燈、集合式住宅等公共場域思考的提案方向。最後的審議形式,除了紙本也開放了網路投票,因此獲得更高人次的參與;在投票設計上,永和區也允許市民一次投給四個中意的提案、並且從九個提案中選出前七名共享經費額度。

同樣著墨於市民參與,臺北市資訊局則以「創意節電黑客松實證計畫」為主打,引進科技圈日益廣泛的「黑客松」活動,吸引許多具有資訊工程背景的大學生參加,發想出許多智慧監測家庭耗電裝置的提案。這些提案多半強調「對使用者友善」,例如利用手機一鍵關燈、以APP統一多個家電的操控介面、或是設計視覺化圖表取代冰冷無感的電費帳單。

節電認同券,比帳單減免更有感

在地的區里是縣市政府嘗試對住宅部門經營節電宣導的必爭之地。「相較於服務業等產業部門可以利用法規去要求節電,一般市民是地方政府比較難觸及和要求的對象。」很多地方政府舉辦以里為單位的節電競賽,新北市環保局則更推出「媽省理工」的頭銜,希望推廣不要集中在里長等少數人的肩上、而能吸引更多婦女和里志工加入節電輔導員的行列,做「有感情」的串門子輔導。

2008 位的「媽省理工」經過培訓和資格認證,對自己節電輔導員的身分更具有認同感、也讓鄰居們更信任他們,2.5萬戶以上的家庭都完成了居家節電輔導。如果做好資源回收,也可以去里長那裡累積點數、免費換取 LED 燈。除了區里,新北市也直接開放所有居住(包括租屋)在新北市的居民參加「節電認同券」計畫。同樣是從電費來評估省電的進步程度,新北市環保局表示回饋超商購物券的方式比電費帳單直接減免「更有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TMSrhaXJU

「也許只是兩百元的獎勵,但是我太太帶著鄰居好友們一起去超商喝下午茶,好友們好奇問她為什麼有購物券……無形之中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個計畫。市民反映這個計畫和抽獎相比更踏實,因為是幾分努力就會換得幾分成果(購物券額度);有簡訊主動提醒也很貼心有感。有參與認同券計畫者,節電率比起新北市整體平均節電率高了 1~2%。」

新北市環保局也深入分享,節電認同券的參加者以 30~50 歲擅長資訊操作者居多,和媽省理工以 50~60 歲的年齡分布恰好相反;觀察居住型態,套房的節電率可達 37%,遠遠超出華廈大樓,而小家庭與單身者也比起大家庭與三代同堂更容易達成省電目標。

創新採購模式

為了達成機關節電目標,新北市除了為市府建築引進雲段智慧管理系統,還採用了創新的 PFI 採購模式(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民間財務主導公共建設),突破傳統採購限制,徵求民間融資提案、全面換裝 LED 節能路燈,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的狀況下快速提公共服務水準(6 年縮短為 1 年),在換裝後的一年來已經節省 1 億元的電費、在機關部門創下了 13.5% 的漂亮節電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北市政府分享經驗,過去的採購契約是「多裝多拿」的付款方式,每當遇上天災等不可抗力的路燈維修因素,地方政府就必須無止盡的吸收成本、逐年編列預算分批換裝;現在 PFI 採購模式改採固定支付金額,使承包商在平時就會努力維護路燈壽命、減少重複裝設的成本。市府方採分期付款機制,且依路燈服務效果「先享用後付費」,在全額付款前就可讓全市獲得一次性的換裝成果。

同樣從機關財政的角度切入,高雄市政府重點分享導入 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能源服務公司)採購的推動模式,此模式允許市府機關無需先編列採購經費,而是將節省下來的電費作為支付 ESCO 廠商的費用。因為採「先服務、後付款」模式,更保證節能績效,估計一年可節省 157 萬度電、相當於 486 萬的電費。

5.高雄市-高雄市ESCO採購示範SOP手冊及推廣方式
高雄市 ESCO 採購示範 SOP 手冊及推廣方式。

汰換水銀路燈,基隆節電第一名

節電總成績以 1.92%(約 2204 萬度電)奪得第一名的基隆市,關鍵就在於汰換全市 80% 以上的水銀路燈為 LED 燈泡。以七堵區為例,換裝 4,818 盞LED路燈後,節電效益可達一年 719.9 萬度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隆市政府同時補助社區及公寓大樓推動節能、為提出需求的單位提供現場輔導的服務、重點診斷市立醫院的用電設備、媒和在地 ESCO 公司替社區與服務業者改善節能效益等等。公家機關為了帶頭示範,也開展屋頂太陽能光電系統、屋頂風力發電系統等計畫,在機關部門取得 16.19% 的節電成績。

新竹市取得總節電率的全國第三名,在住宅部門強調「用電行為改變」和「老久電器汰換」兩大重點,除了從集合式住宅公設的照明系統更新下手,也以各里為單位舉辦節電績優競賽、將節電經驗橫向擴散至各里,在住宅部門達到了 2.11% 的高節電率。

新竹市過去一年來新設的運動中心、水資源回收中心、文化局演藝廳、以及增設實驗機組的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共替新竹市增加了約 200 萬度的年用電;但其他政府機關的節電率達到了 2.34%~4.53%。市政府亦推動了 LED 路燈的換裝,新設的 23,736 盞路燈,為新竹市節省了 1,007 萬度電。

因地制宜,鼓勵寺廟汰換神明燈泡

臺南市政府考量到市區和郊區的用電特質差異大,推出「節電 37 區,區區有意思」,讓各行政區各自施展身手,每個月的節電達標行政區也都越來越多。比較有趣的是,因為臺南寺廟多,區公所特地協助寺廟汰換 LED 神明燈泡,讓節電政策更走入在地。除此之外,也鼓勵市民汰換老舊家電即可抽獎送 LED 燈泡、輔導服務業用電大戶和大專校園、協助 40 處低碳社里更換節能燈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800px-台南市孔廟大成殿外觀右側
台南廟宇眾多,政府鼓勵將傳統燈泡汰換為LFD燈,照片為台南孔廟。圖/wikipedia

從服務業能源大戶下手

臺中市在服務部門針對市內能源大戶下手,包括大型量販店、觀光旅館和百貨公司,協助量身打造節能方案;在居民方面則選擇住宅屋齡較高者為優先執行對象、依住宅特性設定照明時間以節省用電;並汰換公有停車場、公有市場、區公所等場所的燈具為 LED 燈,一年下來大幅節省了 14 萬度電,整體節電 0.00%,達成了用電「零」成長的初步成績。

本預期服務業部門比起住宅部門更容易節電的桃園市,針對能源大戶舉辦節能診斷輔導、並且補助智慧節電服務業,不過從全國的服務業部門用電率不減反增了 0.8% 便可窺知,要提昇業者更換老舊設備的意願仍是未來的桃園挑戰。儘管桃園市遇到人口和店家新增,但在住宅部門仍有節電佳績,達成了 0.22% 的整體節電率、成為全台第五名的節電縣市。

8.經濟部部長與縣市代表大合照
經濟部部長與縣市代表大合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開拓替代能源的工作是從供應端控制節電,而使用端無論是一般民眾、服務業或製造業者、甚至是公家機關,也都有能力達成自己能做的節電工作。各縣市從智慧節電計畫中絞盡腦汁薈萃出的方案,證明了節電好習慣不只是隨手關燈這麼單純,地方的智慧自會發展出符合地方條件的節電特色,替遙遠的北極熊敬上一份心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台灣能源主要都是進口的,但你知道嗎,我國有98%都是仰賴國外能源,所以節電只能靠你我做起,自己的電自己省!! http://energy-smartcity.energypark.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