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內爾哈洞窟——石灰岩溶洞中的古老岩畫│環球科學札記(24)

張之傑_96
・2021/04/28 ・196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04 ・六年級

  • 文/張之傑

五月二十七日晨,和平號停靠西班牙南部的莫特里爾。這一帶有「太陽海岸」之稱,屬於安達露西亞自治區。安達露西亞的人口約百分之二十為英、德等外國人。他們一方面享受此地的陽光和新鮮空氣,一方面因為醫療免費,外國人(包括遊客)亦然,即使心臟移植等大手術也是免費的。

這天華語有三個行程:夜晚阿爾罕布宮觀光、格勒納達觀光及洞穴佛朗明哥欣賞、內爾哈洞窟及白色村莊弗里希利亞納,我們選擇後者。內爾哈洞窟的史前岩畫我久聞其名,對於今天的行程滿懷期待。

上午九時集合,隨即開車。導遊是當地人,年約六旬,身材不高,挺個大肚子。離開莫特里爾港,沿途盡是農村,導遊說,這一帶廣植橄欖、酪梨和葡萄。我們首先前往弗里希利亞納(Frigiliana),屋宇盡是白牆、暗紅色瓦,有白色小鎮之稱。導遊說,安達露西亞的白色建築是阿拉伯人統治期間留下來的風格,白色可反射光線,使室內降溫。這種白色房屋,過去一幢約二十萬歐元,現已降至八萬歐元。八萬歐元不過三百來萬新台幣,可真便宜啊!途中常看到寫有For Sale的賣房子英文廣告。房子便宜,可能是吸引外國人的另一原因吧。

房地產下挫,意味著經濟不景氣。但導遊說,這裡社會福利好,生活便宜,不論經濟怎麼不好,他還是喜歡自己的家鄉。社會福利好,意味稅繳得多,但低收入者,即月薪低於九百歐元以下者不必納稅。不過健保費每人每月三百歐元是不能少的。退休年金每月至少九百歐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一時許,離開白色小鎮,前往內爾哈(Nerja)洞窟,車程約半個小時。導遊說,一九五九年元月十二日,幾個村童為了看蝙蝠,用繩子垂吊進洞,發現洞裡別有洞天,當他們看到洞裡的一具骷髏,嚇得連忙離開洞穴。這一意外的發現,使得當地政府將洞窟闢為觀光區,翌年即對外開放。

進入洞窟,不能大聲喧嚷,要使用耳機。導遊買好票,每人發一套可以掛在脖子上的耳機匣。內爾哈洞窟其實是座石灰岩溶洞。洞內可拍照,但不能使用閃光燈。我們沿著有扶手的階梯或上或下,共有四八八階。為紀念村童發現內爾哈洞窟,每年七月在最大的一座溶洞舉辦佛郎明哥舞表演。

內爾哈洞窟是座溶洞,意味著這一帶屬於石灰岩地形。地理學家最早在克羅埃西亞的喀斯特高原研究這類地形,所以又稱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地形的特殊地貌,和溶蝕作用有關。雨水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碳酸溶解石灰岩,成為碳酸氫鈣溶液。溶蝕的結果,在地表上形成峰林、滲穴等,在地下形成伏流、溶洞等。溶洞中的滴水,則因碳酸鈣沉積,形成鐘乳石、石柱、石筍、石灰華階地等。

石灰岩地形示意圖。美國地質局公佈圖片,據wikipedia,圖註譯為中文。

我在中國大陸造訪過多處石灰岩溶洞,特別是黔桂一帶,都比內爾哈洞窟大得多,但大陸上的觀光溶洞,大多鋪設著五顏六色的絢麗燈光,內爾哈洞窟只在步道上設有亮度很低的照明燈,維持鐘乳石和石筍的質樸原色。這點值得中國大陸學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洞窟內,看到一位女老師帶著穿制服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從事課外教學,學童靜靜地聽,沒人嘻笑,都很乖。我正在讚賞這些小學生,耳機中傳來導遊的話,洞窟觀光到此結束。不是有史前岩畫嗎?怎麼沒有看到?

詢問導遊才知道,內爾哈洞窟分為Nerja I和Nerja II兩部份。我們看的是Nerja I,Nerja II是不對外開放的。洞窟入口處的看板上還畫著鹿形岩畫呢!不禁有受愚弄的感覺。我從很年輕時就知道法國和西班牙有克羅馬儂人的洞窟岩畫,沒想到已經到了內爾哈,卻緣慳一面。

內爾哈洞窟入口處石碑,鎸刻著的鹿,即洞窟內的史前壁畫,約作於4.2萬年前,是已知最早的史前壁畫。作者攝

史前洞窟岩畫,最為人知的是法國南部的拉斯科洞窟、法國東南部的肖維岩洞和西班牙北部的阿爾塔米拉洞。內爾哈洞窟的岩畫不如上述幾處豐富,筆觸也較為粗糙,但已有四萬兩千多年之久,是已知岩畫中最古老的。史前岩畫的內容以動物為主,包括已滅絕的史前動物。這些岩畫非但具有藝術價值,在動物地理學上也深具意義。

中午十二點半走出洞窟,在洞窟入口處的餐廳吃自助餐。餐後前往內爾哈鎮觀光,小鎮坐落在平緩的小山坡上,緊靠著海,適合潛水、游泳等海上活動,吸引大批歐洲遊客。從身高和相貌,不必聽言語,就可以看出他們不是本地人。內爾哈鎮有「歐洲陽台」之稱,這是現任西班牙國王的祖父取的。這裡陽光明亮,和非洲近在咫尺,有如歐洲伸出去的一座陽台,既形象,又寓意深遠,取得真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爾哈有歐洲陽台之稱,圖為鎮上小廣場。作者攝
文章難易度
張之傑_96
103 篇文章 ・ 224 位粉絲
張之傑,字百器,出入文理,著述多樣,其中以科普和科學史較為人知。

1

4
1

文字

分享

1
4
1
海上救援和逃生演習——和平號順利歸航│環球科學札記(58)
張之傑_96
・2021/12/22 ・231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 / 張之傑

和平號第一○一回約有乘客一千人,不少已七老八十,年紀最大的一位已九十四歲,一百多天下來,難道沒人有個三長兩短?有倒是有,不過沒人喪亡。我們臨下船時,有位船上的職員說:「你們一○一回真幸運!」

和平號。圖/Wikipedia

六月四日,風浪很大,整天覺得暈暈的。晚餐到四樓進餐,有四位台灣團員在門口等候,我們一起進去,八人的桌子我們佔了六席。一位團員告訴我,行動不便的C先生,因前列腺問題,尿不出尿來,他們同室的三位年輕人(也六十幾了)把他抬到醫務室,導尿後已躺了一天。

七月二十九日,午餐後在八樓散步,發現有位日本畫家中村洋一用毛筆為人畫像。我們過去了解一下,才知道要領號碼牌。我們拿到十二號,當時他正為二號作畫。請他畫像要自備紙張,到小賣部去買,已賣完了,只好用複印地圖的反面充當畫紙。時間還早,內人要去上日語課,約定下午三時由我帶著號碼牌和畫紙到八樓會合。

我們到達時,早已過了號。中村先生作畫極快,畫一張小畫不過三、四分鐘,我們拿出那張 A3 的銅板紙,他並沒拒絕。狼毫落紙有聲,不到五分鐘就勾勒出兩人的神情,還落上款,寫上日期。有位北京畫家曾對我說,用毛筆作素描最難,沒想到在船上遇到了。中村先生臨下船才為人作畫,而且只畫一天,我們剛好趕上,不是緣分是什麼?

我們剛取到畫作,突然響起廣播:「有人因急症,將在硫磺島海域送醫,八至十樓甲板關閉,以便直升機降落。」這是啟程以來從沒遇到過的事,不免引起大家關注。急症病人應該是日本人,如果是華人,我們應該有所耳聞。事後才知道,果然是位日本老先生,他午餐時心臟病發作,已送往醫務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一天惜別晚宴,船上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我們的管家、常見的餐廳服務生等,和從沒見過的廚物人員,都唱著歌,揮著手,出來和大家告別。是的,一○三天旅程即將結束,已是勞燕分飛的時候了。

晚宴後響起廣播:「因天候不佳,送醫行動延至明晨六時。明日清晨八至十樓甲板關閉,以備救難直升機降落。」翌日(七月三十日),不到清晨六時就響起廣播:「救援行動已結束,和平號將繞行硫磺島一周,然後繼續航行,抵達橫濱時間不變。」

救援行動不許靠近,有位游先生以長鏡頭錄下整個救援過程,秀出錄影給我看。和平號八樓甲板太小,不能降落,國際救援組織的直升機垂吊下一人,病人早已躺在擔架上,直升機將救援者和擔架一起吊到機內,隨即飛往硫磺島急救,再轉往日本。游先生對我說,這趟救援一百萬日元跑不掉。

海上救援。從直昇機下來的救援人員,和躺在擔架上的病患,一起吊到直升機上。圖/李枝福攝

吃過早餐,約七時四十分,到八樓甲板,發現和平號向南航行,已繞到硫磺島西側,島上的火山口清晰可見。海濱噴氣口噴出的氣體,似乎可以聞到硫磺氣味。有位日本乘客站在船舷窗前,合十對著硫磺島膜拜。二戰時美日曾在此血戰,雙方傷亡慘重,日軍戰死二三七八六人。和平號完成救援工作繞行硫磺島一周的目的已不言可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海上救援,想起每月一次的逃生演習。四月二十日我們一上船,還沒收拾好行李就響起逃生訓練(演習)的廣播。此後乘客每月演習一次,工作人員每週演習一次。雖屬例行工作,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發生船難,這樣的演習應可發揮作用。

每月一次的逃生演習。圖/作者攝

逃生演習所有乘客必須參加,各人取下房間衣櫃頂層的救生衣,穿綁整齊,到八樓指定地點集合。管家負責將各個房間的人清空。經過刷ID卡,確認所有的乘客皆已到齊,響過幾次逃生警報後結束,整個過程約一小時。環球期間我們作過四次逃生演習,但從沒真正登上過救生艇。

吊掛船尾的救生艇。圖/作者攝

和平號的救生演習,悉依「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公約)的規定執行。SOLAS公約的訂定,和鐵達尼事件有關,一九一二年鐵達尼號擦撞冰山沉沒,二二二四名人員死難一五一四人,此事引起國際關注。一九一四年,通過SOLAS公約,經過多次修訂和補充,已擴展至郵輪安全的各個方面,要求極為嚴格。

SOLAS公約規定,郵輪配置的救生設備數量,必須為滿載人數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五;水密艙高度需延伸至最高一層連續水密艙壁甲板;所有的救生艇必須能在發出棄船信號三十分鐘內,載足全部乘客和用具降落水面。鐵達尼號事件死亡眾多的主要原因,是救生艇不足,水密艙高度太低,以及船員和乘客欠缺逃生演練所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和平號的救生艇懸掛在九樓船舷外側,每側封閉式二艘,敞開式五艘,都有螺旋槳,這些救生艇是供乘客逃生用的。技術工人每天不停地在救生艇及其懸掛架爬上爬下,作各種檢查和上漆工作。六月十一日我們參觀八樓船頭的駕駛艙時才知道,船上掛著的滾筒狀設備,原來是塑膠救生筏,卸除外殼,落入海中就會自動充氣張開,這是供船員們用的。

船員用的救生塑膠筏。圖/李枝福攝

如今科技進步,藉著雷達和聲納,只要小心謹慎,就可以防止觸礁、撞船或撞冰山一類的事發生。藉著氣象雲圖和天氣預報,可避開颱風或颶風。唯有意外事故所引發的火災難以避免,這從SOLAS公約有關防止火災的條款特別多、特別細可以看出端倪。

所有討論 1
張之傑_96
103 篇文章 ・ 224 位粉絲
張之傑,字百器,出入文理,著述多樣,其中以科普和科學史較為人知。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神秘的火燄舞——緬懷逝去的祖先│環球科學札記(57)
張之傑_96
・2021/12/15 ・209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作者 / 張之傑

拜寧族的火焰舞,起源於慶祝新生嬰兒誕生,或迎接收穫季節,或緬懷逝去的祖先,此外也是男孩的成年禮儀式。火焰舞只允許男子參加,女子和兒童不許參加甚至觀看。

我們到達時,有些村童在廣場靠近小溪處,用枯枝落葉燃起小規模野火,學習大人的火焰舞,即踩火活動。我忘了清明掃墓時因煙燻而眼睛不適的教訓,因靠得太近,再次被薰得眼睛紅腫發痛,一度睜不開眼睛。

這時一位老奶奶帶領一些村童坐在地上,身上披著撕開的香蕉葉,從頭披到腿部。她雙腳踏著竹筒梆子,用木棒連續敲擊,口中念念有詞。另一批身上披著香蕉葉、臉上和手臂上塗著白粉的村童,根據敲擊的韻律在原地踏步跳躍。

參訪過高林村,吃過村民們為我們準備的食物,天色已漸漸暗下來。根據《船內新聞》,這天十七時五十五分日落。太陽下山後,小廣場開始清場,不再有孩童嬉戲。四周也劃出界線,不許觀眾近前。村民將一堆柴火搬到廣場中央。當天色更暗些,小廣場一側響起叩叩叩的木杵敲擊聲,應合著嘔嘔嘔伊呀、嘔嘔嘔伊呀的呼喊聲,火焰舞即將開始了。

這張照片顯示頭上戴的裝飾是保護頭面部的,陰部也用一圓形裝置保護。圖/李枝福攝

這時柴火已經點燃,這是廣場中的唯一光源。黑影幢幢中,十幾位舞者(實際上是降神者)只能看出頭上插著兩片顏色較淺,狀如鳥翼,上有環狀紋的裝飾,其餘一團烏黑,什麼也看不出來。直到看到業餘攝影家李枝福先生用高感光度長鏡頭拍下的照片和錄影,才知道個大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火焰舞暨神秘又神聖,行前工作人員一再交代,火焰舞有很多禁忌,如不許詢問等,可是高感光度的長鏡頭讓我們略窺其奧秘。舞者們從頭部到臀部,披著香蕉葉等新鮮植物,披裹得像隻穿著蓑衣的猩猩。頭上套著鳥喙狀裝飾物,可能是保護頭面部的。陰部戴著護具,看不出是用什麼做的。大腿上裹著香蕉葉,小腿上裹得較厚,狀如圓滾滾的綁腿。腳上似乎也墊著植物莖葉。

至於頭上插的兩扇繪有環紋的鳥翼狀裝飾物,少數變異成其他形狀,譬如長方形或團扇形,上頭畫著十字架。還有人圍在兩扇狀如合攏起來的貝殼的圓筒中,材質可能是用竹篾編成,上頭有深淺相間的圖案,圓筒頂端插有一根黑白相間、相當長的的朝天錐。

身上披掛新鮮枝葉,腿上裹著香蕉葉綁腿,頭戴鳥形、蝶形等裝飾的舞者。圖/李枝福攝

十幾位舞者站在樂者(擊搗木杵者)的對側,中間隔著柴火堆。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添加柴火,使之維持旺度。起先一位舞者踏著奇異的舞步走出來,繞著熊熊的柴火堆擺動身軀。舞者忽然衝進火推,踏出及踢出的火星迸散,四周隨之響起驚呼聲。接著出場的加多,有時幾位舞者接二連三地躍入火中。少數幾位還在火堆上站立有頃,令人怵目驚心。

我漸漸看出來,舞者大多踢著火,而非踏著火而過。踢起來的火星飛揚,營造出舞者被火焰包裹的效果。圍著兩扇狀如合攏起來的貝殼的圓筒中的舞者,似乎沒見有人躍入火中。為了存真,我用手機錄了幾段。正觀看著,有位當地人過來用英語對我說:「你們要上車了。」看看腕表,十九時三十分,距離預定的上車時間還有十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位舞者從火焰中衝出,一位剛要衝入,腿部的保護裝置清晰可辨。圖/李枝福攝。

摸黑走向停車場,回頭一看,廣場上擠滿了人,比我們的人多上好幾倍,看來附近村村莊的人都來了。火焰舞還會繼續下去,據說要跳到深更半夜。工作人員拿著手電筒照明,一位日本工作人員帶我上了一輛全是華人的車,等了一段時間才湊齊人數。十九時三十五分開車,一路沒有一盞路燈,麵包車一輛接一輛,利用車燈照明,在山路上蜿蜒,二十時三十分回到碼頭。

回到船上,利用中華電信的大旅行家方案,將手機的無線連結,連上筆電,將今晨和平號停靠拉包爾前寫好的一封信寄給家人和友人。信件如下:

各位:

今天是七月二十四日,將停靠巴布亞新幾內亞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和平號每到一個地方的前一兩天,往往播映與該地有關的電影。前天播映《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從中可以看出端倪。

二戰時,日軍攻佔拉包爾,利用戰俘(包括國軍戰俘)營建強固工事,駐紮十一萬日軍,企圖進攻澳洲。一九四三年,山本五十六自拉包爾飛往布干維爾島視察,因密碼破譯,途中遭美軍擊落。

美軍隨即圍困拉包爾,阻斷其補及,但圍而不攻,日軍困守拉包爾直到戰敗投降。一九九四年,拉包爾火山大爆發,拉包爾舊城和港口悉遭摧毀,舊城區一帶海濱至今仍滿是鏽蝕不勘的日本軍車等裝備。

和平號停靠拉包爾,將攜帶大批募集的物質捐給村民。村民為了迎接和平號,將表演只有節慶才有的火焰舞。此行可說是日本人憑弔拉包爾古戰場,甚至悼念陣亡將士。船上的二百多名華人乘客,看出其底細的可能沒有幾人。

八時四十分於和平號七○六○室室

當日二十一時四十分開船,航向橫濱。

張之傑_96
103 篇文章 ・ 224 位粉絲
張之傑,字百器,出入文理,著述多樣,其中以科普和科學史較為人知。

0

11
2

文字

分享

0
11
2
大堡礁——蘊藏無限奧秘的珊瑚礁│環球科學札記(54)
張之傑_96
・2021/11/24 ・229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張之傑

七月二十日的《船內新聞》刊載,七時正開放七樓船橋甲板,讓大家觀賞大堡礁景致。我們準時來到七樓船橋甲板,和平號沿著澳洲大陸東岸向北航行,右(東)側星羅棋布的島嶼就屬於大堡礁。這時雖已日出(是日六時三十四分日出),但船橋上很冷,風很大。可是當太陽昇起後,變得沒有風,也不冷了,變化之大難以想像。

大堡礁北起澳洲與巴布亞新幾內亞之間的托雷斯海峽,南至布里斯本以北的弗雷澤島(Fraser Island),綿亙二三○○公里(直線距離一九一五公里),面積三十四萬餘平方公里,即使在外太空也可看到,一九八一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澳洲已把它列為國家海洋公園和海上自然保護區,每年吸引的觀光客無以計數。

大堡礁衛星圖片,NASA公佈。圖/Wikipedia

珊瑚礁有裾礁(裙礁)、堡礁和環礁等三類。裾礁,亦稱裙礁,沿著陸地生長發育,猶如陸地的衣襟或裙子的邊緣。堡礁,生長在距離陸地較遠的海上,有如城堡般座落在陸地外圍。環礁,一般由火山島的裾礁演化而成,當火山島因風化而消失,就剩下一圈花環狀的珊瑚礁。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約有二九○○座礁石,以及九百座大小島嶼,其中約有六百座大陸島與三百座珊瑚島。大陸島原屬大陸的一部分,由於地殼下沉或海平面上升而與大陸分隔而成島嶼。至於珊瑚島,則由造礁珊瑚形成,也就是由珊瑚蟲的群體形成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堡礁的南端,離海岸較遠,最遠處有二四一公里;北端較近,最近處僅十六公里。在海岸與礁群之間,就是航道,和平號沿著這條航道駛往凱恩斯。船橋廣播稱,八時至十二時和平號將經過大堡礁的降靈群島(Whitsunday Islands,又譯聖靈群島)。大堡礁由若干島群構成,其中以降靈群島風光最美。

大堡礁由迤邐成群的堡礁構成,圖為從船橋望向大堡礁。圖/作者攝

降靈群島位於布里斯本以北約九百公里處,由七十四個大小不一的島嶼組成,面積二八二點八二平方公里。其中聖靈島以「白色天堂」沙灘著名,有澳洲第一灘之稱。最大島漢密爾頓島(面積一九八點七五平方公里)有商店、餐廳、高級度假村等,甚至擁有機場,整座島嶼像座觀光小鎮。

和平號經過降靈群島時,我們從船上遙望,只看到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島嶼從視線中逐一向後退去,有幾座隱約可以看到碼頭狀建築物和遊艇。過往的船橋觀光,通常會以廣播不停地解說,這天除了告訴大家八時至十二時將經過降靈群島,幾乎沒說什麼。由於看不出所以然,船橋上的人愈來愈少,連我也回房休息去了。

既然船橋上看到的大堡礁都是一個模樣——一座蒼翠的島嶼,那就調過筆來談談珊瑚和珊瑚礁吧。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珊瑚,是指珊瑚蟲群體及其骨骼的通稱。珊瑚屬於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這一綱還包含海葵。珊瑚蟲的構造和海葵相似,不過體型較小,會分泌碳酸鈣,過群體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珊瑚蟲構造示意圖,NOAA繪。圖註已改為中文。圖/Wikipedia

每隻珊瑚蟲只有幾公釐大小,每一群體由無以計數的珊瑚蟲構成。珊瑚蟲的基部會分泌碳酸鈣骨骼,形成一個類似花萼的保護層。珊瑚蟲不斷地在既有的鈣質骨骼上分泌新的骨骼,一代又一代,巨大的珊瑚礁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營建起來的。

珊瑚礁上還著生一種體質堅硬的紅藻——珊瑚藻(又稱鈣化藻),一般呈粉紅色,有些呈紅色、紫色、黃色、藍色、白色或灰綠色。它們的葉狀體上含有石灰質,可以填補珊瑚礁的空隙,對珊瑚礁的營建功不可沒。

圖/Wikipedia

一般珊瑚生活在水面至六十公尺深處,原來珊瑚蟲體內有一種單細胞的共生藻——蟲黃藻(Zooxanthella),它們受到珊瑚蟲的保護,利用光合作用將珊瑚蟲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醣類,作為彼此的養份,使得珊瑚只能在透光區內生長。

珊瑚之所以呈現五顏六色,其實與體內的共生藻有關。當水溫升高,共生藻便會分泌有毒的過氧化氫,珊瑚蟲為了自保,不得不將海藻排出體外。共生藻提供珊瑚蟲百分之九十的營養,一旦失去共生藻,珊瑚蟲就會失去顏色,逐漸走向死亡。目前各地的珊瑚礁,包括大堡礁,都受到白化現象的威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珊瑚礁只占海洋面積的百分之一左右,卻棲息著無以計數的生物,包括世界上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魚類,堪稱世界上生物最繁盛的地方,蘊藏著無限的自然奧秘,不是漂亮、美麗等凡俗字眼所能說明其萬一。珊瑚礁的破壞與死亡,是海洋生態系統的巨大威脅。

既然珊瑚只能在海平面下生長,那麼珊瑚礁是如何高出海面,成為珊瑚礁島嶼的?地殼隆起或海平面下降,都可能將珊瑚礁抬升至海平面之上。以台灣為例,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的隱沒帶上,約六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向北移動,撞向歐亞板塊,將中國東南邊緣的大陸斜坡抬高。這一造山運動迄今仍在進行,致使中央山脈每年約升高三公分。

既然中國東南邊緣的大陸斜坡可以抬高為台灣島,海平面下的珊瑚礁為什麼不能抬高為島嶼?地球是個活生生的行星。地函的熱對流,和外部的大氣作用、地質作用,無時無刻不在形塑、改變著地球。有道是: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只要加上時間的維度,任何意想不到的變化都可能發生。

張之傑_96
103 篇文章 ・ 224 位粉絲
張之傑,字百器,出入文理,著述多樣,其中以科普和科學史較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