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憶,就會有遺忘。神經科學家發現,記得(remember)與遺忘(forget),早在你接收到訊息那一刻,就註定了!記憶的訊息處理就像一條生產線,當產品到手中時,先貼上標籤、編碼(encoding),接著按照標籤放到正確的櫃子中儲存(storage),等到需要貨品的時候,再到架上提取(retrieval)貨品。是否正確提取貨物(記得或遺忘),端看你有沒有正確編碼。腦波研究顯示,在編碼後,「記得」比起「忘記」在大腦中頂葉(central parietal)會出現較大的正向波。另外,比起硬背、死記的記憶,非刻意記得的記憶,腦中的正向波的振幅會較大且出現的時間會較早;代表真正感興趣、真正與你切身相關的記憶,在編碼時,你早已經替它放在最特別的儲存空間了,因此才能在必要時刻,正確提取。此種現象稱為「因記憶而不同之效果」(difference due to memory effect, Dm effect)。
華藝﹝airiti﹞成立於西元2000年,以art為主軸、Image Index on the Internet為起點,之後並跨足學術領域,陸續建構期刊、論文、電子書、電子商務書店等產品;秉持「創新華文知識服務」的精神,華藝至今已服務全球數萬個學術機構及研究者,成為台灣首次且唯一躋身國際資料庫的專業平台。華藝關心任何領域的學術發展,為任何一位需要獲得最佳資訊的使用者,以專業、人性、國際的精神,提供最有價值的知識服務。
到了隔年一月,威爾的復原情況非常良好,已經可準備出院。他的身上有些問題永遠好不了,例如右腿行動困難以及喪失部分視覺。但是最困擾他的問題發生在他的腦袋裡:他相當確定自己已經死了。威爾的母親為了幫助兒子早日康復,帶他去南非度假。但南非的炎熱讓威爾相信這個地方就是(真正的)地獄,因此更加確定自己必定是個死人。母親難以置信地問他是怎麼死的,他說了幾個可能的死因。有可能是血液感染(這是治療初期的風險),也有可能是他之前打黃熱病疫苗之後的併發症。此外他也提出自己可能死於愛滋病,雖然他沒有感染 HIV 病毒或愛滋病的任何跡象。
科塔爾稱這位病患為 X 小姐,她的情況不是相信自己是死人,而是認為自己處於某種中間狀態──既非生,亦非死。她擔心自己會永遠困在這種不明不白的狀態裡,所以渴望真的死去。她認為只有活活燒死──雖然缺少有力的證據──才能讓她得到真正的死亡。她試著自己動手證明這個想法,所幸沒有成功。科塔爾對 X 小姐的情況很感興趣,他查找過去有沒有類似案例,沒想到居然找到好幾個。有人說自己正在慢慢腐爛,有人說自己沒有血液或是沒有身體,還有人被拋進永恆的虛無裡,或是處於某種存在的分歧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塔爾認為,他們的症狀屬於同一類疾病。他稱之為否認妄想(délire de negations)。妄想指的當然是患者對明顯虛假的事情深信不疑,科塔爾用否認一詞來形容這些病患最顯著的特徵:他們否認自己擁有(對多數人來說)生存不可或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