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2014智活星期二】陳弘正:文青俠客行─秀才返鄉逗陣走

PanSci_96
・2014/10/10 ・1118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13 ・六年級

15378959736_f9081cf4ae_z

紀錄:羅紹桀

身為一個文青,除了壯遊、關注影展、飽讀詩書和在誠品打卡之外,還有哪些能增加自己文藝氣息的方法呢?苗栗文史工作室的陳弘正老師推薦你最新最高大上的文青單品—青年洄游。

陳弘正:文青俠客行─秀才返鄉逗陣走

育達科技大學的陳弘正老師在近一年陸續策辦了一連串的在地小旅行,以在地人文深度體驗、懷舊文化再現、大專青年暑期駐村、咖啡文化擴散、在地社群連結等共同開展了不一樣的返鄉風景,並捲動了以巷弄為單位,以達人為站口的微革命,在這次的活動中將大家分享其中的過程與操作手法。

從離鄉到回鄉

各位對「家鄉」的定義是甚麼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弘正老師之所以想推廣回鄉運動,即是因為他本身即是屬於「離鄉者」的一部分:「我今天從苗栗坐車上來的時候,心裡很有感觸,我出生在高雄、成長在台北、工作在苗栗,當我從苗栗回來的時候常想,到底哪裡才是我的家鄉呢?」

接著老師問現場的聽眾,哪些人出生在台北(本場演講的地點在台北),不到一半的人舉手,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都有「離鄉」的經驗,因此,他進一步與我們分享「回鄉」的故事。

「苗栗,我家」與青年洄游計劃

故事發生在苗栗,許多人對苗栗的印象就是覺得苗栗「非常鄉下」,苗栗是客家人最多的地方,苗栗的客家人也很重視教育,但年輕人在苗栗長大之後,常常就會往都市流動,工作都在外地,我們要講的就是幾個流入台北的孩子,從一開始的抗拒,到重新回到家鄉的故事。

年輕人回來之後不只是辦一場活動,他是要過一年的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有一種文青的風氣,利用粉絲專頁「苗栗,我家」的創立,以文青的風格推廣苗栗回鄉運動,操作方式是由大學生走訪苗栗不同的社區,利用網路與實體聯結,擴大、增加影響力,其中包含「網路的宣傳」與「實體活動」兩個部分。

實體活動如推廣一系列如「爆米香革命」、「一日咖啡師」、「在來,呷米」、「文青俠客行」等活動,獲得廣泛支持與媒體採訪,活動結束之後,網路粉絲團藉由參與者,當地居民與官方粉絲團的後續分享,透過文青風格的照片和文字,獲得相當多的迴響,許多回應包括當地居民很高興自己的家鄉被報導、推廣以及各地網民的支持,成果超乎意料,甚至也許多幼稚園班遊、各團體的旅遊都漸漸進入,一傳十十傳百,產生相當大的社會擴散效應。

【關於智活星期二】

智活星期二是Pansci與CRE@TAIWAN智活聯盟共同舉辦的小規模聚會,旨在推廣「智慧科技導入常民生活」的教學理念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三、四位各大專院校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15分鐘內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學方法論與實踐經驗,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推廣智慧生活與創新服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智活星期二】陳弘正:「簡單也是一門學問!」
PanSci_96
・2013/09/05 ・91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408 ・四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林俞佐

搖櫓就是說像台北之類都會地區的「城市俗」,帶著滿身的科技工具到鄉下想一展抱負,卻發現拿著智慧手機好像逆水划著槳一樣,非常吃力,而且「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樣的景況恐怕是習慣現代生活的都市人難以想像的。陳弘正老師今天所定的講題「科技搖櫓夫×農情微革命」,是希望自己能投入相對封閉保守的農村,與村民們互動「博感情」,在被信任、接納之後替農村帶來一些改變。

在育達商業科技大學通識中心陳老師自稱阿笠博士(可以說老師是戴斗「笠」,或是,嗯……),是想尋找有天分、有熱情的「柯南」,一起來協助在地長大的苗栗小孩更認識這片土地,進而活化農村。那要運用什麼方法呢?一開始介紹的就是虛實整合的大地遊戲,讓當地的小孩、老人動起來玩遊戲。其中一例是苗栗大湖鄉的武榮國小,就利用平板電腦上的APP,讓小朋友們利用簡單的照相、筆記功能探索認識當地的農產與景點,這個活動也讓當時參與城鄉交流的台北小朋友參與,大獲好評!

P1050887

「科技櫓夫」跟「在地農民」有一些折衝、磨合的地方,並不是一開始就完美契合。陳老師和大家分享自己五、六年進入農村的經驗:「不要讓科技駕馭人性」-老師坦言自己剛開始作為科技櫓夫時也是,一進到農村就拿出一堆科技工具,在地人就會露出一片迷茫的表情,顯然是沒有效果的方式。陳老師歸納出三個步驟:首要要先瞭解「慣性」,知道在地的慣性是快或慢、活潑或激昂;然後從慣性裡找到適合的「特徵方向」,並且觀察對象的反應,沒有反應就不要再繼續做白工;最後在反應裡透過「外力」來操作,它可以是任何人、事、物,透過科技、藝術等方式來推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另一個社區為例:苗栗縣頭份鎮流東社區,是著名「東方美人茶」的產地。陳老師笑著說:「住在山上的人都很快樂」,他以擊壤歌這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作為當地生活的註解,是結合「生產、生活、生態」-「三『生』有幸」的生活型態。

陳老師再次強調:「農村是個快樂的地方」,對比之下都市人的快樂感可能是有減無增。雖是如此,「苗栗當地有80%的年輕人在外地」,農村面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協助解決。像是讓藝術家在社區駐村,使農村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