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之苦,人生下來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會「死」,只是安怎死可能還莫宰羊。可是沒關係,我常常告訴人說,現代人有三分之一會死於癌症。癌症也是台灣國人十大死因之榜首,佔了近三成。可是根據這本好書《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的作者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三位美國女性之中,會有一位會患上癌症;美國男人更倒霉,兩位之中就會有一位患上癌症。
《萬病之王》不僅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更是一本充滿熱情的書。根據辛達塔.穆克吉,《萬病之王》是一本癌症的傳記,也是人類與癌症搏鬥的生命故事。寫《萬病之王》的起因,是因為他有一位癌症復發的病人,當她入院再度接受治療時,曾和他這麼說道:「我願意繼續治療,但我要知道我在對抗的是什麼。」辛達塔.穆克吉想寫這本《萬病之王》的理由,就是為了要回答她的問題。他常在查完病房或做完實驗回家後擠出時間來寫,他之所以能這樣寫作,是為了回應這個故事非得要說出來的那種迫切感。
穆克吉是印度移民,現任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癌症醫師、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萬病之王》是他的處女作,就讓他榮獲了美國報導文在2011年學的最高榮譽-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 for General Nonfiction),而且還被《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過去百年最具影響力的百本書,其本人還獲選《時代雜誌》當年最具影響力的百人;《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評選《萬病之王》為百本非文學好書。《萬病之王》還榮獲或入圍了了其他重要書籍獎項。
科普書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科學家所寫的,這類書較注重事實的呈現,其中的個人情感也主要是自己對該學科和研究工作的熱情;另一大類是由科學記者寫的,這大類科普書較注重故事性,文筆也更活潑生動。非常難得的是,這本《萬病之王》是極少數能夠完美地融合這兩大類之長的極品好書!《萬病之王》在澎湃情感和客觀冷靜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
《萬病之王》這本書榮獲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獎,簡直就是是實至名歸,因為這本《萬病之王》確實是報導文學不可多得的傑作,尤其就非常特別的一點是,這本書的作者是位腫瘤科醫師,可是其編採和寫作能力,比起許多專業的媒體工作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萬病之王》是人性化的癌症「傳記」,穆克吉不僅是從醫師和科學家的角度來寫這本《萬病之王》,他更是同時也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如果不是在情感上對病人付出這麼大,是不可能在醫師極度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能完成這部引人入勝又平易近人的佳作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