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從理論、懷疑到相信——人類探尋黑洞的漫漫長路(上)

歐柏昇
・2019/04/19 ・440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53 ・八年級

2019 年 4 月 10 日,由中研院天文所等全球 13 個機構主導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簡稱 EHT),公布了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影像。

2019 年 4 月 10 日中研院的記者會,廖俊智院長與天文所王翔宇副所長接受媒體採訪。圖/作者提供

人類探尋科幻一般的黑洞,過程十分曲折,今天這張影像才顯得珍貴。為什麼黑洞如此耐人尋味?一張「甜甜圈」照片帶給我們什麼?愛因斯坦再度勝利了嗎?讓我們來一起思索這段相信與懷疑的路程吧!

牛頓力學中,其實有預測出「黑洞」

雖然「黑洞」這個詞在 1960 年代才出現,光線進入某個星體而無法逃脫的猜想,早在 18 世紀末就已提出。如果以為這樣的提議只是科幻想像,或者亂猜,那就錯了。

早在 1783 年,英國自然哲學家米歇爾(John Michell)的論文中,就提出一種「看不見的星球」。不久之後,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他們的學說有憑有據,都是從牛頓力學推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牛頓力學可以很簡單地產生一種黑洞,原理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在地表往上跳躍,會掉回地面而不是飛到外太空。除非跳得夠快,快到像火箭一樣高速衝上天,否則我們無法「逃脫」地球重力。

設想「光」也是一顆顆粒子,光粒子若從某顆星球表面往上跳躍,假如星球質量非常大,重力強到光的速度也不足以逃脫,連光就只能墜回星球上,永遠不會傳遞到星球之外,我們也就看不到這顆星球了。

1783 年米歇爾的論文提出看不見的星球。圖/英國皇家學會《自然科學會報》

牛頓力學預測黑洞,其實還不差。利用萬有引力定律的逃逸速度,可以得到一個臨界半徑,在此之內的光子無法脫離。這個臨界半徑,竟然等同於「史瓦西半徑」。廣義相對論的黑洞有個「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也就是光逃不出來的界線,而第一個相對論的黑洞解——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在 1916 年找到的解,事件視界的大小就稱為「史瓦西半徑」。這與米歇爾、拉普拉斯的「黑洞」,大小是完全一樣的。

以後見之明來看,米歇爾的構想有個關鍵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真空中的光速是永遠恆定的,不會因為星球重力而「降速」掉回去。事實上,「光速恆定」這件事情的發現,就是十九世紀末物理學危機的一大原因。愛因斯坦為了拯救「光速恆定」的前提,最終決定放棄牛頓的世界觀,創造出新理論。儘管科學史上不是因為黑洞而發覺牛頓力學出問題了,但是牛頓力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分別預測的這兩種黑洞,其中關鍵的差別,同樣在於光速恆定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原理不同,但是對於遙遠的觀察者而言,兩種黑洞的特性「乍看之下」沒什麼不同,都是一顆光線出不來的星。只有當觀察者跑到黑洞表面附近,才有差別。牛頓力學的黑洞,光會往上拋再掉回來,所以表面附近有機會收到光。

我們暫不考慮抵達黑洞旁邊的情況。既然牛頓力學的黑洞,「乍看之下」與相對論的黑洞並無二致,那為什麼人們特別強調廣義相對論預測黑洞?甚至可設想,在史瓦西解出現之前,由於牛頓力學並不遵守光速恆定,愛因斯坦相對論卻得遵守光速恆定,反而牛頓才輕易地允許黑洞出現。如此,科學家不是該在牛頓被愛因斯坦推翻的同時,推翻掉黑洞的假說嗎?科學史的演變,遠比這樣的推理更為複雜。

黑洞的存在,曾經連愛因斯坦都不相信

人們容易設想,科學是個艱難但筆直的道路,不斷向前發現新事物、開拓新知。然而科學史上,人們經常迂迴地走回原處,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才能來到「見山還是山」的境界。牛頓力學的黑洞,奠基在光是粒子的假說上,後來光的波動性證據不斷出現,人們暫時放棄了光粒子說,黑洞也就不成立了。二十世紀初物理學革命性的進展,量子力學重新承認光作為粒子,而廣義相對論則在另一條道路上,重新暗示著黑洞可能存在。

注意,這只是暗示著,承認黑洞存在是個更長遠迂迴的道路。愛因斯坦 1915 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儘管隱藏著黑洞的解,且史瓦西在 1916 年就得到第一種解,卻不容易令人相信。史瓦西的黑洞性質相當詭異,所有物質、光線都會掉進一個奇異點(singularit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瓦西黑洞的構造。圖/修改自維基百科(原圖由Sandstorm de創作)

廣義相對論挑戰了牛頓的世界觀,把絕對的時間、空間推翻了。如果你看過《星際效應》這部電影,也許你記得主角來到黑洞旁邊時,時間過得緩慢,主角過了一小時,地球上竟然已經過了七年。這種現象會使得親人重新見面時,女兒變得比父親還老,威脅到人類原來的倫理觀念。

巨大的星球附近時間變慢,對於愛因斯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史瓦西解是個極端情況。一旦有個東西墜往史瓦西的黑洞,到達事件視界的時候,對於外界觀察者而言,會看到這個東西無限期凍結在那裡。你可以想像,發生的事件會永遠停滯在這個界線,而界線內的事件無法被外面看到,所以我們把這個地方稱作「事件視界」。這樣的情況是我們現實經驗不可能容許的。而黑洞的奇異點,似乎更令人難以接受。

史瓦西用愛因斯坦方程式解出黑洞,愛因斯坦卻不相信這種東西存在於現實中。1939 年,愛因斯坦發表一篇論文,提出粒子防止塌縮到臨界半徑的機制。現在看來,愛因斯坦忽略了一件顯而易見的事情──接近臨界半徑時,其他作用力根本無法與重力抗衡。

愛因斯坦為何犯下這個「錯誤」呢?長年研究黑洞的 2017 年諾貝爾獎得主基普·索恩(Kip Throne)說,如果我們問說愛因斯坦怎麼那麼笨,那是反映了我們並不了解「1920 到 1930 年代幾乎所有人的思維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義相對論雖然「容許」史瓦西解存在,但是導致的結果違反人類生活經驗。怎麼可能時間慢到無限久?怎麼可能所有物質墜入一個點?如果這些事情成立,嚴重挑戰人們的世界觀,可能動搖許多哲學。

黑洞實在太顛覆想像?飽受質疑的恆星塌縮理論

恆星的研究為史瓦西解開啟了一條新路,不過仍然備受質疑。1931 年,當時還年輕的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根據量子力學的計算,發覺白矮星質量有個上限,超過此質量則無法支撐重力。沒想到,受到當時最大牌的天文學家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極力攻擊。

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星體就會塌縮成黑洞嗎?另一個可能出現了。1932 年查兌克發現中子,那幾年茲威基(Fritz Zwicky)等人也根據觀測提出了超新星的說法。於是茲威基就想,超新星爆炸之後,是否可能成為一顆由中子構成的星?他的見解是對的。1937 年,藍道(Lev Davidovich Landau)發表中子核心的理論,證明中子星可以撐得住重力而存在於宇宙中。

下一個問題來了,中子星這個機制是否阻止了宇宙中產生黑洞?1939 年,歐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提出這個問題:中子星是否也如同白矮星,會有質量上限?經過計算發現,超過某個質量之後,中子星的形式也不再能支撐一顆星球!這稱為「歐本海默極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因斯坦與歐本海默。圖/維基百科

不久之後,歐本海默與他的學生史奈德(Hartland Snyder),運用簡化的模型找到廣義相對論的解,說明中子星超過質量上限之後,必定走向塌縮。這個說法,質疑聲音很多。許多人認為他們的模型太過理想化,也有人考量到廣義相對論沒有經過強重力的驗證,只有在太陽系內通過檢驗。過了二十多年後,這種窘境才改變。

背後的原因,除了廣義相對論本身研究的停滯之外,還是在於黑洞完全顛覆了現實經驗,超越時人對宇宙的直覺想像。維納·以斯列(Werner Israel)寫給索恩的信談到,十八世紀的黑星(黑洞)「並無威脅到我們鍾愛的物質永恆與穩定的信念。」相對地,「二十世紀的黑洞是這種信念的重大威脅。」

科學發展的過程,其實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影響。以斯列又將黑洞與大陸漂移學說比較,說明兩者的證據都在 1916 年出現,卻「由非理性的劃界阻擋,在半路上停止了半個世紀。」兩者都到了 1960 年代才復甦,以斯列認為不但是受益於戰後科技發展,也因為蘇聯衛星發射,挑戰了西方科學的地位,也似乎告訴人們,還有很多西方科學沒想過的事。

黑洞研究的黃金時期:1963-1975

廣義相對論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沈悶,到了 1950 年代中期才開始復甦。運用微分幾何的數學方法,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重新整頓。而且在 1959 年,重力紅移實驗的成功,使得廣義相對論更被人們信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 1967 年,「黑洞」這個詞才由惠勒(John Wheeler)正式採用。惠勒原來也不相信黑洞,對於歐本海默的說法抱持懷疑,直到芬克爾斯坦(David Finkelstein)在數學上找到了一個新的坐標系來解釋奇點,並且惠勒成功用電腦模擬出黑洞之後,他才轉而相信。

黑洞在 1960 年代重出江湖,有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和實際天文觀測扯上了關係。索恩說,如果在 1962 年,誰說宇宙中有巨大的黑洞,一定會被天文學家嘲笑。不過,一切都要改觀了。

類星體 3C273 的無線電波影像,可見高速噴流構造。圖/MERLIN

1963 年,拜電波天文學的技術進步所賜,天文學家施密特(Maarten Schmit)找到了一種特異的天體,像是星星,卻會發出無線電波。更奇怪的是,光譜顯示它有很高的紅移,表示它離我們非常遠(3C273 離我們 20 億光年遠)。這種未知的天體,當時就姑且稱作「類星體」。

這麼遠的天體怎麼還看起來這麼亮?顯然有極其巨大的能量供給。天文學家發覺,他們首度需要用到廣義相對論,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63 年 12 月,在美國德州開了一場「相對論天文物理」會議,探討類星體的問題。紐西蘭數學家克爾(Roy Kerr)在會議上,報告了愛因斯坦方程式的一個解,當下聽眾並沒有特別注意。而當著名的相對論物理學家帕帕佩特鲁(Achilles Papapetrou)聽到他的成果,立刻站起來,興奮地說明,克爾成功了!這就是他找了三十年的答案!

克爾找到的是旋轉黑洞的解。史瓦西解是個理想化的情況,因為現實中的星體並非靜止,而是在旋轉的。反對黑洞的人常想,旋轉有可能阻止黑洞產生。如今,克爾成功證明,即使星球在旋轉,也不能避免黑洞產生。

電影《星際效應》的黑洞。圖/維基百科

旋轉黑洞有個有趣的特性,是會拖曳周圍時空。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星際效應》裡面電腦模擬的黑洞,光線會繞著黑洞轉。而一個要墜入旋轉黑洞的東西,對於外在觀察者而言,是永遠繞著事件視界打轉。

1969 年,潘羅斯(Roger Penrose)發現,旋轉黑洞的事件視界周圍,有一個區域儲存了旋轉能量,後來這稱為「動圈(ergosphere)」。掉進動圈的東西有機會逃出來,且如果成功逃出來,還可以帶走不少黑洞的旋轉能量。所以有人說,黑洞可以作為超高效率的發電機。

1970-73 年,在霍金、卡特(Brandon Carter)、羅賓森(David Robinson)的努力之下,終於證明:任何塌縮而形成黑洞的旋轉物體,最終靜止狀態都能用克爾解表示。或者說,若有穩定態的旋轉黑洞,那都是克爾解。如此一來,克爾解就是可以在現實宇宙中出現的黑洞形式。

1963-1975 年,經過一代理論家與觀測家的努力,不僅黑洞理論有長足的進展,且黑洞不再只是不切實際的理論推算,開始能夠與物理的世界發生聯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歐柏昇
13 篇文章 ・ 6 位粉絲
台大物理與歷史系雙主修畢業,台大物理碩士。現為台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理事長。盼望從天文與人文之間追尋更清澈的世界觀,在浩瀚宇宙中思考文明,讓科學走向人群。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101
2

文字

分享

0
101
2
時間與空間的顛覆!如何用簡單的方式了解「相對論」?——《物理角色圖鑑》
azothbooks_96
・2024/09/16 ・208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時間不再絕對?牛頓與愛因斯坦的時間觀差異

川村老師,請用簡單的方式告訴我「相對論」是什麼?

圖/《物理角色圖鑑》

老師:狹義相對論源自相對性原理(Principle of relativity,指物理定律〔Physical law〕適用於所有以等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與光速恆定原理。根據這個理論,時間是相對的,依不同觀察者而有所差異。牛頓力學中的時間是絕對的,愛因斯坦則認為,可依不同的觀察者位置對時間進行不同定義。

圖/《物理角色圖鑑》

老師:之前在討論「力」時,也提過離心力。離心力是「慣性力」的一種,慣性力指物體在加速運動時感受到的與加速方向相反的力。置身在沒有窗戶的電梯中,當電梯向上加速,電梯內的人會受到向下的慣性力(譯注:因看不到外面,使得他無法判斷電梯的運動情況)。若加速度為 g,物體質量為 m,則物體所受慣性力為 mg,與在地面所受的重力 mg 相同。愛因斯坦無法區別這兩種 mg 的差異,所以視為等效。但無論慣性力的方向為何,物體都會往向量合成後的視重力場方向掉落。

時間在任何地方都固定不變嗎?

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速。物體的移動速度若接近光速,它的時間進程就會變慢。也就是說,在接近光速的太空船上,時間會變得悠長。而且,接近光速的物體長度會朝行進方向收縮。

物體只要具有質量,即使在靜止狀態依然擁有能量(其能量 E mc2,稱為靜止能量(Rest energ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到光的運動,我們已經知道光的路徑會彎曲。

1919 年,天文學家觀測到恆星發出的光線在經過太陽附近時被偏折,這種現象稱為「重力透鏡效應」(Gravitational lens),有助於了解黑洞等宇宙中質量分布的情況。此外,天體物理學家也觀測到時間的延遲。簡而言之,接近地面的時鐘行進速度會比高處的時鐘慢,GPS 也是依據這種效應來進行校正。

圖/《物理角色圖鑑》
圖/《物理角色圖鑑》

時間

牛頓力學中的「時間」(也就是我們一般理解的時間)和相對論中的時間大異其趣。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1687)中,假設空間是均勻平坦的;從過去到未來,在任何地方都平均延伸。在牛頓力學中,全宇宙的時間一致。

但相對論否定了這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物理角色圖鑑》

光速恆定原理指出,光的速度是固定不變的。這種狀況下,空間中不同地點發生的兩件事,對某個觀測者來說是同時發生,但對另一參考系的觀測者而言則非同時發生。也就是說,時間的前進速度並非在任何地方都相同。因此,時間和空間不能視為各自獨立的兩回事,應該一體化,視為四維空間(時空,Spacetime)。

不過,這是指物體移動速度接近光速時的情況。日常生活中,使用過去的時間觀不會有任何問題。

黑洞

黑洞(Black hole)是一種天體,因為密度極高,重力極強, 不只物質,連光都會被吸進去,無法逃逸。天體是宇宙中所有物體的總稱,具體來說,指太陽、恆星、行星、星團、星雲等。從相對論來看,黑洞周圍空間是扭曲的。照以下方式想像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

把重物放在一大塊展開的薄橡皮布上,放置處就會凹下去,而這塊凹陷會影響到周圍。同樣的,黑洞所在之處會發生猛烈的空間扭曲,經過附近的天體會被極強的重力吸引,落入其中,連光也難逃魔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銀河系有許多黑洞,但具體數字不詳。2019 年,一個跨國研究計畫團隊首次拍攝到黑洞的「影子」,掀起一陣討論熱潮。

——本文摘自《物理角色圖鑑:用35個萌角色掌握最重要的物理觀念,秒懂生活中的科普知識》,2024 年 9 月,漫遊者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azothbooks_96
55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

0

3
1

文字

分享

0
3
1
用「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觀測黑洞!臺灣也參與其中!
PanSci_96
・2024/07/15 ・387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台北時間 1 月 18 號下午四點,中研院天文所公布了一張黑洞照!別小看這張照片,裡頭有玄機!不論是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還是要研究 M87 黑洞有沒有什麼特性,都得從這張照片著手。

為什麼我們能拍到比之前更清楚的照片呢?這是因為,這次「事件視界望遠鏡」的團隊,加入了格陵蘭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它不僅是全球第一座位於北極圈內的重要天文觀測站,此外,這座觀測站,也和台灣脫不了關係喔!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張黑洞照到底是怎麼拍的?這幾張黑洞甜甜圈照,又藏有哪些重要資訊?

近年的黑洞觀測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 2019 年的黑洞熱潮,當年 4 月,人類第一張黑洞照——M87 的真面目,被公開了,我們終於取得了黑洞存在的最直接證據。3 年後的 2022 年 5 月,我們也終於看清楚那個在我們所在的星系中,在銀河系最深處的黑洞——人馬座 A*。這兩張像是甜甜圈的照片,掀起黑洞熱潮,也帶給我們不少感動,想必很多人都還記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ESO、EHT Collaboration

但是,這兩張模糊的甜甜圈,不管對於科學家還是我們,想必都還不滿足!我們想看到的,是能跟電影星際效應中一樣,帶給我們強烈震撼的完整黑洞樣貌。

很快就有好消息,在 M87 照片公開的三年後。2022 年 4 月,天文學家展示了另一組 M87 的照片,除了原本的黑洞以外,還能看到外圍三條噴流,與圍繞在黑洞旁邊的吸積流,更加完整的黑洞結構同時存在在一張照片上。

圖/Lu, RS., Asada, K., Krichbaum, T.P. et al. A ring-like accretion structure in M87 connecting its black hole and jet. Nature 616, 686–690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5843-w

有趣的是,在 2022 發表的觀測結果中,黑洞似乎胖了一圈,直徑比 2019 年發表的結果大了 50%。這可不是說黑洞在幾年間就變胖了 1.5 倍,不用擔心,宇宙不會因此毀滅。這主要是選用觀察的電磁波波段不一樣,2019 年觀察的電磁波波長是 1.3 毫米,2022 年的波長則是 3.5 毫米。但其實,1.3 毫米比 3.5 毫米的電磁波穿透力更好。也就是 2019 年的影像更接近黑洞的實際長相。

對了,2022 年的黑洞照並不是事件視界望遠鏡發的。你知道「事件視界望遠鏡」並不是唯一在進行黑洞觀測的計劃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觀測黑洞,全球的電波望遠鏡進行同步串聯,打算打造一個等效直徑幾乎等於地球直徑的超大望遠鏡。因為我們無法直接打造一面面積跟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因此我們得將分布在各地的望遠鏡同步串聯,由數據分析來拼湊出整體樣貌。你可能不知道,全球的大型黑洞觀測國際合作計畫其實有兩個,一個就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事件視界望遠鏡 」,簡稱 EHT,主要以 1.3 毫米的波段進行觀測,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甜甜圈照。而另一個大計畫是「全球毫米波特長基線陣列」,簡稱 GMVA,以 3.5 毫米為主要觀測波段。2018 年 GMVA 還加入了新成員,讓我們能看到最新的這張照片。其中一個是超強力助手 ALMA,另一個,就是第一座位於北極圈內,由台灣中研院主導的格陵蘭望遠鏡 GLT。

為什麼黑洞會那麼難觀察?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能確實拍到黑洞了。即使黑洞的本體是全黑的,圍繞在黑洞周邊快速旋轉的物質,也會因為彼此摩擦與同步輻射,放出強烈的電磁波,被我們看到。

但即便它會發光,仍然是個難以觀測的天體,直到近年,我們才補捉到它樣貌。這是因為,比起亮度,更難的地方在於尺寸,黑洞好小,更準確來說,是看起來好小。M97 和人馬座 A* 實際上都比太陽大上不少,但因為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從地球上來看,人馬座 A* 與 M87 黑洞的陰影尺寸,分別是 50 微角秒和 64 微角。從我們的視角來看,就跟月球上的一顆甜甜圈一樣大。

但即便很困難,看到黑洞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我們需要有確切的證據來證明我們對於黑洞的預測並沒有錯。例如在 2022 年有照片證明「銀河系中間真的有黑洞!」之前,2020 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獎時,仍以「大質量緻密天體」來稱呼銀河系中央的「那個東西」。現在,從黑洞噴流、吸積盤、自轉軸、到光子球層,我們還有好多黑洞特性,需要更高解析度的照片來幫我們驗證,驗證廣義相對論的預測是否正確,而我們對於黑洞與宇宙的認識是否需要調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的,我們知道為了追星,嗯,是追黑洞,科學家無不卯足全力提升望遠鏡的解析度。但是為何格陵蘭望遠鏡的加入,就能提升照片解析度呢?

組成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

越大的望遠鏡看得越清楚,為了將全世界的電波望遠鏡串聯,打造等效口徑幾乎等於地球的超大望遠鏡。這些望遠鏡使用了特長基線干涉測量法,這些望遠鏡則稱為電波干涉儀。

這些電波干涉儀通常由一系列的天線組成,例如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 ALMA,就是由 66 座天線組成,最遠的兩座天線距離長達 16 公里。在觀測同一個訊號時,透過比較每座望遠鏡收到訊號的相位差,就能計算出訊號的方位角,進一步推算出原始訊號的樣貌。而當這些天線數量越多、距離越遠,就等於是一座更高解析度、口徑更大的望遠鏡。例如 ALMA 的影像解析度高達 4 毫角秒,能力比知名的哈伯太空望遠鏡還要好上 10 倍。另一座位於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 SMA,則是由 8 座天線組成,雖然單座天線的直徑只有 6 公尺,卻足以以模擬出一座直徑 508 公尺的大型望遠鏡。

利用相同技術,只要透過原子鐘將全球的望遠鏡同步,就能模擬出直徑幾乎等於地球直徑的超巨大望遠鏡,也就是「事件視界望遠鏡 」或是「全球毫米波特長基線陣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錯,格陵蘭望遠鏡 GLT 也扮演重要角色。但為什麼要把望遠鏡建在北極圈內?

畢竟這可不簡單,為了讓望遠鏡能在最低零下 70 度 C 的嚴苛環境中工作,還期望它能發揮超越過去的實力,科學家改造了不少設備,甚至還要加裝除霜裝置。

但這一些都是值得的,因為光是 ALMA、SMA、GLT 三座望遠鏡,就可以在地球上構成一個大三角型,等於一台巨大的電波干涉儀。

圖/First M87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Results. II. Array and Instrumentation – Scientific Figure on ResearchGat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Map-of-the-EHT-Stations-active-in-2017-and-2018-are-shown-with-connecting-lines-and_fig1_333104103 [accessed 15 Jul, 2024]

而對於事件視界望遠鏡來說也十分重要,因為在地球的南邊已經有南極望遠鏡了,東西向則有許多來自中低緯度的望遠鏡。剩下的關鍵位置,當然就是北極的格陵蘭望遠鏡了。而特長基線干涉技術要在不同頻段發揮作用,每個望遠鏡的相對位置也十分重要。格陵蘭的地理位置與良好的大氣環境,讓格陵蘭望遠鏡可以觀測 230GHz 這個特殊波段的訊號,並且補足黑洞的諸多細節。根據官方消息,未來還要真的登高望遠,更上一層樓地把整座格陵蘭望遠鏡搬上格陵蘭島山頂的峰頂站台基地 (Summit Camp ),觀測 690GHz 的特殊訊號,期待能看到黑洞的光子球層,驗證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順帶一提,這邊提到的 SMA、ALMA 和格陵蘭望遠鏡,不僅合作關係密切,這些重要計畫台灣還都參與其中!

SMA 是 2003 年啟用,全世界第一座可觀測次毫米波的望遠鏡陣列,也是史密松天體物理台與台灣中研院天文所合作興建與運作的望遠鏡,每年也有許多台灣參與或主導的研究發表。

2013 年啟用,位於智利的 ALMA,則是由東亞、歐洲、北美共同合作的國際計畫,台灣當然也參與其中。擁有66座望遠鏡的 ALMA,也是地面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計畫。而有趣的是,由中研院主導的格陵蘭望遠鏡所使用的天線,就是使用 ALMA 的原型機改造而成的!

最後,這次最新的黑洞照就是這張,在 2018 年 4 月拍攝,歷經將近 6 年分析,才正式公布的照片。它與 2017 拍攝,2019 年公開的第一張黑洞照一樣,主角都是 M8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說兩張照片看起來都一樣?嗯,沒錯,雖然還是看得出差異,但兩張照片大致上看起來的確差不多。

這兩張照片所得出的光環半徑相同,代表在相隔一年的拍攝期間,黑洞半徑並沒有產生變化。因為 M87 並不會快速增加質量,所以這個觀測結果非常符合廣義相對論對於光環直徑的預測。並且這張照片也讓我們更加確定,2017 年拍攝到的甜甜圈結構,並不是黑洞的偶然樣貌。

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地方。這兩張照片光環上最亮的位置逆時針偏轉了 30 度,光是這點,就將開啟下一波的黑洞研究熱潮。透過比較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科學家將可以深入研究黑洞的自轉軸角度,以及自轉軸隨著時間偏轉的「進動」現象,並更進一步分析黑洞周圍的磁場與電漿理論。

因為 GLT 的加入,有效提升了 EHT 的影像保真度,科學家能取得更加真實的黑洞照,為未來的黑洞研究打下基礎,例如挑戰很難被拍到的光子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別感謝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同時也是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執行負責人的陳明堂老師協助製作。我們還有一場與陳明堂老師的直播對談,直接來和大家聊聊這次的黑洞結果以及回答各式各樣的黑洞問題。一起繼續來體驗黑洞的魅力吧!

也想問問大家,現在有了一批新資料,你最期待下一次的黑洞成果發表,帶來什麼消息呢?

  1. 我們成功觀察到了霍金輻射!
  2. 黑洞的模擬結果發現超越廣義相對論的新理論!
  3. 黑洞中其實有其他文明,而且我們已經成功接觸了!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