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一切都值得懷疑,真的嗎?
難道就沒有什麼是絕對不容懷疑的嗎?因為就算我懷疑一切,我還是不能懷疑「我在懷疑」以及「我是那個懷疑的人」這兩件事啊!
而如果我知道當我在懷疑的時候正在懷疑,那麼我必定想著我在懷疑。也就是說,有一個不容懷疑的確定性,一個高於所有其他原則的首要原則: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當他想到這句話並且脫口而出時,壁爐裡的火還沒熄,但是哲學的世界卻已經完全改觀。
哲學界的革命軍:笛卡兒
這位在三十年戰爭開始時的一個初冬夜晚為哲學帶來革命性改變的人是誰呢?
他的名字就是勒奈.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他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位於雷恩(Rennes)布列塔尼省( Bretagne)最高法庭的法官。他的母親於 1597 年(也就是生下他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因此笛卡兒是由外祖母帶大。
8 歲時他進入一所耶穌會學校就讀,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好玩的經歷,但是當他 16 歲離開那裡時,已具備了傑出的古典學以及數學知識。
這名天資優異的學生在普瓦捷(Poitiers)大學學習法律,然後申請進入巴黎一所只招收年輕貴族的學院,把錯過的年少生活彌補回來。
他在那裡學習擊劍、跳舞、騎術、社交禮儀和其他不可不學的東西,卻完全不知道要用它們來做什麼。(直到兩年後他才有機會讓其中一項技藝派上用場:他在一場對決中擊敗並刺死了對手。)
22 歲時,他追隨荷蘭統帥莫里斯.馮.歐拉年(Moritz von Oranien)從軍,踏上冒險旅程。他在那期間學到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至於軍人的生活則乏善可陳。隨後不久,他遊經丹麥和德國,並再次入伍從軍,這次跟隨的是馬克西米里安.馮.拜恩(Maximilian von Bayern)。
笛卡兒參與了這支軍隊攻取布拉格的戰役,並在當地參觀了天文學家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的工作室。他頓時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一名為黑暗的科學界帶來光明的啟蒙者。
他充滿自信地夢想著一個清晰而符合邏輯和「普遍的方法來探索真相」。而他,笛卡兒,便身負找到這個方法的使命。
想出版《論世界》來完成自己的使命
1620 年 4 月,24 歲的笛卡兒在烏爾姆遇見了數學家約翰尼斯.褔爾哈伯(Johannes Faulhaber)。笛卡兒於反掌之間就解出了一道非常複雜的數學題。他自己曾大言不慚地寫道:那道數學題能讓當代最聰明的人舉白旗投降,而他即將成為能為每個問題找到一個簡單又聰明的解答的人。
他在烏爾姆農舍靜思的一年後便放棄了軍旅生活。他到洛雷托(Loreto)去朝聖,並遊歷了日耳曼、荷蘭、瑞士和義大利。他於 1625 年遷往巴黎,結交了當地的知識份子。雖然經常是晚會的座上客,但是他的社交圈並不算大。
5 年以後,他離開巴黎,搬到了繁榮的荷蘭。當時荷蘭正瀰漫著全歐洲最自由的思想和宗教氣氛,而笛卡兒正想利用這個環境來完成構思已久的巨著。他的開始深居簡出,唯一的交流是頻繁的書信,特別是和女士們的信件往來。他一心想完成他的《論世界》,卻並未付梓。
1633 年他得知義大利同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關於宇宙和世界的新科學觀點被教廷駁斥。即使是對於笛卡兒這樣一個相信上帝(一個他試著證明為最高原則的、相對抽象的上帝)的人來說,天主教會還是個危險的敵人。
雖然荷蘭比義大利或法國自由開放,笛卡兒仍然謹慎而迅速地搬家。他發表了關於幾何、代數和物理的文章,並成為極具聲望的數學家。
匿名出版仍難掩鋒芒
直到 1637 年他才發表了那本書,那本在八年前想像整個世界縮小成一個有壁爐的農舍、並想出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書。這是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小書,名為《論正確運用理性和科學性的真理探究的方法》。
為了安全起見,這本書以匿名出版,不過背後的作者是誰依然很快就流傳開來。笛卡兒享受著來自四方的讚譽,然而他的高傲態度和極度的猜疑,使他在面對任何批評時都非常敏感。
他的下一部思想類似的著作在萊登(Leiden)和烏特勒支(Utrecht)遭受非議,而笛卡兒的猜疑更逐漸擴大成為妄想症。他曾多次考慮搬到英國去,也倉促避走法國,最後於 1649 年冬季應筆友瑞典女王克麗斯蒂之邀來到斯德哥爾摩。
然而這次的停留卻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女王堅持要他早上在一間未經預暖的房間裡為她授課。1650 年 2 月,53 歲的笛卡兒終因肺炎病逝。
「我」成為哲學的中心
笛卡兒成就了些什麼?
首先,他提出了一個方法:只有通過一步步滴水不漏的驗證過程證明為無誤的命題,方能接受其正確性。
而他也把「我」作為哲學的中心。如果說從前的哲學家總試著找出世界「本身」是如何的,那麼笛卡兒便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唯有探究出世界在我的思想前面展現何種面貌,才能發現世界「本身」是什麼樣子。
因為我所知道的世界的一切,並不是透過任何客觀的鳥瞰,而是單單透過我腦中的思想。尼采後來將笛卡兒稱作「只承認理性才是權威的革命之父」。
——本文摘自《我是誰:對自我意識與「生而為人」的哲學思考》,2022 年 10 月,啟示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