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publish date:Feb 03, 2006
編輯 John C. H. Chen 報導
一群科學家研究鈔票傳播的方式,結果發現鈔票運動的模式相當類似於信天翁遷移的模式。這個研究有助於研究傳染病傳播的途徑。
過去傳染病學家為了預測傳染病的傳播範圍及速度,通常把人當作是自由粒子一樣,只會直線前進,然後每次的碰撞(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就會改變行進方向,並把病毒傳到下一個粒子去。所以這種傳播的速度跟範圍(也就是平均自由徑)可以得到大略的估計。不過這個方法在現今的社會中顯然不太適用,因為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讓點對點之間的長程移動變成可能,所以就跟自由粒子的假設不盡相同。
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的科學家Dirk Brockmann想出了用鈔票的移動模式來模擬人群移動的路徑。因為他認為鈔票之間的流動通常是人跟人之間的直接交易,所以用紙鈔來模擬人群的移動可說相當具有代表性。他藉由一個叫做「喬治在哪裡?」的網站wheresgeorge.com (註:美金壹圓的紙鈔是以喬治華盛頓為圖像),來研究美金壹元鈔票的流動。這個網站透過自願者的回報,從1998年起記錄了七千萬張一元美金紙鈔的流向。Dirk Brockmann隨機選取了五十萬筆記錄,分析鈔票出現的時間跟位置,來了解紙鈔運動的情形。
他發現就紙鈔的運動而言,一次移動一百、五百、甚至一千公里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機率相差不大。但是如果是利用自由粒子的假設,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情形。另外他們發現,一張紙鈔很有可能花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以上的時間都在某個地區移動,然後忽然一次就跑到很遠的地方去。這種移動的方式在自然界中的生物裡大概只有信天翁可以相比擬。信天翁常常在一個食物豐富的地區待上一段長時間,然後就一動到另一個遙遠的地方去繼續覓食。
英國牛津大學的Angela McLean認為這個研究相當有趣,因為是利用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來做的調查。不過他也好奇如果是利用其他具有類似性質的東西來做分析,會不會有類似的結果。
原始論文
The scaling laws of human travel
Nature 439, 462-465 (26 January 2006)
參考來源:
相關連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用書面授權轉載模式,詳細著作權聲明與轉載規定請見 http://sciscape.org/copyrigh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