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產後情緒低落、夫妻關係衝突不斷?面對「產後憂鬱」你不一定要為母則強

活躍星系核_96
・2018/03/20 ・286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60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邱似齡 (慈恩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育有三個孩子、自稱刺蝟媽媽,希望能整合生命經驗與學術所學,提出貼近生活的感受與文獻,讓人學習更愛自己與照顧自己。)

這一天,幾個孩子同齡的好朋友聚會,聊起這幾年共同的生產經驗及夫妻生活,大家不約而同地發現,怎麼彼此間的夫妻關係,在孩子出生後的前三年,衝突達到最高峰。

「我跟先生的關係越來越緊繃,很多時候都因為教養的方向不同而吵不停……」「我真的好累,要照顧家裡還要照顧先生,但先生覺得我都沒有照顧他……」說到難過及委屈時,還會眼眶紅了起來。
「看來應該不是只有我坐月子期間,看見雲朵覺得雲自由,只有我被關在這裡(月子中心)吧!」 另一位友人喝著茶看著大家,突然悠悠的說。

突然回憶起自己生三個孩子的過程當中,從老大懷孕出生,跟先生的爭執也日益增加,直到自己回頭檢視產後憂鬱對自己的影響,約莫產後四至六個月,都還有些情緒低落、易怒、突然說話大聲的狀況。當時自己以為是因為孩子剛出生,又要忙孩子又要工作,兩頭蠟燭燒,加上哺乳睡眠品質不好的結果,才會衝突頻頻。同時,跟先生在教養上時常方向不一致,需要花許多時間溝通,苦於時間已經如縫隙下難擠,兩人卻還沒有共識。

當時心情上始終低靡不振,卻一直沒有想到可能是產後憂鬱的餘威,需要自我照顧。

source:Pexels

盛行率達 15-20% 的產後憂鬱

過去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憂鬱心情可能會對胎兒有直接的影響:針對產前憂鬱的研究發現,孕婦心情憂鬱可能會導致早產、或嬰兒出生時體重較輕,這兩項因素與嬰兒日後發展與健康狀況有很高的關聯Mancuso, Schetter, Rini, Roesch, & Hobel, 2004。這也呼應了我的孩子產後照顧的難度高過其他寶寶,導致夫妻為了寶寶的照養就感受到莫大的壓力的情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依據內政部統計處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產後憂鬱的盛行率約為 15-20%Huang&Mathers, 2001;Heh, 2001,以 2018 年 1 月 17 萬多的新生兒統計數據推估,約莫是三萬多名產婦會經歷產後憂鬱的狀況,此盛行率其實與國外多篇文獻的盛行率相當Bennett, Einarson, Taddio, Koren, & Einarson, 2004,但也並非所有產前產後的憂鬱心情就等同於產後憂鬱,依據 2013 年美國指得是產後初發且達到憂鬱症狀的診斷證明,才符合產後憂鬱的診斷。

多數的產婦經歷情緒低落

多數學者認為,產後憂鬱發病高峰是產後的第二個月到第六個月之間,依據情緒低落嚴重程度大約分成三層級: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Baby Blue)、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以及產後精神疾患(Postpartum Psychosis)Eberhard-Gran, Tambs, Opjordsmoen, Skrondal & Eskild,2004

比例較高的產婦會歷經情緒低落至憂鬱的層級,其中情緒低落的強弱,受到產前是否有憂鬱、社會支持高低、不舒服的生產經驗及嬰幼兒難易照顧的氣質差異影響等因素影響。

修改自Roberston, et. al.(2004),點圖放大。

產後憂鬱影響產婦自身情緒、夫妻關係、嬰兒照顧或工作職場調適甚鉅,難道只能產後追蹤嗎?

所幸,目前對於產後憂鬱的研究,已經從產後走向產前,透過懷孕的不同孕期,向孕婦進行情緒檢測。已有許多文獻證實,懷孕第六個月開始,進行心情檢測,與產後憂鬱有高度相關,也就是說產後憂鬱的狀況在懷孕期間就已有徵兆Bennett,et. al, 2003;Marcus, et.al , 2003;Goodman & Tully, 200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在例行性產檢中,也會有產後憂鬱的衛教宣導單張;只是依據筆者三次生產經驗,即使自己有些情緒低落的狀況,自評量表也自認似乎還好,還能承受,加上自己的工作專業及碩士論文就是以產後憂鬱作為論文題目與方向,卻嚴重產生之識障,認為自己最了解,甚至已經有防範,應該不至於產生。但孰不知,伴侶通常比產婦自身對產婦的情緒變化來得敏感,但多半認為孕婦情緒波動大,將此情緒波動直接歸因成孕婦本來就是如此,因而輕忽產婦的情緒低落甚或產前憂鬱。

也令人反思的是,台灣產婦坐月子的傳統習俗,希冀透過食材補湯,讓產婦休養生息進行生理修復,產後憂鬱的盛行率也並沒有因而減少;是否意味著,產後憂鬱的認知與照護,還需要更廣泛被重視及注意呢?

圖/PublicDomainPictures @pixabay

產後本來就是令人精疲力盡的一段時間:家中多了一個「小人」,不只要照顧寶寶、面對漫天飛舞而來的衛教資訊外;自己作息的混亂、娘家與婆家世代不同的照養觀念需協調,光以上就已耗費產後多餘心力。更需要伴侶是神隊友等級的存在,能提供救援而不是耗損;如果還得照顧到先生感覺到產後眾人重心都在孩子身上的失落與不安,先生只要輕輕說一句「我覺得妳照顧小孩比照顧我多」,媽媽的眼淚就會不禁淚潸潸、也對憂鬱的症狀沒有絲毫幫助。

產前情緒低落、產後憂鬱可以怎麼做?

產後憂鬱耳熟能詳,但產前情緒低落,我們又了解多少,總希望靠自己度過的堅強台灣女性,又該怎麼樣試著照顧自己一些?以下是我自己走過三次產後憂鬱的感觸,結合研究文獻整理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及早發現:敏感於孕程賀爾蒙劇烈變化造成情緒上波動,有時是突然的微小不耐、莫名感傷、沉默無語或激動大聲。
  2. 自我接納:理解自己是因賀爾蒙變化所造成情緒影響,並非自己不好,停止自我批評與自我責備延伸的自我壓力。
  3. 適時表達:嘗試用「我」訊息,讓另一半知道情緒波動並非自己能控制,反而是需要被支持,一起尋求更好的相處方式的時機,如我對於情緒低落的感到很難受,但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更好,需要你跟我一起想辦法。
  4. 伴侶支持:懷孕時期最需要的就是伴侶的傾聽與支持,伴侶也許聽過,也知道產後憂鬱起因於賀爾蒙,但對於並非孕婦能控制的理解,能給孕婦更心安的力量穩定情緒。
  5. 尋求專業:若靠夫妻兩人努力,仍舊顯得調息不易,其實從懷孕期間,就能為產後做準備,獲得調整情緒的諮詢,不啻是自我照顧的方法之一。

親愛的,妳是妳故事的主角,妳的心情及需要妳最知道!當夫妻一起正視懷孕期間的情緒變化,尋求各方面諮詢並肩渡過,是產後媽媽最好的支持,也是改善夫妻衝突最佳方針。

via freegreatpicture

參考資料

  • Barrett, M. S., & Barber, J. P. (2007). Interpersonal profile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3(3), 247-266.
  • Eberhard-Gran, M., Tambs, K., Opjordsmoen, S., Skrondal, A., & Eskild, A. (2004).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delivery: a repeated measurement study.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5(1), 15-21.
  • Goodman, S. H., & Tully, E. C. (2009). Recurrence of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psychosocial and personal functioning correlate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6(6), 557-567.
  • Huang, Y. C., & Mathers, N. (2001). Postnatal depression – biological or cultur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stnatal women in the UK and Taiwa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3, 279-287.
  • Heh, S. S. (2001).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detecting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Taiwanese women. Nursing research, 9(2), 105-113.
  •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6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當人們對細菌一無所知、當醫生不洗手:生產,就像是去鬼門關前走一趟──《厲害了,我的生物》
聚光文創_96
・2022/09/13 ・176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知的代價:產褥熱

故事說到這裡,此時此刻,人們依然只能透過顯微鏡、放大鏡等工具,追尋微生物的芳蹤。當然啦,發現微生物是一回事,要確認這些微生物與特定疾病的相關性,並且證實它們的致病性與致病機制,則完全又是另一回事。

在那個對微生物一無所知的年代,該有多可怕?圖/envatoelements

然而,產業救星巴斯德先生在拔了一根草、測了測風向以後,敏銳的發現,風向是會改變的。在與微生物和疾病的永恆戰鬥中,人類也不會永遠的屈居下風。

巴斯德的重心,逐漸從化學轉移到微生物之上。他雖然不是醫生,也不是婦女,卻對婦女的生死大關特別有興趣。

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有多達百分之三十的婦女,會在生產後的「產褥期」,受到細菌感染而持續發燒,稱為「產褥熱」(puerperal feve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產褥熱的致死率相當高,一旦受到感染,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產婦可能會挺不過去,一手接生一手送死,悲傷的故事在醫院裡不斷上演。

被忽視的警告:「不要碰完屍體去接生!」

一八四三年,美國醫生霍姆斯(O. W. Holmes)在論文中提到,不少醫生會在解剖完屍體之後,再為產婦進行接生,這些產婦中,染上產褥熱的比例也偏高。

但是,當時的醫學界並不認同霍姆斯的觀點,將他的提醒當成了耳邊風。

進產房前,別忘了先寫遺囑!圖/聚光文創

與此同時,在著名的維也納大學醫學院中,匈牙利醫師塞麥爾維斯(Ignaz Philipp Semmelweis),正為了附屬醫院中,遲遲無法下降的產婦死亡率而苦惱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進行了詳細的大體解剖,塞麥爾維斯也無法找出產褥熱的原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產婦一邊期待著新生命的降臨,一害怕著死神將揮舞著鐮刀,收割她們的性命。

心痛的塞麥爾維斯,於是將目光轉向產房細節。他注意到,如果產婦居住在解剖室旁的產房,產褥熱的比例更居高不下;反觀助產士教學病房裡的產婦,死亡率就明顯較低。

塞麥爾維斯於是推測,或許在屍體中帶有某種毒素,經由負責解剖的醫生、實習生的雙手,在接生或產檢之際進入產房,造成了產婦的死亡。

只是洗個手,死亡率剩下原本的 1/4

一八四七年,塞麥爾維斯決定,要求產科裡所有醫生、實習生,特別是那些剛進行過大體解剖的小夥伴們,在為產婦接生或檢查之前,務必要用肥皂與漂白水浸泡、清洗雙手,並澈底刷洗指甲底下的汙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果不其然,一個簡簡單單的洗手動作,就讓院內產婦的死亡率,從百分之十二下降到百分之三!可喜可賀!

即使塞麥爾維斯發現「洗手」就可以降低產婦的死亡率,但它的發現並未被醫界重視。圖/envatoelements

按照常理思考,我們可以大膽推測,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應該是:「塞麥爾維斯被譽為英雄,他所推行的洗手習慣,立刻被全世界廣泛採用……」

NO~NO~NO,塞麥爾維斯拿到的,可不是這麼簡潔、老生常談的劇本,故事尚未劇終,本章節依然未完待續。

事實上,他的重要發現並沒有受到醫學界的認可,連病房主任也說,死亡率的下降,是醫護同仁們用心禱告的結果,跟洗不洗手什麼沒啥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僅論點違背主流風向,許多醫生甚至覺得,塞麥爾維斯的說法,根本就是在說「醫生手很髒」或「病從醫生來」,對此,他們表達強烈的不憤怒與不滿。

讀到這裡,我們或許會覺得,只是洗個手,有那麼痛苦那麼難嗎?殊不知,即便是疫情當前的今日,對於這個倡導手部衛生的建議,依然有人會感到不滿與抗拒。

如此一想,一百多年前的醫生們不想洗手,好像不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沒想到竟然連醫生都會不想洗手!圖/聚光文創

──本文摘自《厲害了,我的生物》,2022 年 8 月,聚光文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聚光文創_96
6 篇文章 ・ 6 位粉絲
據說三人出版社就算得上中型規模,也許是島嶼南方太過溫暖,我們對出版業的寒冬始終抱持著浪漫與天真。 作者們說,出版市場很艱困,但我們依然想在翻譯領軍的文學市場中,為本土的作者、原創故事發聲。 喜歡做為升學孩子減輕壓力的書,不要厚重百科類型、沒有艱澀的專有名詞,很多重大發現的背後故事更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4

13
2

文字

分享

4
13
2
迎接防疫新生活!如何在升溫的疫情中照顧好自己的心?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1/05/17 ・4555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23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 年 5 月 15 日,臺灣迎來第三次衝ㄐㄧ⋯⋯我是說,防疫等級升到第三級。

防疫新生活突然襲來。

根據目前的防疫指引,非必要的話盡量不要外出,公共場合也禁止 5 人以上規模的聚會,「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要被迫暫緩。雖然還不到封城、全面居家隔離的程度,但大家的生活,與前些日子相比仍有著不小的落差。

除了民生物資的補給、每日必須要做的清潔消毒等「外在」防疫,如何在非常時期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幸運的是,臺灣的疫情已經控制得非常好,足足比全世界晚了一年才發展到這個狀況。這個時間差讓我們有許多前車之鑑可以借鑑,特別是現代人被迫「隔離」時可能會衍生的心理問題,已經是過去一年心理衛生的研究主力。

就讓我們來看看在疫情升溫的當下,我們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把自己的「心」也照顧好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情升溫之下,大家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變化。photo by ckstockphoto

讓「規律」成為風暴中的燈塔

對很多社會人士或學生來說,疫情造成的最大影響便是生活架構被打亂。本來每天都要定時出門上班上課,如今有的公司轉成「在家上班」、學校也推出遠距教學保護師生安全,讓熟悉的「日常」全都變了樣。

最初幾天可能感覺還不錯。原本被上班上課卡死的日程表變彈性了,一下子空出來的時間感覺有無限可能,讓你燃起雄心壯志、決定把握機會去做一些過去總是沒時間嘗試的事物。

——然後,幾天過去了,你發現自己不但什麼事都沒做,反而還越來越沒有鬥志,變得像具行屍走肉一樣在家裡閒晃、耍廢。

在家遠距上課或工作真的很容易消磨殆盡人的意志啊啊啊!圖/giphy.com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國內外經歷長時間居家隔離(home isolation)後出現的真實案例。相比起台灣施行的 14 天居家隔離,歐美與日本都曾有過更長的「封城」期,也在實徵研究中發現許多人結束隔離後出現嚴重的身心症狀,包括問題行為(例如酗酒、吸毒,甚至是自殘自殺等)以及重鬱症、焦慮症與 PTSD 等精神疾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一個癥結點,便是生活架構的崩塌。

「規律」是人類很重要的安全感來源。除了生理層面需要定時睡眠與進食來維持身體正常運轉,我們的認知也同樣仰賴重複性高的事物來維持穩定感。一旦把這個框架抽掉,很多人就會一瞬間陷入悵然若失的茫然中,嚴重點甚至連要怎麼「過生活」都拿不定主意。

如何在隔離生活中找回「規律」,是很重要的事。圖/pexels

再加上可能得病的恐懼、被限制人身自由帶來的挫折與無聊感、喪失生活規律的焦慮感、社會需求的匱乏、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連續十幾天沉浸在這些壓力源中,很容易會「悶」出病來。

這時候,如何建立「新的生活架構」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

除了基本的早睡早起與健康飲食,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建立明確的生活規律可以顯著降低隔離時期產生的壓力與焦慮感。特別是對於要在家上班的人來說,明確區分出「工作」與「休息」時間更是必要的措施,不然很容易就會讓工作壓力「污染」應當代表舒適的生活空間,最終造成「在哪都無法放鬆」的窘境。

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沒有安排作息表的「自由主義者」(?),以下是幾個可以嘗試切入的角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安排少量多次的運動時間,並根據個人身體能力與空間大小選擇適合的項目。不需要把自己操到癱軟,但是運動時分泌的腦內啡可以有效幫助我們舒壓、維持心情愉悅。
雖然不能出外運動,無論以什麽形式(?)在家也要動起來!圖/giphy.com

若可以的話建議在運動完後去沖個澡,讓自己可以神清氣爽地面對接下來的待辦事項。

  1. 就算是在家上班,依然要劃出「工作區域」與「工作時間」。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在開工前換上平常工作的正裝,同時排除工作區域的潛在干擾,藉此對大腦釋出「我要開始工作了!」的訊息。
建立切換至「工作模式」的行動有助於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圖/giphy.com

這樣明確切分出「工作」與「休息」的心理狀態有助於認知上的切換,同時不讓自己把工作壓力帶進生活空間裡,免得陷入「工作產能很低,休息又休息不到」的窘境。

  1. 適時安排「犒賞」自己的儀式。這個儀式可以是一球冰淇淋、一小杯啤酒,又或者是一兩個小時的遊戲時間、看一集正在追的影集,總之不管當天產能如何都要空出一小段時間給自己享受、放鬆。
別忘了適時犒賞自己,要記得你值得被愛和被好好對待(比愛心)圖/giphy.com

這不只是在找機會休息,更是告訴自己「我很棒」、「我值得被愛」、「這些快樂的時光都是我應得的」,避免陷入不必要的負面情緒循環。

  1. 與三兩好友組成「支持小組」,最好定時連絡、確認彼此的心理狀況。雖然沒辦法真的提供實質上的陪伴,但是這種「還有人關心我」的感覺很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成為拉人一把的救命索。
和朋友組成定時聯絡的「支持小組」,可以成爲互相打氣彼此關心的夥伴。圖/Pexels

避免誤會,我要提醒大家上面提到的東西都不是一定要照做的「準則」,只是幾種可以參考的規劃方向。大家還是要以自身習慣與喜好出發,找出最適合的生活型態才有意義,否則強迫自己去迎合「健康生活」只會產生更多不必要的壓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言之,如果你發現自己其實一直在等待可以當隻小海豹的機會,那就心無罣礙地躺下吧。

不起眼卻能救你一命的心理安全網

說完了我們自己在家可以做的,再來就是如何在非常時期維持「人與人的連結」。

不管你天性外向內向、朋友多少,人在本質上仍需要社交的動物。如同浩劫重生的湯姆漢克斯需要排球威爾森,與外物進行情感交流是我們維持心智健全的關鍵。

在面對重大生活事件時,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這張由人際關係構成的心理安全網,是我們與壓力抗衡、療癒心理創傷並重新振作的重要戰備資源。

社會支持的來源──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是我們的社會關係。從親友相助到政府提供的社福體系,不管有形無形都能成為社會支持的一部份,並在我們經歷挫折或焦慮時,緩解或抵擋負面經驗帶來的傷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與外物進行情感交流是人維持心智健全的關鍵。圖/giphy.com

社會支持還有一個非常有趣──也可以說是非常麻煩──的特點,就是它不一定要「客觀存在」,只要讓人以為它存在便能發揮功能。

舉個最直接的例子:神靈庇佑。

不管你是燒香念佛、周日禮拜,這些虔誠儀式的本質大都是在尋求神靈的保護與指引。但是除了個別的幸運兒有機會親身體驗神恩,絕大多數的信眾一輩子都不怎麼有機會跟至高存在互動。但這並不影響信眾對神的依賴,因為他們「相信」神關注著一切,並會在必要時出手幫忙。

社會支持也是一樣的「信念」,只是對象從神靈變成活人。

不一定要眼見為憑,光是相信有人會伸出援手便足以成為提供穩定與安全感的心靈錨點。同樣的,若你打從心底相信自己是孤身一人、搶先把所有的門都關上,那即便身邊有再多人願意對你伸出援手也無濟於事。

認定自己孤身一人的想法,會讓社會支持難以介入。圖/Pexels

這也是社福或心理治療專業在第一線經常遇到的難題:個案認定自己孤立無援,因而下意識忽略所有願意或是可以幫他一把的人事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咦⋯⋯認為自己「被孤立」?

是的,這就是前面希望大家可以在隔離期間與好友組成支持小組的原因。長時間一個人待在家裡,或是與固定的少數人相處,很容易會產生認知上的屏障,讓人陷入「我的世界就只剩下這樣」的不理性思考。

此時若能定時定量與人產生連結、提醒自己「還有人關心我」,即便你的身體仍被關在家裡,心也會是開闊且充滿「愛」的。

即便我們的身體因疫情被隔離、被關在家中,也要常常提醒自己,讓心開闊充滿愛。圖/giphy.com

「防疫視同作戰」這句口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繃緊神經封堵肉眼不可見的病毒之餘,我們也得時刻注意自己內在的消耗。「出入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到現在「盡可能不要外出」都是無可奈何下不得不為的防疫措舉,是大家為了健康必須做的妥協。

但是為了身體健康犧牲心理健康,這怎麼想都是比人體鍊成還不划算的交易(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千萬不要抱持著「我忍一忍就好」的心態來面對防疫生活,因為疫情起起伏伏,除非有人拿無限手套彈一下,不然短時間內 COVID-19 疫情是不會消失的。衛福部推廣的「防疫新生活」正是在提醒大家這個事實,我們必須接受當前的生活,並且時刻調整、尋找維護身心健康的平衡點。

為了未來的歲月靜好,此時正是大家團結一致負重前行的時候。

要是真的感覺自己有什麼狀況,目前臺灣已經有不少電話的心理諮詢甚至是諮商服務,例如大家熟悉的張老師便是其中一種。在需要的時候對外求援不是在造成別人的困擾,只有大家都好好的、攜手渡過難關難關才是唯一的「正確解答」。

臺灣加油,你我也都要加油。

參考資料

  1. Hossain, M. M., Sultana, A., & Purohit, N. (2020). Mental health outcomes of quarantine and isolation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a systematic umbrella review of the global evidence. Available at SSRN 3561265.
  2. Huremović, D. (2019). Mental health of quarantine and isolation. In Psychiatry of Pandemics (pp. 95-118). Springer, Cham.
  3. Loades, M. E., Chatburn, E., Higson-Sweeney, N., Reynolds, S., Shafran, R., Brigden, A., … & Crawley, E. (2020). Rapid systematic review: the impact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 Merikangas, K. R., Swendsen, J., Hickie, I. B., Cui, L., Shou, H., Merikangas, A. K., … & Zipunnikov, V. (2019). Real-time mobile monitoring of the dynamic associations among motor activity, energy, mood, and sleep in adul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JAMA psychiatry76(2), 190-198.
  5. Rauschenberg, C., Schick, A., Goetzl, C., Roehr, S., Riedel-Heller, S. G., Koppe, G., … & Reininghaus, U. (2021). Social isolation, mental health, and use of digital interventions in yout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European Psychiatry64(1).
  6. Saltzman, L. Y., Hansel, T. C., & Bordnick, P. S. (2020). Loneliness, isol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factors in post-COVID-19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7. Usher, K., Bhullar, N., & Jackson, D. (2020). Life in the pandemic: Social isolation and mental healt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HealthyAtHome – Mental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campaigns/connecting-the-world-to-combat-coronavirus/healthyathome/healthyathome—mental-health
所有討論 4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1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