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
0

文字

分享

0
12
0

科學解構現實,藝術推測未來?——《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紀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0/11/22 ・373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73 ・九年級

  • 作者/SHANG

推測設計:不被事實束縛,拋出未來想像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以「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 – 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作為主軸,呈現科學與藝術共同描繪的未來藍圖。

展覽以藝術家宮保睿的〈闌尾人〉作為序章,將人類無用的器官「闌尾」作為核心,拋出對身體器官定義的哲學提問;在與新加坡現代實驗舞團 RAW Moves 共同合作的表演作品〈存在與器官〉中,以「人造器官」的可能性,推測未來人類的身體意象。

〈闌尾人〉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以生物藝術(Bio Art)創作為主的藝術家顧廣毅,從「盜採人參」的環境議題出發,挖掘西方科學與中醫文化合作的可能性,創作出刻劃未來中醫樣貌的〈千年人參計畫〉。而另一項作品——〈延遲青春〉,則以青少年性徵發展作為切入點,展現醫療科技受到政府掌控,甚至能控制人民時,人類社會的群體圖像。

〈千年人參計畫〉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設計:引導未來新藍圖

首場對談以「設計」為切入點,與談人實踐大學產品設計系鄭陸霖副教授分享「推測設計」是因應歐洲進入「後工業社會」出現的設計,「推測設計」除了能適當回應當地社會需求,也符合歐洲人的思考習慣。另一位與談人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梁容輝副教授則緊扣「後工業社會」,提出臺灣目前在「後殖民時代」,儘管科技進步但仍帶有許多偏見,雖然如此,但梁容輝並不悲觀,「對臺灣而言,我們的優勢在於可以包容不同風格的作品。所以無論是『批判思考』或『推測設計』皆是相當適合臺灣的設計理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左至右: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主持人設計浪人、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梁容輝、實踐大學產品設計副教授及社會學家鄭陸霖、設計師曾熙凱。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文學:從人性切入科學

在「文學與電影」場次中,主持人官妍廷以《科學怪人》作為開場,聚焦推測設計與文學、電影的關係。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所長勞維俊說:「無論是文學或是電影、生物藝術都是媒體的呈現手法,一種想像的輸出方式。」身兼科幻小說家的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紀大偉副教授則表示:「宮保睿與顧廣毅的作品,就是以人性的角度創作生物藝術的題材。」兩位學者認為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的「蜘蛛巢城」,就是以人性角度切入的生物藝術與電影的關係的範例。

最後,勞維俊總結:「無論是電影、文學,或是裝置、表演藝術、生物藝術的創作與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參考實際情況。能掌握相關背景的藝術家,或許將有機會掌握文學與電影的創作。」

由左至右:主持人官妍廷、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所長勞維俊、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紀大偉、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表演:重新審視人與藝術的疆界

「表演藝術」場次主持人黃鼎云問道:「如果我們認知的生物藝術是由有機體構成的,那表演藝術不就是有機體的藝術嗎?」問題一出,顧廣毅難掩興奮地分享他在荷蘭的經歷:

「我在荷蘭受舞蹈相關單位邀請合作時,主辦單位也提出類似的問題。在合作過程中,我不斷思考表演藝術中會不會有新的方式,可以讓觀眾用不同方法體驗生物藝術中,藝術與科學的交融。」

小事製作策略總監陳運成,則分享推測設計與仿生設計的發展已久,不過今年劇場導入了許多新技術,讓物件劇場或是生物劇場有了更多可能性。

宮保睿也同意「推測設計」早已行之有年,「在臺灣唸書時,思考方式比較實際。到英國後,開始思考自己的創作方法與敘事方式。也因為學校長久以來,都以推測設計引導學生創作,因此我往後的創作都以推測設計為思考脈絡。」

策展人鄧富權則以藝術節策展的角度回顧主題:「劇場主要關心的是『互動』以及『故事』,而科學就是真實價值與探索。劇場是用戲劇手法打造另外一層的現實(Reality),是製造真實(Truth Making)不是事實(Fact)。因此,如何在劇場中同時說服偏科學派和劇場派的觀眾、如何融合找出對話與呈現方始,是我現在思考的方向。作為策展人,我也在考慮明年如何將生物藝術納入藝術節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左至右:主持人黃鼎云、台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小事製作策略總監陳運成、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RAW Moves 藝術總監Ricky Sim(視訊連線)。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科學:存在真實的虛構推論

「醫學、哲學、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場次,主持人孫以臻以「生物藝術跟偽科學的差別在哪裡?」為題,探討宮保睿與顧廣毅創作中,與專業人士查核「推測」的過程。朱子宏醫生認為生物藝術以真實科學背景推測虛擬情境,是一大創舉;林佑彥中醫師則稱讚顧廣毅的〈虎鞭計畫〉,具體描繪中藥材破壞生態的意象。

顧廣毅緊接著補充:「在〈虎鞭計畫〉作品中,我詢問了醫生『病人希望合成鞭長什麼樣子?』作為解決問題、創造新合成鞭的參考範本。」依照醫生的建議,顧廣毅也開始修正對合成鞭的想像。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林映彤教授分享自己擔任〈闌尾人〉專家諮詢的經歷,在討論過程中,發現推測設計有助於解答科學尚未被顯現或者解釋的難題。

宮保睿說:「一般來說,大眾對闌尾其實沒有想像。」也表示〈闌尾人〉是自己特別關注的「人類增強」議題,其實很難一眼看出推測設計的實際應用層面。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小組林怡萱組長補充:「我認識生物藝術(BioArt)是在泛科學舉辦的演講。因為我同時也是創作者,所以認識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時,當下覺得作品有將嚴肅的議題轉化為有趣情境的潛力。或許藝術家的作品可以成為科學教育場所中的教具,成為一種溝通的媒介;或者是一種概念,探究議題的媒材。

由左至右:主持人孫以臻、科教館跨域策展小組組長林怡萱、祥峻中醫診所副院長林佑彥、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助理教授林映彤、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臺北榮總小兒科與新陳代謝科醫師朱子宏(視訊連線)。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藝術:尚未深掘的未知領域

「視覺藝術、當代藝術、科技藝術與新媒體藝術」場次,主持人吳梓寧向藝術家詢問當代藝術與科技藝術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張碩尹說道:「我認為當代藝術會使用越來越高度的技術與器材,身為文化的中介者,需要使用特定的語言,或者某個社會階級所使用的工作方式,這集中了藝術的生產方式。」蔡宏賢總監則認為科技藝術會不斷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宮保睿認為推測設計與工業設計和互動設計的發展脈絡很有關,而推測設計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則更為繁複,需要更多的探討與研究。顧廣毅則以自己的學習歷程,分享對創作的看法,「我在荷蘭學習時,學校協助學生建立自己的設計方法,我以關心的爭議性議題、倫理爭議以及醫療科技作為創作發想的起點。跨域是為了探索原本單一領域所看不到的面向,或許最好的環境是每位藝術家都有自己對於跨領域創作的方式,去形塑創作的多元樣貌。」

由左至右:主持人吳梓寧、藝術家張碩尹、生物藝術家與工程師曹存慧、Dimension Plus超維度互動創意總監蔡宏賢、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以宮保睿、顧廣毅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分享為中心的「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由「生物藝術」與「推測設計」作為核心,向不同領域的老師提出設計環境的疑問、創作的邀請、哲學與醫學的專業諮詢、推測設計的應用層面以及當代藝術的質疑,最終回歸到創作者本身。創作是一段旅程,在過程中將形塑每位創作者的創作方法,最終完成一件創作品。

覺得可惜沒參與到論壇?「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 – 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即日起自12/6(日)在國美館203-205展覽室展出,策展人特別於展場中規畫《想像未來》書展區,讓觀眾在欣賞藝術家展出的作品外,也能進一步了解生物藝術、推測設計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及其背後的研究方法與歷史脈絡 ,參觀展覽與閱讀書籍也是啟發未來想像的好選擇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藝術揭露科技,科技豐富藝術—曹存慧的生物藝術探索
顯微觀點_96
・2024/11/10 ・445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生物藝術家曹存慧博士於大稻埕接受訪談
圖/顯微觀點

透過質疑,引起反思

昏暗的實驗室裡,紅色的 LED 綻放光芒,電線連向一旁玻璃杯內的電極。5個盛裝深色液體的玻璃杯由電線與電極串聯,累積電壓,向 LED 供應電流,如同小學自然課以果汁發電的實驗配置。

日光燈亮起,玻璃杯內的液體呈現比 LED 更加深沉的暗紅色,桌後身穿實驗衣的藝術家/科學家曹存慧開口介紹,「人類血液中具有電解質,因此可以和鋅片與銅片組成的電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流使二極體發光。」此時,她的手背上還貼著止血棉。

這是曹存慧與葛昌惠合力創作的生物藝術裝置《血電廠》。藝術家現場抽取自己和參與者的血液,透過簡單的氧化還原發電原理,在黑暗中得到光線。讓參與者親身體驗犧牲身體部位、承受健康風險以獲得能源的情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抽血發電很容易引起對衛生與比例原則的質疑,但是社會日常仰賴的發電模式如燃煤、核分裂等,不是明顯損及環境或居民健康,就是藏有重大風險。《血電廠》抽血發電引起的憂慮與質疑,凸顯了現代社會為了滿足電能需求,選擇持續承擔的代價與風險。

透過藝術為科學除魅

《血電廠》並非曹存慧唯一具有爭議性的創作,甚至不是參與者反對與質疑最激烈的。她與「遠房親戚實驗室」夥伴的作品《有我在TM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現場帶領工作坊參與者進行自體基因轉殖,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人類基因片段插入大腸桿菌染色體中。

這項讓參與者感到「轉殖自身基因的大腸桿菌與自己十分相似」(實際上僅有極小片段相同,不同參與者彼此間的基因相似性還比較高),足以讓人反思何謂「自我」以及物種間親近性的實驗,因為扮演「有我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虛擬的商業情境中進行實驗,事後被民眾檢舉未依法登記而執行業務。

藝術家們為了法律訴訟而傷神耗時,同時也凸顯基因工程技術對民眾來說,是需要被政府嚴格管理的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民眾的緊張,曹存慧說,「台灣人對基因工程態度其實相對輕鬆,在意的是健康與環保。不像歐美社會,有觸犯神權的那種禁忌感。」如果是在荷蘭,這種行動藝術場地外一定會集結抗議團體,主辦方也會開記者會說明。

曹存慧回憶《有我在TM》現場說,「我帶參與者們做 heat shock(熱休克,使質體進入大腸桿菌細胞膜的方法), 他們紛紛驚訝說『怎麼這樣就結束了?』。我希望可以讓一般民眾發現『基改並非一件深不可測的事情』」。這是她為生物藝術賦予的價值之一。

對於生物藝術的定義,曹存慧反思地說,「每一天我對生物藝術的定義都有一點變動。現在我採取的定義是『內容與生物學有關的』創作,比較符合大眾對這個特定領域的想像。」

她認為,單純討論生命與死亡,或媒材中採用生物材料,其實都是傳統藝術包含的作法。但是以生物學知識與討論為主題的創作,最接近生物藝術(Bioart)這個 1997 年由 Eduardo Kac 發明的創作領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懷抱著創作願望的生物學博士

曹存慧從大學開始攻讀生物科技領域,專長分子生物學和生物資訊,於昆士蘭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進入中研院從事博士後研究。聽起來是相當典型的生科系職涯發展,接下來就是進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或技術人員、實驗室經理。

但是在扎實的學術訓練歷程,曹存慧始終懷著對藝術的喜愛與好奇,她說,「我對藝術的興趣明確存在,但是方向模糊。只是從小喜歡畫畫、會當學藝股長,沒有受過科班訓練。高中參加的還是生研社,不是美術社。」

曹存慧與生物藝術的接觸,是在昆士蘭讀博士班時,那時她正在疑惑「自己的生物科技專業,能不能結合藝術創作」。她回憶說,「千禧年過後,一個無聊的晚上,我上網 google “Bio + Art” 沒想到真的有這種藝術領域!」她投入創作的願望,在新世紀展開時逐漸活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9 年,曹存慧畢業歸國,參與了她的生物藝術展覽初體驗,也是臺灣第一場聚焦生物科技與醫學的創作展《急凍醫世代》。不僅是她第一次親眼看見生物藝術裝置,同時也得到參加研討會、工作坊的機會,可以聽到藝術家剖析自己的創作脈絡。

觀察了他人的作品,曹存慧開始想要親手創作,但是既缺少經驗,也不了解何謂藝術創作。同時,她的職業仍然是中研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員,她一面忙碌於實驗室工作,一面在陌生的創作領域摸索,讀藝術理論、了解當代藝術作品、與藝術家對談。

曹存慧回憶那段時光說,「探索新領域很有趣,但是也很掙扎,因為時間實在不夠用。」她維持白天做實驗,夜晚學習藝術的跨領域生活到 2011 年,帶著教學相長的期待,與其他藝術家合作向文山社區大學提案,開一門生物藝術課程。

一波三折的跨領域之路

文山社區大學對生物藝術課程的熱烈歡迎出乎她們意料,連臺北市其他區域的社區大學,也紛紛邀請她們開課。曹存慧笑說,「當時我們很開心地答應了,還擔心自己會忙不過來。結果報名截止那天,整個臺北市只有一個人報名,而且那個人還是我的朋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生物藝術」這個名詞當時在臺灣社會鮮少被公開討論,社區居民分不清楚究竟是生物課還是藝術課,自然不會報名。曹存慧教學相長的課程,只能暫且擱置。

曹存慧並未因此而放棄,為了投入更多時間嘗試創作,她在 2016 年申請荷蘭的生物藝術研究單位職缺,準備離開原本的工作,卻因為簽證問題而無法成行。

看似又一個深入生物藝術領域的阻礙,曹存慧卻視為重要的轉捩點。在輾轉詢問、求助的過程中,她結識更多生物藝術圈的同儕,也被拉進臺灣生物藝術社群,得到充沛的交流。她說,「那時我開始更清楚自己能做甚麼,也開始有策展人特地邀請我參展。」

曹存慧的第一個正式展出作品,是 2014 年於臺北市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的《愛@窒息》,在密閉小容器中裝入植物和日常物品的零件(如玩偶或是芭比娃娃的肢體)。展覽期間植物逐漸生長,人造物品被慢慢吞沒,只留下輕微輪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曹存慧在展期發現,室內展場光線不如室外明亮,作品中的植物不一定會如預期般生長。生物藝術猶如生物學實驗,比起使用無生命材料的同行,更加需要注意生物學性質。

她笑說,「我從那時開始體會,生物藝術家會遇到很多不可思議的環境因素,是其他領域創作者無法想像的。」

最誇張的經歷是,「大量的果蠅飛進展場,吃掉我的作品!密封的作品無法隔絕果蠅的嗅覺和食慾,展間裡、作品上都是果蠅。策展人、館方都氣急敗壞。」

一路挑戰創作框架與材料的限制,曹存慧獨具風格的創作逐漸被更多策展人認同,也登上國家美術館的展廳,讓她得到更多信心與創作欲。2018 年她辭去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全心投入創作,隔年卻回到了學術機構,這次領域不同以往——清大藝術學院聘任她為助理教授,並主持生物藝術實驗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任教於清大藝術學院的生物科技博士曹存慧

現正創作:族群與語言的演變(螞蟻版)

擔任教職的曹存慧持續活躍的個人創作,她最近的作品是浪漫臺三線藝術季的邀約作品:名稱未定,以客家話和客家族群的流動變化為核心概念。

曹存慧說明,「現在臺灣人使用的客家話,發音和用詞與中國南方的客家話已頗有不同,臺灣不同客家族群間也有少許差異,但社會共識依然認同是應該被保存的『傳統文化』。」

而客家族群血緣方面,曹存慧提起馬偕醫學院教授林媽利引發激烈討論的分子人類學研究,該研究指出臺灣客家人的染色體單倍群比較接近中國南方人,不同於客家族群傳統故事中,客家人來自華北、華中的漢民族大遷徙敘事。

圍繞這個引起民族認同爭端的科學研究,曹存慧展開新的創作想像,「客家人從北方逐漸南遷的過程中,或許不斷有人加入、也有人在中途落地生根。到達南方、臺灣時,群體中的成員、家族組成與出發時早已不同,因此這個族群的基因庫也已經演進,如同語言的變化。」

曹存慧透漏,她計畫設計一個大型螞蟻飼養箱,其中糖漬洛神花排列成漢語拼音的客家話辭彙,涵蓋客家話各分支的用字、腔調差異。其中同時放置泥土、樹枝和水,讓螞蟻得以築巢、生活。

螞蟻覓食過程中,糖漬洛神花會被螞蟻集體搬動,拼音逐漸出現變化,仿擬語言在集體活動過程被重新建構。曹存慧說,「族群和文化特徵在演變過程會消失一部分,同時也會建構新的成分。演變是自然的,或許不是那麼需要抗拒的事情。」

至於醃漬洛神花,是因為現在洛神花是當前桃園客家文化景點的熱銷名產,被形塑為客家特色農作物之一。但洛神花並非當地傳統的作物,大概 2008 年前後才開始流行,其實是相當新的地區特色。

曹存慧以此說明,「客家族群的自我認同強烈,但文化演變本來就會一直加入新的元素,得到新的特徵未必是一件壞事。我想趁機探討『傳統』在文化演變過程中不斷建構並保存下來,是動態而非固著的概念。」

對於發想過程,她自我剖析道,「創作時我沒有很明確的政治性、社會性目的。但我想生活在這個社會環境,人本來就會注意社會議題並產生反應,也就是我每天看到和思考的內容。我想進行的創作,是和當下社議題密切相關的。」

年輕、階級扁平的教室與創作領域

在曹存慧的課堂上,每個人都以自取的綽號相稱,曹存慧在學生口中的稱呼是「跳跳」。

她解釋說,因為生物藝術是個很年輕的領域,輩分與階級都很扁平,「我和學生年紀不同,在教室裡的權力也不同。雖然一開始我是思考與創作的帶領者,但是希望可以讓學生感到互動框架是平等、可鬆動的。這樣在討論何謂生物藝術、評論作品時,可以自由地發展與表達想法。」

曹存慧認為,這樣的課堂情境類比了生物藝術圈的現狀,沒有太明確的權威與硬性框架,生物藝術的形式、目的與價值都還在共同創造及實踐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顯微觀點_96
18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從細微的事物出發,關注微觀世界的一切,對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充滿好奇,發掘蘊藏在微觀影像之下的故事。

0

12
0

文字

分享

0
12
0
科學解構現實,藝術推測未來?——《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紀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0/11/22 ・373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73 ・九年級

  • 作者/SHANG

推測設計:不被事實束縛,拋出未來想像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以「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 – 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作為主軸,呈現科學與藝術共同描繪的未來藍圖。

展覽以藝術家宮保睿的〈闌尾人〉作為序章,將人類無用的器官「闌尾」作為核心,拋出對身體器官定義的哲學提問;在與新加坡現代實驗舞團 RAW Moves 共同合作的表演作品〈存在與器官〉中,以「人造器官」的可能性,推測未來人類的身體意象。

〈闌尾人〉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以生物藝術(Bio Art)創作為主的藝術家顧廣毅,從「盜採人參」的環境議題出發,挖掘西方科學與中醫文化合作的可能性,創作出刻劃未來中醫樣貌的〈千年人參計畫〉。而另一項作品——〈延遲青春〉,則以青少年性徵發展作為切入點,展現醫療科技受到政府掌控,甚至能控制人民時,人類社會的群體圖像。

〈千年人參計畫〉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設計:引導未來新藍圖

首場對談以「設計」為切入點,與談人實踐大學產品設計系鄭陸霖副教授分享「推測設計」是因應歐洲進入「後工業社會」出現的設計,「推測設計」除了能適當回應當地社會需求,也符合歐洲人的思考習慣。另一位與談人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梁容輝副教授則緊扣「後工業社會」,提出臺灣目前在「後殖民時代」,儘管科技進步但仍帶有許多偏見,雖然如此,但梁容輝並不悲觀,「對臺灣而言,我們的優勢在於可以包容不同風格的作品。所以無論是『批判思考』或『推測設計』皆是相當適合臺灣的設計理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左至右: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主持人設計浪人、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梁容輝、實踐大學產品設計副教授及社會學家鄭陸霖、設計師曾熙凱。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文學:從人性切入科學

在「文學與電影」場次中,主持人官妍廷以《科學怪人》作為開場,聚焦推測設計與文學、電影的關係。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所長勞維俊說:「無論是文學或是電影、生物藝術都是媒體的呈現手法,一種想像的輸出方式。」身兼科幻小說家的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紀大偉副教授則表示:「宮保睿與顧廣毅的作品,就是以人性的角度創作生物藝術的題材。」兩位學者認為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的「蜘蛛巢城」,就是以人性角度切入的生物藝術與電影的關係的範例。

最後,勞維俊總結:「無論是電影、文學,或是裝置、表演藝術、生物藝術的創作與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參考實際情況。能掌握相關背景的藝術家,或許將有機會掌握文學與電影的創作。」

由左至右:主持人官妍廷、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所長勞維俊、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紀大偉、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表演:重新審視人與藝術的疆界

「表演藝術」場次主持人黃鼎云問道:「如果我們認知的生物藝術是由有機體構成的,那表演藝術不就是有機體的藝術嗎?」問題一出,顧廣毅難掩興奮地分享他在荷蘭的經歷:

「我在荷蘭受舞蹈相關單位邀請合作時,主辦單位也提出類似的問題。在合作過程中,我不斷思考表演藝術中會不會有新的方式,可以讓觀眾用不同方法體驗生物藝術中,藝術與科學的交融。」

小事製作策略總監陳運成,則分享推測設計與仿生設計的發展已久,不過今年劇場導入了許多新技術,讓物件劇場或是生物劇場有了更多可能性。

宮保睿也同意「推測設計」早已行之有年,「在臺灣唸書時,思考方式比較實際。到英國後,開始思考自己的創作方法與敘事方式。也因為學校長久以來,都以推測設計引導學生創作,因此我往後的創作都以推測設計為思考脈絡。」

策展人鄧富權則以藝術節策展的角度回顧主題:「劇場主要關心的是『互動』以及『故事』,而科學就是真實價值與探索。劇場是用戲劇手法打造另外一層的現實(Reality),是製造真實(Truth Making)不是事實(Fact)。因此,如何在劇場中同時說服偏科學派和劇場派的觀眾、如何融合找出對話與呈現方始,是我現在思考的方向。作為策展人,我也在考慮明年如何將生物藝術納入藝術節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左至右:主持人黃鼎云、台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小事製作策略總監陳運成、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RAW Moves 藝術總監Ricky Sim(視訊連線)。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科學:存在真實的虛構推論

「醫學、哲學、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場次,主持人孫以臻以「生物藝術跟偽科學的差別在哪裡?」為題,探討宮保睿與顧廣毅創作中,與專業人士查核「推測」的過程。朱子宏醫生認為生物藝術以真實科學背景推測虛擬情境,是一大創舉;林佑彥中醫師則稱讚顧廣毅的〈虎鞭計畫〉,具體描繪中藥材破壞生態的意象。

顧廣毅緊接著補充:「在〈虎鞭計畫〉作品中,我詢問了醫生『病人希望合成鞭長什麼樣子?』作為解決問題、創造新合成鞭的參考範本。」依照醫生的建議,顧廣毅也開始修正對合成鞭的想像。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林映彤教授分享自己擔任〈闌尾人〉專家諮詢的經歷,在討論過程中,發現推測設計有助於解答科學尚未被顯現或者解釋的難題。

宮保睿說:「一般來說,大眾對闌尾其實沒有想像。」也表示〈闌尾人〉是自己特別關注的「人類增強」議題,其實很難一眼看出推測設計的實際應用層面。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小組林怡萱組長補充:「我認識生物藝術(BioArt)是在泛科學舉辦的演講。因為我同時也是創作者,所以認識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時,當下覺得作品有將嚴肅的議題轉化為有趣情境的潛力。或許藝術家的作品可以成為科學教育場所中的教具,成為一種溝通的媒介;或者是一種概念,探究議題的媒材。

由左至右:主持人孫以臻、科教館跨域策展小組組長林怡萱、祥峻中醫診所副院長林佑彥、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助理教授林映彤、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臺北榮總小兒科與新陳代謝科醫師朱子宏(視訊連線)。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藝術:尚未深掘的未知領域

「視覺藝術、當代藝術、科技藝術與新媒體藝術」場次,主持人吳梓寧向藝術家詢問當代藝術與科技藝術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張碩尹說道:「我認為當代藝術會使用越來越高度的技術與器材,身為文化的中介者,需要使用特定的語言,或者某個社會階級所使用的工作方式,這集中了藝術的生產方式。」蔡宏賢總監則認為科技藝術會不斷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宮保睿認為推測設計與工業設計和互動設計的發展脈絡很有關,而推測設計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則更為繁複,需要更多的探討與研究。顧廣毅則以自己的學習歷程,分享對創作的看法,「我在荷蘭學習時,學校協助學生建立自己的設計方法,我以關心的爭議性議題、倫理爭議以及醫療科技作為創作發想的起點。跨域是為了探索原本單一領域所看不到的面向,或許最好的環境是每位藝術家都有自己對於跨領域創作的方式,去形塑創作的多元樣貌。」

由左至右:主持人吳梓寧、藝術家張碩尹、生物藝術家與工程師曹存慧、Dimension Plus超維度互動創意總監蔡宏賢、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以宮保睿、顧廣毅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分享為中心的「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由「生物藝術」與「推測設計」作為核心,向不同領域的老師提出設計環境的疑問、創作的邀請、哲學與醫學的專業諮詢、推測設計的應用層面以及當代藝術的質疑,最終回歸到創作者本身。創作是一段旅程,在過程中將形塑每位創作者的創作方法,最終完成一件創作品。

覺得可惜沒參與到論壇?「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 – 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即日起自12/6(日)在國美館203-205展覽室展出,策展人特別於展場中規畫《想像未來》書展區,讓觀眾在欣賞藝術家展出的作品外,也能進一步了解生物藝術、推測設計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及其背後的研究方法與歷史脈絡 ,參觀展覽與閱讀書籍也是啟發未來想像的好選擇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以科學為本!從 DNA 探索大未來——百濟神州(BeiGene)Kids Science 生物科學營,為小小醫生科學家鋪路!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2/12/27 ・373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由 百濟神州(BeiGene)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小朋友們,當爸媽或家人生病時,你的心情如何?擔心、焦慮、想辦法讓他們好過一點?」

「希望家人最好不要生病」、「吃藥看醫生才能快快恢復」這是來自孩子們最純真直接的回應。

全球前 50 大生技製藥大廠百濟神州(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日前率近 20 位企業志工和家人們一起至坪林國小,在泛科學協助下,舉辦「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課堂上,身為生物科學家的他,首次擔綱一日業師,在活動一開始即拋出了上述這個情境題,引導孩子們思考生物科學,其實是一門很有意義的學問,不僅貼近日常所需、更能真實地幫助許多人。

黃士銘表示:「BeiGene 是一家以科學為本,專注於創新癌症藥物研發,我們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及醫師緊密合作,以病人至上的精神,致力為全世界患者帶來可近性及可負擔的高品質藥物。」身為一位科學家,我們相信『改變治癒未來』(Change is the Cure)。先進科學改變人類生活,而醫療科學為人類帶來治癒的力量。因此,在台灣,我們與這塊土地最頂尖的科學人才共同努力,專注於細胞治療在癌症醫學領域的研發,也因為台灣向來是生技產業人才搖籃,這更讓我們重視到,科學教育從小紮根的重要性,讓小朋友從早期開始培養科學核心素養,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和視野,希望啟發他們對於生物科學的興趣。我們很期待透過 BeiGene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科學教育的環境,挹注多元教學資源,發揮共好影響力,為台灣培育更多優秀的生技人才。

BeiGene 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率近 20 位企業志工和家人們前進坪林國小,讓偏鄉小朋友從小開始培養科學核心素養。圖/BeiGene

有鑑於此,秉持以科學為本、病人至上的 BeiGene,致力「培育未來生物科學人才」作為品牌 ESG 關鍵的當責行動。於是乎,當觀察到台灣偏鄉科學教育資源與師資分配不均的狀況,便與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泛科學」聯手,舉辦「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BeiGene 企業志工於假日帶著家人們,前進新北市坪林國小進行教學活動,為偏鄉學童種下科學教育種子,希望藉由對生物科學的體驗與實驗過程,提升偏鄉學童對於環境觀察的敏感度與科學的認識基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eiGene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為學童打造出「適齡、適性」、結合理論與手作的生物科學探索課程活動。圖/BeiGene

生物科學樂趣多! 啟發學童對科學創造的想像

小學階段是最適合紮根科學教育的時期,但偏遠地區的學校由於交通不便與地理人文環境特殊,造成師資、設備、資源不足等情況。若能引進多元的教學資源,開啟偏鄉孩子們不一樣的視野,便能在科學的啟蒙之路上,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童對科學創造的想像!

引導孩子們思考生物科學,其實是一門很有意義的學問,不僅貼近日常所需、更能真實地幫助許多人。圖/BeiGene

坪林國小校長王珮君表示:「科學是生活,舉凡食、衣、住、行都隱含著許多科學知識與原理,非常感謝 BeiGene,看見偏鄉孩子在專科教育學習資源的需求,舉辦『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 讓孩子從做中學習。藉由豐富有趣的課程,帶領學校的孩子不僅能從學習中獲得更多與醫學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能啟發他們擁有像『科學家』一樣地邏輯思考,像『醫師』一樣地解決問題!永保好奇心,持續不斷的創新與探索。」

坪林國小校長王珮君致力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資源,感謝 BeiGene 帶來豐富多彩的 STEM 教育課程。圖/BeiGene

親子共學玩實驗夯: 水果DNA切切樂、手作仿生鳥

身為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泛科學」知識長鄭國威表示,孩子學習科學的目的,除了開拓視野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思辨的精神與態度!在這個以社群力=影響力的時代,泛科學希望與各界企業一起『加乘、共好』,透過彼此的核心職能,讓下一代對科學產生興趣。

孩子學習科學的目的,除了開拓視野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思辨的精神與態度。圖/BeiGene
利用簡單易操作的實驗一窺水果 DNA 的樣貌。圖/BeiGene

這次的課程,特別邀請到曾獲教育部殊榮的生物老師──簡志祥「阿簡老師」,帶領學童認識水果 DNA,利用簡單易操作的實驗一窺 DNA 的樣貌,了解生命細胞最初始的模樣;也體驗了解仿生科技在醫療上及生活上的應用,透過「仿生鳥手作實驗」引導學童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而得來,並從手作實驗中獲得更多靈感與樂趣,最後的「仿生鳥飛行競賽」,讓學童用自己親手做的成品互相比拚,進一步體驗空氣動力原理,邊玩邊學、小朋友無一不感到新奇與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生活周邊常見產品實例,了解仿生科技在醫療上及生活上的應用。圖/BeiGene
透過「仿生鳥手作實驗」引導學童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而得來。圖/BeiGene
「仿生鳥飛行競賽」,讓學童用自己親手做的成品互相比拚,進一步體驗空氣動力原理,邊玩邊學、小朋友無一不感到新奇與有趣。圖/BeiGene

本次課程活動獲得很好的迴響,孩子們邊玩邊學,不僅輕鬆提升專注力,同時對生物科學產生興趣。各位家長們,想要帶著孩子自己動手體驗 Kids Science 科學課程嗎? 以下分享 DIY 簡單步驟跟著做,親子共學樂趣多: 

【水果切切樂】

藉此實驗了解細胞各構造的特性,如清潔劑可溶解細胞膜的脂質,破壞細胞膜。 高濃度食鹽水可使 DNA 溶解在溶液中,DNA 不溶於酒精中,所以使用酒精萃取出 DNA。由於實驗材料簡單,且方法易操作,對生物科技有興趣的學習者也可以自行操作實驗不同水果的差異性。

教學影片。影/Youtube

材料:
萃取液(食鹽、水、清潔劑)冰棒棍、牙籤、離心管、塑膠杯、塑膠袋、紗布、竹籤、切塊水果、酒精

方法:
準備萃取液,內容是 1/3 杯的水、1/2 匙鹽和 1 匙的清潔劑混合。把切塊水果放進塑膠杯裡,倒進萃取液,能夠蓋住水果的量就夠了,用冰棒棍把水果攪爛。
把紗布鋪在另一個塑膠杯上,將攪爛的水果倒入紗布上,收集濾下的液體。
把酒精倒入液體中,過幾分鐘就會在上層的酒精裡看到白色的絲狀物。恭喜你,你拿到了這些水果的 DNA 了。拿牙籤輕輕攪拌這些 DNA,把它們收集到離心管裡頭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理:
為什麼這些材料就可以萃取出 DNA 呢?當你把水果攪爛和萃取液混合時,會破壞水果的細胞,清潔劑可以破壞水果細胞的細胞膜和核膜,而加入鹽則可以讓 DNA 溶解在萃取液內。最後加入的冰酒精,則會讓 DNA 從溶解的狀態被析出來,就成了你看到的白色絲狀物。

【手作仿生鳥】

結構仿生設計學主要研究生物體和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內部結構原理在設計中的應用問題,適用與產品設計和建築設計。研究最多的是植物的莖、葉以及動物形體、肌肉、骨骼的結構。本課程從生活中引導小朋友去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得來的。並從手作實驗中得到更多靈感與啟發!

仿生學小知識:

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科學,目的在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發新的機械和技術,將大自然的智慧轉化成人類可操控的技術,可以說是「向大自然學習」的一門科學,例如達文西的「撲翼機手稿」就是藉由研究鳥類與昆蟲飛行所設計出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葉」,除了表面上有蠟等物質可以防水,也發現葉面上有奈米等級的絨毛結構,這些結構使得水滴不易被戳破,讓水滴能在葉面上自由滾動,正是屬於仿生學的範疇,而這個發現也運用在現在的防水塗料上。此外,模仿蜘蛛絲做成的線非常強韌,可以拿來做防彈衣,這些都屬於仿生學的研究成果。

教學影片。影/Youtube

方法:
確認你的配件,包括翅膀、尾巴、木條、三條橡皮筋,將翅膀配件靠內的桿子套上右邊鐵鉤,靠外的桿子套上左邊鐵鉤,將木條插入翅膀的孔,另一端插入尾巴的孔,接著將橡皮筋套進兩端的掛勾,最後一步驟只要扭轉橡皮筋就可以飛行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