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李宗瑞.rar』!」鄉民在網上搜尋載點,關鍵字爆紅,不過大部分人倒也不是想看淫慾照,如果你家隔壁的老王自拍可能也勾引不了你的興趣,大家多半只是好奇新聞裡的文字描述在照片上是怎麼呈現的,究竟為什麼,我們這麼八卦?
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科學家John Hardy認為,八卦其實自古就有,古時在小村莊聚落的社會,彼此都熟識彼此,而能成功的領導人與人之間的複雜政治的人,就有比較好的優勢有「繁衍機會」,也就是大家的八卦對象。而現在的地球村,這樣的訊息需求來源就是八卦媒體。
而我們對於名人和政客的錯誤行為之所以特別感興趣,是那個彼此都熟識的古社會進化迄今的殘留物,我們的大腦也設計來吸收這些八卦來滿足「最原始的發展需求」(primal evolutionary need),像是誰跟誰「睡」了之類的。
澳洲女性雜誌《新點子》主編Kim Wilson同意John Hardy的看法,我們看八卦雜誌是為了知道誰有影響力誰沒有,也因為我們天生就被這類「新鮮事」感到好奇。她說:「現在你旅遊到世界各國,都可以和別人討論妮可基嫚、布蘭妮,或安潔莉娜瓊麗的八卦,這實在很不可思議!這已經變成了社交話題,當你不知什麼時,你要不是聊天氣,不然就是聊名人。」而根據他們的銷售歷史,當八卦主題是名人的愛情、婚姻與他們產子的消息時,都特別熱賣。
雪梨大學性別文化研究所副教授Catherine Driscoll說,八卦雜誌熱賣的這些愛情、婚姻與他們產子的主題,被當作了我們認為別人怎麼生活的範例,「這些關聯著我們如何做選擇,即便我們選擇不生育,或依舊單身。這些彷彿是認知什麼是合乎道德的圭臬與我們面對社交所該做的選擇,所以我們讀這些故事,然後知道社會價值觀期許我們怎麼做。這全都是為了學習,學習如何在這個世界生存。」
不過在八卦這整件事來說,媒體時常在報導時連帶傷害了一些人,他們可能與事件相關,但非肇事者,因為八卦媒體傳播,民眾的轉手,因而被以訛傳訛。東北大學的研究者Lisa Feldman Barrett發表在去年的《科學》的研究顯示,聽到八卦言論,會改變你對八卦對象的觀感,甚至改變你怎麼「看」他。
Barrett的實驗先讓受試者看幾張臉,每張臉都與不同的八卦言論配對,有的是正面的八卦,像是「幫助老太太提雜貨」,有的是負面的八卦,像是「把椅子扔向同學」。接著他們讓受試者的左右眼呈現不同的畫面,其中一眼是看到的是剛剛被八卦的面孔,另外一眼看到的是一棟房子。
這樣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的實驗稱為「雙眼競爭實驗」(binocular rivalry paradigm),因為我們的大腦一個時間只能處理一個畫面,所以他會無意識的傾向選擇注意較重要的那個畫面。受試者在雙眼競爭實驗時,需要做按鍵反應,當他有意識地看到「臉孔」就按一個鍵,有意識地看到「房子」就按另一個鍵。研究結果發現,當受試者有意識地接收到負面八卦的臉孔,受試者會盯著他看的時間比較長。Barrett說:「八卦不僅影響我們對人的言論,還影響了我們怎麼『看』他。」
也許八卦媒體的初衷是好的,或也許我們能期許八卦能夠回到單純「揪出是誰不公不義或違背社會善良風氣」的初衷,而不是掀別人的底,八卦則會是社會正向的力量之一。根據UC Berkeley今年五月發表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顯示,八卦別人的錯誤行為––就是所謂的「利社會八卦(prosocial gossip)」––可以使人壓力減緩。他們的實驗量測受試者的心跳,發現當如果受試者看著別人玩遊戲作弊,心跳會變得劇烈,但如果此時有個機會可以草草地寫下他們作弊的事實便能減緩。
別再跪求『李宗瑞.rar』啦!即使李宗瑞的行為負面,但連續幾天媒體忘我甚至忽略台灣其他時事的狂報李宗瑞新聞,想必這不會是個「利社會八卦」,甚至傷害了一些女性;而看了照片,你的心跳只會加速吧……
※資料來源:
- John Hardy. (21 July 2011). Read all about it: Why we have an appetite for gossip. New Scientist
- Stephanie Gardiner. (3 Aug 2011). The science of gossip: why do w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 Anderson, et al. (17 June 2011). The Visual Impact of Gossip. Science
- Jon Hamilton. (3 Aug 2011). Psst! The Human Brain Is Wired For Gossip. NPR
- Valerie Ross. (18 Jan 2012). Go Ahead and Gossip—Science Says I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Discover Magazine Blog
- Matthew, et al. (18 Jan 2012). The virtues of gossip: Reputa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 a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編修註記:2012/8/21/20:00 新增第4.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