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自然》雜誌2013年度十大人物

果殼網_96
・2014/02/10 ・5114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4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S.西爾維希耶

《自然》雜誌評選出了10位年度新聞人物,這些人物來自生物學、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對2013年科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兩位華人科學家,張鋒、陳化蘭分別以在基因編輯和禽流感研究方面的貢獻躋身榜單。榜單之上也並不只有科學家的身影,菲律賓的外交官納季羅夫‧薩諾也因在全球氣候大會上的表現入榜。下面是這10位年度人物的介紹。

DNA「編輯大師」:張鋒(Zhang Feng)

w0BGrSeLW6kYceluQT9aQpzz2Dul1GJdaey9IZF60pZ2AgAApAEAAEpQ
張鋒。圖片來源:Kent Dayton

憑藉一段髮夾序列和一個裂解酶,細菌可以降解病毒的DNA並保護自己。而這一簡簡單單的DNA剪接機制,在2013年卻成為了生物研究領域的最大熱門之一。而促使它成為如此熱門的,是一名熱衷於研究基因工具的神經生物學家。

現年32歲的張鋒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他將這套被稱為CRISPR/Cas的細菌免疫系統改造成為一套簡單廉價的基因改造工具。今年一月,他的實驗室發現這套系統可以被用於真核細胞的基因編輯,使得它可以用來編輯植物、小鼠、乃至人類細胞的基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RISPR/Cas系統是多數細菌用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侵染的防禦機制。藉由這一套系統,細菌可以識別並降解來自病毒的DNA,從而阻止病毒的感染和複製。與目前常用的基因敲除技術:鋅指(Zinc-finger nuclease,ZFN)、TALEN相比,CRISPR/Cas敲除系統無需表達複雜的蛋白,使它更為簡單又有效率。

張鋒教授目前致力於利用這一技術構建基因敲除資料庫,這意味著科學家可以根據這套資料庫,對任何器官中任何基因進行敲除。而他透露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是利用這套系統對一些精神疾病,如亨丁頓症及精神分裂症等進行治療。「CRISPR/Cas系統有助於幫助我們修正基因的微小突變。儘管只有少數人群攜帶這種致病突變,但這些突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則是災難性的。」張鋒說。

基因專利「衛士」:坦尼亞‧西蒙塞利(Tania Simoncelli)

t63lPFjqlP-27JwM9KSFSq_HOtjFdpQNudPjbk1bNY12AgAApAEAAEpQ
坦尼亞‧西蒙塞利。圖片來源:Eero Simoncelli

2005年,坦尼亞的一番言論讓美國民權組織(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ACLU)的高級律師大吃一驚。作為該組織的科學顧問,她指出有些公司正在搶奪人類基因的專利。律師克里斯‧漢森(Chris Hansen)向她大喊:「這太荒謬了!我們能控告誰呢?」

保護人類基因的專利並非易事。儘管ALCU一直在呼籲聯邦政府採取措施,但仍沒有哪項專利因此受到威脅。西蒙塞利認為搶注基因專利會帶來嚴重後果,不僅影響個體醫療,也會導致科研受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過去的幾年中,西蒙塞利與ACLU一起指控恆河沙遺傳公司(Myriad Genetics)的基因專利違規。該公司擁有兩個和乳腺癌密切相關的基因專利,並藉此壟斷與該基因相關的乳腺癌預防和保護措施。西蒙塞利呼籲科學家和患者共同支持她的控告。最終,聯邦法院裁定西蒙塞利勝訴。

漢森這麼評價西蒙塞利:「她在說服別人方面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她會固執的與你討論,直至你同意她的觀點。」

戰勝病毒:黛博拉‧佩爾紹德(Deborah Persaud)

tKBVZhZ6OrtuTyNXtgj2VeMCPLz8RLg40CI8Rtz6BBh2AgAApAEAAEpQ
黛博拉‧佩爾紹德。圖片來源:Johns Hopkins Medicine

今年三月,佩爾紹德發表了一項可喜的研究成果:一名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HIV病毒攜帶者在停止治療一年後,體內仍未出現HIV病毒。佩爾紹德認為必須嚴肅的對待這一結果。在此之前約有40多個類似病例,然而在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它們中的多數是假陽性結果。

佩爾紹德的工作始於2012年9月。當時她的同事蓋伊(Gay)在治療一名嬰兒時使用了高劑量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這名嬰兒的母親感染有HIV病毒,且在孕期未接受相關治療。在一次檢查中,蓋伊發現這名嬰兒有五個月未接受藥物治療。隨後她對嬰兒進行了全面檢查,並發現嬰兒體內已經沒有HIV病毒了。佩爾紹德、蓋伊與合作者盧蘇里加(Luzuriaga)對這名嬰兒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並將結果發表,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媒體的干預下,類似的較危險的臨床試驗成為可能。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從出生即開始接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要求停藥,觀察自己體內是否已經沒有HIV病毒。一方面,醫生仍建議患者採用此前的治療方案,因為哪怕僅有一日的停藥都可能會帶來危險。但另一方面,一旦實驗結果得到確證,將會有數以百計的HIV兒童能夠從昂貴的藥物中解脫出來。

「另一個地球」探索者:米克爾‧馬約爾(Michel Mayor)

aBL77OqvaTnBCHOdqna4woSHUT3nr6SUXAXaU5mpS3F2AgAApAEAAEpQ
米克爾‧馬約爾。圖片來源:Rita Scaglia

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米克爾‧馬約爾和他的團隊找到了數百個系外行星。但2013年的一項發現讓這名71歲高齡的「行星獵手」成為母光焦點:他的團隊發現的編號為「Kepler-78b」的行星在密度和大小上都與地球接近,這也使得這顆行星成為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行星。

很難找到與地球完全一樣的行星,Kepler-78b的軌道與它的母星相距過近,這顆星球的表面已經熔化。然而馬約爾認為,找到真正的「孿生地球」只是時間問題。

馬約爾的研究堪稱碩果纍纍,1995年11月,他和他的學生找到了第一顆系外行星。從那以後,他的研究團隊總共找到了約1050顆這樣的行星。他的競爭對手傑夫‧馬西(Geoff Marcy)稱:馬約爾在技術上的天賦使他成功,「每年馬約爾都會改良他的設備,而每次的效果都令我震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候「良心」:納季羅夫‧薩諾(Naderev Saño)

7ZahCntJ75JbHwbYXLMniy2gWAVCHFL1P6Vc5DTXE-Z2AgAApAEAAEpQ
納季羅夫‧薩諾。圖片來源:AP

在華沙全球氣候大會上,菲律賓代表團的納季羅夫‧薩諾帶來一場催人淚下的演講。沒人知道這名菲律賓外交官的家鄉正遭遇什麼:他唯一的兄弟加入了緊急救援隊伍,在颱風海燕席捲過後的災區,搜索居民的遺體。

他決定絕食直到氣候大會上形成具有意義的提議。薩諾說:「我們的國家正在承受極端氣候的肆虐。」

國際組織對於全球變暖的應對時至今日依然進展緩慢,而薩諾本人也並不清楚他的演講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他認為颱風海燕將世界的關注集中在氣候問題上。曾經學習過氣候的他,認為科學家並不會將單一的氣候災難歸因於氣候變暖。但至少,氣候變暖導致了更多的暴風是科學界的共識。

他說:「我希望這些行為在緩慢推進氣候共識之餘,我們可以激發更多意義深遠的想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隕石「獵人」: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Viktor Grokhovsky)

RNCSXUgJSDY-2Qy0VRS80bHEaYM1pobEmdulJ27k0Nh2AgAApAEAAEpQ
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圖片來源:Natalia Nikitina

2月15日一次隕石撞擊,使得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躋身2013十大人物行列。這名來自烏達爾聯邦大學的冶金學家並未親身觀測到這次撞擊,但當他聽說車裡雅賓斯克州發生了爆炸而且數千塊窗戶被震碎時,他突然意識到有一塊隕石撞在地球上。

爆炸發生之後的幾天,格羅霍夫斯基夜以繼日地工作,他試圖計算隕石的下墜曲線並預測隕石碎片的位置。搜索隊根據他的指示,找到了700多塊隕石碎片,總重5.5公斤。然而他最大的成就是發生在2013年年末:根據他的計算,搜索隊最終在一個湖底,找到了一塊重約570公斤的碎片!

這些隕石碎片被送往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進行分析,它們所埋藏的秘密正被逐漸被揭露。格羅霍夫斯基說:「對於我來說,這是一生一次的大事,我真幸運我能參與到對這名太空來客的調查。」

流感「前哨」:陳化蘭(Chen Hualan)

ORLn2jg_uqBruYH0UzPRFyrJvsjuf1QEvgpGUbWenvB2AgAApAEAAEpQ
陳化蘭。圖片來源: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2013年4月,全世界的病毒學家和衛生官員都把目光聚焦在中國。一種新型的禽流感病毒H7N9正開始蔓延,引起大流行還有死亡。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陳化蘭院士,此時站在了對抗疫情的第一線。他們停止了所有的研究,將工作重點放在H7N9上,致力尋找它從鳥類或其他動物傳播並感染人類的途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首例H7N9病例得到確認的48小時內,陳化蘭研究小組以及上海動物疾控中心從周邊的土壤、水和家禽市場中採集了約1000份樣本,其中20份檢出H7N9陽性,均來自於上海家禽市場。當地政府迅速關閉了這些市場,這也使得感染率迅速下降。

病情得到控制,新增病例減少。這給陳化蘭研究團隊更多的時間研究這一病毒。陳化蘭團隊認為,相比於另一禽流感病毒H5N1,H7N9更易經由家禽感染人類。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H7N9可以在人類之間傳播,但陳化蘭團隊認為,病毒具有這種潛力。

陳化蘭實驗室目前關注流感病毒的監測。夏天和秋天新病例出現減少,一方面要歸功於相關單位的及時應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力在氣溫高時較弱。現在又到了冬季,必須有更多的監測,陳化蘭自己也認為:「流感病毒的檢測是我們實驗室的首要任務」。

克隆「酋長」:肖克萊特‧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

E-sXmTPHh7UdynCTIA9eU8hzZ2XwaRwjCRbownn8ArV2AgAApAEAAEpQ
肖克萊特‧米塔利波夫。圖片來源: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2007年,美國奧勒崗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生殖生物學專家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計畫使用胚胎來獲得個體特異性的幹細胞,治療患者的疾病。將實現藉由人類皮膚細胞複製產生胚胎幹細胞的理想。由於研究需要大量的人類受精卵培育胚胎並犧牲,其面臨的困境遠不止是技術難題那麼簡單。最終,他任職的學校為他建立了新的實驗室,如此他才能夠合法操作和處理人類胚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米塔利波夫的研究始於2012年十月,在同年的聖誕節前,實驗室利用核移植獲得了四株細胞株。他認為憑藉他之前在猴子中進行的實驗,他能夠最終達成自己的目標。在這一領域他面臨較少的競爭,來自社會的監管和輿論阻止了更多的科學家「分一杯羹」。

他接下來打算爭取政府的資助用於研究線粒體移植的技術,使得新生兒不必再受到線粒體相關遺傳病的困擾。他同時也把從複製胚胎中獲得的幹細胞與分離的人類細胞加以比較。而目前他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資金,聯邦政府不會對其關於細胞株的實驗提供經費,他不得不四處尋求經費與合作,導致這一實驗目前進展緩慢。他無奈地表示:「好像我們又回到了幾年之前。」。(可以參考〈科學家成功複製人類幹細胞〉

「騷擾之眼」——凱瑟琳‧克蘭西(Kathryn Clancy)

qRvFMdeUIL089xJtiEB8kWYqv-eeHeEMI2uZObEcesp2AgAApAEAAEpQ
凱瑟琳‧克蘭西。圖片來源:L. Brian Stauffer

對於田野調查,人類學家凱瑟琳‧克蘭西充滿了美好的回憶。然而一次偶然的交談使得她意識到這一活動可能給人帶來完全不同的回憶。她的朋友透露自己曾經在調查時遭遇性騷擾。從那時起,克蘭西決定採取一些行動。

她的行動從2012年1月開始。起初她在博客上匿名發佈關於她朋友被性騷擾的故事博取關注,後來她意識到,這樣還遠遠不夠。於是,她與幾名合作者一起發起了網絡調查,呼籲人類學家分享自己在田野調查中的經歷,並收集了數據。

今年四月,在美國體質人類學家會議上,凱瑟琳投下了這枚「重磅炸彈」:在參與調查的124名人類學家中,有59%經歷過性有關的言語暗示,而約有18%則受到身體上的性騷擾。女學生通常是主要受害者,而施害者多是一起進行調查的博士生、博士後乃至教授。對此許多人認為,田野調查中來自家庭和朋友監督的缺失,是引發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

在調查中克蘭西還發現,由於害怕會被排除在調查以外無法獲得研究所需數據,受害者們往往選擇對自己的遭遇忍氣吞聲。只有極少數的受害者選擇報告自己的遭遇。「年輕的研究人員正因為這些經歷退出我們的行業,毫無疑問,我們失去了優秀的同伴。」克蘭西說。

「太陽守望者」——亨利‧斯奈斯(Henry Snaith)

rU91lajjOuvDi4B5-ZTnzcyY1l-nrF7uU1XPabU0-gl2AgAApAEAAEpQ
亨利‧斯奈斯。圖片來源:Douglas Fry/Piranha Photography

在這一年,斯奈斯讓所有材料學家大吃一驚。他利用鈣鈦礦半導體,大大地提升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人員一直試圖用這一材料製造低效而複雜的光伏設備。斯奈斯意識到經由更有效的純化和設計,它們能夠產生更高的效率。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太陽能電池由硅製作,它們能夠將吸收到的17-25%的光能轉化為電能,但絕大多數造價高昂。薄膜太陽能電池更加廉價,但效率較低。鈣鈦礦光電池可被視作兩者的結合。

現在,斯奈斯設計的電池轉化效率已經可以達到15%,他認為最終鈣鈦礦電池的轉化率有望達到29%——這是目前砷化鎵晶體電池的轉化率。砷化鎵晶體電池多被用在衛星上,因造價高昂難以被廣泛採用。

下一步斯奈斯計畫繼續他的研究,如果鈣鈦礦電池能夠運轉良好,他將考慮如何更好的儲存這些電能。「當這些研究告一段落,我會將工作重點轉移至對更好的電極的探索上。」斯奈斯說。

資料來源:

365 days: Nature‘s 10. Nature.

 

轉載自果殼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果殼網_96
108 篇文章 ・ 9 位粉絲
果殼傳媒是一家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傳播科技內容的企業。2010年11月,公司推出果殼網(Guokr.com) 。在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帶領的專業團隊努力下,果殼傳媒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傳媒機構,還致力於為企業量身打造面向公眾的科技品牌傳播方案。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喝鮮奶真的能長高?拆解營養素與身高的關鍵連結!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18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食力foodNEXT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日本的兒童與青少年在 1960 年代開始,身高像是坐上了成長的直升機!有人說,關鍵就在於1964年推動的學童乳政策,這一喝就是 60 年,讓孩子們「蹭蹭蹭」地長高。

那麼台灣呢?從 2010 年與 2015 年,嘉義、雲林率先實行學童乳政策,到 2024 年在進一步全國推動「班班有鮮奶」,我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機會長高嗎?但如果孩子長不高,真的是因為牛奶喝不夠嗎?其實,想要孩子長個子,還有更多「長高密碼」!

為什麼長不高?哪些因素決定身高?

人的身高是高是矮,有 80% 來自於基因決定。圖/envato

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在主宰我們的身高?科學家告訴我們,影響身高的原因,有 80% 來自基因!到目前為止,已經辨識出 700 多個基因和身高有關,其中一部分是影響骨骼中的生長板,另一部分則影響身體荷爾蒙的分泌,這些基因一起合力,最終決定了我們的身高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響荷爾蒙分泌的基因,就像人體的「身高總指揮」,主要控制三大荷爾蒙: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和性激素。

  • 生長激素是由腦下垂體分泌的,如果人體生長激素分泌較少,身高也會明顯受影響,也就是身高比較矮。
  • 甲狀腺素則是幫助粒線體這個「細胞能量工廠」順利運作,讓細胞有充足能量來代謝與生長。如果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細胞發育自然跟不上,就會影響身高表現。
  • 性激素則是影響生長板與肌肉的關鍵!例如,女性賀爾蒙分泌旺盛,會促使骨骼中的生長板提早關閉,所以女性平均身高比男性矮。而男性賀爾蒙不僅有助骨骼發育,還能增加肌肉量,讓身材更高挑結實。

所以,基因是命定的,後天就無法再突破了嗎?其實不然!雖然基因決定了大部分,但後天的努力也有很大空間來改變結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後天四大關鍵:飲食、運動、睡眠和環境,如何影響孩子的身高成長!

後天逆轉勝!抓住長高的四大黃金關鍵

長高需要什麼?首先,飲食是關鍵!長高需要足夠的營養素,充足的蛋白質、鈣質與維生素能幫助骨骼發育,而均衡飲食則是孩子長高的基石。除此之外,運動也不可或缺,發育中的孩童建議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運動,包括阻力訓練、有氧運動和放鬆運動等,能讓肌肉與骨骼的發育更加堅實,並且維持正常體重,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睡眠則是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重要因素 。研究顯示,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間 11 點至凌晨 1 點,以及清晨 5 點至 7 點。因此,確保孩子有規律且足夠的睡眠時間,可以顯著提升骨骼生長效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外在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兒童身高。例如,空氣污染及鉛、鎘等有害物質可能阻礙發育。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就要避開這些污染源。

盤點完這些後天因素後,我們不禁要問:牛奶真的能幫助長高嗎?答案將隨著我們深入探討後揭曉!

喝牛奶真的能幫助長高?

後天因素同樣會影響兒童身高,那喝牛奶會有幫助嗎?圖/envato

聯合國對於發育遲緩之定義,是該年齡孩童所測量身高,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身高標準中位數 2 個標準差,就視為發育遲緩。

2023 年一篇跨國研究研究顯示,增加乳製品攝取能降低發育遲緩比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乳製品消費量增加可能也代表當地正在經濟成長,可能從其他面向影響飲食。為了避免其他因素干擾,這份研究也納入了人均 GDP、兒童扶養比、人口成長率、農村電氣化比例與女性參與勞動比等等變數進行控制。此外,該篇研究還另外指出乳糖不耐症常見於青少年與成人,對孩童沒有影響,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總之,喝牛奶的確可能對長高有幫助,但牛奶只是眾多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台灣孩童真的缺這一杯鮮奶嗎?

牛奶的確對身高的發育有幫助,但台灣的學童真的缺奶嗎?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除了 1-3 歲的幼兒外,其他年齡層的乳品攝取量都遠低於建議標準。特別是 7-18 歲的學童,乳品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一半,顯示台灣兒童的乳製品攝取明顯不足。事實上,7-18 歲的學童中,有 8 成每天攝取不到 1 份乳品,這對正在生長期的孩子來說,營養攝取遠遠不夠。

然而,學童缺的不僅是鈣,還有維生素 D。根據 2008 年一篇回顧性的研究,維生素D對身高發育與鈣質同等重要。如果鈣和維生素 D 攝取不足,會影響骨骼發育。1999 年中國的實驗研究指出,飲用牛奶能有效促進身高,尤其是加強維生素 D 的補充後,骨密度顯著提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台灣學童的鈣與維生素 D 攝取是否足夠呢?答案是遠遠不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7-18 歲的學童,鈣的攝取量平均不到建議量的一半,維生素 D 的攝取量甚至只有四成多。這樣的營養狀況,怎麼能夠提供足夠骨骼發育的營養環境?

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些營養缺口與乳品攝取不足有直接關聯。每份乳品大約含有 240 毫升牛奶,其中含有 240 毫克的鈣質及 3 微克的維生素 D。根據國民健康署採用的推薦膳食攝取量(RDA),每天需要的鈣質約為 1000 毫克,維生素 D 則是 15 微克,如果每人每天攝取2份乳品類,加上其他的飲食攝取,就有機會補足鈣與維生素 D 的缺口。

此外,牛奶中的鈣質容易被人體吸收。牛奶有三分之一的鈣是以游離態存在的,能夠直接被吸收,剩餘的鈣與酪蛋白結合,當人體消化酪蛋白時,這些鈣質也會被釋放,然後被人體吸收。事實上,人體對牛奶鈣質的吸收率為 32.1%,遠高於其他食物。因此,想要補充鈣質,牛奶無疑是最佳選擇。

人體對牛奶的吸收率達 32.1%,是補鈣的理想選擇。圖/envato

喝的不是鮮奶,而是加溫處理後的保久乳,營養素會被破壞嗎?

至於保久乳的營養價值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 2021 年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說明。鮮乳是生乳經過短時間高溫或超高溫殺菌方式所製成,所以無法達到完全滅菌,保存期間較短,而且需要冷藏。保久乳則是透過高溫或高壓滅菌,並且以無菌的填充方式放入無菌包材,所以能夠保存較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營養成分資料庫,鮮乳跟保久乳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礦物質及維生素都沒有太大差異,只有少數熱敏感的營養素,像是維生素 C 會稍微少一點外,其他成分大致上都一樣。所以,不管是鮮乳還是保久乳,在營養成分上差異不大!

另外,許多父母擔心乳糖不耐症影響孩子喝牛奶、容易引起腹瀉。牛奶中含有乳糖,而乳糖是一種雙醣,由半乳糖與葡萄糖所構成。人體想要運用乳糖,需要先把它分解成半乳糖與葡萄糖,這時候需要一種特別的腸道酵素:乳糖酶。在兒童時期乳糖酶會正常分泌,這是為了要分解母乳,隨著年齡增加,乳品類食物逐漸減少,人體的乳糖酶漸漸地分泌越來越少。然而,這並不代表不能喝牛奶。透過逐步攝取少量低乳糖的牛奶製品,或使用乳糖酶補充品,都有機會能改善不適,重新恢復對牛奶的耐受力。

總結來看,牛奶確實能補足我們失落的鈣質和維生素 D 缺口。這些營養素,也確實與身高有關。但別忘了,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飲食、運動、睡眠和環境等各方面都不可忽視!補充足夠的營養素,並搭配運動和良好的作息,將會是孩子的身高發育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開發遇上「術前檢查」:環境影響評估大揭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6 ・433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環境部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無論是在立法院的質詢臺,還是網路媒體或社論上,你應該經常聽到「環評」這個詞吧?它的核心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不管是建設重金屬冶煉廠、台積電進駐,還是打通山壁開闢新道路,都必須經過像動手術前的詳細檢查一樣,透過環評的嚴謹審查程序,確保這些開發不會對環境造成過度或無法挽回的損害。

 環評的概念起源於 70、80 年代,當時大規模開發導致嚴重的環境破壞,人們開始反思,發現單靠法規和污染處理技術不足以應對這些問題,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於是「事前預防」的想法應運而生。

我國的環評制度是借鑒美國的經驗,但並不是所有開發案都需要環評,只有那些可能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開發行為,才需要在開發前進行環評。環評其實是開發許可的一部分,環保機關負責審查環評報告,並擁有否決權。但即便環評通過,並不代表開發案就能立即進行,最終的開發許可還是需由相關主管機關綜合考量政治、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後,才能做出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評到底在忙什麼?

環評的全名為「環境影響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就像動手術會有術前檢查、術後定期追蹤及按時服藥,健康的把關需要仰賴定期進廠維修,同樣在開發行為實施前,我們需要評估其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預防或減輕措施,施工中或營運後也需要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來進行追蹤,並由環保機關進行監督,確保不會進一步損害環境品質。

環評負責評估開發對環境的影響,並制定措施與監督確保環境品質。圖/envato

雖然「環評」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上它的評估過程可一點也不簡單,就像醫療檢查一樣,科學、客觀且精密,評估項目可不只侷限在空氣品質、水質或土壤是否受農藥或化肥影響、生態景觀與棲地等和自然環境切身相關的議題。根據環評法第 4 條規定,評估還涵蓋了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

環評就像是開發案的「術前檢查」,確保開發行為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和破壞。那麼,大家常聽說環評要耗費很長時間,那它到底在忙什麼呢?其實,環評的目的是要求開發單位對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進行詳細調查和分析,這些調查結果會寫成報告,並進行公開,讓社會大眾了解並參與討論。最後,由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審查,只有通過審查的案子,才有機會繼續進行開發,從而保護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

誰應該接受環評的「考驗」?

根據環評法的立法精神,不是所有的開發案都需要進行環評,環評主要是針對那些可能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開發行為。那麼,哪些開發案需要環評呢?環境部依法訂定了「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簡稱「認定標準」),這些標準主要是根據開發案可能帶來的影響程度、所在的敏感區域(如國家公園、重要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等),以及開發的規模(如面積、處理量)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環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像高速鐵路、大眾捷運、機場、離岸風力發電系統等這些建設,不論它們的規模或地點,都必須經過環評。而像科學園區、高爾夫球場的建設,若位於國家公園、重要濕地或野生動物棲息地,也需要辦理環評;至於太陽能光電設施,則是當它位於重要濕地時,才需要進行環評。

宛如開發前的「術前檢查」!淺談環評流程

我國的環評審查採取專家審查機制,環評主管機關依法成立環評審查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政府機關的代表和專家學者,其中專家學者的比例不得少於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環境部為例,環境部的環評審查委員會共有 21 位委員,其中 14 位是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分別在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把關,確保審查過程的專業性與公正性。

臺灣的環評制度通常分為兩個階段。一階環評是透過報告書撰寫前的公開意見蒐集,開發單位將意見回應情形納入報告書後由專業的環評審查委員進行審查,若經審查後認為開發後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則應對症下藥,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的審查更為嚴謹,並且依法規定進行範疇界定,篩選出環境關鍵項目與因子。整個環評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步驟,讓開發案能夠更透明、公開地接受環境影響的評估與檢驗。

STEP 1 資料填寫:開發行為規劃

這就像醫生在手術前,先為病患制定計畫,並在檢查前登錄好病患的個人資料,例如身分訊息、健康問題、藥物過敏或病史等。同樣地,環評也是這樣運作的。開發單位首先要擬定開發案的規劃,並且將這些內容在網路上公開蒐集意見 20 天,同時也會舉行公開會議,讓大眾參與討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開發單位需要編寫環境影響說明書的主要章節,並且決定是否自願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開發單位會進行初步的計畫,確認開發的目標與範圍,並評估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產生的潛在影響。這些步驟都是為了確保開發行為在開始前,能夠徹底評估可能的風險和影響

開發單位需撰寫環境影響說明書,初步評估目標、範圍及潛在影響。圖/envato

STEP 2 初步評估:編製環境影響說明書

就像術前檢查結果會匯集成一份醫療報告,在這個階段,開發單位也需要把他們的調查結果、預測和分析整理成一份「環境影響說明書」(簡稱環說書),環說書會說明如何預防或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開發單位需要根據作業準則製作環說書,交給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無非屬主管機關所主管法規之爭點後,再轉請主管機關審查;主管機關確認沒有需要補正的地方(例如:沒有檢具環境保護對策與替代方案、執行評估的人忘了簽名等),環保主管機關所設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則會著手進入審查階段。

STEP 3 手術可行與必要嗎:審查與結論

這部分就像醫療團隊評估手術的風險。環保機關會審查這份環境影響說明書,專家委員會會進行詳細的審查,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出結論。如果所有的環保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開發案就能獲得初步通過並公告審查結論,告訴你這個「手術」(開發項目)可不可以做、在甚麼條件下做比較安全,或是可能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等等。以離岸風電開發為例,可能就會要求開發商調整風機位置,以避開白海豚的棲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應環評法施行細則裡的審查結論,除了通過審查、不應開發等結果,也可能會出現「有條件通過審查」或「進行第二階段審查評估」的狀態。

STEP 4 完善的手術方案:進入二階環評

就像術前檢查發現可能有重大問題或可能帶來影響的副作用時,醫生可能會要求進行更詳細的檢驗及評估更好的治療方案,環評也是如此。如果第一階段的環評顯示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那麼它就必須進入「二階環評」。

進入二階環評的開發案,意味著要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與評估。就像醫生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來了解手術風險。除了基本的環評程序,開發單位還需要舉辦公開說明會與範疇界定會議、編製更複雜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收到初稿後需進行現場勘查與公聽會,讓當地居民或關心這個開發案的人可以參與,了解開發案的影響,並提出意見。

二階環評需更深入分析,與舉辦說明會、公聽會,讓居民一同參與評估影響。圖/envato

同時,開發單位也要依據這些意見,編製更詳細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將所有的調查、分析結果都納入評估報告書中,才能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環保主管機關審查。而如果在審查過程中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資料,就像醫生建議調整手術計畫一樣,開發單位會進行修正,並重新提交補正及取得定稿備查。只有在所有問題解決後,開發案才是真正通過環評審查並進入下一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在你生活周遭環境的開發案正好遇到環評的爭議,或者你關心的案件正在環評階段,你可以隨時上「環境部環評書件查詢系統」(https://eiadoc.moenv.gov.tw/eiaweb/)查詢相關的最新資訊。不僅如此,環評審查委員會的會議還有線上直播,讓大家能夠親自參與,為國內的開發案共同把關!

整個環評流程耗時多久?

環評法第 7 條規定,主管機關在收到環境影響說明書後,必須在 50 天內完成審查並公告結果,並通知相關主管機關和開發單位。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最多可以再延長 50 天。

根據環評法施行細則第 15 條,這個審查期限是從開發單位備妥所有資料,並繳交審查費後開始計算。但是有一些情況是不計入這個審查時間的,包括:

  1. 開發單位補充資料所花的時間。
  2. 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法規進行釋疑,且不超過 60 天的時間。
  3. 其他不可歸責於主管機關的可扣除天數。

因此,整個環評流程的時間會因為不同情況有所變動,但主管機關的基本審查時間是 50 天內,特殊情況最多延長至 100 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實際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根據開發案的複雜程度而有所不同。就像去放射科拍攝X光可能只要一、兩分鐘,但如果要做電腦斷層,可能就需要半個小時左右。

同樣地,根據環評法的規定,環境影響說明書的審查通常在收到資料後的 50 天內完成,若是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時間則是 60 天。聽起來似乎不算太久,通常三、四個月就能有結果。

但實際上,環評過程常常會因各種原因延長時間。環境部目前也正在進行環評總體檢,蒐集各界的意見,逐步檢視現行制度,並作為未來修正相關法規的參考依據。

環評帶來的效益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幫助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永續。透過環評,開發行為的潛在風險可以提前被識別,並且在問題發生前採取預防和減輕措施。這樣的過程不僅讓開發行為更具透明度,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環境爭議和成本,還能促進社會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參與。期待隨著法規的修正與完善,未來的環評制度在效率、透明度與公眾參與等方面有望取得更大進展,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這不僅是對環境的保護,更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實現政府、企業和民眾三贏的局面,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更健康、更永續的未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心網路陷阱!從媒體識讀、防詐騙到個資保護的安全守則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00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伴隨著便利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風險與威脅。從充斥網路的惡假害訊息,到日益精進的詐騙手法,再到個人隱私的安全隱憂,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潛在危機。2023 年網路購物詐欺案件達 4,600 起,較前一年多出 41%。這樣的數據背後,正反映出我們對網路安全意識的迫切需求⋯⋯

「第一手快訊」背後的騙局真相

在深入探討網路世界的風險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錯誤訊息」和「假訊息」的本質差異。錯誤訊息通常源於時效性考量下的查證不足或作業疏漏,屬於非刻意造假的不實資訊。相較之下,假訊息則帶有「惡、假、害」的特性,是出於惡意、虛偽假造且意圖造成危害的資訊。

2018 年的關西機場事件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時,燕子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數千旅客受困其中。中國媒體隨即大肆宣傳他們的大使館如何派車前往營救中國旅客,這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從微博開始蔓延,很快就擴散到各個內容農場。更令人遺憾的是,這則假訊息最終導致當時的外交部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因不堪輿論壓力而選擇結束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年,另一則「5G 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實訊息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則訊息聲稱 5G 技術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導致更容易感染疾病。儘管科學家多次出面澄清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說法,但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並持續轉發。類似的例子還有 2018 年 2 月底 3 月初,因量販業者不當行銷與造謠漲價,加上媒體跟進報導,而導致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的「安屎之亂」。這些案例都說明了假訊息對社會秩序的巨大衝擊。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對抗錯假訊息

面對如此猖獗的假訊息,我們首要之務就是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每當接觸到訊息時,都應先評估發布該消息的媒體背景,包括其成立時間、背後所有者以及過往的報導記錄。知名度高、歷史悠久的主流媒體通常較為可靠,但仍然不能完全放下戒心。如果某則消息只出現在不知名的網站或社群媒體帳號上,而主流媒體卻未有相關報導,就更要多加留意了。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檢視媒體背景,警惕來源不明的訊息。圖/envato

在實際的資訊查證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作者的身分背景。一篇可信的報導通常會具名,而且作者往往是該領域的資深記者或專家。我們可以搜索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們的專業背景和過往信譽。相對地,匿名或難以查證作者背景的文章,就需要更謹慎對待。同時,也要追溯消息的原始來源,確認報導是否明確指出消息從何而來,是一手資料還是二手轉述。留意發布日期也很重要,以免落入被重新包裝的舊聞陷阱。

這優惠好得太誇張?談網路詐騙與個資安全

除了假訊息的威脅,網路詐騙同樣令人憂心。從最基本的網路釣魚到複雜的身分盜用,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就拿網路釣魚來說,犯罪者通常會偽裝成合法機構的人員,透過電子郵件、電話或簡訊聯繫目標,企圖誘使當事人提供個人身分、銀行和信用卡詳細資料以及密碼等敏感資訊。這些資訊一旦落入歹徒手中,很可能被用來進行身分盜用和造成經濟損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詐騙手法不斷進化,釣魚詐騙便常以偽裝合法機構誘取敏感資訊。圖/envato

資安業者趨勢科技的調查就發現,中國駭客組織「Earth Lusca」在 2023 年 12 月至隔年 1 月期間,利用談論兩岸地緣政治議題的文件,發起了一連串的網路釣魚攻擊。這些看似專業的政治分析文件,實際上是在臺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兩天前才建立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竊取資訊,企圖影響國家的政治情勢。

網路詐騙還有一些更常見的特徵。首先是那些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惠,像是「中獎得到 iPhone 或其他奢侈品」的訊息。其次是製造緊迫感,這是詐騙集團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他們會要求受害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回應。此外,不尋常的寄件者與可疑的附件也都是警訊,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點到含有勒索軟體或其他惡意程式的連結。

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社群媒體的普及更是帶來了新的挑戰。2020 年,一個發生在澳洲的案例就很具有警示意義。當時的澳洲前總理艾伯特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自己的登機證照片,結果一位網路安全服務公司主管僅憑這張圖片,就成功取得了艾伯特的電話與護照號碼等個人資料。雖然這位駭客最終選擇善意提醒而非惡意使用這些資訊,但這個事件仍然引發了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資訊安全性的廣泛討論。

安全防護一把罩!更新裝置、慎用 Wi-Fi、強化密碼管理

為了確保網路使用的安全,我們必須建立完整的防護網。首先是確保裝置和軟體都及時更新到最新版本,包括作業系統、瀏覽器、外掛程式和各類應用程式等。許多網路攻擊都是利用系統或軟體的既有弱點入侵,而這些更新往往包含了對已知安全漏洞的修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使用公共 Wi-Fi 時也要特別當心。許多公共 Wi-Fi 缺乏適當的加密和身分驗證機制,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能夠輕易地攔截使用者的網路流量,竊取帳號密碼、信用卡資訊等敏感數據。因此,在咖啡廳、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應該避免使用不明的免費 Wi-Fi 處理重要事務或進行線上購物。如果必須連上公用 Wi-Fi,也要記得停用裝置的檔案共享功能。

使用公共 Wi-Fi 時,避免處理敏感事務,因可能存在數據被攔截與盜取的風險。圖/envato

密碼管理同樣至關重要。我們應該為不同的帳戶設置獨特且具有高強度的密碼,結合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符號,創造出難以被猜測的組合。密碼長度通常建議在 8~12 個字元之間,且要避免使用個人資訊相關的詞彙,如姓名、生日或電話號碼。定期更換密碼也是必要的,建議每 3~6 個月更換一次。研究顯示,在網路犯罪的受害者中,高達八成的案例都與密碼強度不足有關。

最後,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社群媒體上的隱私設定。許多人在初次設定後就不再關心,但實際上我們都必須定期檢查並調整這些設定,確保自己清楚瞭解「誰可以查看你的貼文」。同時,也要謹慎管理好友名單,適時移除一些不再聯繫或根本不認識的人。在安裝新的應用程式時,也要仔細審視其要求的權限,只給予必要的存取權限。

提升網路安全基於習慣培養。辨識假訊息的特徵、防範詐騙的警覺心、保護個人隱私的方法⋯⋯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享受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確保自身的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