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白日夢與創意

劉育志
・2013/08/08 ・168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48 ・四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劉育志、白映俞

傳說中,阿基米德泡進浴缸放鬆心情的時候,突然頓悟了讓他朝思暮想的難題,於是興奮地衝出浴室,光著身體大喊著:「Eureka!(我發現了!)」這種靈光乍現、驚喜的感覺,你可能也在蹲馬桶上廁所或泡咖啡時曾經歷過。

對於研究人員、創意工作者而言,白日夢更常被認為是個「生活必需品」。詩人可能在山野間聽到一段詩歌對他傾洩而下,小說家可能在列車行駛轟隆隆響的同時聽到一段故事。最棒的點子通常是來得像愛神邱比特的箭一般地突然和意外。於是創意工作者熱愛做白日夢,希望能獲得多一點靈感,想出多一點名堂來。

這個觀點似乎有了些科學證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加州大學的學者設計了實驗試圖找到「白日夢」和「創意」之間的關聯,該實驗結果刊載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1]

他們找來了145位大學生,分為四組,讓他們進行「不尋常使用方法挑戰」。研究人員會交給他們一些常見的物品,例如牙籤、衣架、磚塊,然後請他們在2分鐘內列舉出各種可能的使用方法,例如用牙籤蓋城堡、用衣架攀岩或用磚塊當帽子。接著有12分鐘的中場時間,在中場時間裡有一組人休息、有一組人做需要專注的記憶練習、有一組人盡量做白日夢,另外有一組受試者則沒有中斷。緊接著再讓這些受試者做更多「不尋常使用方法挑戰」,受試者可能遇到新的物品或重複的物品。

實驗結果顯示,中場時間能夠盡量做白日夢的那一組人,在做完白日夢之後,面對同樣的物品會呈現出較多創意,較平均值高出41%。就算是使用牙籤,也能做出更多有創意的表現。

不過,受試者如果拿到的是全新的物品時,四組的表現則相差不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人員認為,做做白日夢讓心靈漫遊的確會讓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展現更多的創意,不過這些問題需要是曾經思考、咀嚼過的問題,並非讓創造力全面提高升等。

這個結果一方面可以告訴我們,人們腦子裡的知識、想法或計畫,在經過白日夢的「發酵」之後,可能出現神來一筆的妙著;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別傻傻地期待「天外飛來的創意」,畢竟腦子裏需要先裝些東西進去,創意才有可能被製造出來。是以,美好的旋律會出現在音樂人的腦子裡,絕妙好辭會出現在文人的腦子裡,想來絕非偶然,那都是需要經過許多努力、累積、醞釀才長出的美麗果實。

讓咱們說個音樂家湯姆威茲的小故事,這是關於做白日夢的極致經典。

有天湯姆自洛杉磯的高速公路開車,當他正在加速前進時,突然聽到了美妙旋律的片段,靈感便這麼闖入了他的腦海中。但是他沒有紙或筆也沒有錄音機,無法記錄這個片段。湯姆感到焦慮向他襲擊,認為自己就要失去這個靈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接著,他做了件新穎的事。

他抬頭望著天空,然後說:「不好意思,難道你看不出來我正在開車嗎?我現在看起來像是可以寫下一首歌嗎?如果你真的想要給我這樣的靈感,那就等等適合的時候,等我有空應付的時候再來。否則,今天就先去找別人吧!」

是的。漫遊的心靈會帶來創意、靈感、記憶與未來,伴隨而來地就是那搆不著的焦慮,甚至是無邊的恐懼。

如同Andy Puddicombe所說:「我們住在一個非常忙碌的世界。我們生活的步調相當狂亂,心智總是忙碌著思考,而我們也總是忙碌地在做著某些事情。令人難過的事實是,我們是如此的分心,以至於我們其實早已不算是存在於“現在”生活的世界裡了。我們錯失了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現在的生活”。而且更瘋狂的是,人們把這樣的生活認定為該有的生活,但事實上不該是這樣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家為了即將到來的截稿日而焦慮,然後,他開始為他的焦慮而焦慮,因為越焦慮他就越想不出來。焦慮繼續放大焦慮,就是我們常常深陷其中卻毫不自知。

總結來說,專注於手中的工作、心無雜念,可能是最沒有心理負擔的一種做法,所以人們會因為投入而獲得快樂,提升幸福的感覺。

而大腦賦予我們無限的想像力,讓人們可以構思、可以推演、可以迸出創意。但是,假若過度放縱這樣的能力,將會讓我們活在不斷推想的「未來」之中,這些「未來」可能毫不存在,也不會實現,但卻可以帶來貨真價實的擔心與焦慮。

讓大腦專注或讓心靈漫遊,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是,應該要取得一個適當的平衡點,才能替心靈裝上翅膀,而不讓心靈被困在牢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Baird B, Smallwood J, Mrazek MD, et al. Inspired by distraction: mind wandering facilitates creative incubation. Psychol Sci. 2012 Oct 1;23(10):1117-22.

文章難易度
劉育志
20 篇文章 ・ 7 位粉絲
劉育志,是外科醫師,也是網路宅,與白映俞醫師一同經營《好奇頻道》。著有《刀下人間》、《公主病,沒藥醫!》、《外科失樂園》、《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臺灣的病人最幸福》、《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等書。執筆《皇冠雜誌》、《蘋果日報》專欄,文章發表在《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良醫健康網及《PanSci 泛科學》。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疫情再起,視訊會議減少接觸風險,卻會讓你更累、更沒創意?
Te-Yi Hsieh_96
・2022/05/13 ・356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 COVID-19 疫情,在今(2022)年四月急遽升溫,許多公司行號也再度實行遠端上班、分流上班,減少接觸以及染疫風險,許多染疫者、接觸者也必須居家隔離。任何需要跟人接觸的活動,都改以線上的方式進行。因此,視訊會議就成為了一個相對安全、又便利的新選擇。多虧了現代電腦、網路,和通訊軟體的發達,我們不必非得要面對面才能「見面」。

疫情下,許多會議都改以視訊方式進行,但這對我們大腦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圖/Giphy

這樣遠端工作、開不完的視訊會議所帶來的結果是,我們必須整天盯著螢幕看,造成眼睛、精神上的疲勞。國外有人甚至發明了「視訊會議疲勞」(Zoom fatigue,或作 videoconference fatigue)一詞[註一]來形容這種過多視訊開會造成身心疲乏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不但在職場中出現[註二],就連線上課程也都讓學生覺得更疲累、難以專注、學習困難、焦慮感提升[註三]

為何會產生「視訊會議疲勞」?

為什麼「視訊會議疲勞」那麼普遍呢?Bailenson(2021)解釋,我們之所以會在視訊會議中更容易感到疲倦,主要是以下四個原因:[註四]

  1. 過多的眼神交流:在一般的面對面互動中,我們很少會靠一個人的臉那麼近來跟他說話,視線也不需要持續聚焦在一個人的臉上。尤其對於會議主講人來說,一次有那麼多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你看,大腦很容易進入一種過度激發(hyper-aroused)的狀態。
  2. 看到自己在說話的畫面,讓你時時刻刻都在審視、評價自己:同樣地,在一般的面對面互動中,幾乎沒有人會一邊拿鏡子照自己,一邊跟別人說話,但這種不自然的狀況卻會在視訊會議中出現。一旦我們看得到自己的影像,難免會注意自己在鏡頭前好不好看,臉上有沒有沾到東西,表情和談吐是不是夠優雅、自信。一邊說話,還要一邊持續自我審查的過程,對大腦來說非常耗能。
  3. 視訊會議限制了我們身體的活動空間:視訊會議進行期間,尤其是自己的鏡頭必須開啟時,我們基本上只能端坐在電腦前,眼睛直視螢幕,免得被誤認為是在分心、做別的事。身體要僵直地維持在這種狀態一到兩小時,屁股坐麻、手腳痠痛不說,大腦要控制身體維持姿勢也會變得疲乏。
  4. 透過視訊來進行社交互動更為困難、費力:面對面互動的時候,任何語言的、非語言的社交訊息(例如眨眼和微笑)都可以即時被互動者接收,但在視訊會議時,難免會遇到畫面卡卡的、網路不順的狀況,這都使得訊息傳達更為費力、耗時。
「視訊會議疲勞」讓疫情中的工作者更容易過勞!圖/Giphy

當然,這些容易讓我們疲勞的因素,並不是無法可解。Bailenson 也提到一些簡單的方法,像是把視窗從全螢幕調整成讓你沒有壓迫感的大小、關掉自己的個人畫面、在會議與會議之間安排休息等,都能有效降低疲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疲勞的問題或許是解決了,但另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是,視訊會議的成效和面對面開會一樣嗎?尤其針對需要創意發想的行業,哪種討論方式更有助於人們想出新穎的好點子?

發想創意提案,到底是面對面還是視訊比較好?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一篇 2022 年刊登於《自然》(Nature)的研究[註五]邀請了 300 名受試者,隨機分成兩兩一對,進行腦力激盪的作業。內容是花 5 分鐘跟夥伴討論「飛盤」有哪些非典型的用法或功能,再花 1 分鐘選出最有創意的答案。

想想看,「飛盤」除了跟狗狗玩丟接遊戲之外,還可以有哪些創意用法?圖/Giphy

在這些兩兩一組的受試者中,一半的受試者(75 對)被分配到「面對面互動組」,而另外 75 對則被分到「視訊互動組」。研究人員想知道,哪種形式的討論方式可以產出更多有創意的點子,還有,每個小組花一分鐘討論出來的最終方案,是不是最有創意的點子(用以判斷小組的決策準確度)。

研究人員除了記錄每個小組所產出的創意總數(想出幾種飛盤的新用法)之外,還邀請了兩位事先不知道研究假設的「裁判」,依據創意性和實用性評分受試者的點子。研究團隊將「有創意的點子」定義為「創意分數高於整體平均創意分數的點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減少實驗題目造成的偏誤,並增加受試者總數,團隊接著找了另外 302 位受試者參與類似的實驗流程,但是腦力激盪的題目改成:討論「泡泡紙」有哪些非典型的用法或功能。

根據這 602 位受試者的結果顯示,「面對面互動組」想出的平均點子總數是 16.77 個,不但在統計上顯著多於「視訊互動組」的 14.74 個,「面對面互動組」也產出更多被評定為有創意的點子,平均有 7.92 個創意點子,相較於「視訊互動組」平均只有 6.73 個創意點子。

在小組的決策準確度方面,研究人員發現,「視訊互動組」選出的最有創意點子,似乎比較符合裁判對其的創意性評分;也就是說,「視訊互動組」的決策準確度較「面對面互動組」高。可是,這樣的差距,在控制了每組所想出的點子數量後,就消失了。

以「實地實驗」驗證研究結果

上述的研究發現都是在實驗室情境下的結果,真實世界的互動也會有這樣的差異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團隊在芬蘭、匈牙利、以色列、葡萄牙、印度等五個國家,都進行了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s)[註六]。實驗最終邀請到 1490 位工程師,隨機分派成為兩兩一組,以 45 到 60 分鐘的時間討論出可以向公司提案的新點子,並在所有想到的點子中,選出一個他們自認最有創意的想法。

這些實地實驗的結果都驗證了一開始在實驗室的發現。在五個國家的研究數據均顯示面對面互動比視訊討論更有助於發想更多有創意的點子;而視訊討論則能提高決策準確度

實驗結果顯示面對面開會比較有助於創意發想。圖/Giphy

為什麼在面對面討論時,人們較能想到更多有創意的點子?

研究也針對這些現象的原因作出探討。首先,在實驗室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面對面互動組」和「視訊互動組」的受試者在腦力激盪時,手邊都有筆電或平板,提供他們紀錄或視訊。研究人員事先安裝了 OpenFace 眼動追蹤軟體在這些 3C 產品上,透過電腦或平板的前鏡頭,測量受試者的視線動態,目的是為了得知受試者在跟夥伴討論時,視線多常放在實驗夥伴、手邊作業和實驗室環境。

眼動追蹤的結果發現,「視訊互動組」的受試者在過程中,花更多時間注視螢幕上的實驗伙伴,而且比較不常環顧實驗室四周。至於視線關注手邊作業的時間,兩個組別間並沒有差異。事後的分析更發現,花越長時間環顧環境周遭的人,他們想到的點子越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為了再次確認受試者到底放多少注意力在四周環境上,研究人員在做實驗室佈置時,也特地放置了五個常見於心理學實驗室的物品(抽屜櫃、文件夾、紙箱、音響喇叭、鉛筆盒)和五個不常見於實驗室的物品(人體骨架海報、巨大盆栽、一籃檸檬、藍色的碗、瑜珈球的盒子),目的是,受試者做完腦力激盪之後,要他們畫出實驗室的擺設。結果顯示,能夠記得越多「不常見物品」的受試者,想到的創意點子就越多!

所以,我們該怎麼用注視時間和對環境的記憶,去解釋「面對面討論的人有更多創意想法」這件事?研究團隊認為,在視訊面談的情境中,我們的注意力會聚焦在螢幕上,同時也限縮了我們認知處理的廣度,阻礙「創意發想」這種需要發散性思考的活動。

視訊時,我們眼中、腦中幾乎就只有螢幕裡的東西,這對需要天馬行空的「創意發想」其實很不利。圖/Giphy

當然,疫情中,以視訊會議取代面對面接觸,主要是防疫考量。我們不得不以遠端的方式互動、開會。但如果未來疫情趨緩,我們有得選擇工作模式的時候,不妨優先把面對面開會的機會留給需要發揮創意的事情,或時不時提醒自己從電腦桌前站起來動動筋骨,幫大腦伸個懶腰!

註解與參考資料

  • 註一:雖然叫 Zoom fatigue,但不限於使用 Zoom 平台進行的視訊會議。
  • 註二:Riedl, R. (2021). On the stress potential of videoconferencing: definition and root causes of Zoom fatigue. Electronic Markets, 1-25.
  • 註三:Peper, E., Wilson, V., Martin, M., Rosegard, E., & Harvey, R. (2021). Avoid Zoom fatigue, be present and learn. NeuroRegulation, 8(1), 47-47.
  • 註四:Bailenson, J. N. (2021). Nonverbal Overload: A Theoretical Argument for the Causes of Zoom Fatigue. Technology, Mind, and Behavior, 2(1).
  • 註五:Brucks, M. S., & Levav, J. (2022). Virtual communication curbs creative idea generation. Nature, 1-5.
  • 註六: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s)是指在真實生活環境中,實驗者操控獨立變項,以測量其對依變項的因果關係。實地實驗雖然不能像實驗室實驗一樣嚴謹控制環境,但其研究發現的可類推性(generalizability)較高,也就是可以應用在現實生活的程度可能會較高。
Te-Yi Hsieh_96
6 篇文章 ・ 8 位粉絲
PhD in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Social Robotics (University of Glasgow, 🇬🇧)。寫心理🧠、寫機器人🤖、寫跟你我生活有關的🙋‍♀️ 。 發表詳見 👉 https://hsadeline.wixsite.com/teyihsieh (Twitter: @TeYiHsieh)

2

22
2

文字

分享

2
22
2
防疫宅在家的三個科學抒壓提案
PanSci_96
・2021/06/24 ・195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台進入疫情三級警戒一個月,無論是分流上班、分組上班或完全居家上班,過去這一個月對上班族來說難免焦躁不安,即便現階段疫情仍然嚴峻,不如專注難得的「低度外出」生活,讓躁動的心安靜下來,迎接宅家新常態。台灣最受知識社群歡迎的新媒體泛科學,整理了三個宅在家的科學抒壓法,讓你不僅宅,還宅得很科學。

一、轉念:將壓力轉助力

居家辦公拉開物理距離,網路會議不如面對面開會來的溝通無礙,甚至更耗費心神,這些壓力讓你工作表現失常了嗎?

圖/pexels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壓力處理方式的研究,發現「認知再評估策略」能夠幫助人們在壓力下較不受影響。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為 A、B、C 三組,研究人員請實驗組 A 試著「忽略壓力」、實驗組 B 嘗試「將壓力轉念」,控制組 C 不採取任何手段。接著讓受試者們分別進行 5 分鐘的演說並計算數學題目,過程中研究人員故意皺眉、雙臂交叉抱胸、給予負向回饋等,讓受試者感受到壓力。

結果發現,試著將壓力轉念的 B 組受試者們的血液更加流暢,這讓他們在演說和算數時不受干擾、專注處理問題。其實研究人員不過是在實驗前和 B 組說「雖然壓力會讓你心跳加速,但可把這些變化看作是興奮的反應」,如此一來,B 組受試者能夠專注即將來臨的挑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閉眼休息,增加創意力

面對排山倒海的提案,是否想不出好點子呢?根據日本科學家的研究,只要閉上雙眼就能激發創意

研究人員找來 40 位大學生,分別在睜眼或閉眼時為一款米和茶想新的產品名稱,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各提供 5 個名稱範例以誤導受試者,包括 XX 光、XX 茶,若受試者想出的名稱以「光」或「茶」做結尾,就被視為不具創意的「聚斂」名稱,若跳脫框架、採用不同用字,則是有創意的「擴散」名稱。

圖/pixabay

在睜眼狀態測試時,受試者在思考名稱時同時觀看一支幾何圖形的影片,在睜眼和閉眼的狀態下,受試者各有一分鐘為產品命名。

最後研究結果指出,受試者在閉眼時想出擴散名稱的比例,是睜眼時的 1.6 倍!這可能是因為閉眼會防止我們的大腦受到視覺干擾,確實有助於激發創意。居家辦公別忘了適時閉上雙眼休息,保護視力也提升想像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理性飲酒,有助放鬆

當然不是在白天上班時喝酒,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很多人會喜歡藉由「喝一杯」放鬆,究竟為何酒精能讓人放鬆呢?

圖/pexels

這個祕密與大腦構造有關,腦部最外側有大腦皮質負責理性與思考,內側邊緣系統負責感情與記憶,酒精第一個影響的事情為抑制大腦皮質的活動,因為酒精是能讓神經運作減緩並鎮定神經的液體,因此當大腦皮質的功能減弱後,被理智意志的情感與本能的衝動可能會顯現出來,喝酒能夠放鬆,僅是舒緩平常緊繃的理性神經、讓壓力宣洩。

雖然適當飲酒有助於抒壓,但過度飲酒也會讓腦部運動和記憶的機能「鎮定」下來,導致無法走直線或直接斷片。(同場加映:酒醉是怎麼一回事?

然而,壓力並不全然是壞事,對於變化莫測的疫情,有點焦慮反而更謹慎,例如擔憂染疫而勤洗手,便能有效降低風險。面對遠距工作的新常態,各行各業勢必得經過一番調整,保持警覺但不過度焦慮,居家辦公也能事半功倍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瀏覽更多宅在家科學:防疫在家不停學,生活也能好科學測你的防疫指數

  • 本文歡迎轉載。
  • 新聞聯絡人:泛科知識公關 蔡昀芝 (zoetsai@panmedia.asia / 0975-213803)
所有討論 2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白日夢與創意
劉育志
・2013/08/08 ・168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48 ・四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劉育志、白映俞

傳說中,阿基米德泡進浴缸放鬆心情的時候,突然頓悟了讓他朝思暮想的難題,於是興奮地衝出浴室,光著身體大喊著:「Eureka!(我發現了!)」這種靈光乍現、驚喜的感覺,你可能也在蹲馬桶上廁所或泡咖啡時曾經歷過。

對於研究人員、創意工作者而言,白日夢更常被認為是個「生活必需品」。詩人可能在山野間聽到一段詩歌對他傾洩而下,小說家可能在列車行駛轟隆隆響的同時聽到一段故事。最棒的點子通常是來得像愛神邱比特的箭一般地突然和意外。於是創意工作者熱愛做白日夢,希望能獲得多一點靈感,想出多一點名堂來。

這個觀點似乎有了些科學證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加州大學的學者設計了實驗試圖找到「白日夢」和「創意」之間的關聯,該實驗結果刊載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1]

他們找來了145位大學生,分為四組,讓他們進行「不尋常使用方法挑戰」。研究人員會交給他們一些常見的物品,例如牙籤、衣架、磚塊,然後請他們在2分鐘內列舉出各種可能的使用方法,例如用牙籤蓋城堡、用衣架攀岩或用磚塊當帽子。接著有12分鐘的中場時間,在中場時間裡有一組人休息、有一組人做需要專注的記憶練習、有一組人盡量做白日夢,另外有一組受試者則沒有中斷。緊接著再讓這些受試者做更多「不尋常使用方法挑戰」,受試者可能遇到新的物品或重複的物品。

實驗結果顯示,中場時間能夠盡量做白日夢的那一組人,在做完白日夢之後,面對同樣的物品會呈現出較多創意,較平均值高出41%。就算是使用牙籤,也能做出更多有創意的表現。

不過,受試者如果拿到的是全新的物品時,四組的表現則相差不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人員認為,做做白日夢讓心靈漫遊的確會讓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展現更多的創意,不過這些問題需要是曾經思考、咀嚼過的問題,並非讓創造力全面提高升等。

這個結果一方面可以告訴我們,人們腦子裡的知識、想法或計畫,在經過白日夢的「發酵」之後,可能出現神來一筆的妙著;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別傻傻地期待「天外飛來的創意」,畢竟腦子裏需要先裝些東西進去,創意才有可能被製造出來。是以,美好的旋律會出現在音樂人的腦子裡,絕妙好辭會出現在文人的腦子裡,想來絕非偶然,那都是需要經過許多努力、累積、醞釀才長出的美麗果實。

讓咱們說個音樂家湯姆威茲的小故事,這是關於做白日夢的極致經典。

有天湯姆自洛杉磯的高速公路開車,當他正在加速前進時,突然聽到了美妙旋律的片段,靈感便這麼闖入了他的腦海中。但是他沒有紙或筆也沒有錄音機,無法記錄這個片段。湯姆感到焦慮向他襲擊,認為自己就要失去這個靈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接著,他做了件新穎的事。

他抬頭望著天空,然後說:「不好意思,難道你看不出來我正在開車嗎?我現在看起來像是可以寫下一首歌嗎?如果你真的想要給我這樣的靈感,那就等等適合的時候,等我有空應付的時候再來。否則,今天就先去找別人吧!」

是的。漫遊的心靈會帶來創意、靈感、記憶與未來,伴隨而來地就是那搆不著的焦慮,甚至是無邊的恐懼。

如同Andy Puddicombe所說:「我們住在一個非常忙碌的世界。我們生活的步調相當狂亂,心智總是忙碌著思考,而我們也總是忙碌地在做著某些事情。令人難過的事實是,我們是如此的分心,以至於我們其實早已不算是存在於“現在”生活的世界裡了。我們錯失了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現在的生活”。而且更瘋狂的是,人們把這樣的生活認定為該有的生活,但事實上不該是這樣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家為了即將到來的截稿日而焦慮,然後,他開始為他的焦慮而焦慮,因為越焦慮他就越想不出來。焦慮繼續放大焦慮,就是我們常常深陷其中卻毫不自知。

總結來說,專注於手中的工作、心無雜念,可能是最沒有心理負擔的一種做法,所以人們會因為投入而獲得快樂,提升幸福的感覺。

而大腦賦予我們無限的想像力,讓人們可以構思、可以推演、可以迸出創意。但是,假若過度放縱這樣的能力,將會讓我們活在不斷推想的「未來」之中,這些「未來」可能毫不存在,也不會實現,但卻可以帶來貨真價實的擔心與焦慮。

讓大腦專注或讓心靈漫遊,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是,應該要取得一個適當的平衡點,才能替心靈裝上翅膀,而不讓心靈被困在牢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Baird B, Smallwood J, Mrazek MD, et al. Inspired by distraction: mind wandering facilitates creative incubation. Psychol Sci. 2012 Oct 1;23(10):1117-22.

文章難易度
劉育志
20 篇文章 ・ 7 位粉絲
劉育志,是外科醫師,也是網路宅,與白映俞醫師一同經營《好奇頻道》。著有《刀下人間》、《公主病,沒藥醫!》、《外科失樂園》、《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臺灣的病人最幸福》、《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等書。執筆《皇冠雜誌》、《蘋果日報》專欄,文章發表在《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良醫健康網及《PanSci 泛科學》。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不管鞋子是什麼顏色,你既不是右腦人,也不是左腦人
Aaron H._96
・2019/05/11 ・156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0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你決定打開臉書,宣告你看到的是粉紅/白,或是灰/綠色之前,想讓你知道:不管你看到甚麼顏色,這都跟你是左腦人或右腦人無關。

不管看到灰/綠或是粉紅/白,都不能證明你是右腦人或左腦人。

什麼?不是都說左腦掌管理性與邏輯,右腦掌管感性與創意嗎?

事實上,左右腦理論從未被神經科學界證實,近來也有許多研究證明了左右腦的運作,根本就不存在這樣明確的分界。左右腦理論可以說是完全過時且沒有科學實證的理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左右腦理論的起源

左右腦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約 1953 年左右,與諾貝爾獎得主羅傑·斯佩里醫師(Roger W. Sperry)的研究有關。我們現在已知人類的大腦有左右大腦半球之外,中間還有相互連結的胼胝體,作為左右大腦溝通的橋樑。但在羅傑·斯佩里醫師的時代,左右大腦半球相互溝通的機制還非常神秘。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大腦有左右大腦半球之分,中間有胼胝體(紅色)作為連結兩者的溝通橋樑。 圖/Corpus callosum. Image by Life Science Databases (LSDB) / CC BY-SA 2.1 JP

當時羅傑·斯佩里醫師相當著迷於 一種叫做「眼間信號轉移」的現象。這個現象會先請受試者將一隻眼睛遮起來,用單眼學會某個新的動作,然後再切換到另外一隻眼睛,受試者一樣能夠立刻學會這個動作。羅傑·斯佩里醫師試著將貓的胼胝體切斷後,並對調了貓的左右視神經,嘗試將貓的眼睛遮起來後,教會貓咪分辨三角形與方形。羅傑·斯佩里醫師發現隨著遮住的眼睛不同,左眼和右眼似乎可以學會完全不同的技能(例如:在一堆三角形中辨識方形,而另外一隻眼睛可以學會在一堆方形中辨識三角形,彼此互不干擾)。

另外羅傑·斯佩里醫師也在這個著名的「裂腦實驗」中,發現切斷胼胝體,也許能夠協助治療癲癇患者。癲癇患者大發作的時候,腦部錯誤的放電,會四處發散,透過胼胝體的傳導,影響另一個大腦半球。羅傑·斯佩里醫師認為,如果提前將患者的胼胝體切斷,自然能阻止電波的傳遞,將電波影響的範圍縮小,控制病情。事後羅傑·斯佩里醫師與他的團隊也做了許多接受裂腦手術的自願者,在語言、運動、感覺等各方面的試驗,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大腦與行為的理解,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這些接受裂腦手術的患者,癲癇的狀況獲得控制,但隨之而來,也產生許多其他的問題。由於缺乏了胼胝體,左右腦無法相互協調。常常會出現「右手在扣釦子,左手在解扣子」的情形。病人的運動、語言等功能更受到無可復原的改變,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而裂腦實驗的結果,也從大腦的不同區域可能有不同功能,到被誤解為「左腦處理語言,右腦處理藝術」,形成左右腦理論,甚至是各種心理測驗等,被瘋狂地在商業、心理、教育等領域過份誇張地渲染,被錯誤地推導成各種未經證實的理論。

  • 以語言為例,左右大腦處理語言的區域分布極為複雜,並非完全由左大腦主管。

人類多半時間都是全腦人

近年來,由於影像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已經可以透過 fMRI或腦波等工具去探索大腦的功能。結果發現,不僅是語言功能、運動功能甚至是更複雜的創意發想能力、藝術天分等等,幾乎都是左右大腦共同相互協作的結果。無論是在神經科學、心理學或是解剖學等領域,都沒有證據支持左右優勢半腦的說法。沒有誰是完全的左腦人或右腦人,人類多半時間都是「全腦人」。

至於有些人會看到特定顏色組合,有些人甚至可以再這樣的顏色組合中切換,很多時候是眼睛接受顏色、亮度的差異,是因為每個人感知顏色的能力不同、大腦受到周邊環境影響,解釋視覺訊號的結果不同,也跟左右腦的運用沒有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