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之傑
五月二十七日晨,和平號停靠西班牙南部的莫特里爾。這一帶有「太陽海岸」之稱,屬於安達露西亞自治區。安達露西亞的人口約百分之二十為英、德等外國人。他們一方面享受此地的陽光和新鮮空氣,一方面因為醫療免費,外國人(包括遊客)亦然,即使心臟移植等大手術也是免費的。
這天華語有三個行程:夜晚阿爾罕布宮觀光、格勒納達觀光及洞穴佛朗明哥欣賞、內爾哈洞窟及白色村莊弗里希利亞納,我們選擇後者。內爾哈洞窟的史前岩畫我久聞其名,對於今天的行程滿懷期待。
上午九時集合,隨即開車。導遊是當地人,年約六旬,身材不高,挺個大肚子。離開莫特里爾港,沿途盡是農村,導遊說,這一帶廣植橄欖、酪梨和葡萄。我們首先前往弗里希利亞納(Frigiliana),屋宇盡是白牆、暗紅色瓦,有白色小鎮之稱。導遊說,安達露西亞的白色建築是阿拉伯人統治期間留下來的風格,白色可反射光線,使室內降溫。這種白色房屋,過去一幢約二十萬歐元,現已降至八萬歐元。八萬歐元不過三百來萬新台幣,可真便宜啊!途中常看到寫有For Sale的賣房子英文廣告。房子便宜,可能是吸引外國人的另一原因吧。
房地產下挫,意味著經濟不景氣。但導遊說,這裡社會福利好,生活便宜,不論經濟怎麼不好,他還是喜歡自己的家鄉。社會福利好,意味稅繳得多,但低收入者,即月薪低於九百歐元以下者不必納稅。不過健保費每人每月三百歐元是不能少的。退休年金每月至少九百歐元。
十一時許,離開白色小鎮,前往內爾哈(Nerja)洞窟,車程約半個小時。導遊說,一九五九年元月十二日,幾個村童為了看蝙蝠,用繩子垂吊進洞,發現洞裡別有洞天,當他們看到洞裡的一具骷髏,嚇得連忙離開洞穴。這一意外的發現,使得當地政府將洞窟闢為觀光區,翌年即對外開放。
進入洞窟,不能大聲喧嚷,要使用耳機。導遊買好票,每人發一套可以掛在脖子上的耳機匣。內爾哈洞窟其實是座石灰岩溶洞。洞內可拍照,但不能使用閃光燈。我們沿著有扶手的階梯或上或下,共有四八八階。為紀念村童發現內爾哈洞窟,每年七月在最大的一座溶洞舉辦佛郎明哥舞表演。
內爾哈洞窟是座溶洞,意味著這一帶屬於石灰岩地形。地理學家最早在克羅埃西亞的喀斯特高原研究這類地形,所以又稱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地形的特殊地貌,和溶蝕作用有關。雨水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碳酸溶解石灰岩,成為碳酸氫鈣溶液。溶蝕的結果,在地表上形成峰林、滲穴等,在地下形成伏流、溶洞等。溶洞中的滴水,則因碳酸鈣沉積,形成鐘乳石、石柱、石筍、石灰華階地等。
我在中國大陸造訪過多處石灰岩溶洞,特別是黔桂一帶,都比內爾哈洞窟大得多,但大陸上的觀光溶洞,大多鋪設著五顏六色的絢麗燈光,內爾哈洞窟只在步道上設有亮度很低的照明燈,維持鐘乳石和石筍的質樸原色。這點值得中國大陸學習。
在洞窟內,看到一位女老師帶著穿制服的小學低年級學生,從事課外教學,學童靜靜地聽,沒人嘻笑,都很乖。我正在讚賞這些小學生,耳機中傳來導遊的話,洞窟觀光到此結束。不是有史前岩畫嗎?怎麼沒有看到?
詢問導遊才知道,內爾哈洞窟分為Nerja I和Nerja II兩部份。我們看的是Nerja I,Nerja II是不對外開放的。洞窟入口處的看板上還畫著鹿形岩畫呢!不禁有受愚弄的感覺。我從很年輕時就知道法國和西班牙有克羅馬儂人的洞窟岩畫,沒想到已經到了內爾哈,卻緣慳一面。
史前洞窟岩畫,最為人知的是法國南部的拉斯科洞窟、法國東南部的肖維岩洞和西班牙北部的阿爾塔米拉洞。內爾哈洞窟的岩畫不如上述幾處豐富,筆觸也較為粗糙,但已有四萬兩千多年之久,是已知岩畫中最古老的。史前岩畫的內容以動物為主,包括已滅絕的史前動物。這些岩畫非但具有藝術價值,在動物地理學上也深具意義。
中午十二點半走出洞窟,在洞窟入口處的餐廳吃自助餐。餐後前往內爾哈鎮觀光,小鎮坐落在平緩的小山坡上,緊靠著海,適合潛水、游泳等海上活動,吸引大批歐洲遊客。從身高和相貌,不必聽言語,就可以看出他們不是本地人。內爾哈鎮有「歐洲陽台」之稱,這是現任西班牙國王的祖父取的。這裡陽光明亮,和非洲近在咫尺,有如歐洲伸出去的一座陽台,既形象,又寓意深遠,取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