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一起的時候,你不是叫我每天晚上打給你;現在我已經習慣晚上聽到妳的聲音了,你卻又說煩?」
她不知道,我已經像是心理系四樓生心實驗室的倉鼠一般地被她制約了。
一開始我原本還不習慣每天晚上講電話,
因為我實在不太會說什麼甜言蜜語,
每次他在電話裡要我說的時候,我都支支晤晤的,她一直笑,我卻很尷尬;
比起這個我反而比較習慣每天下副本,打怪練功衝裝備,走位團練騎寵飛。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漸漸習慣她的聲音、習慣在放空的時後想起她、
習慣在睡前打給她、在電腦前逛她的網誌、點她的臉書,
習慣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滴,都充滿他的訊息。
然而在這個時後她卻跟我說,她覺得煩了。
這不合邏輯阿,一開始說要講電話的是你,現在說煩的也是你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於是在上習慣心理學的時候問了台灣臨床心理學界的大師:柯永河老師。
柯永河老師徐徐地看著我的心得單,慢慢地將我的問題念出來(篇首的問題)。
「有一個同學問的這個問題很有趣…大家有遇過這個問題嗎?」
整個教室都在笑,但就是沒有人舉手。
「你確定你每一次打電話過去,說的內容都『完全』一樣嗎?」
老師提出這個問題之後,全班一陣驚嘆地啞然。
「因為習慣是刺激與反應的穩定連結,所以刺激要雷同,才會有類似的反應。」
屁拉,如果每次打電話去講『完全』一樣的,那不是很無聊?
因為上課的時間不多,老師也沒有辦法仔細的回答我,我只好下課衝去前面問。
「你現在講的無聊,是對習慣的一種感覺。就像我們知覺一個習慣是好或是壞一樣。不過習慣已經建立了…」他拿起心得單,又想到可能要講一陣所以又放下。
因為老師講話太慢了(沒辦法阿,他都八十好幾了),講超久的
所以我摘錄一下,結合我理解的內容如下:
交往習慣建立的正常的歷程應該是
刺激(我打電話去)–>反應(她覺得開心、很有安全感)–>天天打(穩定連結)–>
我打電話去的時候,她有66%的機率覺得很開心或很有安全感(形成習慣)
所以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互相建立「關係習慣」的歷程。
以前你買飲料時都會要吸管,
現在因為他告訴你要節能減碳救台灣
所以當店員拿吸管給你的時候,你都跟她說謝謝不用了
以前妳出門從不戴口罩,即使你知道台北馬路空氣很糟
現在因為每天她都會想妳、念妳、接妳、送妳
於是去買了一組情侶口罩,天天放包包
以前你總是和社團系上朋友吃飯,或是隨意到小福買個便當餬口
現在你中午一下課就撥給他,
就算他中午有課,也問他要不要幫他買過去
看樣子建立關係習慣(Relational Hobbits)是很好、很暖、很幸福的,
但是,事情並不如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在習慣建立一陣子之後,我們會對這個關係習慣產生評估(Appraisal)
習慣有好有壞[1],
你可能喜歡自己的一些習慣(比方說買完東西向店員說謝謝)
也可能討厭自己的一些習慣(比方說明明已經分手了,還是會一直想起他)
不過無論如如何,這些習慣還是形成了。
因為習慣「形成」本身,從神經的角度切入,不牽涉到你喜不喜歡
只要刺激與反應一直連結,根據海伯法則(Hebbian Rule)
神經的連結會變得更迅速更有效率
以篇首的問題來看,在每天晚上都情話熱線一個月之後,便形成制約
如果有一天你11:00沒打去,他還是會覺得怪怪的(雖然他已經跟你說過很煩)。
例如小弟敝人在下睡前通電話的習慣,
是被第二個女朋友『訓練』出來的XD,儘管我到現在仍然不是很喜歡講電話
只是如同前面所說,在習慣形成之後,我們會對習慣進行評估
若覺得很滿意這個習慣,我們應該會繼續維持;
若不喜歡這個習慣,『理論上』會戒除掉它
因為他對當前的習慣不滿意,所以告訴你他覺得煩,試圖修改這個習慣
不過,
很多時候你喜歡的好習慣難以維持
不喜歡的壞習慣卻難以戒除
更悲慘的是
關係中兩人習慣的改變,並不一定會『同步』
這就是為什麼當初說好要好好溝通、體諒彼此卻持續不到一週就破功
這也是為什麼你即使叫自己不要再想起,仍會去翻找她的網誌他的訊息[2]
這也是為什麼,你已經習慣有她在身邊的時候,她已悄悄習慣另一人的守候。
以這樣的情況看來,
當關係中的一個人不滿意這個關係習慣的時候,雙方都會進行一些調整
(Rusbult, Verette, Whitney, Slovik, & Lipkus, 1991; Tran & Simpson, 2009;
Wieselquist, Rusbult, Agnew, & Foster, 1999; Yovetich & Rusbult, 1994),
具體上來說有幾種可能的行為:
1. 不知道為什麼要繼續下去,但仍維持原先的習慣
2. 與對方表明,一起修改這個習慣(但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
3. 離開關係(當然這是最後一道防線)
但是究竟是「什麼」,讓原先講電話甜蜜蜜的習慣,變成忙碌中的負擔?
根據Hull與柯老師的說法,讓習慣改變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加入新刺激」或「以其他習慣代替」(Hull, 1943; 柯永河, 2004)
她可能最近開始看韓劇了,接起電話變得不耐煩
他可能最近迷上新的網路遊戲了[3],你打來的時候他剛好在團練
他可能最近都練球練很晚,回家累到癱不想講
當然也可能,他已經開始習慣跟別人講電話了[4]
不過,
根據經濟學的「邊際效用遞減」理論[5],或Skinner的學習與削弱理論,這些原因的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原因:
「同一通電話的播出,已經不能達到當初的滿足」。
因為他再也無法嗅到電話那頭的新鮮
因為她再也不能聽進話線另一端的關切
因為他再也不能,用一開始的標準來評估這段關係,
因為我們從小就「自動」地會習慣化(Habituate)的(Temple et al., 2006)
你們有多久沒有在歡笑聲未間斷的電話中度過?
有多久沒有對電話中她訴說的內容感到新奇有趣?
又有多久,你們總是談著瑣事,修課的內容,好像隨便聊就乾?
這就是為什麼過去文獻一致悲慘地發現隨著婚齡的增加,夫妻做愛次數會逐漸下降
(Greenblat, 1983; James, 1981; Jasso, 1985; Kinsey, 1948; Trussell & Westoff, 1980; Udry, Deven, & Coleman, 1982),
而且在結婚一段時間之後,丈夫的婚外性行為比例和婚齡成正比(Liu, 2000)。
當初對婚姻或戀愛抱持著美麗的「童話期待」(卓紋君, 2000a, 2000b),
現在擔心這樣的期待會不會最後換來的是傷懷;
當初每天期待的就是一起用餐的時間,
現在中午相約小福樓餐廳,一邊無味地討論吃什麼,一邊開始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當初可以望著她的臉就差點忘記吃飯,
現在就算沒在吃飯也很少認真地望著她的臉;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
你已經忘記那種砰砰跳地感覺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
你已經忘記如何將注意力放在她身上,而轉向注意別的地方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
已經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找到有趣的話題
「其實我已經不知道,現在跟她在一起,到底是喜歡還是習慣了…」
或許妳曾在幾個不同聚會聊天的場合,聽到朋友們不約而同的說出這段話
也或許你自己就曾經就是說這句話的人
久了之後,我們開始懷疑這段關係持續存在的意義、懷疑單身與在一起的差異。
在一起之前,我們多麼希望將對方制約
但在一起之後,卻又害怕兩人在一起只是因為習慣。
以前,兩人就算是一起吃一枝冰也咯咯地逗弄著笑不停
就算是什麼也沒準備地到淡水,也能對著夕陽呼喊好浪漫
現在,連約個會地點都要想半天
無奈地決定了地點,卻也玩得不開心
如果愛真的變成習慣,失去新奇感,那該怎麼辦?
過去的文章中寫了很多方法,但大多是聚焦在個人層次[6]
有沒有什麼方法,是可以兩人一起經營的(如果他願意跟你一起試的話)?
在討論這之前,我想必須區分一件事情
過去研究發現快樂有2種,一種是純粹情緒上的嗨,另一種是富有意義感的快樂
(McGregor & Little, 1998; Ryan & Deci, 2001; Ryff, 1989)
前者像是看綜藝節目,看完、嗨完,除了累與梗什麼也不會留下
後者像是看一本書或做一個活動,結束後除了體悟還有感動
我們不能嗨很久、嗨太久會得胃潰瘍(交感神經、NE持續運作)
所以我們無法要求永恆的蜜月期
不過我們可以試著締造「富有意義感」的快樂
這也是讓關係持續的重要因子
所有得勵志書籍都教你找尋「意義感」,長篇大論說了一堆
但是「務實上」要怎樣做呢[6]?
提供幾個建議:
1. 「有品質而短暫地見面」
我曾經問一個學姐,每週與老公一成不變的生活,不會很無聊嗎?
雖然台中餐廳很多,但好吃的就那一些,每次放假都去吃差不多的館子,
許多地方還重覆去過很多次,還沒踏進餐廳就可以想像到裡面的菜色了。
「醫生與教授真的很操很操。
但是當你忙了一週之後,能有一天,兩人能夠喘口氣,
排除萬難維持這個有品質的時間。即使是吃一樣的東西、看一樣的片子,
那種感覺仍是難以言喻的。因為你知道有一個人願意,
願意將這個寶貴的休息時間留給你,與你一起分享他生活的點滴。
像我老公,有時候為了這一天,前幾天還要加班到半夜;
讓我看了好心疼,卻又好窩心。」
遠距離戀愛(Long 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LDRR)者最害怕的,
是聊天聊到最後失去共同話題(Common Topic);
但天天黏在一起的近距離情侶(Geographically Close Distance Relationship,GCDR)
最怕的卻是生活全是共同經歷(Common Experience)而聊到沒有話題
(Stafford, Merolla, & Castle, 2006; Surra, Curran, & Williams, 2009; 黃尹貞, 2009)。
畢竟生活週遭的事情,你看見的他也看見了,你吃過的他也嘗到了,
親密感很高,新奇感卻很低,「膩」就是從此萌芽。
從什麼時候起,你約會時不再凝視對方眼眸了呢?
所以愛情保鮮的秘方就是,「有品質而短暫地見面」,
見面次數不用多,但是要有品質。
每一次見面就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
(當然也要小心馬路上的來車),可能只是短短的一個小時,
但發自內心用心感受,必有效果(Cross, Bacon, & Morris, 2000; Kruglanski & Webster, 1996; Rusbult & Buunk, 1993)。
2. 「舊地點,新體會」
如果蜜月效果是源於對事物的新奇性(Novelty)而產生的(James, 1981),那麼只要每次去不一樣的地方就好啦!
問題是,天大地大台灣就這麼一點大,哪裡找來新地方?
以台北為例,你會發現你從第一任到現任的女朋友去過的地方都雷同
看電影逛街喝咖啡吃飯,淡水碧潭貓空陽明山
夜市更是去到都會背了,怎麼辦?
其實同樣的地方經過設計,也可以產生新奇性,舉幾個例子:
>>開啟感官類:
導盲犬:如在公園里蒙著他的眼睛,牽著對方走路(你們可以交換當導盲犬)
慢食:閉起眼睛吃飯,一口要咬30下,細細體會其中的美好
猜氣味:一起做菜(或到餐廳吃),一樣可以閉起眼睛,讓對方猜是哪一樣菜
唱歌:如果你歌喉不錯又不怕生,可以在公園。若你很害羞,可以在她耳邊
>>分工合作纇:
Double藏寶:適合Double Dating,準備一份禮物,
然後將藏寶圖(也可以是MP3錄音)給另一對,看哪一對先找到。
Find me:先把自己藏起來,如果有亞太或對講機的話,可以逐步給她提示(我在有杜松木的地方噢),讓她找到你的位置。
可以先從小範圍開始練習(如台大校園)。
你也可以自己設計,只要用心想(可以輪流設計),哪裡都可以是好的約會地方
更重要的是,通常都能從這樣的活動中,發現新的自己與不一樣的她
3. 「多層次口感的約會」
前幾天正妹我朋友生日,
我們一同到相當知名的Rose Marry(螺絲瑪莉)義大利麵坊用餐,
一位台大的朋友對義大利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產品分析
「像這種奶油培根就是經典款,無論哪一家都做得很好吃。
但通常好吃只有在前幾口。吃久了就會膩了。」
「為什麼阿?」我在他們面前完全是為什麼小子。
「你看,像你點的 粉紅醬鮮蝦雞肉麵、你們親手做的提拉米蘇,
都是具有『多層次』口感的食物。第一口驚豔好吃,
吃到第十口又有另一種新奇的風味口感。
「以粉紅醬鮮蝦雞肉麵為例,食材有五種,
組合起來就有C(5,2)+C(5,3)+ C(5,4)+ C(5,5)=C(6,3)+C(6,5)=26種味道。
這還不算每次留在口裡的餘韻。只要食材選得好,搭配得當,
每一口都是新的體驗。」
約會不是也是這樣?
在家查電影時間時,都可以想見等下看完電影後就是吃飯,
吃完飯就是逛街,逛街逛到無聊就回家,
如果他想要就帶你去厚德路,如果你不想要可能就送妳回家。
這種約會基模(Schema)像是腳本(Script)一般存在我們腦袋裡,
因為地點彼此相接近而容易被提取(Recall)。
不過電影院、夜市、餐廳、厚德路都是「都市」類食材,
就像是奶油和培根都是「高熱量動物系」食材一樣,堆疊起來容易膩。
怎樣製造多層次口感的約會呢?
一個可能的答案,就是一次同時「激發不同腦區」。
研究顯示,「都市」相關的娛樂,
的確在短時間能提供大量刺激給交感神經,容易爽但是也容易累。
(Bringslimark, Hartig, & Patil, 2009; Kaplan & Berman, 2010)
反之,「大自然」相關的活動可以讓交感神經休息,
效果甚至與冥想雷同。因此,可以交錯安排戶外大自然與都市的約會行程
(如陽明山溫泉+士林夜市+夜景觀星)。
談到冥想,另外推薦可到溪邊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
雖然你可能覺得怪力亂神,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冥想」
(有人稱內觀、禪定或打坐所達到的狀態)
的確從增進注意力、抒發壓力(Tang et al., 2007; Tang & Posner, 2009)、
拉進人際關係(Carson, Carson, Gil, & Baucom, 2007)、
提升關係滿意度、增加關係品質
(Barnes, Brown, Krusemark, Campbell, & Rogge, 2007)、
降低焦慮依戀與敵意到減少伴侶爭吵(Saavedra, Chapman, & Rogge, 2010)
都有「非常顯著」的功效(我的媽,顯著到我都想叫全世界情侶來打坐了)。
因為,這是一種讓你的注意力收放自如的訓練[8],
藉由這樣的歷程,你能漸漸感受到彼此的連結,
以一種更寬大、開闊的心看待自己與關係。
4. 「用意義構築美好記憶」
先前我們實驗室在收集戀愛中的記憶研究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果你問受試者,什麼是他們與伴侶相處時感到最幸福的事,
大多數「對關係滿意」的受試者的回答都是:
不論做什麼,一起做就是很幸福。
但那些「對關係不滿意」的受試者,
似乎不論一起做什麼,都感受不到快樂,取而代之的是無止盡的衝突和冷漠。
不過有一件事的確是可以嘗試的:
「一起實現一個小夢想或小目標,來重建關係的意義感」。
這個小目標可以是一起編纂一本2010的照片日記(有文字說明那種) 、一起種一棵小盆栽記錄他的成長、一起用陶土自創一系列的公仔、一起編舞練舞、合拍一部影片、合寫一個故事(可以用故事接龍的方式往返接力)等等。
因為這些作業的共通的特色是具有高度的自我涉入(Self Involvement Task),過去研究發現自我涉入的工作可以讓人覺得有意義、提升自我價值感(Sandelands, Brockner, & Glynn, 1988; Wiener, 1973)。
以防大家每次看完有感動,卻因為忘記了內容,從未行動,
所以根據認知心理學的概念(字串法+聯想法)
想了一個簡記口訣:(4)「義」、(2)「新」、(3)「層」、(1)「品」
(一心一意想去誠品,找尋有意義、有層次、有品質的新書)
只是當有一派心理學家致力於發現人生的光明面的時候,
另一派的心理學家就會開始費心於扯他們後腿。
結果你讀了這篇文章,欣喜地領取這四帖藥回家熬製服用,
發現不但沒有用還更糟,他反而在你別出心裁設計的約會中與你吵架。
為什麼呢?
有三個不得不考慮到的原因
第一, 對方真的喜歡這些活動嗎(你可以從邀約時他遲疑的秒數來判斷)?
不過你可以用肯定確認句「我們去洗溫泉『吧』!」代替疑問句「我們去洗溫泉好嗎?」或命令句「我們這週去洗溫泉。」,答應率比較高(Wiseman, 2009)。
第二, 對方是不是不安全依戀者(共佔60%)(王慶福, 2000)。若是逃避依戀者,勢必比較適合帖1(他們要的是忽遠忽近的自由);若是焦慮依戀者,可能比較適合帖4,請斟酌使用[9]。
第三, 一起討論策畫吧,也把他的需求考量進去
(例如她最近想賞花,到新社就可能有加分;
但若她期中考提早,可能變成扣分)
整體看起來,好像「習慣化」很糟很不好
難道我們在關係中期所做的一切,全是為了去油解膩,回到那些美好的曾經?
那喝油切綠茶不是比較快?
其實,「習慣」本身的好處是一種「安全感」。
如果對方的行為變成完全不可預期,
你不知道他今天到底會不會在馬路上突然跳起舞來(雖然很新奇)、
不知道他會不會突然早到1小時(平常他都是遲到15分鐘的那個)、
不知道他會不會在半夜跟你說,
要到你家樓下彈吉他(這是他平常玩魔獸的時間),
那你不是過得很不確定、膽顫心驚?
若習慣在一起會缺乏新鮮感,
充滿新鮮與刺激又太不安全,
要如何平衡兩者的拉扯?
是故,要維持一段良好而長遠的關係習慣只有一個結論:
用八成的習慣維持默契與親密,用兩成的心思來製造驚奇[10]。
讓這段關係以安全感為基礎(Secure Base),以層次感締造新鮮度(Novelty)。
註解
- 如何決定習慣的好壞呢?你可以自行評估,或是參照習慣心理學的一些評估準則(詳參Reference)。
- 這也符合白熊理論
- 例如,有一個個案之前是男友迷上LUNA2把她晾一邊。
- 詳估狗:走出出軌
- 指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在一定期間內,
消費者消費某ㄧ項財貨的邊際效用會隨著消費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
你可以參考這篇,就知道若根據經濟學的這說法,
戀愛可能一開始就是一場錯誤http://www.wretch.cc/blog/promy/13578034。
其他資訊請Wiki: Marginal Utility, e.g.:(McCulloch, 1977) - 詳估狗:找回最初的感覺
- 例子摘要整理自Doug Fields & Todd Temple(1988)所著的”Creative Dating“,
其中有相當多有創意且令人噴飯的約會方式、49種我愛你的說法、
省錢的約會、一擲千金的約會、從A到Z的禮物等等。
台大圖書館有,只是使用前請先確認伴侶的心臟強度。 - 因篇幅故無法詳述。關於冥想,坊間很多教禪定的團體,
你們可以先結伴去嘗試看看;台大也有相關的社團。
如果你不想跟宗教沾上邊,我們這邊也有專攻情侶滿意度的
「關愛冥想」錄音檔(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可以來信跟我取用。 - 如果你不知道對方是什麼風格,請來信索取問卷,我們分析完會寄給你。
- 比例請按兩人性格自行調配,若不知兩人性格,請來信索取問卷,我們分析完會寄給你。
- 文內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
- 所有研究結果與性別差異均只是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 文中他她你妳為行文簡便故,可視為隨機編排
- 其實這篇是很久以前的文章「層次感戀愛」,只是想說情人節來應景一下,順便正名一下原先很爛的標題:P
- 圖片引自這裡
- Barnes, S., Brown, K. W., Krusemark, E., Campbell, W. K., & Rogge, R. D. (2007). 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responses to relationship stres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3(4), 482-500.
- Bringslimark, T., Hartig, T., & Patil, G. G. (2009).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indoor plant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9(4), 422-433.
- Carson, J. W., Carson, K. M., Gil, K. M., & Baucom, D. H. (2007). Self-expansion as a mediator of relationship improvements in a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Article].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3(4), 517-528.
- Cross, S. E., Bacon, P. L., & Morris, M. L. (2000). The 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4), 791-808.
- Fields, D. T. T. (1988). Creative Dating (柯美玲, Trans. 1 ed.). Taipei: Glory Press.
- Greenblat, C. S. (1983). THE SALIENCE OF SEXUALITY IN THE EARLY YEAR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2), 289-299.
- Hull, C. (1943). Principles of behavior.
- James, W. H. (1981). THE HONEYMOON EFFECT ON MARITAL COITU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7(2), 114-123.
- Jasso, G. (1985). MARITAL COITAL FREQUENCY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 ESTIMATING THE SEPARATE EFFECTS OF SPOUSES AGES AND MARITAL DURATION, BIRTH AND MARRIAGE COHORTS, AND PERIOD INFLUENC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0(2), 224-241.
- Kaplan, S., & Berman, M. G. (2010). Directed Attention as a Common Resource for 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Self-Regulatio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1), 43-57.
- Kinsey, A. C., Pomeroy, W., & Martin, C. E. . (1948). 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 Kruglanski, A. W., & Webster, D. M. (1996). Motivated closing of the mind: ”Seizing” and ”Freezing”. [Articl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3(2), 263-283.
- Liu, C. (2000). A theory of marital sexual life. [Artic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2), 363-374.
- McCulloch, J. H. (1977). The Austrian Theory of the Marginal Use and of Ordinal Marginal Utility. Zeitschrift für Nationalökonomie, 37(3&4).
- McGregor, I., & Little, B. R. (1998). Personal projects, happiness, and meaning: On doing well and being your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2), 494-512.
- Rusbult, C. E., & Buunk, B. P. (1993). COMMITMENT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 AN INTERDEPENDENCE ANALYSIS.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2), 175-204.
- Rusbult, C. E., Verette, J., Whitney, G. A., Slovik, L. F., & Lipkus, I. (1991). ACCOMMODATION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 THEORY AND PRELIMINARY EMPIRICAL-EVIDENCE.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1), 53-78.
- Ryan, R. 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4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