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那一夜,我們在科學中蛻變

Peggy Lo
・2014/05/26 ・3606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19 ・六年級
相關標籤: 科仔7分熟 (16)

13765599593_e74b5b4117_h

文 / 羅佩琪

七位科仔,七段精煉的科學故事,加四百位觀眾、上千名收看直播的網友,等於…… ∞ 對科學的熱情!

成立三年半,PanSci泛科學三月三十日在科教館舉辦第二屆年會《蛻變吧!科學》。這場科仔圈的年度盛典由大師雲集的科學創業家論壇開場,短兵相接、火花四射的火線對談作中繼,而壓軸,則是去年年會一戰成名的「科仔七分熟」──由PanSci邀請七位新生代講者,進行極富挑戰的七分鐘科學短講。

華麗的講者陣容、跨域知識爆炸的七分鐘連發,這場高濃度知識交換的年度聚會,再次在科仔圈掀起PanSci式的科學旋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序幕:蛻變中的泛科學

13764303763_d7135d2207_h

「泛科學原本是一個被砍掉的案子……」用PanSci成立的獨家私密故事作為開場,泛科學的當家主持人,同時也是泛科學的共同創辦人鄭國威(江湖上人稱P編),首先帶大家一窺PanSci成立以來的成長與蛻變。

起源於三年半前一個胎死腹中的計畫案,已經投注感情、覺得科普平台太重要的P編想方設法才得以繼續營運的泛科學PanSci,轉眼間已成為擁有十萬粉絲、台灣最大的科學網站。優游於於各類議題探討科學時,PanSci社群所展現的批判力更是珍貴而驚人,文章若有資料、詮釋上的疏漏,每每在刊出後五到十分鐘內就會有夥伴出面指正,讓PanSci即時修正──這樣具有批判力的社群,是台灣絕無僅有的。

話語中流露著自豪,P編用難得的感性,為三年半來泛科學的蛻變下了註解心得:

「可以跟各位一起參與PanSci這個社群……我們真的很感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kIXg_1kcc

全場自我介紹:在科學中蛻變的PanSci夥伴

在現場一片感性共鳴中接續上場的,是PanSci活動的招牌開胃菜──觀眾自我介紹!

從高雄搭高鐵來、從花蓮坐火車來,在銀行工作、在遊戲公司工作,來朝聖、來一睹PanSci作者真面目……PanSci夥伴們的自我介紹一如以往的踴躍與多元,同時,在中壢國小四年級的賴同學、自名為「超high生態團」台南家齊女中四人女子團體的參與中,似乎也可以發現PanSci夥伴的年齡層有逐漸向下扎根的趨勢。(編按:PanSci 360推廣有成?)

13764481713_69f4ac25b0_h

13764437693_095b03cd09_h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今年的自我介紹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持人你應該會記得我,因為我去年……」

這個「你應該記得我」系列的介紹起手式,在今年年會蔚為風潮,包括「因為我去年也是第一個自我介紹」的電機系同學、「因為我去年有稱讚主持人很幽默」的澳門僑生(編按:同學,去年年會紀錄文也有提到你喔XD);在這些長期支持PanSci的夥伴身上,最會套話的P編也挖掘出一年來他們身上改變(歲月?!)的痕跡,像僑生中文突飛猛進、迷惘於研究方向的同學今年已走上控制領域的路等。

第二度的年會,PanSci在認識許多新夥伴之餘,似乎,也正與老夥伴們在科學的路上,一起經歷著蛻變與成長。

科仔7分熟

(點選收看各段演講摘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場互動問答:高手過招,跨領域知識碰撞

彈無虛發、場場精彩的七位講者輪番上陣後,進入科仔七分熟的集體作戰(?)時間──七位講者在台上一字排開,一齊接受台下、網路直播上千名觀眾的奇襲發問。有趣的是,這個階段也有許多隱身在觀眾席的PanSci熱門專欄作者們舉手發問兼跟粉絲打招呼,引起席間不少騷動。

來自各式不同領域,觀眾提問的切面從科學層面深入社會層面;而不同背景的七位講者,也利用彼此的專業,互相支援應答,屢屢創造「問的精彩、答的漂亮」的現場高潮!透過文字摘錄,我們來重溫當天的QA互動實況吧。

13765839134_dbae6b4733_h

http://youtu.be/PzXZ7hYKIqk

「流言終結者」系列

畢竟是泛科學的年會,請講者對科學流言解密的發問頻繁出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以大氣學的觀察,真的有氣候越來越極端、地球邁向末日的趨勢嗎?

簡:聯合國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的L5報告顯示,有些地方的確正在暖化,但同時也有熱帶國家的氣溫反而在下降;地球自己似乎正在進行平衡調整。另一方面,全球暖化其實也有正面效益,如冰島的植被原本被冰覆蓋而無法耕作,暖化融冰後反而開創種植、工作的機會,暖化後的正、反面影響應該被同等重視。

問:「好菌」是可以培養的嗎?養樂多、優酪乳對人體真的有益嗎?

陳:跟人有關的問題或許更適合問方醫師(丟球)?每個人體內細菌不完全相同,科學家目前只能歸納「吃哪一類東西,某種細菌『可能』會變多」的大原則,尚無法預測個別體質造成的差異。美國最近開始流行「Personal Medicine」,目標就是在入院時調查清楚病人的腸內細菌,確保個別病人開藥後的效果、達到精準的個人預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方:(聽到召喚出來接球)補充一下腸內菌:陳老師演講提到的Nature報告是針對Clostridium difficile偽膜性腸炎,這類腸炎的主要成因是抗生素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將腸內的正常菌種破壞。另外,吃正常糞便或許比吃優酪乳得到的益生菌多。

P編:所以當我們說「叫他去『吃屎』」……其實是對他好囉?

方:用「吃」這個字不精確,Nature報告裡不是用口服,是用鼻胃管,而且新鮮糞便有經過稀釋。(P編:……大家有覺得比較好嗎?)(全場靜默)

13765868634_3d59ba1091_h

「科學不只是科學」系列

QA時間意外地出現許多跨領域,如商業、保險的問題,包括天氣保險、動物保險等,來看看講者們如何詮釋科學中的商業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聽說活動公司會用保險彌補天氣造成的損失,實務如何運作?

簡:保險公司會依據客戶注重的天氣因子計算平均值,若實際天氣偏離平均值區間,就會按比率、賠率進行保險給付。例如:橘子農最怕高溫跟豪雨,保險公司就會依據過去二十年的資料,計算耕作地所在地區的平均溫度、雨量,若實際天氣與均值不同,就可以獲得理賠、減少因天氣造成的農作損失。

實務上會購買天氣保險的公司,以農業、建築業等會因天氣影響營運,且一次性損失大筆金額的產業為主。

問:獸醫界也有醫療崩壞問題嗎?也有類似全民健保的「全犬保險」嗎?

魏:比較沒有,獸醫界近期的問題還是以調劑權為主。

方:明星會以特定部位(腿、翹臀)保險,寵物主也可以寵物為標的與保險公司商議特定、個人化的保險方式。但全犬保險不太可能出現,因為健保同時含括社會救濟的機制與概念,此種複雜度很難擴及寵物族群。

13765572033_ffd104891b_h

「網友舉手問」系列

本次年會除了網路直播開放發問外,也在年會前利用hack folder蒐集網友提問,來看看線上朋友們分別提了哪些有趣的問題:

問:常聽到「黃鐵礦化」的菊石、「蛋白石化」的貝殼,是什麼意思?

恐:蛋白石、黃鐵礦都是具有替換能力的「強勢礦物」,像你可能就不會聽說菊石被黃金、鑽石替代。另外,蛋白石在澳洲較多,黃鐵礦則廣布世界──強勢礦物在整體地層的豐沛度也都是比較高的。

問:腹語術的聲音一定會改變嗎?能發出兩種以上的聲音嗎?

強:聲音是可以自己控制、製造的,我自己就有表演兩種以上不同的腹語聲音。(P編:那你在房間練習時鄰居會不會以為在鬧鬼……

問:房東跟房客如何「拆帳」分配捕獲的獵物?

彭:不用拆。兩者偏好族群不同,房東體型大,偏好體型較大的獵物;房客反之。

13765872834_64f0ef923b_h

以科學背景為本,蛻變為社會上各個崗位的不同角色:從學術殿堂的教授、助教、學生,到深入社會為在地民眾服務的主播、醫師;從為人們創造歡笑的腹語師,到為地球紀存歷史的化石專家──抱持著科學的心,科仔,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在這條探索自己與世界的路上,讓我們繼續一起「蛻變吧!科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eggy Lo
23 篇文章 ・ 2 位粉絲
非典型的人生迷茫組,對資訊整理有詭異的渴望與執著。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張語涵:小強的腹語世界
Peggy Lo
・2014/05/26 ・534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07 ・六年級

13765806244_461912e665_h

文 / 羅佩琪

「喂?」(現場靜默……)

「喂?」(現場持續靜默……OS:講者都還沒開口,是誰就大喇喇地講電話干擾活動……)

觀眾們面面相覷、騷動著找尋這位失禮的觀眾之際,台上的壓軸講者張語涵俏皮地道了歉:「不好意思,麥克風到了我手中 ── 就會變成這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說是人們最喜歡的聊天對象之一,「腹語師」的身分讓原本平凡的獸醫系學生張語涵開啟了豐富精采的生活新頁。大三時在youtube看到美國腹語大師Jeff Dunham的表演影片,抱持著「想知道怎麼讓玩偶說話」的單純動機,小強開始蒐集腹語術的學習方式、下苦功練習,一年後,終於成功讓自己的玩偶(花名大呆)成為一隻「會說話的玩偶」。

與坊間的說法不同,腹語其實不是用肚子說話,依然是以聲帶發聲,腹語與一般說話真正的差別在於:人類平時是在嘴型、舌頭的共同協作下完成咬字;使用腹語時嘴唇則不能移動,僅保留上下唇一絲縫隙流通氣流,並讓舌頭辛苦地完成所有咬字工作──這也是腹語訓練被稱作「舌頭重訓」的原因。

在與夥伴大呆的一搭一唱中,小強用她的科仔七分鐘展示了腹語的迷人與可親,也為PanSci年會畫上充滿驚嘆的壓軸句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KwOMf8QgU&feature=youtu.b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eggy Lo
23 篇文章 ・ 2 位粉絲
非典型的人生迷茫組,對資訊整理有詭異的渴望與執著。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陳淑娟:化石也能這樣玩
Peggy Lo
・2014/05/26 ・52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13765331755_3d13eecf32_h

文 / 羅佩琪

自稱為「恐龍妹」,接觸古生物化石、恐龍礦物逾十年,玩化石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的石尚企業資深協理陳淑娟,用他的七分鐘為我們一揭「化石探勘與清修」這個神秘職業的面紗。

「每一項化石的發現與出土,都是彌足珍貴的。」恐龍妹首先強調,化石源自脊椎動物死後墜入海湖,此時,海中細菌會進行第一波分解;再經數千萬年的沙層沉積、地震震波、地下水沖刷,動物的軀體及骨質消失,化石也逐漸被壓扁,要在這樣的節理構造中被發現是相當、相當不容易的;也因此下面這些化石探勘與清修的案例,都可說是恐龍妹的得意之作:

恐龍化石

由左而右、上而下,分別是鸚鵡嘴龍、混魚龍、蒼龍、恐龍蛋胚胎、小暴龍。其中,「鸚鵡嘴龍」是從沉積岩中將骨頭一根根挑起再接回;「恐龍蛋胚胎」則透過儀器斷層掃描,搭配骨骼掃描將蛋殼掀起,再將小恐龍骨骼清修出輪廓──這些化石的收藏都是世界級博物館也相當少見的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演講最後,陳淑娟鼓勵大朋友、小朋友都能乘著好奇心的翅膀,跟著「恐龍妹」一齊加入「玩化石」的行列囉!

http://youtu.be/AIT42_RSI0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eggy Lo
23 篇文章 ・ 2 位粉絲
非典型的人生迷茫組,對資訊整理有詭異的渴望與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