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邊的科學家試著迴避政治問題。在文獻上,只表示台灣,而省略「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中國大陸的共同作者,也只標明「中國」,不寫出「人民共和國」。而現在,中國大陸北京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饒毅(Yi Rao),堅持要將台灣的共同作者所處的大學,在文獻中標示為「中國台灣」(Taiwan, China),甚至要求台灣的科學團隊接受這樣的格式。
在另一封給ScienceInsider的電子郵件中,饒毅解釋到:「大陸地區擔心台灣獨立。當文獻中列出『台灣,台北』和『中國,北京』,這等同於台灣對中國,而不是中國的一部分。」(”On the mainland side, the major concern is about Taiwan independence. When a paper lists ‘Taipei, Taiwan’ together with ‘Beijing, China,’ it equates Taiwan with China, not as a part of it.”)他接著發出警告,如果台灣國科會不改變慣例,此舉「會讓中國科學家非常難與台灣科學家共同發表論文,因為這明示或暗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extremely difficult for mainland Chinese scientists to co-author papers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endorsing a Taiwan that is not a part of China.” )
另一方面,為了保存中醫的「治療價值」,他們援引現代免疫學及抵抗力理論,大力主張必須保存「證」的概念與名稱。為了達成雙重的目標──一方面讓中醫納入細菌理論的新知,另一方面又保存中醫有實效的治療與診斷技術──他們發展出「辨證論治」的雛形,而這個雛形在中共建政後被提升為「傳統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決定性特徵。
過去,兩邊的科學家試著迴避政治問題。在文獻上,只表示台灣,而省略「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中國大陸的共同作者,也只標明「中國」,不寫出「人民共和國」。而現在,中國大陸北京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饒毅(Yi Rao),堅持要將台灣的共同作者所處的大學,在文獻中標示為「中國台灣」(Taiwan, China),甚至要求台灣的科學團隊接受這樣的格式。
在另一封給ScienceInsider的電子郵件中,饒毅解釋到:「大陸地區擔心台灣獨立。當文獻中列出『台灣,台北』和『中國,北京』,這等同於台灣對中國,而不是中國的一部分。」(”On the mainland side, the major concern is about Taiwan independence. When a paper lists ‘Taipei, Taiwan’ together with ‘Beijing, China,’ it equates Taiwan with China, not as a part of it.”)他接著發出警告,如果台灣國科會不改變慣例,此舉「會讓中國科學家非常難與台灣科學家共同發表論文,因為這明示或暗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extremely difficult for mainland Chinese scientists to co-author papers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endorsing a Taiwan that is not a part of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