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東北亞也有颱風?三十年來強度變更高

陳妤寧
・2014/05/01 ・115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42 ・八年級

文 / 陳妤寧

反聖嬰現象時的沃克環流,東南信風會將東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帶向西太平洋,赤道西太平洋就出現溫暖潮濕的低壓區,造成熱帶氣旋及雷暴等天氣現象。(圖片來源:Wikipedia, Jeffreyjhang)
反聖嬰現象時的沃克環流,東南信風會將東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帶向西太平洋,赤道西太平洋就出現溫暖潮濕的低壓區,造成熱帶氣旋及雷暴等天氣現象。(圖片來源:Wikipedia, Jeffreyjhang)

2014年1月,(IOPscience) 刊載了韓國首爾大學3位教授的一份研究,這份研究指出這三十年來襲擊中國沿岸、日本和韓國的颱風強度有顯著的增加,由於海洋表面升溫和大氣環流模式在沿海的變化,使得颱風更能夠從南海循海岸而上,這意味著在它們抵達東北亞時,它們已經累積了較過去更多的能量,成為了更具威力的大型颱風。

這份研究囊括了5組從 1977 年到 2010 年之間橫跨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演進資料,研究發現颱風開始在南海非常靠近沿岸的地區生成,使得它們積聚了超乎以往的巨大能量。研究者也發現了在東南亞地區,例如越南和台灣,颱風強度在過去三十年來則沒有顯著的改變。

除了西太平洋海表在過去三十年有顯著升溫之外,這份研究也將颱風強度的變化歸因於沃克環流(Walker circulation) – 太平洋上的一股和聖嬰現象息息相關的大氣環流。近赤道的太平洋海表溫度並不平均,西太平洋較東太平洋為暖。沃克環流在這三十年來增強了西太平洋和東太平洋間的海表溫度差異,氣壓差異進一步形成了信風帶,最後間接促使熱帶氣旋往東北亞前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這份研究只計算了自然的變數,包含了海表升溫和沃克環流三十年來的演變,但這份研究也預言由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同樣會強化侵襲東亞的颱風強度。首爾大學的教授何昌熙(Chang-Hoi Ho)表示:「在全球顯著增加的溫室氣體同樣會提昇海表溫度,並且改變西北太平洋上的大氣環流,這些因素會以同樣的方式增強侵襲東亞的颱風強度。未來恐怕會有更多災難性的強颱侵襲東亞地區。」

何昌熙教授也表示,研究的下一個階段目標是以氣候模型來預測未來颱風在這些地區登陸時的強度。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陳妤寧
38 篇文章 ・ 1 位粉絲
熱愛將知識拆解為簡單易懂的文字,喜歡把一件事的正反觀點都挖出來思考,希望用社會科學的視角創造更宏觀的視野。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1

0
1

文字

分享

1
0
1
如果台灣這麼大,還會有聖嬰現象嗎?
陳柏成 (Po Cheng Chen)
・2017/06/16 ・296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24 ・七年級

圖一,改自 Wikimedia 世界地圖。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台灣比我們想像的大很多,那麼世界會因此而改變嗎?答案是,會!而且影響的層面非常的廣。近日這個熱門話題起源於PTT論壇上一位網友的問卦,而其他厲害的網友們也紛紛作出分析,甚至拍成影片,告訴我們若存在想像中的臺灣洲,究竟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

不過你可知道,如果「大臺灣」真的存在的話,改變的將不只是島內生態與文明,甚至包含我們看待某些氣候的方式,其中聖嬰現象就是一個例子。這次就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臺灣這麼大,對聖嬰現象將會造成什麼影響。

何謂聖嬰現象?

在說明「大臺灣」如何影響我們看待聖嬰之前,先來初步認識這個有趣的大尺度氣候。聖嬰現象(El Niño),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可以容易聯想到與耶穌基督的關聯。事實上,在早年位於祕魯地區的漁民們,便發現每當聖誕節前後,都會捕不太到魚,且海水相對平時來的溫暖,而後便將這樣的氣候變化,以西班牙語稱之為「聖嬰」(El Niño)。那麼為甚麼當這樣的現象發生時,當地的魚群會減少呢?其中關鍵原因便在於湧升流(upwelling)。

湧升流如圖二所示,為受到表層風的吹拂,進而產生由下向上的水流。對於魚群來說,湧升流的存在,可以幫助牠們獲取不少來自深水的營養物質,而這些營養物的來源,主要來自於海表面有機物的沉降,並進一步分解成硝酸鹽及磷酸鹽分布於深水層。因此,湧升流的存在便可將這些營養帶至表面,最後形成富饒的漁場供漁民捕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湧升流示意圖。當風將上層水團帶走後,進而造成底層水向上補充,形成湧升流。圖/wikipedia

可是,當聖嬰現象發生時,漁民發現捕不太到魚了,其理由在於湧升流效應減弱,造成魚群缺乏食物來源而難以聚集成漁場。那麼為甚麼湧升流會減弱呢?其中一個關鍵原因便在於東風減弱。

東風的減弱與太平洋東西兩側壓力場變化有所關聯,同時也與海洋的交互作用密不可分。從圖三我們可以注意到,當聖嬰現象發生時,暖池(Warm pool)[1]有往太平洋東側移動的趨勢,太平洋兩側高低壓會發生變化(東側降低西側升高),並且海洋中斜溫層(Thermocline)[2]的存在深度也會有所改變。

圖三、正常年與聖嬰現象發生時的大氣對流變化。圖/wikipedia

註[1]:一般指的是熱帶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東部多年平均海表溫度在28℃以上的暖海區。

註[2]:水溫在水體內部沿垂直線方向下變化幅度劇烈的水層。

如果臺灣變超大會怎樣?

接下來就是有意思的部分:通常要了解聖嬰現象是否發生,我們可以依據量測氣壓變化,或是海表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來一窺究竟;然而這些方法,都將會因為臺灣變成超大而受到影響。

首先是量測壓力的部分,一般科學家常以南方震盪指數(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SOI)來表示,概念為將大溪地(Tahiti)月平均的地表氣壓減掉達爾文(Darwin)的地表氣壓。所以當聖嬰現象發生時,由於太平洋東側氣壓降低,西側升高,我們便可以發現SOI指數會比平時來得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四、達爾文、大溪地及假想臺灣洲的相對位置。圖/修改自wikipedia

那如果……台灣變成巨無霸大洲。注意到了嗎? 大溪地整個被臺灣吃掉了!也因此原本的南方震盪指數將無法計算,除非我們在臺灣洲的台東國架站,才有辦法彌補原本大溪地的觀測位置。

既然量測氣壓走不通,下一個可以嘗試的便是利用海表溫度變化。根據定義,科學家將赤道太平洋Niño3.4(170°W~120°W, 5°S~5°N)範圍內的海表面溫度距平值進行五個月的移動平均與標準化,當連續六個月以上超過0.4°C的話,便可判斷為聖嬰年,反之低於0.4°C即為反聖嬰年

圖五、聖嬰現象海溫指標區域,以及假想臺灣洲的相對位置。圖/修改自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imate and Society

不免俗的,讓我們再次看看臺灣巨大化之後會碰上甚麼麻煩。從圖五中我們可以注意到,臺灣洲根本佔據了指標區域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科學家將無法透過海表溫度的變化對聖嬰進行觀測。

很遺憾的,在受到臺灣劇烈膨脹後,兩個主要的聖嬰觀測指標便失去效力,也就是說,我們將難以透過量化的方式來了解聖嬰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聖嬰現象還是否會發生?

本質上,依據觀測及理論,聖嬰現象為一個大氣與海洋的交互現象,且發生位置主要位於熱帶太平洋海域;也因此,一旦這個巨大化的臺灣影響到大氣、太平洋或是之間的耦合機制,都將足以影響聖嬰現象的存在。

首先我們從海洋的角度來看。膨脹的臺灣就如同將太平洋一刀兩斷,也就是無論洋流走向或是大尺度的海洋波動(例如Kevin wave等,都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而這些都和聖嬰現象背後的動力機制密不可分;而若以大氣的角度來看,考慮巨大臺灣洲是等比例放大的臺灣,那麼中央山脈將會是一道非常宏觀的高牆,甚至足以抵擋信風的吹拂。一旦海洋上空大尺度範圍的風場受到影響,便意味著大氣環流會進而有所改變,這一些都極有可能影響聖嬰現象的產生。若我們從定義的角度,由於先前量化聖嬰的指標,無論是SOI或是ONI,在受到大臺灣的影響下都已失去效力,因此在無法量化的條件下,除非我們再發展一套新的指標,否則就無法評估聖嬰現象是否發生。

不過無論如何,巨大臺灣洲畢竟只是一個想像。事實上,若今日的臺灣有如此龐大,無論是島上物種或是人類文化演變,都將是前所未有的新樣貌;若再思考「大臺灣」的形成,我們甚至要改寫教科書對於全球板塊分布的描述,地球歷史也將會是個嶄新的故事。

當然啦,若該故事成真,最先抗議的民族應該就是夏威夷人了,畢竟夏威夷島可就再也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問卦] 如果台灣是這個大小 會變怎樣?
  2. El Niño & La Niña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3.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SOI)
  4. Oceanic Niño Index (ONI)
  5. Trade winds
  6. 聖嬰奧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陳柏成 (Po Cheng Chen)
12 篇文章 ・ 5 位粉絲
熱愛自然科學,曾擔任PanSci實習編輯,現於美國夏威夷大學就讀博士班。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consciencecpc@gmail.com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極端降雨最近才有嗎?紅檜告訴你
陸子鈞
・2015/02/01 ・1371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45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MG_0312

最近全台水情拉警報,但是去年夏天南部地區才因為豪雨停班停課。這些極端降雨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嗎?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碩士生陳信豪,利用紅檜樹輪中的穩定氧同位素,重建了台灣過去480年來的降雨。他的研究結果顯示,與歷史氣候相比我們正面對長期乾旱的挑戰。

科學家一直想知道,近年來的極端氣候在長期尺度中是否屬於「正常範圍」,但是人類有系統地記錄氣象也不過200年歷史,台灣更是在20世紀後才開始累積長期的氣象資料。因此,重建古氣候就是許多科學家努力的目標。

IMG_0993

2015年的動物行為暨生態學研討會中,陳信豪發表了他如何利用紅檜樹輪的穩定氧同位素,來重建台灣過去五百年的降雨。樹輪有很高的時間解析度,很適合作為重建古氣候的材料。紅檜是台灣霧林帶的代表性樹種,霧林帶則是台灣主要的生態系之一,高度依賴穩定的水氣條件,更是中低海拔的重要水資源庫,因此雲霧森林長期的氣候變動具有重要的生態意涵。

陳信豪在台東中海拔山區鑽取了72棵紅檜共106根樹芯,每根樹芯在處理之後於顯微鏡下鑑定年份。接著再取下部分樣本送至名古屋大學,測定氧同位素(δO)的比值。一般來說,水分子中的氧多為δ16O,只有少部分是較重的同位素δ18O。樹輪中δ18O比值取決於根部吸收的水分以及植物的蒸散作用。氣候乾旱時,來源水的δ18O比值變重、植物蒸散作用加強,植物體內的δ18O比值就越重;當年輪中δ18O比值較重就表示當時降水較少,環境較乾,因此能根據氧同位素的比值推斷出過去每年紅檜生長季-4月至9月的氣候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處理樣本得長時間在顯微鏡底下操作,很需要耐心與細心,不過陳信豪提到,最喜歡的就是上山採樣,「可以充分享受林野生活,看到了不少野生動物水鹿、黃喉貂等等。」因為也不是一己之力能夠完成,所以也很感謝一起分工的夥伴。

IMG_0901
鑽取樹芯

IMG_0824
採集到的樹芯

IMG_0842
利用顯微鏡一一計算樹芯的年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比對氣候因子後陳信豪發現,樹輪氧同位素比例的變化與近50年來台灣4月至9月的降雨記錄非常相關,再以此建立模型推估過去480年來台灣的降雨。比照世界氣象組織(WMO)以30年間距統計氣候變化,陳信豪指出「近30年是過去五百年來,平均降雨量最少且極端事件最多的時段!」綜觀過去五百年,極端乾旱或降雨不是沒有發生過,但是連續又相對的乾旱狀態卻很罕見,「我們的霧林帶生態系正面臨極大的壓力!」

p1
1533年~2012年的降雨記錄重建。藍點是極端降雨年分,紅點是極端少雨年份。

P2
以30年為間距的極端降雨次數以及平均雨量

此外,陳信豪進一步指出,同位素比例與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有顯著相關,意味著聖嬰現象顯著影響台灣的降雨。台灣的地形變化大、氣候分區明顯,亞洲季風、聖嬰現象、甚至颱風或梅雨等氣象對區域氣候的影響不同,重建台灣不同氣候區的歷史氣候也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3
氧同位素與一月至六月海水表面均溫的關係。越紅表示越顯著正相關。

P4
過去60年,聖嬰/反聖嬰現象事件與氧同位素比例的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東北亞也有颱風?三十年來強度變更高
陳妤寧
・2014/05/01 ・115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42 ・八年級

文 / 陳妤寧

反聖嬰現象時的沃克環流,東南信風會將東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帶向西太平洋,赤道西太平洋就出現溫暖潮濕的低壓區,造成熱帶氣旋及雷暴等天氣現象。(圖片來源:Wikipedia, Jeffreyjhang)
反聖嬰現象時的沃克環流,東南信風會將東太平洋溫暖的海水帶向西太平洋,赤道西太平洋就出現溫暖潮濕的低壓區,造成熱帶氣旋及雷暴等天氣現象。(圖片來源:Wikipedia, Jeffreyjhang)

2014年1月,(IOPscience) 刊載了韓國首爾大學3位教授的一份研究,這份研究指出這三十年來襲擊中國沿岸、日本和韓國的颱風強度有顯著的增加,由於海洋表面升溫和大氣環流模式在沿海的變化,使得颱風更能夠從南海循海岸而上,這意味著在它們抵達東北亞時,它們已經累積了較過去更多的能量,成為了更具威力的大型颱風。

這份研究囊括了5組從 1977 年到 2010 年之間橫跨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演進資料,研究發現颱風開始在南海非常靠近沿岸的地區生成,使得它們積聚了超乎以往的巨大能量。研究者也發現了在東南亞地區,例如越南和台灣,颱風強度在過去三十年來則沒有顯著的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西太平洋海表在過去三十年有顯著升溫之外,這份研究也將颱風強度的變化歸因於沃克環流(Walker circulation) – 太平洋上的一股和聖嬰現象息息相關的大氣環流。近赤道的太平洋海表溫度並不平均,西太平洋較東太平洋為暖。沃克環流在這三十年來增強了西太平洋和東太平洋間的海表溫度差異,氣壓差異進一步形成了信風帶,最後間接促使熱帶氣旋往東北亞前進。

雖然這份研究只計算了自然的變數,包含了海表升溫和沃克環流三十年來的演變,但這份研究也預言由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同樣會強化侵襲東亞的颱風強度。首爾大學的教授何昌熙(Chang-Hoi Ho)表示:「在全球顯著增加的溫室氣體同樣會提昇海表溫度,並且改變西北太平洋上的大氣環流,這些因素會以同樣的方式增強侵襲東亞的颱風強度。未來恐怕會有更多災難性的強颱侵襲東亞地區。」

何昌熙教授也表示,研究的下一個階段目標是以氣候模型來預測未來颱風在這些地區登陸時的強度。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陳妤寧
38 篇文章 ・ 1 位粉絲
熱愛將知識拆解為簡單易懂的文字,喜歡把一件事的正反觀點都挖出來思考,希望用社會科學的視角創造更宏觀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