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藝術的人醜態百出
網絡世界是個揭露人心的平台,人們不知不覺會大談個人喜惡和品味,暢談對人和事的看法,更會互相貶低對方的價值觀,好像喜歡一個人、一件物品,彷彿有一套絕對真理。
最近,傳媒報導荷蘭某「整蠱節目」 主持,將價值只有$83港元的油畫,放在阿納姆現代藝術館,聲稱是著名畫家 IKE Andrews 的作品。在二十名參觀者中,只有一位稍為猶豫,詢問主持人油畫會否在廉價店舖出售?其餘受訪者,不少將油畫的價值高估一千倍以上,更有人聲稱若油畫只賣二千萬港元,便會買下它;當然,也少不了一些人大發評論後,知道真相深感羞辱。
如果你草率認為大眾不懂藝術,亂評亂估實屬「人之常情」,那麼《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How Pleasure Works: the New Science of Why We Like What We Like)》的作者 — 保羅.布倫(Paul Bloom)對人心喜惡的研究,肯定會令你連番驚異。[註一]
布倫讓我們重溫荷蘭畫家哈恩.范.米格倫(H. A. Meegeren)的故事。米格倫偽畫了名畫家維梅爾(Vermeer)的作品〈以馬忤斯的晚餐〉,令當時一些評論維梅爾藝術的權威「出醜」,更有人對膺品驚嘆說:「我要強調這是維梅爾的傑作 」。當真相大白後,許多藝評家紛紛收回自己的評價,也有事後孔明的「專家」狠批米格倫作品醜陋,根本不像出自維梅爾之手﹗
藝術如此,音樂亦然。2007年1月12日,在華盛頓特區地鐵站,有人身穿牛仔褲、頭戴棒球帽,手拿一把小提琴,用了四十三分鐘演奏了六首古典音樂,期間一千多人與他擦身而過,只有零星的聽眾丟下合共$32美元的硬幣,以示支持。此人,其實是世界頂尖小提琴演奏家之一:約夏.貝爾(Joshua Bell)。他手上的小提琴價值三百五十萬美元,這場演奏,是他參與評估大眾品味的實驗,可惜實驗結果令他心碎。原來,大眾買貴價票走進音樂廳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演奏出絕妙的音樂,卻是一種氣氛、一種感覺,可是你問買票的人,十之八九還是標榜自己能分辨出優秀/差劣音樂的高尚品味。[註二]
這些經典事例,並非表示世上不存在懂得純粹欣賞好作品的人,倒是強調:我們喜歡/討厭一件事物,究竟是甚麼強烈影響著我們?
幾歲小孩也拜偶像?
一項小孩評估價值的實驗,可謂道出了箇中端倪。布倫親自進行實驗,找來一批6歲大小孩,他們在現場見證過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訪問布里斯托(Bristol)的情境,意義在於,確定小孩知道女皇是誰,而且感受過她即場的影響力。
事後,布倫說服了一組6歲小孩,相信眼前有個神奇複製機器,機器一響,B盒子便能複製原來A盒子的那件東西。實驗人員在小孩面前複製女皇曾擁有的酒杯、湯匙,給予他們籌碼,並要求估算「女皇物」(女皇曾擁有)和「複製品」價值分別多少。結果,這組小孩一致將更多籌碼分配在「女皇物」之上,認為女皇碰過的東西有較高價值;然而,另一組小孩沒聽說某東西曾是女皇擁有,他們分配兩件物品的籌碼完全一樣。
更甚,布倫的同事法蘭克.凱爾(Frank Keil)的研究發現,讓孩童觀看一系列得意的照片,例如將一隻豪豬改變成仙人掌,或一隻老虎披著獅子皮,無論牠們的外型如何改變,孩童不會承認牠們真的變了,堅決認為:豪豬仍是豪豬,老虎仍是老虎。唯一例外的情況,若是你以照片顯示牠們連內臟都轉變了,他們才會認為那隻動物真的變了(變質了)。這就是人類對外物特殊的思維:「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我們自小就認定,一件東西之所以「是」那件東西,就是內在含有一些不變的本質。
現在,我們終於對人心喜惡的法則,有了較確切的看法。從小到大,人們深深喜歡的東西,是內心一種投射和聯想,相信那東西與「誰」有關係,是否名人碰過,這些物品的「來歷」對我們的喜惡,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即使一件事物全無分別,但只要它被崇敬的人碰過,價值隨即「飛躍」。同一幅畫作,當別人告訴你那是仿製品,並非出於名家之手,你對它的熱愛頓時消失。我們迷戀的,往往不是物品的外形,或構成它的粒子序列,卻是伴隨物品的「歷史」(誰人碰過、出自誰的手筆),這才成為價值高低的「本質」,我們會將情感投射進物品當中,對它深深著迷。
有人愛儲糞便、偷陰莖,跟暢銷作家做愛?
假如你依然對此懷疑,認為音樂藝術,甚或酒杯湯匙,總有它們令人喜歡的特質吧?說人們主觀認定物品背後的「歷史」,會干預我們的喜惡,真能作準嗎?那麼,我們談談糞便吧﹗ 2002年,泰德美術館(Tate Museum)以數十萬港元買進了一個罐頭,原因只有一個:罐頭內裝滿了藝術家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的「糞便」。相信沒有人說,擺在美術館的糞便除了出自藝術家本身,還有何令人喜歡的特質吧?
更有件奇人奇事,希特勒時代以前,曾有位柏林女子公開宣布,她願意跟任何作家做愛,只要那位作家曾賣出兩萬本著作,證明他是暢銷書作家則可。只要一個人深深仰慕拿破崙,即使是位牧師,也會從拿破崙屍體偷偷割下「陰莖」,留為紀念。反過來,當你知道有件毛衣是魔頭「希特勒」曾經穿過,若不能賣錢,你根本不想碰它。[註三] 作者引述亞瑟.柯斯勒(Arthur Koestler)在《創造的行為》(The Act of Creation)的說法,指我們喜愛甚麼,其實像個「勢利鬼」,良好的名譽地位就是我們追逐的本質,如你告訴某位太太,家裏牆上掛著的是畢卡索的真品,之後她也會認定作品「突然」變得更美了。
的確,我們喜歡那個人、那件事物,帶有主觀因素,與我們個人特質、成長經歷密切相關。有些人從事藝術,喜歡一幅畫可以是創作者獨特的用色,他們認定的價值是藝術才能;另一些人若是收藏家,凡社會認定高價值的畫作,價格愈高的畫他愈喜愛;一以貫之,這類人若接受品嚐紅酒測試,必然認為價格愈高的紅酒愈好喝,因為,他喜歡的本質是金錢。如此看來,喜惡心理似乎也相當主觀,難有一貫準則。
迷戀天賦、努力、吃人
事實上,在社會文化和生物演化上,還是有些關於喜惡的共通特質,近年一項研究發現,甚至連獼猴也有人類這種「名位投射」。研究員讓公獼猴在「甜果汁」與「地位崇高公猴的照片」之間作出選擇,獼猴確實會因為崇拜公猴,要牠的照片而放棄美味的甜果汁。
其實,人類鍾情名位之餘,還會喜歡一些普遍特質,譬如喜歡特殊的「努力、天賦、外表、純潔、才能、仁慈(親切)、意志(勇悍)」等等。有研究指,某藝術家同一幅作品,人們被告知他的創作「努力」了26小時,而不是短短的4小時,足以令人們給予作品更高評價。又如被喻為天才的4歲畫家瑪拉.歐姆斯德(Marla Olmstead),當人們在電視特輯之中,發現其父親有指導過她,懷疑作品不是出於純粹的「天賦」,價值隨即急瀉不止。
意志力也是人們崇尚的特質。阿茲特克人(Aztecs)有種習俗,他們會綁住犯人的腰部,再給他武器,讓他有一定反抗,然後一起對他進行「暗角群毆」,直至他倒下為止。隨後,阿茲特克人便吃他的肉,剝他的皮做斗蓬,因為他們相信,吃掉奮戰而死的人,可連帶將「勇悍」的本質吸收在體內,這就喜愛戰士特質的心理投射,反映在他們吃人的文化上。
這樣的心理投射並非罕見。2003年,42歲名叫阿敏.梅委斯(Armin Meiwes)的電腦專家,網上招人讓他吃掉,最後名叫伯恩.布崙迪(Brend Brandes)的男人應約,結果真的遭殺害被梅委斯吃掉。梅委斯最後被問到吃人的原因,他認為吃掉布崙迪後,感覺心態平穩了,也與他的特質融合,由於布崙迪生前操流利英語,梅委斯吃他後認為自己的英文程度立即提升了。
搖滾明星奇思.理查斯(Keith Richards)忍不住在他過世的父親火化後,吸了一下骨灰,感覺將父親的本質吸入體內。還有,人們難以承認的事例,就是廣義基督教的「聖餐」(Eucharist)。如同《約翰福音6:54》寫道:「吃我肉,喝我血的,就有永恆的生命。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作者布倫認為,這根本就是模擬食人的投射,聖餐讓信徒透過儀式,聯想進食基督的身體和血,吸收神聖的特質,十六世紀引起不少神學辯論,認為當中正正顯示了吃人習性。(非宗教的例子,則是「吃胎盤」的文化)
渴求純潔處女,喜歡輕度自虐
當然,飲食的心理投射也不一定只有吃人這麼恐怖,學者透過統計發現,美國人每年花大量金錢購買瓶裝水,比全年花在電影上的錢還多,除了受品牌影響外,更是追求「純粹潔淨」的感覺/本質。[註四] 這種追求純潔的心態,也反映在男人對處女的渴求。曾有位叫納塔莉.迪倫(Natalie Dylan)的女子拍賣自己的「第一次」(童貞),最後有人出價高達一百萬美元。也會有妻子花錢修復處女膜,以此作為禮物贈送給丈夫;而最極端的例子是一些人不知那裏來的迷信,認定跟處女性交可治療愛滋病,令不少少女因此受害。
說到這裏,美中不足的是,雖然布倫在著述中有提及演化史對人心喜惡的影響力,像人類普遍討厭吃蟲和亂倫等等。但總體來說,還未算是書中焦點所在,他傾向強調人類擁有意識能力以後,文化使人類發展出變化多端的喜好,也滿足各種心理投射。又例如,人類看來是唯一愛辣的動物,也喜歡一定程度受苦後,體驗箇中的快感,所以才喜歡一定傷害性的「性虐」(SM)、血腥恐怖片,在大致安全的情境下,結合了尋求虛擬的搏鬥、挑戰本能,換取刺激亢奮。
簡單、擬人化的宗教才多人信
不過,關於演化對人喜惡的心理影響,我們大可從認知科學家吉姆.戴維(Jim Davies)的新著作《吸睛的科學(Riveted)》加以認識。戴維從各種人類演化本能之中,整理出一些影響人心喜惡的重要特質:擬人化、簡單、地位、熟悉、新奇、平均、慰藉等,他除了解釋演化心理外,亦引用不少宗教和外星人的題材加以說明。[註五]
人類古今流傳甚廣的宗教經典,絕大部分內容會透過「擬人化、簡單比喻」來傳播,例如,神/上帝會因為人的善行而「喜悅」,因為人的不忠和惡行而「震怒」等等,這些擬人化的情感,容易叫人加深體會和明白;你甚少聽說,宗教將神描繪成一種抽象的力量,而且難以形容,或稱神由類似數理法則的元素組成,內容完全沒有觸及簡單直接的情感世界。筆者敢斷定,假如現在有兩位教主創立不同的新宗教,一位以大量擬人化和簡單比喻來說明教義,另一位則透過量子物理學來說明,前者必然擁有最多信眾,後者信眾應少得可憐,無論你要筆者下多少賭注都願意。
作者引述心理學家亞當.威茲的研究,發現人們聯想擬人化神靈時,活化的腦區,同樣是負責社交認知的區域。這正正是傑西.貝林(Jesse Bering)在著作《信仰本能(The Psychology of Souls, Destin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中強調,自閉症患者由於失去重要的社交能力,他們思考宗教信仰時,比較認為神是一種規律、法則的力量,而不是那種會跟人類說話,會讚賞和懲罰人類的上帝;這是人類演化出社交和虛擬能力以後,對萬事萬物尋求「解釋」的本能。(大腦對解釋現象過於敏感,極端情況等同「精神分裂症」) [註六] 而社會學家佛列德.普瑞維克認為,女性普遍比男性有更強的社交天賦,所以宗教信仰上,虔誠的女信徒始終較多。
而且,擬人化的聯想,同樣出現在描繪外星人上。心理學家佛德列克.梅姆斯壯指,那些宣稱曾被外星人綁架的團體,他們形容的外星「小灰人」,全身赤裸、大頭、大眼、小嘴,通通都源自模擬女性的特質。更有人利用電腦程式模擬嬰兒眼中女性的樣貌,結果發現就是那些「小灰人」的模樣﹗更甚,聲稱被外星人綁架的故事中,內容大都涉及「性與暴力」,其實一如人類社會的綁架事件。
演化、基因令人更愛陰謀論
戴維認為宗教、神秘事件,簡單而激起情緒的故事最吸引人,使人著迷,背後也跟地位和慰藉息息相關,神靈和外星人都高高在上,如同人類漫長的演化,令我們特別關注高位的領袖,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喜怒哀樂,都關乎自身的安危,慰藉恐懼,帶來希望 。演化使我們很「好奇、八卦」那些影響自己生命的重要人物,可稱為「人際吸引論」,除留意領袖、神靈的指示之外,還包括:敵人、愛人的訊息,難怪,筆者聽聞香港有些辦公室政治,由於競爭,竟天天統計同事於工作時間在臉書(facebook) 貼了多少段留言,轉告上司以攻擊對方。
若撇開演化心理,喜歡迷信宗教、神秘故事的人,也跟遺傳有關。「明尼蘇達雙胞胎研究計劃」發現,愈對宗教虔誠的人,有超過47%受基因影響,家庭影響只佔11%。人類的迷信思維,也反映在陰謀論者身上:不喜歡以證據、理據去解讀事物,傾向新奇的聯想和感覺。
作者指出,陰謀論者寧願相信「美國政府製造出愛滋病毒,藉此殺害同性戀者和黑人」,完全不會思考理據和可能性有多大。一如筆者曾聽說有陰謀論者聲稱,當年香港爆發肺炎「SARS」是中共刻意造成的,希望破壞香港樓市和經濟,大舉引入大陸資金,令筆者非常無奈。值得一提是,曾有學者指出,喜歡陰謀論的人,道德水平也相對低下;這也關乎他們只選取自己喜歡、新奇又簡單易懂的說法來解釋現實,在封閉的團體內,互相傳播熟悉的資訊,減少遭受挑戰;從不重視推理分析、機率大小,只要他們認定存在陰謀,難以被理據說服。
從政者 IQ 不能太高,男女外貌不可太獨特
的確,有一種稱為「知覺流暢性假設」,我們喜歡容易解釋和思考的內容,太複雜艱難的東西無法「入腦」,連支持政治人物的喜好也一樣。心理學家狄恩.賽門頓就「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的選舉進行研究,發現成功當選的政治人物,智商都在社會平衡智商的範圍內。例如美國由公民選出總統,計算平均值後,得出總統的智商大約在119;而英國首相由下議院議員選出,由於國會議員平均智商較高,得出首相的智商大約在134。意味大眾喜歡的政治人物,取其外貌與智力平均者勝,太笨令人討厭,太聰明亦不討好,或許跟大眾聽不懂其「偉論」有關。
最後,兩性的吸引力又如何?原來一般而言,不論男女,兩性同樣最注視女人的外貌,亦同樣最注意男人的地位;換句話說,女人外貌比地位重要,男人地位比外貌重要。關於外貌的研究,令人奇怪的是,除了過往有研究指男女喜歡五官「平衡對稱」的樣貌、免疫系統的配合,原來長相也不能過於獨特。戴維表示,平凡的臉孔比較吸引,跟基因遺傳較健康有其相關性;此外,女性擇偶儘管差異較大,她們在排卵期普遍會喜歡與長相粗獷、較具社會優勢的男人建立關係,到了想尋找好丈夫時,就偏向選擇長相斯文、仁慈,重視孩子和勤奮的對象,可謂各有市場。
另外,在閱讀喜好方面,心理學家陶德.夏克福的大型研究表示,男人鍾情「性愛」,女人鍾情「戀愛」,是橫跨三十六種文化的普遍原則。而不論男女,才能也是一種優勢,因為人類創作藝術、運動和表演的能力,是智力的表現,反映演化「性擇」上的優勢,是吸引力的一種,絕非單純由外在美決定,大可放心。
筆者身處的香港社會,大部分人較易受煽情的言論影響,也缺乏求真精神,只要言論簡單、生動,就傾向認同相信,陰謀家利用人性的偏好、思維漏洞謀取利益。但願,上述心理研究,有助知識分子反思價值、重視推理、留意證據,制衡演化與群眾加諸我們喜惡的偏見。
- [註一]保羅.布倫(Paul Bloom)著:《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從食物、性、消費、藝術看人類的選擇偏好,破解快樂背後的行為心理》(How Pleasure Works: the New Science of Why We Like What We Like),臺北市,商周出版,2014年4月。
- [註二]Pearls Before Breakfast: Can one of the nation’s great musicians cut through the fog of a D.C. rush hour? Let’s find out.
- [註三]Operation of the laws of sympathetic magic in disgust and other domains; by Rozin, Paul; Millman, Linda; Nemeroff, Ca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0(4), Apr 1986, 703-712.
- [註四]MESSAGE IN A BOTTLE; by Charles Fishman, 2007.
- [註五]吉姆.戴維斯(Jim Davies)著:《吸睛的科學 — 為什麼八卦、藝術、宗教和恐怖片令人著迷?》(Riveted: The Science of Why Jokes Make Us Laugh, Movies Make Us Cry, and Religion Makes Us Feel One with the Universe),究竟出版,2015年2月。
- [註六]傑西.貝林(Jesse Bering)著:《信仰本能:關於靈魂、命運和人生意義的心理機制》(The Belief Instinct: The Psychology of Souls, Destin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臺北市,啟示出版,2011年9月,p72 – p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