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科學新聞糾察隊:「人類具10秒前預知能力?」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2/11/14 ・160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晶球 photo source:pixabay
    水晶球                   photo source:pixabay

a. 新聞怎麼說?

「人類具「特異功能」,擁有超強念力、能未卜先知?這些繪聲繪影、穿鑿附會的認知,並未有堅實的科學根據支持,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體對即將發生的「大事」確實具有預感能力,並在10秒前就可只預知。根據美國西北大學神經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對於即將發生的大事件具有感應能力。研究團隊從實驗中發現,人的生理活動會在「即將到來的大事件」發生前10秒左右產生明顯變化,例如瞳孔縮放、心跳加速,以及腦部活動變化等。」–台灣醒報

這篇頗吸引人注目的報導,在英文新聞的部份,源頭很多,不太好追,有的報導比較正確(但不代表這研究結果就是無懈可擊的),有的問題很大,但大部份華文的媒體都是編譯自問題最大的FoxNews.com的這篇:Can our bodies predict the future?。台灣的源頭是台灣醒報記者李長勳發佈在Yahoo新聞上的版本,我判斷應該是直接抄中國網站的,可能連原始(但依舊有錯)外電報導都沒看就發了。醒報現在同時供稿給多家台灣媒體,也證實沒有任何台灣媒體有把關的能力。

b. 錯誤在哪裡?原始資料或正確資料怎麼說,正確的詮釋應該是?

我們直接來看西北大學自己的新聞稿研究全文,作者是Julia Mossbridge,Patrizio Tressoldi,與 Jessica Utts。主要作者Julia Mossbridge是一位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已經發表過12篇paper。這篇論文的發表時間是今年10/17日,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

首先,在醒報的報導中提到「研究團隊從實驗中發現,人的生理活動會在「即將到來的大事件」發生前10秒左右產生明顯變化,例如瞳孔縮放、心跳加速,以及腦部活動變化等。」這是錯的,因為這是一篇後設分析研究,也就是三位作者並沒有進行實驗,他們是針對過去已經發表過的研究案例跟數據進行再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報導又提到「為了驗證人體是否真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西北大學神經學家茱莉雅莫斯布里奇與其研究團隊共同分析了24項研究,並將其中存在偏見或錯誤的研究結果刪除。」這也是錯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6項,而非24項,從1978-2010年的研究。也沒有將存在偏見或錯誤的研究結果刪除,並不是不該刪除,而是研究團隊的研究方法寫得很清楚,他們是很寬鬆地將這段期間內,以英文、德文、義大利文、法文發表的量化相關論文非重複的實驗案例結果都納入,不管同儕審核的品質如何。他們並沒有去判斷哪些是有偏見的或是錯誤的。

然後更扯的是報導說:「在試驗中,科學家安排受試者瀏覽一系列的畫面,其中安插部分令人恐懼的畫面隨機出現於圖片群組中。結果顯示,受試者會在10秒前感應到下一個可能是令人恐懼的畫面即將出現。」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是篇後設分析研究,並沒有做試驗。至於為何報導會出現這段,應該是因為Foxnews.com的那篇報導裡頭有插入這段「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hysical responses including heart rate, pupil dilation and brain activity change between one and 10 seconds before people see a scary image」,但這段是Foxnews自己加油添醋的。原論文裡頭並沒有這樣的陳述。

最後,報導說「雖然莫斯布里奇團隊成功證實人類具有預知能力,不過部分科學家持懷疑角度看待這項研究,『很有可能是研究中的受試者某些主觀偏見恰好發揮而已。』」一個不是沒有缺點的後設分析研究就可以成功證實人類具有預知能力?先不論報導本身犯了多起嚴重錯誤,就原論文來說,可以質疑的點包括:1. 是否有系統性錯誤? 2. 更多沒有正面結果的研究一開始就被捨棄而未發表,後設分析很容易陷入在偏頗的結果中重新複製的圈套。 請見LiveScience對這篇研究較中肯的報導。身為新聞媒體報導者,對於這類比較聳動的消息應該更嚴格檢視才是,現在反而是愈誇張愈不可能愈難以置信的科學新聞,愈容易被大篇幅報導,而且採取毫不質疑的寫作態度跟下標方式,真的很糟糕!

c. 感想

醒一醒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82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錯誤可以增長大腦!重新定義犯錯,讓孩子更喜歡數學──《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
臉譜出版_96
・2019/04/01 ・3463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472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改變學生對犯錯的看法?

老師或家長能夠採取的行動當中,最有效的就是改變在孩子出錯和答錯時所表現的態度。最近我收到一個令我很感動的影片,是一位老師寄來的,這位老師參加過我的線上課程,而從這個學年開始,把錯誤的重要性和價值教給一班成績不好的學生。這班學生在一年之間改頭換面,讓自己從過去的失敗中重振,和數學重新建立興趣。

這個老師寄來的影片是這些學生的反響,在影片中,他們說到「錯誤可以增長大腦」這個觀念讓自己完全改變了。他們說,過去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這種思維阻礙了他們進步,新來的老師給他們很多觀念和教法,讓他們擺脫長久以來對數學的恐懼,用新的態度跟數學打交道。如果我們讓學生知道錯誤是正面的,就能給他們一種如釋重負的解脫感。

如何重新定位錯誤

在我開給老師和家長的線上課程中,我分享了關於錯誤的新觀念,也提出一個難題給大家當作課堂活動。我請上課的人設計一個新的活動,這個活動要能夠在教室或家裡重新定位「錯誤」這件事。

有位老師的回應我很喜歡,她告訴我她會在上課一開始,要學生把一張紙揉成紙團,然後一邊想著數學做錯時的感受,一邊朝黑板丟紙團。她請這些學生藉由丟紙團來發洩他們的感受─通常是挫折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教室重新定位「錯誤」這件事,紙團上的紋路就代表學生的大腦增長。圖/臉譜出版社提供

接著,她要學生撿回自己的紙團,把它攤平,然後用色筆描出紙上所有的摺痕,這些紋路就代表他們的大腦增長。最後,她要這些學生把這張紙收進文件夾,保管一整個學年,隨時提醒他們錯誤的重要性。

幾年前我開始和金.哈莉維爾(Kim Halliwell)合作,她善於鼓舞學生,是維斯塔聯合學區(Vista Unified School district)的老師,我和該學區的一群老師已經密切合作兩年多,哈莉維爾也是其中一位。去年我去參觀哈莉維爾的教室,看到牆上貼滿學生畫的漂亮大腦圖畫,畫紙上寫滿了跟大腦成長和錯誤有關的正面訊息。

漂亮大腦圖畫,畫紙上寫滿了跟大腦成長和錯誤有關的正面訊息。 圖/臉譜出版社提供

哈莉維爾向我解釋,他們先一起複習跟大腦成長有關的訊息,然後她要學生挑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寫在自己的畫裡。

分享錯誤並了解錯誤帶來的好處

另外一個在課堂上讚揚錯誤的方法,是要求學生交功課,形式不拘─即使是測驗卷也行(但給學生做測驗的次數越少越好),然後老師再特別標出他們「最喜歡的錯」。老師應該跟學生分享,而且這些錯應該是觀念錯誤,而非數字算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老師還可以跟全班分享,同時讓大家討論錯誤是從哪裡產生的,以及為什麼是錯的。這也是加深重要觀念的好時機。有學生犯錯是好事,因為他們正處於努力認知的階段,他們的大腦在放電與增長。分享並討論錯誤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只要有一個學生犯某個錯,也會有其他人出同樣的錯,所以讓每個人都重新思考錯誤是非常有幫助的

如果替學生的數學功課打分數(我在後面會討論到,這是毫無益處的做法),而且一犯錯就扣分,學生就會接收到對犯錯和數學學習很負面的訊息。若要灌輸成長型思維,傳達數學學習的普遍正面觀念,老師應該盡可能捨棄測驗和打分數;假如非得繼續測驗打分數,針對錯誤的地方就應該給一樣的分數或是更高分,同時附上一個訊息,指出這個錯是學習和大腦成長的絕佳機會

錯誤是學習和大腦成長的絕佳機會。圖/kisspng

透過一對一互動建立成長型思維

在課堂上公開重視錯誤雖然重要,但老師也必須一對一給予正面訊息。我的女兒剛開始上學的那幾年,老師給予的都是相當負面的回饋,讓她在很小的時候就產生僵固型思維。她四、五歲時患有聽力障礙,就因為這樣,老師認定她能力不足,所以給她做簡單的功課。當時她才四歲,但心裡非常明白,回家後問我為什麼老師給其他小朋友做的功課比較難。

我們知道,學生在學校會花很多時間弄清楚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所以我的女兒感覺得到她的老師不很看重她,正因如此,她開始相信自己很笨。但自從三年前,她進了一間很棒的小學就讀,這間學校的老師很快就發現她的僵固型思維,看出這種思維讓她退縮。現在她十二歲,整個人脫胎換骨,變得很喜歡數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改變僵固行思維,開始喜歡數學。圖/pixabay

我的女兒念四年級的時候,仍然持著僵固型思維,有一次我和她在她的學校旁聽三年級生上課。老師把兩個數字問題寫在白板上,我的女兒答對一題,另一題答錯。當她發現自己答錯之後,馬上表現出負面情緒,說自己數學很差,連三年級生都不如。我便乘機傳遞很直接又重要的東西給她。

我說:「妳知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妳答錯的時候,妳的大腦會增大,可是答對時腦袋裡什麼事也沒發生;大腦沒有增大。」這就是老師在學生犯錯時,可以跟他們進行的一對一互動。她瞪大眼睛看著我,我知道她明白了這個觀念的重要性。現在她上六年級了,已經是個很不一樣的學生:她欣然接受錯誤,肯定自己。有這種改變並不是因為教她更多數學或其他功課,而是教她要有成長型思維。

皮亞傑:「對學習來說讓心智模型產生不平衡狀態是必要的。」而錯誤能引發不平衡狀態。

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圖/wikimedia

在一九三○年代,世界頂尖的瑞士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駁斥了「學習即熟記程序」的看法;他指出,真正的學習是需要去理解觀念如何結合在一起。他提到,學生的心智模型會規畫統整觀念的方式,當這些心智模型對學生來說有道理時,他們就處於平衡(equilibrium)狀態(可參考 Piaget, 1958 , 1970 等)。

當學生遇到新觀念時,他們會努力地把新的觀念放進現有的心智模型,但若是看起來放不進去,或是他們既有的模型需要改變,就會進入不平衡(disequilibrium)狀態。處於不平衡狀態的人明白新的資訊無法納入他們的學習模型,不過因為新資訊解釋得通,所以也沒辦法摒棄,於是他們就必須盡力更改模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平衡的過程會讓學習者很不自在,但皮亞傑主張,不平衡狀態才能帶來真正的智慧。皮亞傑告訴我們,學習是從平衡狀態進入不平衡狀態的過程,在平衡狀態,一切觀念都融合得很好,而在不平衡狀態,則有新的觀念無法融入。皮亞傑指出,這個過程對於學習來說是必要的(Haack, 2011)。

重視錯誤、學會與不平衡狀態共處

在第 4 章談到數學演練和哪些演練形式有益、哪些無益的時候,我還會多加說明。現行數學教育的一大問題就是,學生接收到重複簡單的觀念並不會幫助他們進入關鍵的不平衡狀態。我們很清楚,能容忍模稜兩可的人會讓不平衡狀態更容易過渡到平衡狀態──這是我們必須給學生經歷更多數學上的模稜兩可與冒險的另一個理由。

針對錯誤與不平衡狀態的研究對數學課堂有極大的影響,不只是影響了處理錯誤的方式,還包括給學生的功課。如果我們希望學生犯錯,就必須給他們具挑戰性、有難度的作業,引發不平衡狀態。這種功課也應該要附帶與錯誤有關的正向訊息,讓學生在解決難題、犯錯及繼續下去時能夠覺得自在

這對很多老師來說會是重大的轉變,因為他們目前在數學課上設計給學生的活動,是為了確保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因而給學生一些通常能正確作答的問題。這就表示,學生並未充分施展能力,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會學習並讓大腦成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平衡狀態對於學習來說是必要的。圖/flikr

和杜維克一起參與工作坊的時候,我常聽到她告訴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把功課做對並不是特別優秀的事,因為這表示他們不是在學習。

杜維克提到,假如孩子回家之後說他們在上課或小考時答對了所有的題目,家長應該要說:「噢,真是可惜,那表示你沒機會學到東西。」這雖然是個激進的回饋,不過我們有必要給學生強烈的訊息,去壓過他們經常在學校得到的想法──做得對最重要、正確是智力的表現。我和杜維克都企圖扭轉老師的目標,讓他們少重視正確成果,多重視錯誤。

 

本文摘錄自《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 2018 年 12 月,臉譜 出版

 

 

 

臉譜出版_96
84 篇文章 ・ 254 位粉絲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文學。人文。科普。藝術。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文章沒有科學證據,是害人又害己的呀!
mvpisi3
・2015/12/10 ・187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42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按:本次事件感謝作者洪群甯和陳怡嘉等其他專家的指正,未來泛科學會優化留言系統以強化討論進行。此次的事件編輯部責無旁貸,未來若相關事件再次發生時,將會依循以下方式處理–

基於尊重作者的專業與觀點,我們不會在未徵得作者共識前把文章下架,如果文章有誤,與事實不符,我們會作出以下處理:

編輯部內部討論,判斷是否出錯。
發現錯誤,知會作者再查證。
要求作者修改文章,確認事實。
重新發表文章,文末註明修改原因。
在網頁及主要社群媒體帳號(如 Facebook )公告已作出之修正。

我是洪群甯,一位正在學習心理學的碩士生,心中小小的願望是想藉由科普寫作推廣心理學,但是這條路總是在錯誤中學習……

螢幕快照 2015-12-08 下午6.25.15

螢幕快照 2015-12-08 下午6.26.14

身為科普文章應該有的樣子是…..

今年三月我在泛科學當實習編輯,當時寫了一篇文篇「排整齊讓你感覺對了」試圖去描述為何有些人會有想把東西排整齊的行為,但文中僅是推論卻沒有引用「科學」證據,這完全是犯了科普大忌呀。

泛科學作為一個努力推廣科學知識給予大眾的網站,所撰寫的科普文也一定是要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而這也是科普文的核心價值,引用自維基百科對「科普作品」的定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普作品的角色主要充當專業科學論文與大眾文化之間的橋樑。生產這類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要用淺白的言辭去交代準確的科學數據和研究,令大眾更容易領會這類資訊。

定義看來科普作品的核心就是要準確地傳遞科學研究結果,而科學結果是經過大家熟知的步驟:【觀察-提出問題-參考文獻提出假說-做實驗-是否能驗證假說】;也就是說科學知識要能被科學界承認,不僅是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假說,還需要進一步做實驗證明自己所提出的假說是可信的,甚至是能夠被後人重現複製做出來。

因此作為一位科普人,要撰寫一篇好文章的是需要大量文獻研究佐證,作者就像是科學與大眾間的橋樑,負責幫大眾閱讀該領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然後將脈絡裡清楚之後再以淺白的口文去述說,這也是泛科學大多數作者致力於方向;而有時候作家可能因為閱讀的量少了些、翻譯能力差了點,或求快出文章就偏頗地寫出不符合該領域共識的論調。

但我當時卻屬於 — 誤把自我推論當作科普文撰寫,只先在腦中猜想可能造成排整齊背後的原因,好比是否為視覺處理的緣故?或是控制感讓我們想要排整齊?卻沒有充分地查找資料驗證,然後將想法兜在一起就寫出文章,時任心理文實習編輯的我便將文章po上網,造就了這場害人又害己的恐怖錯誤(跪)。

第一時間的讀者指正

在泛科學網站中,每篇文章的背後都有讀者留言的欄位,讀者的回應與建議時常讓該文作者有不一樣的見解,甚至當遇到留言者是該領域同好時,其內容就更夠幫助這篇文章被闡述得更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在刊登文章的當時,就有該專業領域的讀者反應與疑慮(連結),目前為美國耶魯認知心理學博士候選人陳怡嘉,也很明確地指出「排整齊讓你感覺對了」一文並沒有引用相關/直接研究來佐證;而在這一天上萬人瀏覽的科普網站中,這文章的負面影響是讓讀者接收錯誤資訊,誤以為這就是排整齊背後的「答案」。

螢幕快照 2015-12-08 下午7.01.59

當時我僅做了「修正文章」但這又是另一場悲劇,因為「為何人會排整齊」這問題根本沒有直接研究證據沒有答案;修正只是又做了另一番推論罷了,最恐怖核心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那就是「還是沒有科學證據」!

時至今日事隔半年,因台大校訊訪問了泛科學這起爭議又再度被提起,離開了泛科學的實習編輯變成了一位正職學生的我,才漸漸明白原來錯誤一直都在只是我始終沒看開。

科普人應有的責任….

身為一位推廣科學的科普人理應嚴謹地拿出證據說話,卻因我一時腦殘把推論幻想文當科普文,而生出了這號稱科普文卻絲毫沒科學成分的文章,這一點確實是我怠忽職守科普人的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抱歉我失職了,但今後我會記取教訓更嚴謹!」原本的錯誤資訊也已經不知道散播了多遠;無論如何我都會面對並承認這場錯誤,將這次經驗作為往後寫科普的教訓,未來時時提醒自己用更謙卑更嚴謹的腦去看待科學,以及背後能使其言之有物的證據們。

畢竟科普寫作的一小步,是可能毀掉或成就科學領域的一大步!

mvpisi3
9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實習生。 接觸心理學後,看到她其中蘊含能讓人過得更好的力量;開始想著要如何用文字幫心理學走出象牙塔,讓每個人在徬徨時都能想起「哦原來方法早就存在我心中了」。聯絡我:mvpisi3@gmail.com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不知道、不理解科學常識,該被責怪嗎?不然呢?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5/07/06 ・199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26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Only two things are infinit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 and I’m not sure about the former.

–Albert Einstein

最近因為八仙樂園事故,與科學有關的討論激增,照理來說,我應該很高興才對,畢竟 PanSci 成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到各種時事議題中的科學層面,並樂於討論。這次事件雖然是悲劇,也的確激發了很大量的討論…但為何我高興不起來?

週末仔細想了想,才驚覺原來絕大多數的討論形式,變成了我最不想看見的形式,而且漸成一股向下的批判螺旋。例如:

  • 一開始,責怪參加粉趴者欠缺科學常識,粉塵爆炸的危險性都不知道。
  • 接著,到處流傳治療燒燙傷秘方,包括政治人物,然後大家開始批評這些傳播秘方的人。
  • 然後,嘲笑電視新聞記者腦殘,竟然說「水加熱就會產生氧跟氫」。
  • 還有,藝人賈永婕說屍皮對死者不敬,衛福部立即改稱大體皮膚。然後因此受到醫生批評跟許多網路意見的嘲諷。
  • 最新,但應該不是最後,是有自稱專業者在臉書上發言,引經據典地說主辦單位用的粉材質不防火,跟國外用得不一樣,所以才會出那麼大的事。這發言傳遍網路,但後來才有人細讀資料,發現其實該位自稱專業者的發言根本錯誤百出。

除此之外,跟八仙事故無關,但讓我有同樣感覺的,還有前陣子台北市議員質詢柯文哲市長「肚臍的英文怎麼唸」,柯文哲立即回應「umbilicus」打臉的「彥伯問臍」事件,藝人炎亞綸的「地質系」事件,復興空難黑盒子判讀結果顯示一號引擎被人為關閉,跟一開始許多媒體或評論讚頌機長避開人群對比之下的尷尬等。我對於批評政治人物、藝人、或媒體一點問題也沒有,該批就批,但是當一種集體的「這科學常識耶,你連這也不知道,白X嗎?」的選邊站氛圍逐漸形成,並且讓人羞於開口討論時…因為密度與頻率高,讓我感覺頗不安。

tumblr_m72ct3TAYj1rnxsmao1_1280
圖片來源:It’s Okay to be Smart(http://www.itsokaytobesmart.com/post/27133617699/neil-degrasse-tyson-giving-the-finger) 注意:這張照片是被修改過的,Neil deGrasse Tyson原本比的是食指。

首先,我要承認,PanSci 也常常用嘲諷的方式去批評其他媒體的不科學以及散佈偽科學謠言的作為,「打臉」的力道也不總是掌握得很好,但不管是編輯部還是作者,我們都傾向於針對結構性產製錯誤科學訊息的組織(特別是大眾媒體跟企業)加以批判,並盡所能完整清楚地提供正確訊息,而非針對個人。我們並不希望使得一般民眾、網友也擔心自己的發言會被揪出來痛罵,因而更不敢討論。進一步,我們希望不管是一般個人、或是媒體工作者,都能到 PanSci 來提問跟確認跟科學有關的流言,或是討論怎樣詮釋跟傳達比較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我會對這樣站在一種科學正確的高度往下責罵的討論形式如此敏感(以及反感),一部分是因為 PanSci 期望更多人勇於討論科學,並透過加入 PanSci 這樣許多熱愛科學的夥伴聚集的空間,獲得正面跟正確的回饋,激發更多人對科學及理性思維的追求,而不是因為不懂科學原理、講錯話、就被釘在牆上,罵到臭。另一部分,很個人的因素:因為我就是原本熱愛科學,但唸書時科學學科沒唸好,因此曾經很畏懼科學,羞於針對任何科學議題發言跟討論的人。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跟我過去一樣。

我這五年來仔細讀遍了 PanSci 上五千多篇科學文章(這是編輯的份內工作),看了數十本科普書,主辦且聆聽了上百位科學演講,但說實話,我依舊不具備任何一門科學的專業,我終究不是任何一個領域的科學家。儘管如此,現在的我對於參與科學討論是非常有熱情跟自信的,因為我知道我可以發問,我懂得如何發問,而且我知道科學社群是友善且樂於分享的。我當然也有能力寫科普文章,而且我知道如何寫得好,在傳達正確不偏誤的科學訊息同時,讓大家願意看完還願意分享。這是 PanSci 的作者跟所有曾參與討論的社群教會我的,我視為人生最珍貴的寶物,並希望透過 PanSci 讓更多人也獲得。

跟我一樣獲得這寶物的,還有編輯群裏頭的每一位。雖然除了我以外,其他的編輯都是某一個科學本科的畢業生,但面對浩瀚無涯的科學領域跟不斷發現,我們永遠都只是無知者。不正是因為我們無知,所以才會想探索這宇宙嗎?不就是因為有無數錯誤的累積,人類才得以在某些時刻,在某些人身上因緣際會地迸發出些許光芒嗎?

是的,我知道看見那些講得詫有其事的科學謬論被廣傳很難受,事實上我對此簡直反感到想吐(特別是現在內容農場跟LINE用戶簡直搭配得天衣無縫)。對於那些明知有問題還不把關的產製者跟傳播者,我們理當不屑,並指出錯誤,提供正確訊息;但針對個人的科學知識不足,我認為應該溫和一點。當重大事件發生,我們都處於不安而需要更多資訊來增加安全感的狀態,加上流言產製的成本總是比正確資訊來得低,也更聳動吸睛,在這場傳播戰中,我們始終居於弱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打造一個更多人能夠信任,願意參與,靜下心來自在聊科學的場域,就是改變的契機。現在的 PanSci 還距離最終目標很遠,但如果目標在那,那這台列車就不該沿途不斷把人撞飛,而是當有人揮手時,停妥讓人上車。不願意上車的,或搭著搭著想跳車的,當然也勉強不了就是了。

以上,一點感觸。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82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科學新聞糾察隊:「人類具10秒前預知能力?」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2/11/14 ・160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晶球 photo source:pixabay
    水晶球                   photo source:pixabay

a. 新聞怎麼說?

「人類具「特異功能」,擁有超強念力、能未卜先知?這些繪聲繪影、穿鑿附會的認知,並未有堅實的科學根據支持,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體對即將發生的「大事」確實具有預感能力,並在10秒前就可只預知。根據美國西北大學神經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對於即將發生的大事件具有感應能力。研究團隊從實驗中發現,人的生理活動會在「即將到來的大事件」發生前10秒左右產生明顯變化,例如瞳孔縮放、心跳加速,以及腦部活動變化等。」–台灣醒報

這篇頗吸引人注目的報導,在英文新聞的部份,源頭很多,不太好追,有的報導比較正確(但不代表這研究結果就是無懈可擊的),有的問題很大,但大部份華文的媒體都是編譯自問題最大的FoxNews.com的這篇:Can our bodies predict the future?。台灣的源頭是台灣醒報記者李長勳發佈在Yahoo新聞上的版本,我判斷應該是直接抄中國網站的,可能連原始(但依舊有錯)外電報導都沒看就發了。醒報現在同時供稿給多家台灣媒體,也證實沒有任何台灣媒體有把關的能力。

b. 錯誤在哪裡?原始資料或正確資料怎麼說,正確的詮釋應該是?

我們直接來看西北大學自己的新聞稿研究全文,作者是Julia Mossbridge,Patrizio Tressoldi,與 Jessica Utts。主要作者Julia Mossbridge是一位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已經發表過12篇paper。這篇論文的發表時間是今年10/17日,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

首先,在醒報的報導中提到「研究團隊從實驗中發現,人的生理活動會在「即將到來的大事件」發生前10秒左右產生明顯變化,例如瞳孔縮放、心跳加速,以及腦部活動變化等。」這是錯的,因為這是一篇後設分析研究,也就是三位作者並沒有進行實驗,他們是針對過去已經發表過的研究案例跟數據進行再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報導又提到「為了驗證人體是否真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西北大學神經學家茱莉雅莫斯布里奇與其研究團隊共同分析了24項研究,並將其中存在偏見或錯誤的研究結果刪除。」這也是錯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6項,而非24項,從1978-2010年的研究。也沒有將存在偏見或錯誤的研究結果刪除,並不是不該刪除,而是研究團隊的研究方法寫得很清楚,他們是很寬鬆地將這段期間內,以英文、德文、義大利文、法文發表的量化相關論文非重複的實驗案例結果都納入,不管同儕審核的品質如何。他們並沒有去判斷哪些是有偏見的或是錯誤的。

然後更扯的是報導說:「在試驗中,科學家安排受試者瀏覽一系列的畫面,其中安插部分令人恐懼的畫面隨機出現於圖片群組中。結果顯示,受試者會在10秒前感應到下一個可能是令人恐懼的畫面即將出現。」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是篇後設分析研究,並沒有做試驗。至於為何報導會出現這段,應該是因為Foxnews.com的那篇報導裡頭有插入這段「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hysical responses including heart rate, pupil dilation and brain activity change between one and 10 seconds before people see a scary image」,但這段是Foxnews自己加油添醋的。原論文裡頭並沒有這樣的陳述。

最後,報導說「雖然莫斯布里奇團隊成功證實人類具有預知能力,不過部分科學家持懷疑角度看待這項研究,『很有可能是研究中的受試者某些主觀偏見恰好發揮而已。』」一個不是沒有缺點的後設分析研究就可以成功證實人類具有預知能力?先不論報導本身犯了多起嚴重錯誤,就原論文來說,可以質疑的點包括:1. 是否有系統性錯誤? 2. 更多沒有正面結果的研究一開始就被捨棄而未發表,後設分析很容易陷入在偏頗的結果中重新複製的圈套。 請見LiveScience對這篇研究較中肯的報導。身為新聞媒體報導者,對於這類比較聳動的消息應該更嚴格檢視才是,現在反而是愈誇張愈不可能愈難以置信的科學新聞,愈容易被大篇幅報導,而且採取毫不質疑的寫作態度跟下標方式,真的很糟糕!

c. 感想

醒一醒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82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