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
0

文字

分享

0
12
0

科學解構現實,藝術推測未來?——《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紀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0/11/22 ・373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73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SHANG

推測設計:不被事實束縛,拋出未來想像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以「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 – 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作為主軸,呈現科學與藝術共同描繪的未來藍圖。

展覽以藝術家宮保睿的〈闌尾人〉作為序章,將人類無用的器官「闌尾」作為核心,拋出對身體器官定義的哲學提問;在與新加坡現代實驗舞團 RAW Moves 共同合作的表演作品〈存在與器官〉中,以「人造器官」的可能性,推測未來人類的身體意象。

〈闌尾人〉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以生物藝術(Bio Art)創作為主的藝術家顧廣毅,從「盜採人參」的環境議題出發,挖掘西方科學與中醫文化合作的可能性,創作出刻劃未來中醫樣貌的〈千年人參計畫〉。而另一項作品——〈延遲青春〉,則以青少年性徵發展作為切入點,展現醫療科技受到政府掌控,甚至能控制人民時,人類社會的群體圖像。

〈千年人參計畫〉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設計:引導未來新藍圖

首場對談以「設計」為切入點,與談人實踐大學產品設計系鄭陸霖副教授分享「推測設計」是因應歐洲進入「後工業社會」出現的設計,「推測設計」除了能適當回應當地社會需求,也符合歐洲人的思考習慣。另一位與談人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梁容輝副教授則緊扣「後工業社會」,提出臺灣目前在「後殖民時代」,儘管科技進步但仍帶有許多偏見,雖然如此,但梁容輝並不悲觀,「對臺灣而言,我們的優勢在於可以包容不同風格的作品。所以無論是『批判思考』或『推測設計』皆是相當適合臺灣的設計理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左至右: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主持人設計浪人、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梁容輝、實踐大學產品設計副教授及社會學家鄭陸霖、設計師曾熙凱。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文學:從人性切入科學

在「文學與電影」場次中,主持人官妍廷以《科學怪人》作為開場,聚焦推測設計與文學、電影的關係。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所長勞維俊說:「無論是文學或是電影、生物藝術都是媒體的呈現手法,一種想像的輸出方式。」身兼科幻小說家的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紀大偉副教授則表示:「宮保睿與顧廣毅的作品,就是以人性的角度創作生物藝術的題材。」兩位學者認為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的「蜘蛛巢城」,就是以人性角度切入的生物藝術與電影的關係的範例。

最後,勞維俊總結:「無論是電影、文學,或是裝置、表演藝術、生物藝術的創作與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參考實際情況。能掌握相關背景的藝術家,或許將有機會掌握文學與電影的創作。」

由左至右:主持人官妍廷、陽明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所長勞維俊、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紀大偉、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表演:重新審視人與藝術的疆界

「表演藝術」場次主持人黃鼎云問道:「如果我們認知的生物藝術是由有機體構成的,那表演藝術不就是有機體的藝術嗎?」問題一出,顧廣毅難掩興奮地分享他在荷蘭的經歷:

「我在荷蘭受舞蹈相關單位邀請合作時,主辦單位也提出類似的問題。在合作過程中,我不斷思考表演藝術中會不會有新的方式,可以讓觀眾用不同方法體驗生物藝術中,藝術與科學的交融。」

小事製作策略總監陳運成,則分享推測設計與仿生設計的發展已久,不過今年劇場導入了許多新技術,讓物件劇場或是生物劇場有了更多可能性。

宮保睿也同意「推測設計」早已行之有年,「在臺灣唸書時,思考方式比較實際。到英國後,開始思考自己的創作方法與敘事方式。也因為學校長久以來,都以推測設計引導學生創作,因此我往後的創作都以推測設計為思考脈絡。」

策展人鄧富權則以藝術節策展的角度回顧主題:「劇場主要關心的是『互動』以及『故事』,而科學就是真實價值與探索。劇場是用戲劇手法打造另外一層的現實(Reality),是製造真實(Truth Making)不是事實(Fact)。因此,如何在劇場中同時說服偏科學派和劇場派的觀眾、如何融合找出對話與呈現方始,是我現在思考的方向。作為策展人,我也在考慮明年如何將生物藝術納入藝術節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左至右:主持人黃鼎云、台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小事製作策略總監陳運成、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RAW Moves 藝術總監Ricky Sim(視訊連線)。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科學:存在真實的虛構推論

「醫學、哲學、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場次,主持人孫以臻以「生物藝術跟偽科學的差別在哪裡?」為題,探討宮保睿與顧廣毅創作中,與專業人士查核「推測」的過程。朱子宏醫生認為生物藝術以真實科學背景推測虛擬情境,是一大創舉;林佑彥中醫師則稱讚顧廣毅的〈虎鞭計畫〉,具體描繪中藥材破壞生態的意象。

顧廣毅緊接著補充:「在〈虎鞭計畫〉作品中,我詢問了醫生『病人希望合成鞭長什麼樣子?』作為解決問題、創造新合成鞭的參考範本。」依照醫生的建議,顧廣毅也開始修正對合成鞭的想像。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林映彤教授分享自己擔任〈闌尾人〉專家諮詢的經歷,在討論過程中,發現推測設計有助於解答科學尚未被顯現或者解釋的難題。

宮保睿說:「一般來說,大眾對闌尾其實沒有想像。」也表示〈闌尾人〉是自己特別關注的「人類增強」議題,其實很難一眼看出推測設計的實際應用層面。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小組林怡萱組長補充:「我認識生物藝術(BioArt)是在泛科學舉辦的演講。因為我同時也是創作者,所以認識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時,當下覺得作品有將嚴肅的議題轉化為有趣情境的潛力。或許藝術家的作品可以成為科學教育場所中的教具,成為一種溝通的媒介;或者是一種概念,探究議題的媒材。

由左至右:主持人孫以臻、科教館跨域策展小組組長林怡萱、祥峻中醫診所副院長林佑彥、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助理教授林映彤、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臺北榮總小兒科與新陳代謝科醫師朱子宏(視訊連線)。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推測X藝術:尚未深掘的未知領域

「視覺藝術、當代藝術、科技藝術與新媒體藝術」場次,主持人吳梓寧向藝術家詢問當代藝術與科技藝術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張碩尹說道:「我認為當代藝術會使用越來越高度的技術與器材,身為文化的中介者,需要使用特定的語言,或者某個社會階級所使用的工作方式,這集中了藝術的生產方式。」蔡宏賢總監則認為科技藝術會不斷發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宮保睿認為推測設計與工業設計和互動設計的發展脈絡很有關,而推測設計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則更為繁複,需要更多的探討與研究。顧廣毅則以自己的學習歷程,分享對創作的看法,「我在荷蘭學習時,學校協助學生建立自己的設計方法,我以關心的爭議性議題、倫理爭議以及醫療科技作為創作發想的起點。跨域是為了探索原本單一領域所看不到的面向,或許最好的環境是每位藝術家都有自己對於跨領域創作的方式,去形塑創作的多元樣貌。」

由左至右:主持人吳梓寧、藝術家張碩尹、生物藝術家與工程師曹存慧、Dimension Plus超維度互動創意總監蔡宏賢、藝術家宮保睿、藝術家顧廣毅。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以宮保睿、顧廣毅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分享為中心的「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設計、生物藝術與跨領域的交匯」論壇,由「生物藝術」與「推測設計」作為核心,向不同領域的老師提出設計環境的疑問、創作的邀請、哲學與醫學的專業諮詢、推測設計的應用層面以及當代藝術的質疑,最終回歸到創作者本身。創作是一段旅程,在過程中將形塑每位創作者的創作方法,最終完成一件創作品。

覺得可惜沒參與到論壇?「啟發性的未來:推測、身體與醫學 – 宮保睿、顧廣毅雙個展」即日起自12/6(日)在國美館203-205展覽室展出,策展人特別於展場中規畫《想像未來》書展區,讓觀眾在欣賞藝術家展出的作品外,也能進一步了解生物藝術、推測設計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及其背後的研究方法與歷史脈絡 ,參觀展覽與閱讀書籍也是啟發未來想像的好選擇哦!

文章難易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以科學為本!從 DNA 探索大未來——百濟神州(BeiGene)Kids Science 生物科學營,為小小醫生科學家鋪路!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2/12/27 ・373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百濟神州(BeiGene)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小朋友們,當爸媽或家人生病時,你的心情如何?擔心、焦慮、想辦法讓他們好過一點?」

「希望家人最好不要生病」、「吃藥看醫生才能快快恢復」這是來自孩子們最純真直接的回應。

全球前 50 大生技製藥大廠百濟神州(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日前率近 20 位企業志工和家人們一起至坪林國小,在泛科學協助下,舉辦「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課堂上,身為生物科學家的他,首次擔綱一日業師,在活動一開始即拋出了上述這個情境題,引導孩子們思考生物科學,其實是一門很有意義的學問,不僅貼近日常所需、更能真實地幫助許多人。

黃士銘表示:「BeiGene 是一家以科學為本,專注於創新癌症藥物研發,我們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及醫師緊密合作,以病人至上的精神,致力為全世界患者帶來可近性及可負擔的高品質藥物。」身為一位科學家,我們相信『改變治癒未來』(Change is the Cure)。先進科學改變人類生活,而醫療科學為人類帶來治癒的力量。因此,在台灣,我們與這塊土地最頂尖的科學人才共同努力,專注於細胞治療在癌症醫學領域的研發,也因為台灣向來是生技產業人才搖籃,這更讓我們重視到,科學教育從小紮根的重要性,讓小朋友從早期開始培養科學核心素養,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和視野,希望啟發他們對於生物科學的興趣。我們很期待透過 BeiGene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科學教育的環境,挹注多元教學資源,發揮共好影響力,為台灣培育更多優秀的生技人才。

BeiGene 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率近 20 位企業志工和家人們前進坪林國小,讓偏鄉小朋友從小開始培養科學核心素養。圖/BeiGene

有鑑於此,秉持以科學為本、病人至上的 BeiGene,致力「培育未來生物科學人才」作為品牌 ESG 關鍵的當責行動。於是乎,當觀察到台灣偏鄉科學教育資源與師資分配不均的狀況,便與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泛科學」聯手,舉辦「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BeiGene 企業志工於假日帶著家人們,前進新北市坪林國小進行教學活動,為偏鄉學童種下科學教育種子,希望藉由對生物科學的體驗與實驗過程,提升偏鄉學童對於環境觀察的敏感度與科學的認識基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eiGene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為學童打造出「適齡、適性」、結合理論與手作的生物科學探索課程活動。圖/BeiGene

生物科學樂趣多! 啟發學童對科學創造的想像

小學階段是最適合紮根科學教育的時期,但偏遠地區的學校由於交通不便與地理人文環境特殊,造成師資、設備、資源不足等情況。若能引進多元的教學資源,開啟偏鄉孩子們不一樣的視野,便能在科學的啟蒙之路上,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童對科學創造的想像!

引導孩子們思考生物科學,其實是一門很有意義的學問,不僅貼近日常所需、更能真實地幫助許多人。圖/BeiGene

坪林國小校長王珮君表示:「科學是生活,舉凡食、衣、住、行都隱含著許多科學知識與原理,非常感謝 BeiGene,看見偏鄉孩子在專科教育學習資源的需求,舉辦『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 讓孩子從做中學習。藉由豐富有趣的課程,帶領學校的孩子不僅能從學習中獲得更多與醫學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能啟發他們擁有像『科學家』一樣地邏輯思考,像『醫師』一樣地解決問題!永保好奇心,持續不斷的創新與探索。」

坪林國小校長王珮君致力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資源,感謝 BeiGene 帶來豐富多彩的 STEM 教育課程。圖/BeiGene

親子共學玩實驗夯: 水果DNA切切樂、手作仿生鳥

身為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泛科學」知識長鄭國威表示,孩子學習科學的目的,除了開拓視野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思辨的精神與態度!在這個以社群力=影響力的時代,泛科學希望與各界企業一起『加乘、共好』,透過彼此的核心職能,讓下一代對科學產生興趣。

孩子學習科學的目的,除了開拓視野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思辨的精神與態度。圖/BeiGene
利用簡單易操作的實驗一窺水果 DNA 的樣貌。圖/BeiGene

這次的課程,特別邀請到曾獲教育部殊榮的生物老師──簡志祥「阿簡老師」,帶領學童認識水果 DNA,利用簡單易操作的實驗一窺 DNA 的樣貌,了解生命細胞最初始的模樣;也體驗了解仿生科技在醫療上及生活上的應用,透過「仿生鳥手作實驗」引導學童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而得來,並從手作實驗中獲得更多靈感與樂趣,最後的「仿生鳥飛行競賽」,讓學童用自己親手做的成品互相比拚,進一步體驗空氣動力原理,邊玩邊學、小朋友無一不感到新奇與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生活周邊常見產品實例,了解仿生科技在醫療上及生活上的應用。圖/BeiGene
透過「仿生鳥手作實驗」引導學童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而得來。圖/BeiGene
「仿生鳥飛行競賽」,讓學童用自己親手做的成品互相比拚,進一步體驗空氣動力原理,邊玩邊學、小朋友無一不感到新奇與有趣。圖/BeiGene

本次課程活動獲得很好的迴響,孩子們邊玩邊學,不僅輕鬆提升專注力,同時對生物科學產生興趣。各位家長們,想要帶著孩子自己動手體驗 Kids Science 科學課程嗎? 以下分享 DIY 簡單步驟跟著做,親子共學樂趣多: 

【水果切切樂】

藉此實驗了解細胞各構造的特性,如清潔劑可溶解細胞膜的脂質,破壞細胞膜。 高濃度食鹽水可使 DNA 溶解在溶液中,DNA 不溶於酒精中,所以使用酒精萃取出 DNA。由於實驗材料簡單,且方法易操作,對生物科技有興趣的學習者也可以自行操作實驗不同水果的差異性。

教學影片。影/Youtube

材料:
萃取液(食鹽、水、清潔劑)冰棒棍、牙籤、離心管、塑膠杯、塑膠袋、紗布、竹籤、切塊水果、酒精

方法:
準備萃取液,內容是 1/3 杯的水、1/2 匙鹽和 1 匙的清潔劑混合。把切塊水果放進塑膠杯裡,倒進萃取液,能夠蓋住水果的量就夠了,用冰棒棍把水果攪爛。
把紗布鋪在另一個塑膠杯上,將攪爛的水果倒入紗布上,收集濾下的液體。
把酒精倒入液體中,過幾分鐘就會在上層的酒精裡看到白色的絲狀物。恭喜你,你拿到了這些水果的 DNA 了。拿牙籤輕輕攪拌這些 DNA,把它們收集到離心管裡頭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理:
為什麼這些材料就可以萃取出 DNA 呢?當你把水果攪爛和萃取液混合時,會破壞水果的細胞,清潔劑可以破壞水果細胞的細胞膜和核膜,而加入鹽則可以讓 DNA 溶解在萃取液內。最後加入的冰酒精,則會讓 DNA 從溶解的狀態被析出來,就成了你看到的白色絲狀物。

【手作仿生鳥】

結構仿生設計學主要研究生物體和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內部結構原理在設計中的應用問題,適用與產品設計和建築設計。研究最多的是植物的莖、葉以及動物形體、肌肉、骨骼的結構。本課程從生活中引導小朋友去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得來的。並從手作實驗中得到更多靈感與啟發!

仿生學小知識:

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科學,目的在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發新的機械和技術,將大自然的智慧轉化成人類可操控的技術,可以說是「向大自然學習」的一門科學,例如達文西的「撲翼機手稿」就是藉由研究鳥類與昆蟲飛行所設計出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葉」,除了表面上有蠟等物質可以防水,也發現葉面上有奈米等級的絨毛結構,這些結構使得水滴不易被戳破,讓水滴能在葉面上自由滾動,正是屬於仿生學的範疇,而這個發現也運用在現在的防水塗料上。此外,模仿蜘蛛絲做成的線非常強韌,可以拿來做防彈衣,這些都屬於仿生學的研究成果。

教學影片。影/Youtube

方法:
確認你的配件,包括翅膀、尾巴、木條、三條橡皮筋,將翅膀配件靠內的桿子套上右邊鐵鉤,靠外的桿子套上左邊鐵鉤,將木條插入翅膀的孔,另一端插入尾巴的孔,接著將橡皮筋套進兩端的掛勾,最後一步驟只要扭轉橡皮筋就可以飛行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2

3
1

文字

分享

2
3
1
相輔相成的數學與科學,誰才真的是「科學的起點」?或許,它們都不是最好的答案——《教出科學探究力》
親子天下_96
・2022/08/12 ・3626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學絕對是科學上非常重要的工具,當科學面對重大疑難雜症時,往往確實是由數學來解決問題。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可以用來說明科學家遇到科學問題時,發明數學工具來解決問題。

例如我們知道,一個物體如果維持每秒鐘 30 公尺的速度前進,那麼 100 秒之後,它會前進 3,000 公尺。但如果這個物體的速度是會穩定減少,平均每一秒鐘還會穩定的減少每秒 10 公尺,也就是一秒後它的速度就變成 20m/s、兩秒之後變成 10m/s,以此類推。

這樣的話,我們知道它 3 秒之後會停下來,但你能知道它前進的距離總共有多少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牛頓發明「微積分」這個數學工具。

現代微積分是由牛頓與萊布尼茲所發展而成的重要工具。圖/Pixabay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科學還是先有數學?

物理學家為了要處理像是「位移」、「力」、「速度」這類問題,也發明「向量」這樣的數學工具來幫助物理學家解決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看起來,好像應該說「科學是數學之母」才對?

也有的時候,科學家為了精準簡潔的描述自然界規則,運用數學語言來作為描述的方式。

例如我們知道,兩物體之間永遠存在一個互相吸引的萬有引力,萬有引力的大小和兩物體的質量大小乘積成正比,和兩物體的距離平方成反比。這麼一大段落落長的描述,如果用數學符號來表達,就會變成:

\(F = G \frac{m_{1}m_{2}}{r^{2}}\)

這樣的表達既簡潔又精準,當然是很不錯的描述方式,很受科學人的喜愛。數學是科學中重要的工具,可以幫助科學解決很多問題。在學習科學或發展科學的某些階段,數學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沒有數學便跨越不了某些門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便如此,數學好像也說不上是「科學之母」。

科學始於好奇心,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

我總覺得「科學之母」的意思,應該是科學的產生者。那什麼才是科學的產生者?我認為是「觀察」。

觀察與好奇心促成科學的動機觀察的意思不是觀看,不是說用眼睛看到些什麼東西就是觀察。觀察是會產生疑問的,會勾起你的好奇心。看到一些「怪怪的」、好像跟平常不一樣的事物時,你可能會留心的多看個兩眼,腦袋裡想著:「昨天跟今天看到的太陽升起位置,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上次釀的酒跟這一次喝起來好像不一樣?」

察覺這些差異之後,你的好奇心可能就會接手,開始思考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認真一點的話,可能會對現象進行系統化的描述記錄,將那些雜亂的事物根據相同處、相異處進行比較並分類,有時候或許能從中發現一些現象的規律性或者因果性。

例如我們的祖先們長期觀看著海,把每天看的海水高度做了記錄,時間一長就慢慢看出一些規律性,發現每天海水高度變化跟月亮的位置有關:滿月的那天,當潮水最高的時候就是在正中午。

我們的祖先們長期觀看著海,把每天看的海水高度做了記錄,時間一長就慢慢看出一些規律性。圖/Pexels

進而發現不同的月相和漲退潮的時間,有某種特定的關係。等蒐集到夠多的事實之後,很可能就可以發現規律性。

察覺這些規律性、相同處、相異處之後,有些人會興起強烈的好奇心,想要一探這些現象背後的完整詳細規則,或是探詢造成這些規則背後的原因,這時,科學的動機就出現了。

自文明誕生以來,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只是用神話的方式來解釋自然,直到近幾百年才發展出有系統的科學方法,以極端嚴謹的態度來檢視心中的答案。雖然科學是近代產物,但產生科學的動機卻是每個人都天生具備的,那就是「觀察」和「好奇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個孩子天生就很愛問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科學家會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不過這句話的下一句是:「直到 XX 歲為止」。

為什麼等到我們長大以後,就不會提問了呢?

身為老師的我們都曾發現,學生到了國中之後,似乎就變得很不愛問問題。

我相信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我們的科學教材教法往往是去情境化、去脈絡化的;我們的考題有許多是脫離現實的;我們的課程也經常不是以學生親身觀察而產生的探究問題作為出發點。

此外,大量意義不明的數學練習,恐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生的科學家們為什麼長大後就不發問了呢?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圖/Pexels

既然數學題目難以避免,我們該怎麼讓這些練習對學生而言,變得更有意義、更具有科學教育的價值呢?

數學在科學課堂上扮演的角色在科學的學習中,數學作為一種工具,其存在是必要且適當的。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工具的使用必有其特定的使用動機和情境。

如何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幹嘛?以燃素說、氧化說為例

例如拉瓦節(Antoine Lavoisier)並不是一開始就在實驗室裡面計算數學,因而發現燃燒的本質是物質的氧化。他是因為用定性分析方式無法成功反駁當時主流的「燃素說」,才進一步使用量化實驗、測量精準的數據,得到足以駁倒「燃素說」的證據。

讓學生具備動機和情境後,在適當的難度下,引進必要的數學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如果學生知道自己正在處理什麼問題,也知道為什麼需要運用這個工具的情況下,那麼在自然科裡面學習數學是沒有問題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需要透過有設計的教學,才可以激發學生思考、知道自己在處理什麼問題。圖/Pixabay

於是我在燃燒的單元中,設計了讓學生閱讀並比較史塔爾(Georg Ernst Stahl)提出的「燃素說」和拉瓦節的「氧化說」。兩個學說都是在描述學生熟悉的燃燒現象,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解釋方式。

史塔爾的「燃素說」認為:

因為物質燃燒時,物質裡面的可燃成分(燃素),會從物質內逃逸出來與空氣結合,從而發光發熱,這就是火。並且因為燃素從物質中釋放出來,重量就變輕了,釋放燃素的物質只剩下灰。

但有些物質,像是金屬,它們內部的空隙就像容器一樣,裡面充滿燃素。燃素與金屬分離後,空出來的容器會被空氣填滿,容器裝著比燃素重的空氣,重量自然就變重了。

而且物質在加熱時,燃素並不能自動分解出來,必須藉空氣來吸收燃素,才能將燃素釋放出來,而且愈好的空氣吸收燃素的效果愈好。

拉瓦節的「氧化說」則主張:

物質燃燒時,不是物質內部的燃素釋放出來,而是物質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結合的過程中會發光發熱。

結合之後的物質,稱為氧化物。氧化物如果是氣體或者變成飛灰離開了物體本身,質量就會變小,就像紙張燃燒一樣。

如果物質氧化物和物質是依附在一起的,那就會看到質量變重,就像金屬的燃燒一樣。

你會發現兩者的說法看起來都能完美的解釋燃燒現象,如果只是觀察各種燃燒的現象,並不足以判別誰說的才對。這時,用量化方式精準測量燃燒過程中各階段物質的質量變化,就變成判別是非的關鍵所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量化實驗當然是比定性實驗更加困難,但當我們對於某個事件產生興趣時,這些困難就會瞬間變成讓人興致高昂、願意去挑戰和克服的關卡。

「燃素說」和「氧化說」的說法看起來都能完美的解釋燃燒現象,這時便需要科學的力量。圖/Pexels

數學的工具也是如此,所以我在運動學的課程設計中,利用交通安全宣導影片中常出現的「未維持安全距離」下產生的交通事故,讓學生感受到危險,並且產生「安全距離是怎麼計算出來的」的疑惑,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

動機產生之後,我們就可以把待解問題轉化為比較嚴謹的文字敘述:「車子以 108km/hr 的速度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因前方發生事故而緊急煞車。若車子能在 X 秒鐘之內停下來,我們的煞車距離有多少?」這就變成大家熟悉的考題了。

此時不管是使用公式也好,圖形法也好,學習起來就會比較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在課堂上營造動機與脈絡,讓解決這些數學問題變成必要的過程,就是我們在課程設計上可以努力的方向。

——本文摘自《教出科學探究力》,2021 年 8 月,親子天下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2
親子天下_96
26 篇文章 ・ 25 位粉絲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www.parenting.com.tw。我們希望,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和學校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0

6
1

文字

分享

0
6
1
嘿!身為台灣學生的你,害怕失敗嗎?從 PISA 評量檢視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_96
・2020/02/22 ・248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蔡宇哲,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

去 (2019) 年底所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結果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是在 2017 年進行測驗評量,主要評估項目為學生的閱讀素養,輔測數學與科學的素養,因此倍受科學教育社群關注。從結果看來,臺灣在這幾項素養的表現上都高於全球平均,看起來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卻有一項指標臺灣的分數高出平均甚多,甚至名列前茅,那就是害怕失敗指數 (index of fear of failure) 。臺灣學生在這項的得分是全球最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害怕失敗指數

研究是用以下三道問題的同意程度,來計算害怕失敗指數:

  1. 當我失敗時,會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
    (When I am failing, I worry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of me.)
  2. 當我失敗時,會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天份。
    (When I am failing, I am afraid that I might not have enough talent.)
  3. 當我失敗時,會對自己未來規畫產生質疑。
    (When I am failing, this makes me doubt my plans for the future.)

除了計算之後的害怕失敗指數高於平均值外,即使是看各題得分也很高,都傾向害怕失敗所帶來的後果。看到這個結果似乎不太妙,會有一種「臺灣學生是全球最玻璃心」的結論,但筆者建議可以把這項結果當成一個警訊但不需要太過於悲觀。

對失敗的看法與學生本身的能力無關,而由獲得高分數的國家有很多來自亞洲這點來看,或許文化上本來就存在差異,像是新加坡與日本也都名列前茅,但並不代表這兩國家的學生特別玻璃心吧。況且,只有三道題目,筆者認為並無法完整評估學生對於失敗的態度,頂多是呈現一個面向。

各國學生對三道「害怕失敗」題目的同意程度。害怕失敗指數高的學生多來自亞洲國家,台灣也包含在內。(以上數據取自 PISA 網站,另由於參與研究國家眾多,因此只節選部分國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不害怕失敗,或許得先有成長型思維

雖然前述說了不需要太悲觀與在意,但仍可提供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與自省,畢竟學生太過於害怕失敗而不願意去挑戰並不是件好事。況且人們常會說「失敗為成功之母」,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希望培養學生成為不畏艱難、不怕挑戰的人。

那要怎麼樣的人才會從失敗中學習成長,而不是一蹶不振呢?史丹佛大學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心理學教授杜維克 (Carol S. Dweck) 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需要有成長型思維 (growth mindset)

認為自己在各方面一直是可以成長的、遇到困難會認為有挑戰性而勇於嘗試、遭遇挫折不會放棄,會尋找其它可能成功的方法,這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樣子。與之相反稱為固定型思維 (fixed mindset) ,這樣的人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因此遇到新的困難會不願意嘗試,當遭遇挫折時也會很快就放棄,認為自己無法解決。杜維克教授認為,成長型思維的人能忍受困難、找出工作意義,長期下來比較容易進步,也就比較能夠成功。

成長型思維的人相比於固定型思維的人較有克服困難的動力與勇氣。圖\pexel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程決定方向,方向造就思維

那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是怎麼形成的呢?可以從一個研究的過程看出端倪。實驗找來一群孩子,先讓他們做簡單的作業,完成後會對一部份的孩子稱讚他「本人」,例如:「做得太棒了,你一定很聰明。」;對另一部份的孩子則稱讚他的「過程」,例如:「做得太棒了,你一定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

接著讓他們自由選擇第二輪的作業,結果發現,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都選擇了簡單的題目;相反地被稱讚「努力」的孩子則超過九成都選擇困難的題目。也就是說,如果人們注重的是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會讓他比較願意去嘗試有挑戰性、難度比較高的任務,培養出成長型思維;相反地如果只將結果連結到他本人的才能,就比較會為了維持同樣的好成績,而避免去挑戰與冒險而成了固定型思維

這兩種思維的差異不僅在孩子身上,在醫學生及職場工作者的研究也都發現類似的結果。題目之一為「當我失敗時,會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天份。」這樣把成功與失敗直接連結個人天份的想法,正是固定型思維的展現。因此,從這份結果來看,可以思考的是:教育過程是否讓學生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

被稱讚「過程」的孩子對於解決難題有高度意願,且具有勇於挑戰的特質。圖\pexel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找出不害怕失敗的勇氣

筆者一直認為,科學教育是最好的成長型思維養成。試想,一個科學實驗的形成在於觀察、假設、驗證與預測,最精華的部份就在於前半段的過程。因此,在教學當中需強調過程的重要性,讓學生細緻地去理解與體會過程中的細節與難處,而不是去強調用高科技、很特別的研究方法所做出來的驚人結果,才不會讓學生誤以為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這概念說來不難但實際執行上並不容易,過去幾年筆者負責帶領幾組大二的學生進行心理學實驗,都會向學生事先說明實驗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失敗與挫折,甚至最後也不會得到預期的結果,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實驗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即使最終結果與假設不同,也是很好的機會去探討過程是否有偏差及其它可能原因,這才是科學實驗課程想要帶給學生的體驗。

不過礙於進度與時間有限,學生常在沒得到預期結果後就得倉促完成報告,後續的討論與再驗證的部份沒能有足夠時間進行,以至於學生無法領會到科學研究的醍醐味,只記得曾經做了一個沒成功的實驗,有點可惜。或許,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也都面臨類似的難處吧。

科學教育是最好的成長型思維養成,實驗最重要的精隨在於過程,勝於結果。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素養翻轉科學教育

108 新課綱強調的科學素養方向是正確的,嚴峻的少子化是危機也是轉機,讓老師們可以有更多的心力讓學生體驗科學的過程,而不是去背誦公式與各種科學結果。科學教育可以是「軟硬兼具」的,讓學生培養科學素養的同時也塑造了成長型思維,兩種實力都能夠在同一個歷程中成長,如此的教學改變是值得嘗試的。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0年 2 月號〉

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92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