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2 月 17 日,韓國發表了使用抗 HIV 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對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感染者,取得了……有點不知所云的效果1!?
用了抗 HIV 藥物治療後,病毒其實還在?
用抗 HIV 藥物治療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患者的文獻,目前可考的為韓國 2020 年於《韓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之病例。入院者為一壯碩男性(身高:193 公分、體重:96 公斤、BMI:25.7),血壓 152/93 mmHg,脈搏為每分鐘 73 次,呼吸頻率為每分鐘 20 次,體溫為 37.0℃、從聽診或胸部 X 光皆無看出任何病徵。
以下為該病患的治療流程圖,可發現在治療策略上,一開始仍採支持性療法,包含抗流感藥物、抗感染藥物。直到出現肺炎症狀後,才嘗試地投予抗 RNA 病毒的藥物洛匹那韋 (200 mg) 和利托那韋 (50 mg)。然而投予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後,並沒有出現有如美國第一例的「立即、快速地」改善2,而較接近緩步地減輕症狀,而其間仍需抗生素來協助抵禦微生物的感染。
研究團隊敘述:「當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時,我們發現治療期間病毒量減少,臨床症狀改善。」但實際上文章中的流程圖,卻呈現了「起伏不定」的情況,令人感到困惑。
在本研究中,因為 RNA 病毒仰賴 RdRP(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複製自己的基因,故團隊似乎以 RdRP 的存在與否來判斷病毒的活性。但實際上,以下圖為例,服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後,雖然在療程第 2, 3 天無法檢測到 RdRP,但卻又在第 4 至 7 天檢測到了 RdRP,此現象令人困惑。
研究宣稱有療效難以令人信服
然而,以 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檢測病毒的結果也是時有時無,難以判斷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究竟是否具備壓抑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能力。如下圖所示,服藥後的一周內,僅有最初 2 天沒有測到病毒的 RNA,儘管病毒 RNA 量似乎有下降(Ct Mean註1),但在末期卻又浮現了病毒的 RNA,實在很難說服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有效。
如今,由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尚無特效藥,利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患者的臨床試驗已經展開,在美國的 Clinicaltrials.gov 網站上就可找到多個臨床試驗,分別由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武漢同濟醫院進行臨床研究,約在 5 至 6 月將有初步試驗結果。
雖然韓國的論文令人感到十分困惑,但我們仍誠摯的希望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能協助人類對抗此次的瘟疫,讓醫護們手上能多一種對死神的武器。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Keep Calm and Carry On.
註解
- 可被簡單解釋為 RT-PCR 所需要的複製循環次數,樣本裡病毒 RNA 量越高,Ct Mean 的數值越低,呈現負相關。
參考文獻
- Jaegyun Lim, Seunghyun Jeon, Hyun-Young Shin, Moon Jung Kim, Yu Min Seong, Wang Jun Lee, Kang-Won Choe, Yu Min Kang, Baeckseung Lee, and Sang-Joon Park (2020) Case of the Index Patient Who Caused Tertiary Transmission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Korea: the Application of Lopinavir/Ritonavir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Pneumonia Monitored by Quantitative RT-PCR. 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 https://doi.org/10.3346/jkms.2020.35.e79
- Michelle L. Holshue, M.P.H., Chas DeBolt, M.P.H., Scott Lindquist, M.D., Kathy H. Lofy, M.D., John Wiesman, Dr. P.H., Hollianne Bruce, M.P.H., Christopher Spitters, M.D., Keith Ericson, P.A.-C., Sara Wilkerson, M.N., Ahmet Tural, M.D., George Diaz, M.D., Amanda Cohn, M.D., LeAnne Fox, M.D., Anita Patel, Pharm. D., Susan I. Gerber, M.D., Lindsay Kim, M.D., Suxiang Tong, Ph.D., Xiaoyan Lu, M.S., Steve Lindstrom, Ph.D., Mark A. Pallansch, Ph.D., William C. Weldon, Ph.D., Holly M. Biggs, M.D., Timothy M. Uyeki, M.D., and Satish K. Pillai, M.D. for the Washington State 2019-nCoV Case Investigation Team (2020)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0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