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Gilver
你知道嗎?不只吃的東西裡面可能有餿水油,連你看的新聞可能都有毒!當人們開始仰賴媒體做為獲取知識及生活資訊的管道時,若不小心攝入混入此毒的新聞資訊,雖不會造成立即傷害,卻可能會損壞你的思考能力,甚至不小心變成別人的笑柄。
當Z編問起大家最有印象的科學偽新聞,馬上就可以聽到「英國研究」和「關X時刻」兩個答案。雖然,這些新聞節目帶給我們不少茶餘飯後的話題,可若這些新聞沒有實驗基礎,或者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亂下標題、甚至吹牛,那可就不是科學普及的成功,而是偽新聞的知識浩劫啦。
本次微型點子對撞機M.I.C.邀請到《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 作者黃俊儒老師,以及《哲學哲學雞蛋糕》 作者朱家安,帶大家從媒體傳播、邏輯思辨,重新檢視生活中的科學偽新聞,一起來為各位「解毒」!
朱家安:媒體、言論自由與新聞錯誤
http://youtu.be/3PS4O2vXyQ0
朱家安是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經營全台灣髒話最多的哲學部落格「哲學哲學雞蛋糕」 ;是泛科學專欄作者之一,也和泛科學Z編另外主持簡報設計團隊 Anchr 。對於「哲學」,朱家安認為它和科學有些相似,著重於邏輯、分析生活中的瑣碎概念,能作為通往偉大研究的基礎,但常讓人覺得不知道為什麼要研究這種東西。他覺得如果一般人看不懂哲學家的話語,那是哲學家出了問題!這樣的信念使得朱家安投身於哲學推廣,希望能把哲學用大家聽得懂的形式傳播出去。
言論自由:真理是否真的越辯越明?
廣為人知的英國哲學家John Mill,是著名的效率主義者,他研究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價值並給予辯護,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言論自由。在當代,詆毀教會或貴族,可是會被處刑的事!「當大家都可以說話的時候,真理更有機會浮上檯面。言論自由是為了促進討論、累積可靠的知識。」錯誤必須能被指正,擁有正確知識的人得有機會發言。然而他話鋒一轉,「正身處網路時代的各位在看過網路筆戰之後,想必會覺得John Mill太樂觀了!」
當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時,是不是有些人的言論,比其他人更自由呢? 「像是辦公室面對主管,就算他講錯也無法輕易出言糾正,糾正也不一定有用。」言論自由衍生的問題常來自社會背景,朱家安舉出一個雜誌裡營養食品研究的例子:它乍看之下好像是篇客觀的報導,玄機卻藏在左上角……在不起眼的角落,寫著「廣告企劃部製作」。「財團能運用投資人給他的資金來讓他的聲音更大、更容易深入人心。」朱家安另外舉苗栗大埔徵收為例,當時縣政府有錢買下四大報頭版,但其他持有議題資訊的人卻沒有足夠的錢這麼做,頂多只能社群媒體PO文。
冰山之一角:媒體的操弄你真的都有辦法辨認嗎?
媒體的新聞操弄術有很多種,朱家安形容它是一座泰半體積隱沒於海水之下的冰山,容易辨認得少,不易辨認得多。美食新聞 即是常見的一種,它迎著時下話題見縫插針,譬如像是五月底粽子貴了,改吃茄子 的新聞,這種比較容易辨認。但接下來的新聞就比較難了,例如,有一個公關公司架設的免費網站 ProfNet (專家網),能引介專家來為你的藥廠廣告背書!這個網站透過限制、決定客戶跟專家有哪些互動選項,從而抽成、獲利,所以你就會看到有專家背書的新聞,但不確定可信度有多少。
滅火用的八卦新聞 雖然沒什麼營養,但它能在一些重要的時刻把閱聽人的注意力從重大事件身上轉開;再來,一些扭曲事實 的新聞例子特多,有個特別誇張的是有電視節目在立法院佔領期間把國內組織「零時政府」(g0v) 扭曲成「臨時政府」,藉以誤導僅靠傳統媒體的閱聽人。更誇張的,某些新聞被媒體刻意不報導 ,除非從其他資訊來源得到消息,否則這些事件對閱聽人來說,就變得「根本不存在」了。
為什麼會這樣?談談「第四權」
媒體和民眾是互相養成的。 媒體是第四權,促成民眾「知」的權利。問題在於,媒體餵養給民眾資訊時,要考慮到那些資訊是民眾願意看的。那麼,人民是否真的對於那些對他們真的重要的事情感興趣呢?不見得。
民眾最需要知道的消息,通常不會是最有趣、最便宜的消息。目前最便宜的報導「周刊王」即是媒體商業化下的產物,它大量製造有趣、吸睛的報導,卻同時把你的目光從最重要的消息身上移開。人民雖有知的權利,但問題在於要知道些什麼? 縱使名模的緋聞跟我們其實無關,我們對它的興趣卻比政府官員貪污案、環境被破壞來得更多。媒體娛樂化的濫觴,莫過於明明知道哪裡有瘋狗咬人才重要,卻選擇去報人咬狗這種和民眾福祉不相關的娛樂性話題。
媒體會影響民眾的認知。 舉北捷隨機殺人案為例,媒體描述個案的手法容易講得罪證確鑿,如果在案情尚未明瞭的時候未審先判,將會影響到人們後續的想法!用看完一則新聞之後的心情,來判斷嫌疑犯的清白與否,這樣的作法並不公正。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曾提問:如果我所處的世界是惡魔在欺騙我,身處幻覺的我是否會發現?同樣的,如果看到一則偽新聞,我有沒有辦法判斷出來?如果無法確定,那對於它的真實性就應該要存疑。
批判思考: 揪出新聞的錯誤
對於偽新聞,朱家安建議大家可以有以下的檢驗方式來揪錯:
謹慎看待嘲弄型的論證 :一個人對於社會議題所提出的意見,並不應個人操守來判斷他說得有沒有道理,又稱為「人身攻擊的謬誤」。
挽救機制 :如果某媒體報導了一篇錯誤的新聞被糾正而道歉,它的道歉也應該要附在最原始的那篇新聞後面,而不是另外發一篇道歉文章就算了。另外, 零時政府g0v推出的外掛程式 新聞小幫手 ,也能夠協助使用者揪出新聞的錯誤。
多元來源 :獨立媒體 (可參考列表 ),或稱小資媒體,他們沒有財團當靠山,這代表他們還不夠譁眾取寵,以至於賺錢的地步,從而讓人覺得它們的新聞是有保障的,不會為了賺點閱率、服務廣告商而搞大量置入性行銷。
論點整合 :主流媒體上論點攻防不會被呈現出來,更不會被整理。在網路時代,我們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整合判斷意見的攻防,進行議題的完整討論 。
注意力經濟:一個注意力比內容還要貴的時代
不管媒體丟出什麼樣的內容,最終目的是要吸引你的注意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你不真的想要的事物上。我們都是媒體,除了不要浪費自己的注意力,也避免未讀先推、奇文共賞,或中了「意氣曝光」 (透過網路投票激起雙方的討論賺取點閱率)的下懷。「在每個人都是守門人的時代,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義務。」朱家安以這句話做結。
黃俊儒: 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
在「閱毒新聞」的上半段,朱家安跟大家談了媒體的本質,接下來《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 作者黃俊儒老師,則聚焦在台灣媒體詮釋科學的新聞套路。
http://youtu.be/Ts-v7ZwWJHY
黃俊儒形容,科學和科技的討論像一顆被包裝在核心的糖果,而只有在古早時代,才有辦法直接從罐子裡面拿到糖吃。現在的糖果都有包裝紙,要是好開便罷,有的還是黏得緊緊的糯米紙,讓你懶得把它撕掉就直接下肚了!有的糯米紙,甚至還有味道呢。「這就是我對台灣科學報導現況的感受。你得要知道你吃的糖果,外面包裹了幾層!」黃老師說道。
層層包裝的科學新聞
科學議題外包裹著科學語言,更外層則是媒體的語言。例如這則十大恐怖熱量外食 的新聞,一看就讓黃老師懷疑是科學的問題還是媒體的問題。它有營養師的分析,但也只有那麼一位在記者會上的營養師被訪問。查了以後發現事情是這樣的:這名「美女營養師」,在一場設宴的高級記者會中,先是洋洋灑灑的列了十大熱量外食排名,接著用科學語言說明熱量高低如何比較,最後表示:為了健康,最好喝蜆精。關鍵詞這就出來了!那你還要相信這個排行榜嗎?
黃老師說,每當他覺得某則科學新聞怪怪的時候,就會試圖從「科學的問題」跟「媒體的問題」去懷疑,懷疑了十幾年、蒐集相當的新聞數目後,他嘗試把國內科學新聞常見錯誤歸納出十種類型。在今晚這場演講裡他僅介紹五種,其他的請參考書裡的內容。
理論錯誤:車是停了,但傷亡必定慘重!
理論錯誤 的科學新聞是我們普遍最能想像得到的案例,記者把科學知識寫錯了。黃老師認為,這和現在媒體從業人員的培養管道是有關聯的。例如這則新聞 ,台灣高鐵在地震模擬演練的表現,被拿來跟日本的新幹線相比,結果竟然如此寫道:日本的新幹線能在三秒 就緊急煞車!用時速三百公里的高鐵來算,若只靠三秒就能煞住,那將會發生更為嚴重的事故。稍微計算一下,高鐵車廂若是真的煞住,那將會產生2.83倍的重力加速度,比你打開窗戶跳下去的加速度還猛烈,車就算煞住了,恐怕也沒人能生還。
其實若檢視一下它的來源,稍微想一下:誰希望高鐵通車順利?誰希望它不順利?當時的執政黨是民進黨,這個新聞是聯合報爆出來的,大概就可以猜到個所以然。可是這樣的新聞還是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重要的媒體之上。
關係錯置:「零檢出」的意義
關係錯置 的科學新聞比較難判讀,但發生的機會也很高。例如「有毒物質真的可以『零驗出』嗎?」這個問題,它可以這樣子破解:用什麼東西去量、可以得出零檢出?想像一下,人假如近視了,他能否看清楚一個物體,和他佩戴的眼鏡度數直接相關的。不去問配的度數夠不夠、只問你視力好不好,那個意義就是很有限了!
關係錯置大致上有幾個類型。第一種是「倍數的錯置 」,這在歷年食安危機時都可以看到,例如這則:多洗五分鐘的熱水澡,致癌風險多五倍。 用來當成被乘數的風險值若是極微量,那麼談論極微風險的五倍有沒有意義呢?它這樣算沒有錯,但它的風險在你心中會膨脹得很大。這也可以說成是種「數據性民粹」。
另一種類型叫做「數據黑箱 」,科學的過程被忽略、不被討論,只看到東西放進去、數據就跑出來了!如果你捨棄靈敏的機器不用、選擇一台很鈍的機器去測量,那當然什麼都可以零檢出。
第三種類型就是「因果錯置 」。例如塑化劑風波,雖然有研究指出它會影響男性生殖器發育,但家屬難以此為理由求償;另一個案例,吃多一些巧克力的國家就會得比較多諾貝爾獎、人民比較聰明嗎?我們不妨這樣想,吃巧克力代表著國民的經濟消費能力較好,相對來說能創造出比較好的環境,就比較容易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那麼巧克力指的是它的營養成分的關聯性,還是經濟上面的關聯性呢?這就值得多想一下了。
要談科學,不可不懂保留
我們的科技本身就是處於存在風險的狀況,但政治人物有時會對於科技風險打包票、不懂得語帶保留,例如核電廠的安全、蘭嶼核廢料存放爭議都是例子。其他還有基因改造食品,兩位出身背景不同的博士對同一個科技提出分歧的看法。其實,有很多科學科技議題原本就不是yes or no的問題,它需要大量的辯證。
除了科技本身的風險,還有「未檢驗」的問題—在化工用的三聚氰胺被加到牛奶前,沒有人想到牛奶裡面會有這樣東西,自然就不會去驗;基因改造的大豆沒有驗嘉磷塞這種農藥,也是類似的原因。油品安全也是。
多重災難的科學新聞:一連串的曲解
多重災難的科學新聞,例如民國100年時聯合報以美國FBI證實外星人存在為題下了頭版,結果後來被踢爆為假。就黃老師的觀察,台灣在翻譯國外新聞的時候,常經歷一串這樣的流程:國外有一則原始研究發表了,有數家國外媒體去採訪,但我們的媒體偏偏就去找國外文字淺白、圖片吸睛的八卦小報來做編譯,尤其是英國的八卦小報媒體「每日郵報」(Daily Mail) 更是台灣編譯的最愛。如此一連串的錯誤累積下來,就大大偏離原始研究的結論了。
讓我們來看一個標題變化的實例吧。原始研究標題為「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活化男性神經回饋中樞」,每日郵報把它報成「觀看曲線優美的女性可以帶給男性如同烈酒或藥物般的興奮感」;到了聯合報,就變成「看豐滿女人,男人如喝酒嗑藥」。
再來看兩個經典案例。「每天看美女,男生可以多活五年?」這則我把它歸類成忽略過程 的科學新聞,跟數據黑箱是一樣的。其實若你去追蹤科學新聞的編譯來源,可以發現國外報導的篇幅總是比國內的來得長。記者看不懂的就不翻,看起來就輕薄短小,如果要充剩下的版面,反而是去找國內的醫生或專家來補稿子。另一種思考的方向是:你回到研究並稍微想一下,你如何找到兩百個人,對他們進行嚴密的實驗控制,還要五年,還要看到壽命延長,這實驗要怎麼做?太依賴懶人包而不去推敲,是我們現代人容易犯的通病。
還有一個,標題是「美國研究睪丸越小父愛越濃」。研究團隊用核磁共振仔細的去測量受試者睪丸的大小,依尺寸分組後,給各個組的父親看自己小孩的照片,去測量腦波的反應區域,藉以推敲雄性激素睪固酮和父愛有沒有關聯。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但在台灣新聞版面看起來就只像在搞笑。
至於今天沒有提到的其他五類有:態度不一的「忽冷忽熱」、灑狗血的「便宜行事」、「官商互惠」、下驚悚標題的「名不符實」、科學家的花邊新聞「戲劇效果」等,可以參見書中的內容。
黃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做為今天講題的結尾。「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媒體要的只是快門的一瞬間。」 它們是兩個非常衝突的概念,要報導科學新聞得好得付出更多的努力,而閱聽人也要有更多的自覺。
Q & A
在最後的Q&A時間,在場的聽眾發言非常踴躍。過程中,大家一起回顧了過去幾個品質不佳的新聞,例如黃老師提到先前台電失言 風波,記者一下標就讓我們付出了社會成本;社群網站上面錯誤的訊息捲土重來,同樣也是叫人遺憾的事情。若要遏止偽新聞,朱家安認為除了民眾和媒體,政治人物也應該要避免官腔、正視民眾與之溝通;黃老師則認為政府單位應要找到能讓科學變得有趣的人才,讓科學能被講得正確、講得能懂、講得有吸引力,才足以引起閱聽人的反思。
而在今晚的參與者中,更有跑科學線的記者前來一吐苦水。他表示,科學新聞的記者常遇到字數限制、又要國中畢業程度能看得懂的困難; 而且除非是國內科學家得獎或花邊故事,不然科學新聞通常沒機會佔到一整個版面。 另外,黃老師所提到科學新聞的風險問題,如果 寫新聞沒有找梗延伸到跟民眾切身相關,就不容易吸引到民眾的目光 ,會遇到這些問題。
對此,黃老師提出他對國內科學新聞生產的看法:(1) 有時候其實是編輯給好記者的報導文章下了過分誇大的標題。(2) 在教育體系和記者背景篩選上,有些科學相關領域的就已經在排除在挑選範圍之外了。若編輯是政治嗅覺的動物,就容易讓科學新聞的正確性失準,科學新聞只剩妝點新聞門面的功用。
黃老師說,我們的目標不只在於改變媒體的結構,還有改變閱聽人、從消費端反饋到生產端的態度。讀者為什麼永遠不想看?為什麼科學不能賣錢?我們生產科學新聞的態度和方法有沒有改變?是不是我們台灣人已經自認為支撐不起這麼優質的文化? 至於風險的部分,其實「風險」的概念所代表的是「不確定性」,而媒體往往要的是災難,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14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