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羅億庭|走在科普路上的小菜雞。
試著想像這些聲音:隔壁陌生人吃飯時的咀嚼聲、隔壁同事的機械式鍵盤不停「喀拉、喀拉」地響著、考試時同學原子筆一直按按按按不完,或是有人吃洋芋片握零食袋發出的聲音⋯⋯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上述這些聲音雖然不怎麼悅耳,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但對「恐音症(misophonia)」患者而言,這些「重複性的噪音」會讓他們幾近崩潰。
而今年(2020)的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就由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學術醫學中心(Academic Medical Center in Amsterdam)的 Nienke Vulink、Damiaan Denys 以及 Arnoud van Loon 三位學者獲得,為我們解析一下恐音症,到底是恐什麼音?
乾脆離開人群,恐音症的有苦難言QQ
恐音症是一種「聽到別人製造的重複性噪音」就會渾身不舒服的症頭,舉凡是聽到咀嚼聲、呼吸聲,甚至是路邊情侶親嘴的啾啾聲(閃屁閃^_^??),都可能讓恐音症患者感到噁心、焦躁、生氣或衝動性的攻擊行為。
為了盡可能遠離這些可怕聲響,恐音症患者選擇逃避許多場合,像是避免與他人一起吃飯、少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或是避開工作上的會議。也因此恐音症患者在社交與工作上吃了非常多苦頭。
其實早在 2009 年,阿姆斯特丹大學學術醫學中心就有恐音症的案例出現,但當時的醫生都將這樣的症狀診斷為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OCD);而恐音症的症狀也不受重視。就連當時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IV-TR註1)與國際疾病分類(ICD-10註2)也完全沒有恐音症的相關症狀描述。
為了解救深受恐音症所困擾的蒼生,這三位荷蘭學者以「耶魯-布朗強迫症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 Y-BOCS)為基礎,編制了一個專門用於恐音症的阿姆斯特丹恐音症量表(Amsterdam Misophonia Scale, A-MISO-S)。
藉由這個量表與後續研究,他們定義出了幾個明顯的恐音症症狀特徵,包括:
- 會引發恐音症症狀的聲音都是由「人」所製造出來的。
- 雖然會引起恐音症症狀的刺激大部分都是以聲音為主,但有時候影像也會引發其症狀(像是看到人在吃飯的照片,就不自覺地想起嚼嚼嚼嚼的聲音)。
- 當恐音症患者暴露在這些討人厭的聲音時,會有急性的厭惡反應,例如煩躁、噁心感。
- 聽到這些惱人聲音後,患者的怒氣值會罕見地突破天際,且感覺到自己失去控制。
- 患者有察覺到自己的怒氣似乎有點超過與不合理。
- 患者會主動逃避一些可能引起恐音症發作的社交情境,造成他們與社會疏離。
- 患者因為害怕聽到這些聲音,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
- 約有 50% 的患者有強迫性人格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 OCPD)的特徵。
哆啦A夢~救救我~恐音症能夠治療嗎?
即使成功定義出了恐音症的症狀,也告訴了世人真的有這個疾病,並不是患者在唬爛,但最重要的是恐音症到底有沒有辦法可治啦 (;´༎ຶД༎ຶ`)?還真的有!!!哦!!!這三位荷蘭學者根本可以說是恐音症患者的哆啦A夢,有求必應XD
學者們發現,常用於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對於治療恐音症相當有效。
恐音症的核心症狀大致上可拆解為兩項:對於人製造的聲響高度關注+立即被觸發的負面情緒反應,而這些症狀可能與人們的注意力控制與易怒特質有關。
針對恐音症患者所設計的認知行為療法可分為四個任務:專注訓練、反制約、刺激操縱與放鬆練習(task concentration exercises, counterconditioning, stimulus manipulation, and relaxation exercises)。
專注訓練的目的在於改善患者的注意力偏差,讓患者不去注意那些惱人的聲音;藉由漸進式的方式,先在一般的中性環境下練習,再逐步進入到會引起恐音症症狀的環境中。例如在家庭聚餐時,試著將注意力放在耳朵以外的感受上,可以是菜餚的香氣、嚐起來的味道,就是不要去注意那該死的嚼嚼聲!
而反制約、刺激操縱與放鬆練習,則是為了解決症狀中那些既無法控制又強烈的怒氣與噁心感。
反制約指的是把一個中性或令人喜悅的刺激,和會引發患者負面情緒的刺激做連結,像是將會讓人感到開心、正向的影片與某個人正在咀嚼的影片配對在一起,當患者再度看見咀嚼畫面或聽見咀嚼聲時,就會多少增加一些正向情感,讓患者不再這麼厭惡咀嚼聲。
刺激操縱的邏輯也很簡單,患者厭惡的嚼嚼聲與鍵盤喀啦喀啦聲通常是「重複但不連續」的,而這種「沒辦法預測這個聲音什麼時候會停止」的感覺,讓患者覺得他們無法掌控情境;因此,只需要提供他們控制感就行了!我們可以透過電腦訓練,使患者在聽見厭惡的聲音時能夠按下暫停、跳過按鈕,我們就有辦法啟動患者對於厭惡情境的控制感。
最後,放鬆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煩躁感與整個身體的生理激發狀態(arousal)增加有關,而透過放鬆訓練可以減少這些情緒。透過腹式呼吸法、漸進式肌肉放鬆或冥想等訓練,患者能夠慢慢的從生理與心理上放鬆自己,從而降低對重複性噪音的煩躁感。
恐音症終於被重視!心理疾病不容易被定義
恐音症從最早以前的不被重視(甚至還被當成另一種疾病),到現在有了有用的治療方式,可說是相當不容易;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新的心理疾病,從未定義到創造新定義的過程。
即使在精神醫療相對發達的現代,都需要科學家及醫生們花費數十年的研究與努力,才有辦法讓人們開始重視這項疾病,更遑論精神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以前。
而在 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影片紅透半邊天的同時,也別忘了有一群人飽受恐音症所苦,影片中你聽起來療癒的嚼嚼聲,在恐音症患者耳中與刮黑板的聲音沒兩樣(怕.jpg)。
因此我們也該發揮同理心,在開啟 ASMR 影片前,先簡單問候身邊的人一句:「泥有恐音症嗎?」,不僅能賣弄一下關於恐音症的知識(咦?),也能讓患有恐音症的人感受到滿滿的尊重與關懷哦 (⁎⁍̴̛ᴗ⁍̴̛⁎) ♥
註解
註 1:由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所發行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TR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DSM-IV-TR)是許多國家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用以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手冊中明列了許多精神疾病的症狀與診斷準則,該手冊於 2013 年出版第五版(DSM-V)為目前的最新版本。
註 2: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公布,提供一組編號將各種疾病的症狀、異常或不適,以利全球的衛生專業人員,能使用一種通用語言交換世界各地的衛生訊息,世界衛生組織於 2018 年公布了最新的 ICD-11,補充 ICD-10 的不足。
參考資料
- The 2020 Ig Nobel Prize Winners
- Schröder, A., Vulink, N., & Denys, D. (2013). Misophonia: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 new psychiatric disorder. PLoS One, 8(1), e54706.
- Schröder, A. E., Vulink, N. C., van Loon, A. J., & Denys, D. A. (2017).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misophonia: An open trial.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17, 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