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文字

分享

1
2
0

「稀土戰爭」的起點:七種元素因這個村莊而被發現!

活躍星系核_96
・2019/06/05 ・275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36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文授權轉載自領研公眾號
  • 编译/谢汝雨 杨心舟@环球科学

今年是元素週期表誕生 150 周年,已經有 118 種元素在這張表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在第 Ⅲ 族副族裡,有一群特殊的元素,它們又被稱作稀土元素,是當今各種高科技領域是必不可少的金屬元素。而其中 7 種元素都因一座村莊而發現,4 種都以村莊的名字命名。

一座因元素出名的村莊

離斯德哥爾摩不遠的 Resarö 島上,有一個叫做伊特比(Ytterby)的村莊,它是化學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化學家中,都存在一種對該村莊的誇張描述:

元素週期表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叫 Ytterby 元素,另一部分叫其他元素。

儘管伊特比只是一個小村莊,其對元素週期表的貢獻非常大,世界其他地方能發現 2 個元素的都屈指可數,但在伊特比就直接產出並根據 Ytterby 命名了4種,而還有 3 種也是因該地的一塊礦石才得以被發現,也就是說這塊土地讓元素週期表上拓展了 7 種元素。

當然要在一個地方同時發現如此多的元素,和元素的性質有很大關係。伊特比區域發現的這些元素都屬於稀土金屬,稀土金屬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其是由許多元素混合在一起組成的,當你獲得一塊天然的稀土金屬,基本上就獲得了幾種不同的元素。而伊特比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富含稀土礦藏。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在上一個冰川期結束時,冰川消融帶走了該區域大部分表層土壤,因此這些底層的稀土礦藏就暴露出來,很容易被開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伊特比採石場。圖片來源:Wikipedia

最初,伊特比並不是為了採集稀土資源而存在的,其礦場僅僅只是用來尋找一種叫做長石的礦物。長石是用來製作陶瓷的重要原料,馬可波羅於14世紀初期將陶瓷引進至歐洲後,歐洲人開始瘋狂地愛上了這種實用且高效的舶來品。幾百年來這裡的礦工都會從挖出的礦藏中選出長石,其他的就當做廢棄物直接倒掉,直到1787年,Seva炮兵團中尉卡爾.阿克塞爾.阿倫尼烏斯(Carl Axel Arrhenius)注意到了長石採礦場中一塊棄置的黑色礦物碎片,他將其送給了化學家朋友約翰.加多林(Johan Gadolin)進行分析。後來,這塊碎片成了意義非凡的礦石:人們從此開始對稀土元素展開了長久的探索。

一塊改變元素史的礦石

卡爾本身的工作其實和礦石沒太大關係,但事情很奇妙,他在瑞典皇家鑄幣廠工作時認識了研究礦石的化學家Peter Jacob Hjelm,卡爾也耳濡目染地對化學和礦物產生了興趣。因此當他在礦場發現這塊從未見過的黑色礦石後,直覺告訴他這塊礦石並不普通,他將其以發現地伊特比村為名,叫做「ytterbite」石塊(現已知為矽鈹釔礦),並送給了加多林檢驗。

這塊礦石上端黑色部分,就是當年中尉發現的物質ytterbite,中文名矽鈹釔礦。圖片來源:Joshua Howgego

收到樣品的加多林經過認真分析,發現樣品中約有 38% 為某種金屬氧化物,他將該氧化物命名為「yttria」。這一刻開始,稀土金屬中的元素開始逐漸浮現在了元素週期表中。為了直觀地展示村莊名 Ytterby 是如何變成元素名的,我們可以看下最先發現的 4 種稀土元素的名稱,它們分別是yttrium(釔),terbium(鋱),erbium(鉺),ytterbium(鐿),幾乎都是選取了村莊名的部分。

之後加多林多次對礦石進行了分析,他最終確定這塊礦石的氧化物成分為氧化釔(Y2O3),這也是最早被發現的稀土金屬化合物,加多林在 1794 年發表了這項結果。然而,Y2O3還不是元素,直到 1828 年,Friedrich Wöhler 通過鉀還原氯化釔得到了釔元素。元素週期表上 39 號位元的釔元素,終於安頓下來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1787 年這塊礦石被發現,到釔元素聞名於世經歷了兩百年。1987 年高溫超導體誕生,它在極低的溫度(-180℃)下也具有強磁性,這個溫度對於常規超導體來說已經很高了,因此它也被應用於精密的核磁共振的設備中。而這種高溫超導體就用到了釔元素(實際為釔鋇銅氧化物),至此釔的商用價值也被逐漸開發出來。

一連串稀土元素

因為稀土元素同屬於第Ⅲ副族,它們的原子結構很相似,而其中的 15 種鑭系元素的最外層電子軌道完全一樣,區別僅在於次外層電子。這些相似的電子排布會讓這些金屬的化學性質很相似,幾種稀土元素經常紮堆出現,很難進行分離。因此,當年從伊特比村裡發現的矽鈹釔礦中提取的釔並不純粹,還含有其他稀土元素。

來自伊特比村莊的七種稀土元素發現史

1843年的時候,卡爾·古斯塔夫·莫桑德爾(Carl Gustaf Mosander)分析了礦石中的Y2O3成分,他發現礦石並不是只由氧化釔構成的,其還含有氧化鉺(Er2O3)和氧化鋱(Te2O3),他將這些氧化物依次用伊特比村莊命名為 yttria、erbia 和 terbia,相對應的,3 種金屬的名稱就是 yttrium(釔),erbium(鉺),terbium(鋱)。

鉺和鋱都是從矽鈹釔礦中分離出來的,但它們的顏色並不一樣,釔呈現出白色,鉺呈現出粉紅色,鋱則呈現出黃色,因此從顏色上就能很好地區分這三種元素,如果你買到了一些粉色或者玫瑰色的玻璃狀物體,裡面很可能就含有鉺。如今,鉺被用在一些皮膚科或牙科中使用的鉺鐳射機器中,因為其不會穿透人體,可以針對性地治療皮膚和牙齒疾病。而鋱經過硫酸化後,能夠產生黃綠色的螢光,因此被應用于顯示幕發光系統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878 年,瑞士化學家馬利克納(J.C.G.Marignac)從鉺中分離出一種新元素,他同樣以伊特比為該元素起名為 ytterbium(鐿),鐿元素最出名的是其被應用在了原子鐘中。隨後在 1879 年,瑞典化學家尼爾森(L.F.Nilson)採用馬利克納的方法從鉺中分離鐿,並分別測量兩種元素的原子量。結果尼爾森測的鐿原子量卻比馬利克納測得的輕,他認為這是鐿中混有其他原子量較小的元素造成的。尼爾森繼續分離鐿,發現了鈧,克裡夫從鉺中分離出鈥和銩。至此,從卡爾中尉拿到這塊黑礦石,到元素全部解析出來,歷經了近百年。

伊特比村莊釔路上的一座房子圖片來源:Joshua Howgego

在伊特比發現的七種元素不僅僅是元素週期表上的珍寶,更是構成先進技術的基礎:釔的導電電阻幾乎為零,構成了高溫超導體的一部分;鋱用於風力發電機的儲能;鉺摻雜的光纖放大器能補償通訊系統中的光損耗,稀土金屬在這些高科技領域的優良表現使得其成為了控制世界經濟走向的一大因素。正是由於其稀缺性及不可替代性,稀土元素也成為各國長期博弈的焦點。

而如今,伊特比礦區已經成為了高級住宅區,昂貴的房子矗立在以自然元素命名的街道上,原先的礦入口貼著 ASM International society頒發的紀念牌,這片相繼發現了七種稀土元素,並命名了其中四種元素的沃土已逐漸變換了模樣。

參考來源

  • Д.Н.特立豐諾夫,В.Д. 特立豐諾夫.化學元素發現簡史[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6:133-139
  •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194112-the-village-where-more-elements-were-discovered-than-anywhere-else/
  • http://www.slate.com/articles/health_and_science/elements/features/2010/blogging_the_periodic_table/ytterby_the_tiny_swedish_island_that_gave_the_periodic_table_four_different_elements.html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tterby
  • https://blogs.unimelb.edu.au/sciencecommunication/2016/10/15/the-ytterby-elements/

本文授權轉載自領研公眾號,原文標題:一座改变化学史的村庄:7种元素从这里诞生,它是“稀土战争”的最初起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7
0

文字

分享

0
7
0
賣火柴小女孩販售的「火柴」其實有毒?你所不知道的「磷」——《原子有話要說》
azothbooks_96
・2023/05/22 ・957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被誤認的「賢者之石」

與人體細胞、骨骼、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中的磷,是很重要的元素。磷的發現過程其實有點讓人不忍想像,古時候鍊金術師待人類尿液久置後腐臭,再加熱蒸餾提煉出磷,一開始磷被認為是為提煉黃金時所需的「賢者之石」。

圖/原子有話要說!元素週期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磷的是火柴,可是現今看到的火柴頂端的火藥裡並沒有磷,而是把磷移到火柴盒的摩擦面了。原理是摩擦火柴棒,讓火柴盒產生火花,藉此點燃火柴棒頂端的火藥,進而產生火光。

磷有很多同伴,組成成分明明只有磷,但外觀和特性卻截然不同,有紫磷、白磷、黑磷、赤磷、紅磷,或是白磷表面覆蓋紅磷的黃磷等。火柴盒上使用的是紅磷,而在西部電影中等常出現,隨時隨地都可以點燃的火柴則是黃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原子有話要說!元素週期表

小女孩賣的火柴裡也有磷

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當時火柴剛問世不久,跟現代的火柴截然不同。小女孩賣的火柴是黃磷火柴,火柴棒較長,造價也高,通常是論根賣的。黃磷或白磷是一種具有劇毒的化學品,由於工廠屢屢傳出磷中毒的事件,現在已經禁止使用。

【常溫狀態】固體 【原子量】30.973762

【熔點】44.15˚C 【沸點】280.5˚C

【密度】1.82 g/cm3

【發現】1669 年,德國煉金術師布蘭德(Henning Brand )

【語源】希臘文 phosphoros,意思是帶來光明的。

——本文摘自《原子有話要說!元素週期表》,2023 年 4 月,漫遊者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zothbooks_96
53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

0

7
1

文字

分享

0
7
1
醞釀兩千年才誕生的「原子論」,源頭竟然是古希臘哲學?——《奇怪的生物知識增加了》
聚光文創_96
・2021/10/08 ・205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作者/蘇仁福、曾明騰
  • 繪者/Oliver Wei、卡斯威爾

此原子非彼原子

俗話說:「眼見為憑」,除了民間習俗或是崇拜超自然的宗教信仰以外,面對於無法親眼所見的事物,人們普遍抱持著懷疑與不信任的態度,過去的科學研究也是如此。

前面兩章的故事告訴我們,早期的科學,就是專注於眼前看得到、摸得到的明確對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時至今日,科學家們卻是反其道而行,投身於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中,發掘其中的蛛絲馬跡。

「原子」(atom),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

舉凡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呼吸的空氣,甚至是代步的交通工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原子」——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確實存在的東西——所構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是你認為書寫所使用的「原子筆」(ballpoint pen)跟這裡的「原子」是一樣的話,那可就是「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啦!

萬物起源

原子的概念,是距今兩千四百年前左右,由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所提出。

德謨克利特認為,宇宙中有無限多個質點,它們無法被進一步分解或是破壞。萬事萬物,都是由一大堆(究竟有多少他也不知道)、非常微小(小到多小他也莫宰羊)的質點所組成。

他將這些質點稱為「原子」,或者又叫「不可分割的東西」。他認為,正是因為這些原子的大小不一,形狀也不盡相同,造成世間萬物的存在型態、顏色、味道等種種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在德謨克利特的眼中,我們這些麻瓜口中的物質與空間,根本就是原子和虛空。

圖/聚光文創提供

同樣的哲學時代,另一位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利(Empedocles),則依據當時人們對化學較為粗淺的認知,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理論。

恩培多克利認為,物質是由「火、氣、水、土」這四大元素所組成。這四大元素會依據不同的成分與比例混合,構成這個大千世界裡的萬事萬物。

圖/聚光文創提供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些與原子相關的學說或理論,根本可以算是神作——這艱澀難懂的程度,恐怕也只有神才能夠通盤理解了——更別提,當代人受教育的比例不高,不夠通俗易懂的話,還真沒有多少人能夠消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因為如此,原子論被古代哲學家棄置一旁。在之後,歐洲陷入了一段宗教狂熱的黑暗時期,一直到十九世紀,科學研究才再次登上世界的大舞臺。

曼徹斯特的驕傲

由於太過微小,可想而知,原子並非顯而易見的存在。

一七九三年,英國科學家道耳吞(John Dalton)搬到曼徹斯特,成為曼徹斯特新學院的數學和自然科學教師,揭開了原子研究的序幕。

出生於貧窮家庭的他,不僅對數學與自然科學天賦極高,還具備著科學家最重要的特質:好奇心。這個特質在他的生活中處處顯現,身為一個色盲患者,他甚至好奇的研究自己的視覺缺陷,因此成為第一個發表色盲研究論文的科學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聚光文創提供

除了自己的疾病,道耳吞也熱愛氣象研究。終其一生,他都在進行長期的氣象觀測,直到他登出人生 online,持續了整整五十七年。

有人認為,正是這持續終身的氣象研究,讓道耳吞對大氣的成分產生了興趣。他那著名的原子論,也是在研究氣體的過程中逐漸成形。

在此之前,化學家已經發現,並且證實了許多定律,例如著名的「波以耳定律」、「質量守恆定律」、「定比定律」 等等。

這些定律,為早期的化學界逐漸建立化學元素的概念,卻依然缺乏一個完整的理論來整合說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八〇三年九月六日,是道耳吞的三十七歲生日,他並沒有舉行宴會慶生,而是寫下了原子學說的基本假設。

圖/聚光文創提供

道耳吞的原子基本假設,是簡明扼要的三項原則:

  1. 原子是物質的最小單位,每種元素(element),都是由一種具有特定質量的原子所組成。
  2. 當兩種元素反應,生成不同的化合物時,其中一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質量,會構成簡單的整數比。
  3.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原子,也不會有原子消失(或是變成其他原子)。
圖/聚光文創提供

一八〇八年,道耳吞出版了《化學哲學的新體系》(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一書。在書中,道耳吞詳細的闡述了他的原子論,並且以獨特的符號,向人們展示他的原子。

——本文摘自《奇怪的生物知識增加了》,2021 年 10 月,聚光文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聚光文創_96
6 篇文章 ・ 6 位粉絲
據說三人出版社就算得上中型規模,也許是島嶼南方太過溫暖,我們對出版業的寒冬始終抱持著浪漫與天真。 作者們說,出版市場很艱困,但我們依然想在翻譯領軍的文學市場中,為本土的作者、原創故事發聲。 喜歡做為升學孩子減輕壓力的書,不要厚重百科類型、沒有艱澀的專有名詞,很多重大發現的背後故事更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2

25
7

文字

分享

2
25
7
末日般的「鑀」情:科學家終於解開了氫彈試爆裡的週期表謎團
linjunJR_96
・2021/03/12 ・170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07 ・六年級

氫彈試爆遠圖。圖/Pixabay

1952 年 11 月 1 日,美軍在太平洋中央的一座小島上,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氫彈試爆,猛烈的核融合反應留下了許多難得一見的超重元素。加州的柏克萊實驗室就是在這次的爆炸殘骸中發現了第 99 號元素「鑀」(Einsteinium)。70 年後的今天,同樣來自柏克萊的實驗室團隊首次成功量測到鑀元素,發表在 Nature 期刊。

鑀元素位於元素週期表的邊疆,儘管科學家曾確實觀測到它,直至今日人們對鑀的理解仍然只有一絲絲(連屑屑都沒有),這是因為鑀原子超不穩定,沒多久就會衰變成原子序較小的其他元素,於是鑀元素不能像鈾礦那般由自然物質裡萃取,鑀的人工合成製程也十分困難。標準的合成作法是使用大量中子轟炸鋦原子,再雙手合十,耐心等待一連串核融合反應發生。

1960 年代的首次合成嘗試中,只成功產出 10-8 克(10 奈克)的鑀原子。儘管往後產量有緩慢進步,但在這種亂槍打鳥的過程中,許多不同的核反應都會參一腳,所以收集到的原子產物往往參雜許多其他元素,加上鑀易輻射衰變的特性,以至於一直沒有實驗團隊能得到足夠量的鑀元素以進行其化學性質的測量。

寫黑板的愛因斯坦。圖/Pixabay

鑀元素聽來也許陌生,然而它的英文名字「Einsteinium」可是來自家喻戶曉的愛因斯坦本人(Albert Einstein),字源揭露了鑀的重要地位。鑀元素屬於週期表最後一列的錒系元素,這列沒人會背的元素其實一點兒也不無關緊要,在駕馭了它們的放射性質後,錒系元素有能耐成為左右文明的重大角色。除了最常聽到的鈾之外,釷(Thorium)和鉲(Californium)等元素都有廣泛的工業及醫學應用;鈽(Plutonium)是核武器和核能源的必須要素,因此成為冷戰時期眾人爭奪的資源,也曾在電影「天能」裡面客串出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週期表中每一直行(稱為族)及每一橫列(稱為週期)的元素的化學性質都存在特定規律;例如第一行的鹼金屬族,越往下脾氣就越暴躁;第二列越往右原子就越小顆等等。每一個新元素的發現,對鄰近的元素親戚而言,都是再重要不過的資訊。研究鑀元素能使我們理解整排錒系元素的模式規律,對各種放射性元素和同位素的個性特質也能有更完整的圖像。

所以囉,打從元素週期表的概念被建立以來,往週期表的邊疆探索,就是核子物理和化學的重大目標,這目標也不停為科學帶來技術和觀念上的突破。今年 2 月,柏克萊實驗室的 Rebecca Abergel 所帶領的團隊發表了最新的實驗結果,為鑀元素的化學性質探測寫下里程碑。

因為蒐集足量的純鑀金屬太困難了,實驗團隊乾脆丟棄傳統的 X 光晶體學方法,反而選用有機分子夾住鑀元素,再透過吸收光譜等方法探測鑀原子的鍵結長度和其物理化學性質。Rebecca Abergel 表示:「鍵結的長度也許聽起來沒多有趣,但它其實是重要的初步資訊,它能使我們了解這個元素和其他原子連結的型態,並預測它可能和其他原子產生何種反應。」

要完成這項測量並不容易,除了要合成夠多的鑀原子,打造出合適的測量樣本,還得趕在鑀元素衰變前進行所有實驗。儘管團隊選用的鑀-254 有兩百多天的半衰期,先前的研究計畫卻被疫情無情打斷。隔離期間不能進行實驗,製備好的鑀樣本也就慢慢地在實驗室中衰變死掉。當實驗重啟時,絕大部分的樣本都已無法使用。所幸隔離前完成的結果夠完整,團隊才能整理並發表階段性的研究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鑀」是通往週期表未知區域的重大關鍵。圖/Pixabay

先前提到可以用中子束轟炸較輕的元素來合成鑀原子;同樣的,若能聚集到足量的純鑀,就能以中子束轟炸純鑀,合成出更重的原子。巨大的鑀原子握有通往週期表未知邊緣的秘密,若能將其完全馴服,就能往週期表的更遠處推進,解開更多超重元素的謎團。現在我們的科學家有了「鑀」,科學於焉展開。

參考資料

  1.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2021, February 6). Discoveries at the edge of the periodic table: First ever measurements of einsteinium: Experiments scientists on this highly radioactive element reveal some unexpected properties. ScienceDaily.
  2. Mysterious Element ‘Einsteinium’ Measured by Scientists For The First Time
所有討論 2
linjunJR_96
33 篇文章 ・ 848 位粉絲
清大理工男。不喜歡算數學。喜歡電影、龐克、和翻譯小說。不知道該把科普當興趣還是專長,但總之先做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