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在太陽系外發現的最早行星之一 Tau Bootis b,因為無法測量它的光距,因此一直是一個謎。現在,有史以來第一次,一個國際小組使用了一種創新的科技,可以測量出它的光距,得以了解它的體積及軌道。他們的研究報告已刊載於 6 月 28 日一期的《自然》(Nature)期刊。
國際小組成員穆吉(Ernst de Mooij)表示:「一般而言,科學家對太陽系外行星最大的困擾是,從地球觀察,科學家們無法了解其軌道方向。」穆吉亦是多倫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他續表示:「此一情形使科學家們無法決定系外行星的質量。然而,使用新發明的科技,我們能夠測量 Tau Bootis b 的動態,從地球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它以 44 度角度繞著主體行星運行,其體積是木星的 6 倍。」
Tau Bootis b 於 1996 年被發現,位於 Bootis 星座中。它繞主星體運行,距主星體的距離比地球和太陽間的距離還少 5%。Tau Bootis b 雖然用肉眼即能看見,但卻無法看到其本體,過去 15 多年來,科學家們測量其光距的努力都宣告失敗。
參與穆吉與布洛基共同研究的還包括荷蘭萊頓大學的伯克比(Jayne Birkby),史奈侖(Ignas Snellen),荷蘭太空研究所(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SRON) 的考克(Remco de Kok),及麻省理工學院的艾爾布萊特(Simon Albrecht)。
而在太陽系目前已知的一百多萬顆小行星中,有一個相當特殊的族群,它們大多具有較大的密度和較高的雷達反照率,同時在光譜上缺乏特徵。基於上述特點,科學家們認為它們的組成中有含有不少金屬,因此稱之為 M 型小行星。
根據目前天文學家對行星形成的理解,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中的金屬元素分布理應相當分散,因此能夠自然產生元素分異並聚集大量金屬的地方,只有足夠大、足夠熱的原行星(protoplanet)的行星核。所以傳統上,M 型小行星被視為受到撞擊後裸露的行星核,同時也是鐵隕石的來源之一。但截至目前,仍未有探測器直接造訪 M 型小行星,確認這個假說是否正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新的觀測資料更顯示,某些 M 型小行星似乎比人們預想的還輕,各種特徵也和人們對行星核的認知不盡相同(例如,在表面觀測到含水礦物的訊號)。這表示傳統的行星形成與演化模型,也許不盡正確。換個角度看,這也代表對 M 型小行星的研究,也許將能幫助我們揭開行星演化理論中的盲區。
M 型小行星是由什麼構成的?它們的演化歷史又是如何?苦於距離遙遠,過去人們對這些問題往往只能止於粗略的推測。但隨著靈神星號任務逐漸上軌,我們離解答這些問題(的一部分)只有一步之遙了。
靈神星探索任務
靈神星探索任務(Psyche)是 NASA 發現計畫(Discovery Program)的一部分。發現計畫始於 1989 年,每隔幾年就會向全美國徵求任務提案,經過重重篩選後,最具有科學價值且最可行的團隊,就可以獲得 NASA 提供的經費,將他們的構想付諸實行。從 1996 年的 NEAR 任務開始,發現計畫已經為十幾個重要的太陽系探索任務提供機會,包含近期因太陽能板發電量降低而終止的火星「洞察號(InSight)」任務。2014 年,第 13、14 次發現計畫徵選開始,最後脫穎而出的其中一個計畫,正是靈神星探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