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人類的第一架人造衛星,這片平原現在被命名為「Sputnik Planum」。它長得很像地球上裂掉的冰凍泥地,表面佈滿不規則的區塊,每個區塊大概佔20公里,區塊間以淺槽分隔。「直到現在我都得不斷提醒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冥王星)的景色實在太令人驚豔了,」Jeff Moore說,Moore是美國航太總署埃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的共同研究員。
上圖為冥王星軌道與八大行星軌道對照圖。截圖自The Sky Map | 3D Solar System Simulator 。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這個網站,搜尋 Pluto 並勾選 animate ,調整合適的時距,便可以隨心所欲從任意角度觀察冥王星與八大行星的軌道運動。只是 3D 模擬運算量大,網站頗容易當哈哈……
丹尼索瓦人 (Denisovan) 為 5 萬年前一支滅絕的人屬,與著名的尼安德塔人 (Neanderthals) 以及現代人曾存在於同時期。過去從其他人種的 DNA 中,可以發現到丹尼索瓦人血緣的蹤跡,證實了這支族群曾廣佈亞洲大陸。但形態部分的資訊一直不足,科學家一直難以得知其長相。
今年 (2019) 九月,科學家透過西伯利亞所發現的丹尼索瓦小女孩遺骸,從小指中的 DNA 之表觀遺傳學資料,配合基因資料庫中對基因表現的認知,重建了丹尼索瓦人的面貌。而研究重建得出的長相,在後續的研究中與已證實屬於丹尼索瓦人的下顎化石進行比對後,發現預測模型與結果近乎完美的相符,顯示本次重建結果的可信度相當高。
其基因體定序的結果顯示,有部分基因片段是過去科學家以為只有真核生物中才會發現的。經 DNA 分析後,科學家推論,阿斯加德微生物群或其遠古親戚很可能與真核生物的起源有關,意味著生物分類學的三域說(古細菌、細菌、真核生物)有可能併作兩域,真核生物成為古細菌域底下的分支,古細菌域與細菌域唯二併立。這大膽的推論目前證據尚嫌不足,還有待更多證據出現。
為了保持與地球的聯繫,新視野號跟所有長程無人太空船一樣,都倚賴一種幾乎不為人所知、當然也得不到稱頌的行星探險神器:航太總署的「深空網路」(Deep Space Network)。這是一個由三組巨型碟型天線集成、三位一體的無線電網,三處天線集成分別位於美國加州金石、西班牙馬德里,以及南半球澳洲的坎培拉。這三處的碟型天線完美無瑕地進行接力,擔下與飛船通訊的重責大任。因為地球會每二十四小時自轉一周,因此這三處選址才刻意散布在世界三大洲。不論飛船位於深邃太空的任何角落,總有一處天線可以對準訊號的來源。
為了紀念人類的第一架人造衛星,這片平原現在被命名為「Sputnik Planum」。它長得很像地球上裂掉的冰凍泥地,表面佈滿不規則的區塊,每個區塊大概佔20公里,區塊間以淺槽分隔。「直到現在我都得不斷提醒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冥王星)的景色實在太令人驚豔了,」Jeff Moore說,Moore是美國航太總署埃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的共同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