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
1

文字

分享

4
5
1

該走或該留?逐漸消失的依賴感

海苔熊
・2012/02/18 ・18575字 ・閱讀時間約 38 分鐘 ・SR值 554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Pixabay

我屏住呼吸,在101年的101煙火中謹慎地喘息。

「嗨,新年快樂。」

在電話響了第十二聲之後,那一頭終於傳來熟悉又陌生的聲音。

第一個字從話筒那一端流瀉出來的時候,我差點沒把肺給吐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像是在遲疑與等待什麼似的,靜默地讓看板上顯示的氣溫14度深深地沁入我的心底。我一邊思索該回以什麼語言,一邊佯裝笑臉,忘了她那邊根本看不見。

「新年快樂!妳在哪裡跨年啊?」好不容易擠出了幾個路人甲也會講的字。

「喔,宜蘭阿。我一直很想在這裡看看日出。」我隱約可以聽見電話那一端的她急促地說,好像試圖用語言填補時間的空洞,以氧氣鋪滿生澀的缺口。

「我跟小拋他們在一起…宜蘭那邊,冷嗎?」其實,在手機大塞車的四十分鐘之後,小拋他們早就不知道躲到哪裡去自強運動了,我這樣說,只是想要讓她「以為」在送走百年後,我不僅不願讓她一個人,這時的我也不是一個人,藉以維繫一點點可悲的自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這樣精心設計的話並沒有多大的效果,那邊的她的語氣裡,似乎完全不關心我究竟是一個人,還是已經有別人。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悲哀的發現--

發現雖然所有的感情都起源於關懷和問候,

可是當一切都結束了,也只剩下關懷和問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種問候,兩種結果

前者能在寒冬裡溫暖寂寞,後者卻讓吵雜人群中的我相形失措。

「不會阿,還好,我們在室內…」她似乎轉過頭去,用手蓋住收音口,不知道小聲地跟誰說了什麼。跟我這邊比起來,她那裡極度安靜,像是海底鯨魚的胃一樣。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並不是她在哪裡、冷不冷、天氣如何、雲有幾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是她句子裡的那個「我們」,到底指涉幾個人。

「我…晚一點再打給你好嗎?現在…先掰喔。」接著是措手不及的通訊截斷聲。

看來,我在心裡盤算的好多種新年問候版本,都沒有出場的機會。

站在偌大的好丘廣場,卻一點也丘不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空無止盡地在上方盤旋,空氣中似乎還壟罩著些許歡樂的煙硝味。

「你知道嗎,聽說今年12月12日是世界末日耶!」

「那也還有一年阿,怕什麼!」

鄰近的路人紛紛相聚、相擁、相倚、相依,笑著祝福彼此,跳著嘻鬧傳說的末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的青春像是不會老去,而我卻在人潮裡獨自承受跨過百年後的孤寂。

孤單並不是沒有人陪伴,而是沒有想要的人陪伴(Flora & Segrin, 2000; Segrin, Powell, Givertz, & Brackin, 2003)。我站在歲末年初的這一端,回首我們曾經的過去,轉身看看,那些曾經的甜蜜是如此的清晰,而今卻都成了回不去的回憶

[最後一場電影]

那天,那雨,那夜晚,我們在威秀影城的紅漆階梯正式告別了過去。

她在我面前,揮手跟我說再見。那麼得靠近,卻又如此的遙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冷風之間,我像影片剪輯一般閃過那些她曾為我冠冕的歲月

我數度想伸出手抓住一些可能還留下的吉光片羽

數度期待在那天以前她所說的那些令人傷心的語言都可以不算數

數度想像她可能會笑著說:我們到附近再走走聊聊吧

但是這些都沒有發生,現實總是比限量還殘忍。

「那,我走了喔。」

她說著,便別過了頭,讓寂寞的路隨著鄭愁予的《賦別》,就此展向兩頭。

不,或許只展向我的這一頭吧。

看著異色的天空順著她的背影一路像潮水一般一直往前退去,我必須很努力很努力,才能穩住自己,讓自己不拔起腳跟追上去的同時,也不會因無力而癱軟下去。

[一個想像的轉捩點]

如果你以「繼續」當做關鍵字來搜尋PTT男女版的標題,你就會發現這一年來有174篇文章在討論是否要再繼續追、繼續愛下去(含回文),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天幾乎就有一篇在討論這個古老的問題。

雖然每段感情的問題和狀態不同,可是在這之中,似乎還是有饑渴尋。

多年來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

如果兩人的關係終有一天會隨時間凋零,

如果彼此的喜歡終究會不敵誘惑而衰退,

那麼,在愛與不愛之間,在對方離開之前,

是不是有一種可能,

一種找到轉捩點(Turning Point)的可能?

在這個點之前,一切的改變都還有可能?

又在哪個點之前,該選擇繼續?在哪個點之後,該選擇離去?

最近偶然讀了Caryl E. Rusbult的成名作之一「該走或該留?」以後,這個問題隨著她動人而樸實的文字,漸漸明朗起來。事實上,許多親密關係研究者都試圖在逝去的愛情裡找尋這個轉捩點,但都不幸失敗了。

為什麼呢?

就像梁靜茹所說,愛你不是兩三天,離開你也是。

雖然承諾與依賴,會因為漸漸變得不愛了而消失。可是,當事人經常忽略了這一點,甚至總是到很後來才發現,原來這段關係早已問題重重(Kellas, Bean, Cunningham, & Cheng, 2008; Weigel & Murray, 2000)。

「人們不一定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主觀地感覺到自己早已不愛對方、或者其實根本還有另一個人,比躺在身邊的他更好。真正的事實是:人際關係總是會隨著時間漸漸變質。有一天,他可能會發現自己更享受於其他同是與朋友的談話和笑聲;幾個月後,他可能發現與妳做愛所產生的歡愉,並沒有想像中那般美好,不知不覺地變成一種例行公事;再過幾個月,他會注意到原來和其他朋友聊天的時候,他更能說出自己的心事,別人也更懂他的想、更能給予他所期待的回應…」(c.f.,Drigotas & Rusbult, 1992)

於是,你從他的生命中一步、一步地退出,用彼此都沒有感覺到的速度;

於是,當他說出不再愛你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挽回已遲。

[兩類分手]

「所以,我們真的是沒有可能了?」這已經是我這三週以來,不知道第幾次問他這個問題,問到我自己都煩了。

可是,我還是無法停止。因為我還抱著一點希望,希望在這麼多次的嘗試之中,他能就著一些憐憫或同情,說出「或許可以再試試看」或是「我不知道」等模糊的答案。

「我的心已經被磨平了,現在的我真的沒有辦法…」他無力地說。

「所以你已經不愛了?」我敲著鍵盤,忐忑地等待視窗上即將出現的文字。

「嗯,不愛了。」

「可是,你之前明明說還可以一起努力的,為什麼…」

「但是現在沒辦法了,我好累…對不起。」我很不喜歡自己變成這樣,可是身體和思緒卻像是被拖入流沙一般,深陷於他所存在的世界。長久以來,我的世界一直由他所支撐,如今這根柱子斷得如此徹底,要我如何用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面對他?

「你這個大騙子!」

朋友將她和前男友的對話紀錄轉給我,問我他們兩人是不是還有可能,然後一邊哭啼地抱怨說他說話不算話。我聽了很難過,難過她為了感情變得如此憔悴,也難過她似乎始終不懂承諾的弔詭:我們總是用過去的自己,去答應未來的關係。

於是,當承諾崩碎,你無法責怪他,因為過去的他,的確曾經如此愛你,

於是,她的大腦裡只好「重複地」播送著:

「為什麼一個曾經愛我的人竟轉瞬間就變了?」

「難道他真的不再愛我了?」

「要怎麼樣,才能挽回他的心?」

許多人在分手之後都喜歡問一個經典的問題是:「為什麼他要走?」。只是這個問題脫口而出時,我們真正想要的,並不是獲得問題的解答,而是希望能獲得一個滿意的結果--讓他繼續回到自己身邊。

從這一點開始,兩人就走向不同的路了。他堅持無法繼續,而你,還相信只要一起努力就有契機、相信或許只是某些地方搞錯了。

終於,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漸漸能接受她離開的事實,或者用一些理由來說服自己為何對方會離開(Sorenson, Russell, Harkness, & Harvey, 1993)。

可是不論當初分開時,她提出的理由是什麼、你相信的又是什麼,在這百百款的理由當中,只有兩種理由是真的--你不再能滿足她的需求,或是有其他的人更能滿足她的需求:

 1.    更好的第三者(Best Alternative Breakup, BAB):

大家都認識第三者,卻很少人知道,第三者可能不只一個。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說,你的她沉魚落雁,傾國傾城,勾引了各種男人,而是指你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地被瓜分。

從前她難過有心事時,總是第一個打給你分享,讓你呼呼她額頭,給她臂膀;

現在你總是很忙,她的心情出口可能在一次偶然中,換成了某同事或朋友;從前你總是陪他一起逛街,一起散步,一起看電影,夏日跑長長的沙灘,冬夜喝熱熱的關東煮,你的陪伴一直是她的依靠,她的笑容也一直是你辛苦工作的解藥。你甚至想,如果能這樣一直幸福下去就好了。

可是,當你無法繼續提供這些陪伴的時候,當你為了專案,薪水,課業或其他人生關鍵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當彼此分開兩地又不細心維繫的時候,別人就可以趁虛而入--她開始找姊妹去逛街,和大學朋友一起去海邊,甚至,和初次見面的人一起進電影院。

這邊談到的朋友,同事,姊妹,並不一定是搶走她的真兇,而且他們可能壓根兒都沒有想要做這件事情。但是,他們的存在會讓你的她變得「適應」了:適應了沒有你的陪伴,沒有妳的臉頰,沒有你的電話,甚至沒有你的日子。

奧地利作家褚威格曾說,「習慣」是最恐怖的一件事。待到某年某月某一天,這些人蠶食鯨吞了你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她便不得不開始思考:為何我要留在一個無法滿足我需要的人的身邊?

 2.   空虛的陪伴著(Empty Relationship Breakup, ERB):

在那麼多消逝的歲月裡,有一個畫面我一直無法從記憶中抹去。

在鎮日的衝突與冷靜之後,我終於逮到機會約她出來,將事情問清楚。

「那麼,妳還愛我嗎?」沒有電影裡的浪漫,有的只是忐忑的不確定感,甚至這幾個字從我嘴裡冒出來的時候,我數度都懷疑,那是不是自己的聲音。

「嗯…」她將埋在叉燒烏龍麵碗裡的頭抬起來,停頓的時間像時頭壓迫著心臟的脈門,呼吸變得困難而緊繃。我開始後悔問了這樣的蠢問題。

「我希望你能好好的,沒有我的日子你也能過得快樂。」她還沒說完,我在心裡就暗暗罵了髒話(歐,我不是故意的)。

奇怪了,如果希望我快樂,就不要走啊,如果要走,又為何要祝福我?

可是後來我逐漸明白,當時如果換做是我,也只能說出同樣的答案。

因為愛一個人,所以希望他能幸福,也希望給予他幸福的人是自己;

因為曾經愛一個人,所以還是希望他能幸福,只是也遺憾這個人不是自己;

只是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原先相愛的兩人會走到這一步?

幸好,Rusbult也提供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這世界能給予她的,遠比你能給予她的還多了換句話說,你不再特別,不再重要,不再只有你能滿足她的需求,橫在你們之間的不是愛,只是空虛的慣性情感(DeWall, Maner, Deckman, & Rouby, 2011; Le, Dove, Agnew, Korn, & Mutso, 2010; Murray et al., 2009)。

[三種持續關係的形式]

這樣不是很悲哀嗎?

所以,我們變得謹慎了。

畢竟,打開心牆讓一個人滲入你的生活(Aron, Aron, Tudor, & Nelson, 1991; Aron & Fraley, 1999; Aron, Melinat, Aron, Vallone, & Bator, 1997)需要耗費多大的勇氣,而這樣的勇氣竟然無法換到永恆,只能換到一些曾經

畢竟,就算那女孩曾經對你說,你保護了她的夢

這個夢的最後,仍可能並不是由你來守候。

所以,我們開始會保護自己。

不再傻傻地信愛情,成為我們對失去的一種哲學。

之前很夯的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裡,劇中劇『收信快樂』女主角曾說了一段動人心弦的話:

「你知道嗎?我花了一輩子學一件事,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但終究我還是學不會。我沒有辦法接受,擁有青春,其實已經開始在失去青春;擁有婚姻,其實已經開始失去婚姻;擁有名聲,其實名聲也會失去;擁有了財富也一樣,健康也一樣,就算養一隻狗也一樣。擁有愛…天啊!失去愛更讓人無法接受…如果我不曾擁有,那我也沒什麼好失去的,不是嗎?

程又青:「為什麼我們一生在追求的東西,竟然在擁有的時候就開始失去了呢?」

我在看這一段的時候,幾乎是一邊擦眼淚一邊重複地看好幾回。

剛上大學那年,我在感情上重重地跌了一跤,讓我不得不去思索,如果我們的感情如此脆弱,愛過你的人會遠走,曾經的愛會變成不再愛,那麼,在人際關係裡,我們究竟還能相信些什麼?又有什麼,是能羈絆著彼此,永不消失的呢?

「世界上有什麼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村上春樹早在<1973年的彈珠玩具>裡就苦苦(?)拜託我們,要相信世界上存在不會消失的東西,可是他也同時很狡猾地沒告訴我們「那東西」究竟是什麼。

在2012年,親密關係與戀愛研究已臻成熟的今日,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變得明朗了,或者至少在人際關係中,所謂「不會消失的東西」,就是「承諾感」

於是問題就變成,「承諾感」是什麼?

過去的文章曾多次談及這個問題,只事都神不知鬼不覺(?)地「滑過去」[1],本來這次也想敷衍地回應「公嘎你識,鬍鬚攏打結!」,畢竟有關承諾的研究幾乎跟選舉前天橋上的旗幟一樣多(e.g. :Amodio & Showers, 2005; Cross, Bacon, & Morris, 2000; Gonzaga, Keltner, Londahl, & Smith, 2001; Lehmiller, 2009; Masters, 2008; Molden, 2010; Ogolsky, 2009)。

但是一想這樣回答的話,或許不幸早逝於癌症的Caryl E. Rusbult會從墳墓裡爬起來舉起墓碑敲我,不禁心生敬畏起來,於是還是簡單地跟大家說明一下好了。

最簡單的定義是:想要跟一個人,一起渡過漫長的人生(Rusbult, 1980)。

沒錯,我第一次讀到這個定義的時候,差點噴咖啡在鍵盤上。

想當年如果我在哲學系說出這樣的定義,一定會被教授電到像猴子一樣吱吱叫,因為這樣的定義根本就是套套邏輯阿!

「如果彼此一直想在一起的話,大部分的都會維持比較長久的關係」

--這不是廢話嗎,算哪門子的定義阿?

所幸,後來Rusbult對於這件事情做了一點澄清。

Rusbult認為在討論什麼是承諾之前,我們可能要先留意的是:

兩人之所以會留在一段關係裡,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並不一定是相愛[2]。

(1) 因為滿意這段關係而想在一起(這應該不用我多做解釋吧)

(2)  因為覺得「應該在一起」或「被制約」而未離開關係

山田詠美(2006)曾在一本書的跋寫下這段俏皮又耐人尋味的話:

「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可是我討厭你,我還是愛你,但我討厭你。原來如此,正因為光靠喜歡無法維繫下去,所以才叫戀愛。」

憨人都知道,大部分的人在愛情裡面並不總是愉快的;可是,還有一些人在這段關係裡面,難過擔憂的時間,遠比快樂開心的時候來得多。

相信大家都有一種經驗是,前一天晚上姊妹還在你身邊哭哭啼啼地說「再也不要原諒他了!」可是,隔天你們約見面,她出現時卻依偎在他懷裡,讓你有種無力感油然而生,原來自己傻瓜一樣,熬一整夜陪她痛罵,花時間聽他吐苦水,耗精神替她開導,都是在做白工。

很討厭耶!如果跟他在一起這麼委屈,為什麼不乾脆「切拉~切拉~」?

一種可能是--這就是她的愛情風格。

研究顯示,有些人在感情裡就是習慣扮演著「苦命阿信」的角色,不求回報、全心全意地犧牲奉獻,只希望能換取對方多看自己一眼、多照顧自己一點、希望他對自己好一些(卓紋君, 2004; 蘇巧因, 2008)。

不過更可能的情況是:

「正因為無法時時刻刻都得到對方的愛,才會繼續努力、不捨離開。」

我們都以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也常常為錯過的機會而懊悔,但是真正的事實是,那些曾經得到,現在卻在也得不到了(Beike, Markman, & Karadogan, 2008; King & Hicks, 2007; Roese, 2005),或是那些有時候能夠得到,有時候卻得不到的東西,更容易占據我們的心理空間,讓我們心癢難耐。

過去有關吸引力的研究以為,對男人來說,得不到的女人最具吸引力;但後續研究卻發現,這樣的假設可能是錯的。

人類是不會對「怎樣都得不到的東西」產生興趣的,就像買樂透,是因為相信自己有希望得獎,才會願意花大把銀子帶那幾張紙回家;學習心理學的操作制約技術也指出,讓那些小學生願意「持續」寫作業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告訴那些孩子「每次」寫完之後就可以玩一小時楓之谷,而是「有時候」可以玩1.5小時,有時候可以玩半小時的「間歇性增強」

那些怎樣也走不了的人,正是因為對方「有時候」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有時候」卻做不到,於是,他們便活在期待與落空之中,並在每一次的落空裡,重新創造下次的期待;對焦慮依戀的人來說,這樣的情形更是嚴重。伴侶越是時好時壞,越讓他們離不開伴侶(Mikulincer, Shaver, Bar-On, & Ein-Dor, 2010)--因為他們不安的心從未被餵飽,可是伴侶還是偶爾會餵餵他們,所以他們努力表現希望對方能看見,費盡撒嬌希望能換來一絲憫憐。

於是,她在你枕邊哭了一夜腫了眼,你常常會聽見她在徹夜難聽的咒罵之後突然迸出一句:「可是他好的時候真的對我很好…」

身為好人朋友或換帖死黨的你內心的OS可能是:

「什麼鬼壓,夜裡不是還恨他恨得好好的?天亮之後竟然又說要去找他?」

在這些焦慮依戀的人腦袋裡,好壞是「伴隨」出現的。當他們想起對方的好,也同時會記恨對方過去的壞、懷疑起對方這樣獻殷勤的行為是不是背後有鬼;可是反過來,當他們把伴侶罵得體無完膚,卻又會想到對方曾經對自己的好(儘管那些好的時間可能很少很少),於是,便站在分手的邊緣線,委屈難過卻遲遲不走,或在分手之後又回到對方身邊(Kirkpatrick & Hazan, 1994)。

(3)  只是形式上的在一起:係指好像也沒有什麼理由必定要離開,或是有名無實的婚姻。這種類型的持續關係,是一種看似對彼此都人畜無害的方式,之所以能維持,是因為這段關係還有一些些微薄的功能,例如分擔經濟開銷,生活上的照料,或寂寞時的陪伴等等。

跟第一個女朋友分手的時候,貓空下著大雨。

雨滴從空中掉落下來砸到樹葉發出答答答答像子彈一樣的聲音,地板上的水窪積得像淺潭,車子開過的時候激起的水花有一層樓高。陰天陰得很徹底,就像是用最純最哀怨的灰色來塗抹天空一樣,雲層裡看不到一點白色,那無盡的雨像是要一直下到永遠似的,綿延而不間斷。

記得一開始我表白時,她猶豫了好些天,而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煎熬,直到她答應我那一刻,我在內湖陽光街上跳躍起來,幾乎都要打到路燈!可是,如果她能接納這段愛,為何最終我們還是走到這一刻?

「我想問,那時候你為什麼會答應跟我在一起呢?」我問。

「因為我想,好像在一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後來,感覺就漸漸淡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子子…

即使在多年以後的今天,這句話仍不時在腦海裡盤旋。

它總是讓我想起,有一個女孩曾經並不那麼愛我,但陪伴我走過幾個月的日子,我們互相分擔孤單,安撫寂寞,可是最終真正需要這段關係的,是我。

她只是一個旅行者,而我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休息站。

於是,在後期的那些天,她都只是讓我默默地待在她身邊,可是身邊這個人是不是我,對她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和先前兩種不同的是,在這樣的關係裡,沒有誰感受到委屈不愉快,只剩無感的一方與不知不覺、無腦的另一方,在由無感者最後提出(或表現出要分開)之前,持續維持一種「假象的和平」,但無感方的心,早已經空空如也…。

[四個關於需求的問題]

「每次你都把戀愛說得這麼悲慘,那誰還敢談戀愛?」系上一位甜美得像青鳥一樣的朋友提醒我,一邊說還一邊跺腳。

其實,這位青鳥小姐誤會、誤會大了。我們的愛情並非總是這麼缺乏控制感的。一般來說,還是有一些方式可以協助你確認,辨識,早期發現與了解,他的心是不是還在你身邊--例如,前面提到的「需求」

你可以試著問問看自己下面這些問題(Drigotas & Rusbult, 1992):

(1) 對他來說,什麼需求是重要的?

(2)   而你,是否滿足了這些需求?

(3)是不是也有其他的人,同時也滿足了這些需求?

(4)而他(們),滿足了多少?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人類這個種族所點的一項特殊天賦技能就是「投射」(projection)。這項技能所造成的一種悲哀是:我們常常誤以為自己需要的也是對方所需要的,以為自己在乎的也是對方在乎的,以為自己不care得對方也不care,但許多時候,這樣的投射是錯的。

我在成功嶺放假的最後一週,一位講義氣的鄰兵帶我一起去一中街拿一件帥氣挺拔的立領韓板襯衫,順便排了相當有名的雄爺雞蛋糕,但也因此,害他和女朋友的約遲到了。

「你知道我在台中火車站等你多久嗎?不是已經約好了怎麼突然又改!」她的機車才剛到一中街,口罩都還沒有脫下來,頭上冒出的火似乎都可以烤香腸了。只見我親愛的鄰兵低聲下氣、道歉連連,完全無法想像早上眼前這個像鞋貓劍客般無辜的男孩,跟單兵戰鬥訓練場衝鋒陷陣大喊殺殺殺的伍長是同一個人。

「對不起、對不起嘛,我想說難得來一中街,所以買雄…」

「我不是說我不要吃了嗎?我最討厭你每次都用一些理由臨時改來改去!」她打斷他的話,劈頭就說。眼看局勢不太對,我趕忙說是我要吃的,希望她不要怪罪他,可是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想胖就吃多拿滋,我的存在好像讓戰局越演越烈,鄰兵只好揮揮手示意請我先離開。

搭上客運回台北之後,我傳了簡訊跟他們道歉。

不久之後,鄰兵打來了。

「放心,我們和好了。這故事告訴我們,不值得為幾團麵粉讓女朋友不開心…」他說。

「對不起啦…不過,你之前是不是常讓他等啊?還是她很討厭別人遲到?」

「不是喔,我一開始也以為是這樣,可是我很少遲到,真的趕不及也都有打電話說,然後在三到五分鐘內就到了,只有今天比較離譜…我們聊了很久,才發現他真正care的是『我愛找藉口』…她說,她等一下無所謂,誰叫她是我女朋友呢?可是她很不喜歡不確定、又充滿各種理由的我…這樣讓她覺得很沒安全感…」[3]

其實他很幸運,有個願意與他分享感受的女朋友(雖然脾氣大了點)。

很多時候,我們為一件事情僵持或衝突不下,到頭來發現彼此在乎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在感情這塊領域,我們都希望被愛被呵護,而其中首要的條件,就是確定彼此想要的是什麼。

以這個例子來看,如果我的鄰兵朋友繼續當「理由伯」,或是持續給她不穩定、不安全的感覺,他的女朋友可能不見得會離開她,畢竟這麼多年的感情,豈能說斷就斷?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當他身邊出現更具安全感的人的時候。

如果今天她身邊有人出現,總是提前到約會場所,預定好場地與雨備,或是將其他的瑣事一律排開以約會為重,我鄰兵朋友的角色就可能被取代了。

「可是,她跟我說她沒有愛上別人啊?莫非是她騙我?」

需要注意的是,這邊所謂的有人,並不一定是「第三者」,也不一定是「某個人」(Drigotas & Rusbult, 1992)。可能的情形是,她公司的某位主管或同事滿足了她這項需求,儘管該主管或同事對她並沒有意思,也足以將她的心拉遠;或者,她的家人,朋友,姊妹淘「變得可以」讓她感覺到更多的安全,你的重要性也會被削弱。

典型的例子像是,伴侶久未見的朋友又在臉書上巧遇之後(或她的死黨回國之後),和你相處的時間就少了一些;雖然第一天她可能會告訴你,那是因為她們很久沒聊了,但幾次之後,她可能變得更習慣把這些生活小事分享給朋友,家人--而不是你。如果她想要的,在你所不存在的世界圈就能被滿足,那麼,她又有什麼理由要繼續跟你在一起?

[六種依賴需求]

按照一般科普書的寫法,就是搞個一二三四五六,所以聰明如你,應該會訝異為何這段的標題為什麼直接從「四」跳到「六」

關於這點,Drigotas & Rusbult (1992)可能會無奈地告訴你,本來應該是的。

或許你讀過多年前的文章「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中,Gary Chapman曾區分出五種人類的基本動機,無獨有偶地,Drigotas & Rusbult一開始也提出了五種我們在一段親暱的關係中,彼此依賴的關鍵因素:

(1)   親密(Intimacy)指和對方分享生活,互相鼓勵,還有一些默契等等。

這期的商業週刊分析了臉書的魔力,並指出臉書之所以興起,主要是因為它建立一個平台,「瞬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它使用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很簡單,就是自我揭露(Self Disclosure)和讚美(Capitalizing)(Gable & Reis, 2010; Ko & Kuo, 2009)。當我們和別人分享自己經歷的時候,最期待的是受到關注鼓勵或在乎,而如果有人回應你的感受(不論是開心或難過),除了增加彼此的正向情緒之外,也會讓兩人變得更為親密(Reis et al., 2010)。

像戀愛一樣,這是一種會讓人上癮的感受(Hawn, 2009; Sheldon, Abad, & Hinsch, 2011; Zywica & Danowski, 2008),也是為什麼你會不斷地check自己臉書左上方有沒有人回應你的塗鴉牆,或是透過逛別人的、讚別人的塗鴉牆,提高自己被讚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自我揭露真的那麼神,這世界上就不存在「好人」了[5]。

真正的事實是:我們最終很難從臉書上獲得真誠(authentic)的親密[4]。如果你讚我、我讚你是建立於社會交換上,那麼就像血多《賣火柴的女孩》一樣,爽一下就沒了。相對於臉書上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提供一種依賴的感覺,讓你在眾多的讚中尋找他的那個、讓你在徹夜的電話簡訊生日問候中,等他那一通一封、也讓你在眾多的評價和建議中,最在乎他的看法。這也是讓你在他的心中,有別於其他雜魚的重要關鍵。

(2) 性(Sex)做愛有助於增加彼此的親密感和滿意度,有鑑於這部分在之前的文章談了非常多[6],這邊就不再贅述。

(3)  安全感(Security)關於安全感,之前也談到快蒸發了,也不再贅述(喂~)[7]。

(4)  情緒投入(Emotional Involvement)指喜怒哀樂的交換,在彼此身上花的心思,或是受這些心思所牽動的情緒。

「如果只能選一個的話,你覺得愛人比較幸福,還是被愛比較幸福?」之前我和青鳥談到彼此的感情觀,討論到了這種幾個月就洗一次男女版的老問題,本來我想學之前我哲學系的老師說:「咳!我不回答這種假設性的問題」,但在她的撒嬌加死纏爛打下,我還是說:「或許是愛人吧!」

事實上,雖然被愛可以享受到很多的好處,但是單方向的接受對方的愛卻無法同等的回報(因為他想要的你給不了),反而會充滿壓力、罪惡感[8]。

正如同前面所說,我們能和對方緊緊相依,很大的部分是建立於彼此的回應(Responsiveness)--他是否能回應你的情感需求,你是否也能同等回應她(e.g.,Maisel & Gable, 2009; Reis, 2007)。

許多人的感情,都是從一次次的簡訊魚雁往返,一回回網路訊息的來回傳遞,或是共同參與活動次數的增加,不知不覺把自己的價值觀,感覺,分享給對方知道,然後讓對方「侵入」自己的情緒圈。漸漸地,你的喜怒哀樂變成她生命中重要的天候,她的悲傷寂寞變成你心酸難過的理由。

我們甘願將自己的情緒一部分主導權交出去,讓它受伴侶的生命能量影響;而當有一天他變得能牽動你的喜與憂,依賴也遂之形成。

(5)  陪伴(Companionship)這是Drigotas & Rusbult的研究中,大學生們公認的「戀愛最重要的功能」。我們並無法像田馥甄所說,寂寞寂寞就好,相反地,我們都需要陪伴,而且相對於男生,女生更是如此(Hall, 2011)[9]。

一般來說,花越多時間相處陪伴,越滿意彼此的關係,因為除了建立上述的情感連結之外,我們也從陪伴中感受到對方是在乎自己的--你也這樣以為嗎?但事實似乎並不完全是如此。

Guldner & Swensen (1995)曾調查194位身處遠距離戀愛中的大學生及190位一般(近距離)情侶。結果發現,雖然有的遠距戀愛伴侶甚至半年一年才見一次面,可是兩組人馬在親密感,信任與滿意度上並「沒有」差異。

為什麼呢?

陪伴雖然重要,但是在兩種不同的情侶中所需要的陪伴「性質」可能大不相同。對於遠距離戀愛的朋友,在這段關係中投入的「心力」多寡決定他們是否會繼續在一起(例如八節禮物、每夜情話、信件更遞),但是對於近距離的情侶來說,雖然有伴侶在身邊很棒,他們仍希望保有一些自己的空間(self boundary),能獨自決定一些事情(Pistole, Roberts, & Mosko, 2010)。

厚,很難搞耶!確實,that’s why我常說人類是很犯踐的動物,孤單久了想要人陪,陪久了又渴望自由。Pistole, Roberts, & Mosko(2010)等人發現,正因為近距離的情侶可以時時擁抱牽手親吻做愛,這些身體上的安撫比較容易滿足,太近的黏膩反而會變成吵架的禍端。

總而言之,真正重要的並不是你們花多少時間共同燃燒青春,而是彼此所燃燒這些青春,是否真的有質感,如果一整天在一起都語不投機,還不如待在家裡看電視機。這也是為什麼久未見面的遠距戀愛還能靠有品質的電話Skype維持--我是說,如果他們「能夠」透過電話,有效安撫伴侶,協助他們面對解決生活中遭遇的一些問題的話(Maguire & Kinney, 2010)[10]。

本來寫到這裡就夠了,可是Drigotas & Rusbult在後續的研究中發現,還有一件事情可能也很重要,或者說,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6)肯定自我價值(Drigotas, 2002; Drigotas, Rusbult, Wieselquist, & Whitton, 1999; Rusbult, Finkel, & Kumashiro, 2009; Rusbult, Kumashiro, Kubacka, & Finkel, 2009)。

這並不是說愛自己的人就必定有一段美好幸福的關係(雖然很多時候是這樣[11](e.g.,Horberg & Chen, 2010; Marigold, Holmes, & Ross, 2010; Waller & MacDonald, 2010),而是指--

「喜歡你,也讓你更喜歡你自己的人,還有,更重要的是讓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愛自己的人,就是妳會依賴的人」(c.f.,Drigotas & Rusbult, 1992)。

噢,再不結尾就要突破一萬四千字了(看來今年還是沒改掉廢話和OS的習慣…阿!又廢話了)。寫這麼多,只是想闡述一件事情:

兩個人的感情不是在某一天消失的,而是隨著依賴的流逝,讓你的重要性,漸漸地被別人所取代。滿足對方的需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滿足對方需求的同時,也能讓自己自己感受到一份快樂,寧靜,與安心。

[無法選擇的角色]

遺憾的是,我們並不是每次都擔任抉擇去留的角色。更多的時候,我們充滿了不情願,卻只能眼睜睜地看感情溜走。

你可能答應自己不要再哭,隔天卻又哭得亂七八糟

你可能承諾自己不再想他,他的形貌與回憶卻揮之不去第一直入侵妳的思緒

你可能已經說服自己不再有任何可能,卻仍默默地希冀是否還有解套的辦法。

然後在種種矛盾,拉扯與痛苦中,掙扎著想要離開,卻把自己纏繞得越緊(郭燕黛, 2008)。我們試著用各種方式讓自己好過,聽歌、看書、找朋友陪伴、去逛街、作喜歡做的事情、吃喜歡吃的東西,卻發現他的影子與足跡像毒氣一般充斥在每首歌、每本書和每個角落,而「我現在變成一個人了」的念頭,也總是伴隨著心跳不斷地敲醒你努力忘記的心痛(Birnbaum, Orr, Mikulincer, & Florian, 1997; Davis, Shaver, & Vernon, 2003)。

於是我們將心放逐,流浪,不再相信永恆存在於任何地方;

於是我們討厭自己,也怨恨對方;

在海邊大聲罵他是賤人或混蛋,在走回家的路上又想起他的好、他的溫暖…

我們就像是將離岸的船,長久地凝望那曾經停靠的港口,自憐地舔拭自己的傷口,然後還幻想岸上會不會有人氣喘吁吁地出現,拋出繩子叫自己別走,自己卻什麼也不能做。

如果彼此的緣份真的走到了盡頭、如果我們想破頭,都找不到挽回的方法、都無法說服自己放下,該怎樣讓自己好過一些?

在這裡,我想引用青鳥給我的簡訊內容作結,因為她的這段話,伴我度過最難熬的那幾些日子。

「…有些時候,現況可能讓你覺得無力、辛苦,甚至讓你想放棄自己;又或者,你會因為最終的事實和所期待得有落差而和自己打架,畢竟你要求的已經不多了,對方卻連一點微薄的愛,都不願施捨給你…但現實是,我們現階段的能力並不足以解決目前所碰到的問題,既然如此,就學著先把自己過好,身心狀態都是。這很難,我知道,可是唯有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累積更大的能量,去面對、去處理以後的問題,甚至是繼續去相信、繼續去愛…」

走進一段感情以後,我們似乎變得更為脆弱了。

當這個人離開,當這段關係不再,原先支撐我們脆弱的那一面又重新崩塌了下來,讓我們覺得孤立無援,不知所措。

這種失落,難過與絕望的感覺,幾乎讓我們覺得自己被逼到了盡頭,沒有人在乎,沒有人憐惜,沒有人願意在關心、注意、傾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夢(Rhoades, Dush, Atkins, Stanley, & Markman, 2011)。

但事實上,並不是因為愛,我們才變得脆弱。

而是我們只有在所愛的人跟前,才願意呈現自己最脆弱的一面(Epstein, 2010)。

因此,我們得保留剩餘的一些些脆弱,給下一個張開雙手擁抱我們的人。

同步發表於 Hanason ‘s Basket

[註解]

[1]詳參閱「幸運草的溫度」、「分開再愛」等文章。[2]相反地,或許就像你早就知道的,分開的人並不一定是不愛了,而有可能是「受到其他人所影響」。有興趣者可參閱「愛朋友比愛我多?」一文。
[3]文內提及故事案例,為流暢與顧及隱私,經些許潤飾。
[4]詳參閱「愛情弔詭」一文。
[5]有關臉書的濫觴和友情的矛盾,可以參考「鬆開手,看看我:如何締造風味溫暖的拜年問候」一文。
[6]可以參考「製造愛:歷年來關於性與愛的心理學研究」或「那一夜,情深後的清晨」等文章。
[7]這個部分請參考這篇非常硬又非常長(?)的文章「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裡面有很多有關安全感的研究,實驗,甚至是生理證據等等。
[8]這個部分在「好人,再見」一文中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9]但Meta analysis的效果量很小(d=.03)。
[10]如果你也是遠距離苦主卻不知道該如何陪伴彼此,建議參考諮商師蘇絢慧的《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一書(我這週讀完感觸良多阿!),如果你希望閱讀更多遠距離戀愛相關的研究結果,請參閱「Every time you go away」一文。
[11]雖然我不想承認,但你對自己的看法,是否肯定自己相信的東西,在在主導著我們是否幸福快樂,是否能跟伴侶廝守,甚至,還有你的體重(Logel & Cohen, 2011)。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心理學家的瘦身術」一文。
[12]本文為書寫方便故,大多以男性觀點寫成;但是過去研究顯示男女在戀愛或關係維持的變項上相似處比相異處還多(APA, 2005),故暫且可feel free置換描述觀點為女性,結果大致相仿。
[13]感謝提供故事的心碎朋友們,以及可愛的青鳥小姐。

[Reference]

Amodio, D. M., & Showers, C. J. (2005). ‘Similarity breeds liking’ revisite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mitment.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2(6), 817-836. doi: 10.1177/0265407505058701

APA. (2005). Men and Women: No Big Difference. Research in Action  Retrieved Sep. 9, 2011, from http://www.apa.org/research/action/difference.aspx

Aron, A., Aron, E. N., Tudor, M., & Nelson, G. (1991). CLOSE RELATIONSHIPS AS 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2), 241-253.

Aron, A., & Fraley, B. (1999). Relationship closeness as 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 Cognitive underpinnings and measures. [Article]. Social Cognition, 17(2), 140-160.

Aron, A., Melinat, E., Aron, E. N., Vallone, R. D., & Bator, R. J. (1997).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4), 363-377.

Beike, D. R., Markman, K. D., & Karadogan, F. (2008). What We Regret Most Are Lost Opportunities: A Theory of Regret Intens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3), 385-397. doi: 10.1177/0146167208328329

Birnbaum, G. E., Orr, I., Mikulincer, M., & Florian, V. (1997). When marriage breaks up – Does attachment style contribute to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5), 643-654. doi: 10.1177/0265407597145004

Cross, S. E., Bacon, P. L., & Morris, M. L. (2000). The relation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4), 791-808. doi: 10.1037//0022-3514.78.4.791

Davis, D., Shaver, P. R., & Vernon, M. L. (2003). Physic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he roles of gender, age,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attachment sty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7), 871-884. doi: 10.1177/0146167203252884

DeWall, C. N., Maner, J. K., Deckman, T., & Rouby, D. A. (2011). Forbidden fruit: Inattention to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provokes implicit relationship react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4), 621-629. doi: 10.1037/a0021749

Drigotas, S. M. (2002).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and personal well-being.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0(1), 59-77.

Drigotas, S. M., & Rusbult, C. E. (1992).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A dependence model of breakups.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1), 62-87. doi: 10.1037/0022-3514.62.1.62

Drigotas, S. M., Rusbult, C. E., Wieselquist, J., & Whitton, S. W. (1999). Close farmer as sculptor of the ideal self: Behavioral affirmation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93-323.

Epstein, R. (2010). Fall in Love and Stay That Way. Science American Mind, January.

Flora, J., & Segrin, C. (2000).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dating couples: Implications for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and loneliness.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6), 811-825.

Gable, S. L., & Reis, H. T. (2010). Good News! Capitalizing On Positive Events 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42 (Vol. 42, pp. 195-257). San Diego: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Inc.

Gonzaga, G. C., Keltner, D., Londahl, E. A., & Smith, M. D. (2001). Love and the commitment problem in romantic relations and friendship. [Review].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2), 247-262. doi: 10.1037//0022-3514.81.2.247

Guldner, G. T., & Swensen, C. H. (1995). Time Spent Together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As A Test-Case. [Not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2), 313-320.

Hall, J. A. (2011). Sex differences in friendship expectation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8(6), 723-747. doi: 10.1177/0265407510386192

Hawn, C. (2009). Take Two Aspirin And Tweet Me In The Morning: How Twitter, Facebook, And Other Social Media Are Reshaping Health Care. Health Affairs, 28(2), 361-368. doi: 10.1377/hlthaff.28.2.361

Horberg, E. J., & Chen, S. (2010). Significant Others and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Activa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ship-Specific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1), 77-91. doi: 10.1037/a0016428

Kellas, J. K., Bean, D., Cunningham, C., & Cheng, K. Y. (2008). The ex-files: Trajectories, turning points, and adjust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dissolutional relationships. [Proceedings Paper].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5(1), 23-50. doi: 10.1177/0265407507086804

King, L. A., & Hicks, J. A. (2007). Whatever happened to “What might have been”? Regrets, happiness, and matur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2(7), 625-636. doi: 10.1037/0003-066x.62.7.625

Kirkpatrick, L. A., & Hazan, C. (1994). Attachment style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A four-year prospective stud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 123-142. doi: 10.1111/j.1475-6811.1994.tb00058.x

Ko, H.-C., & Kuo, F.-Y. (2009). Can Blogging Enha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Self-Disclosure? [Articl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2(1), 75-79. doi: 10.1089/cpb.2008.016

Le, B., Dove, N. L., Agnew, C. R., Korn, M. S., & Mutso, A. A. (2010).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3), 377-390.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285.x

Lehmiller, J. J. (2009). Secre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nsequences for Personal and Relational Well-Being.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11), 1452-1466. doi: 10.1177/0146167209342594

Logel, C., & Cohen, G. L. (2011). The Role of the Self in Physical Health: Testing the Effect of a Values-Affirmation Intervention on Weight Lo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 53-55. doi: 10.1177/0956797611421936

Maguire, K. C., & Kinney, T. A. (2010). When Distance is Problematic: Communication, Coping, an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8(1), 27-46. doi: 10.1080/00909880903483573

Maisel, N. C., & Gable, S. L. (2009). The Paradox of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The Importance of Responsive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8), 928-932.

Marigold, D. C., Holmes, J. G., & Ross, M. (2010). Fostering relationship resilience: An intervention for low self-esteem individu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4), 624-630. doi: 10.1016/j.jesp.2010.02.011

Masters, A. (2008). Marriage, commitment and divorce in a matching model with differential aging.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1(3), 614-628. doi: 10.1016/j.red.2007.08.005

Mikulincer, M., Shaver, P. R., Bar-On, N., & Ein-Dor, T. (2010). The Pushes and Pulls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 Insecurities and Relational Ambivalence.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3), 450-468. doi: 10.1037/a0017366

Molden, D. C., Finkel, E. J. (2010). Motivations for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and the role of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Artic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2), 255-268. doi: 10.1016/j.jesp.2009.10.014

Murray, S. L., Leder, S., MacGregor, J. C. D., Homes, J. G., Pinkus, R. T., & Harris, B. (2009). Becoming irreplaceable: How comparisons to the partner’s alternatives differentially affect low and high self-esteem people. [Artic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6), 1180-1191. doi: 10.1016/j.jesp.2009.07.001

Ogolsky, B. G. (2009). Deconstruc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and commitment: Testing two competing models. [Articl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1), 99-115. doi: 10.1111/j.1475-6811.2009.01212.x

Pistole, M. C., Roberts, A., & Mosko, J. E. (2010). Commitment Predictors: Long-Distance Versus Geographically Close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8(2), 146-153.

Reis, H. T. (2007). Steps toward the ripening of relationship scienc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1), 1-23.

Reis, H. T., Smith, S. M., Carmichael, C. L., Caprariello, P. A., Tsai, F. F., Rodrigues, A., & Maniaci, M. R. (2010). Are You Happy for Me? How Sharing Positive Events With Others Provides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Benefits.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2), 311-329. doi: 10.1037/a0018344

Rhoades, G. K., Dush, C. M. K., Atkins, D. C., Stanley, S. M., & Markman, H. J. (2011). 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 The Impact of Unmarried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on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3), 366-374. doi: 10.1037/a0023627

Roese, N. J. (2005). What We Regret Most… and Wh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9), 1273-1285. doi: 10.1177/0146167205274693

Rusbult, C. E. (1980).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Artic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6(2), 172-186.

Rusbult, C. E., Finkel, E. J., & Kumashiro, M. (2009).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6), 305-309.

Rusbult, C. E., Kumashiro, M., Kubacka, K. E., & Finkel, E. J. (2009). “The Part of Me That You Bring Out”: Ideal Similarity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1), 61-82. doi: 10.1037/a0014016

Segrin, C., Powell, H. L., Givertz, M., & Brackin, A. (2003). Symptoms of depression, relational quality, and loneliness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1), 25-36.

Sheldon, K. M., Abad, N., & Hinsch, C. (2011). A two-process view of Facebook use and relatedness need-satisfaction: Disconnection drives use, and connection rewards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4), 766-775. doi: 10.1037/a0022407

Sorenson, K. A., Russell, S. M., Harkness, D. J., & Harvey, J. H. (1993). Account-Making, Confiding, And Coping With The Ending Of A Close Relationship.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8(1), 73-86.

Waller, K. L., & MacDonald, T. K. (2010). Trait Self-Esteem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Initiator Status on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Responses to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8(4), 1271-1300. doi: 10.1111/j.1467-6494.2010.00650.x

Weigel, D., & Murray, C. (2000). The paradox of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relationships: What does chaos theory offer for the study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3), 425-449.

Zywica, J., & Danowski, J. (2008). The Faces of Facebookers: Investigating Social Enhancement and Social Compensation Hypotheses; Predicting Facebook(TM) and Offline Popularity from Sociability and Self-Esteem, and Mapping the Meanings of Popularity with Semantic Network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1), 1-+. doi: 10.1111/j.1083-6101.2008.01429.x

山田詠美. (2006). 無法隨心所欲的愛情,風味絕佳 (劉子倩, Trans.). 台北: 方智.

卓紋君. (2004). 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 16, 71-117.

郭燕黛. (2008). 被動分手者愛情分手經驗之失落反應與調適歷程研究. 碩士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大學, 台南.

蘇巧因. (2008). 劈腿者之人格特質,愛情風格與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4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2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喝鮮奶真的能長高?拆解營養素與身高的關鍵連結!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18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食力foodNEXT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日本的兒童與青少年在 1960 年代開始,身高像是坐上了成長的直升機!有人說,關鍵就在於1964年推動的學童乳政策,這一喝就是 60 年,讓孩子們「蹭蹭蹭」地長高。

那麼台灣呢?從 2010 年與 2015 年,嘉義、雲林率先實行學童乳政策,到 2024 年在進一步全國推動「班班有鮮奶」,我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機會長高嗎?但如果孩子長不高,真的是因為牛奶喝不夠嗎?其實,想要孩子長個子,還有更多「長高密碼」!

為什麼長不高?哪些因素決定身高?

人的身高是高是矮,有 80% 來自於基因決定。圖/envato

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在主宰我們的身高?科學家告訴我們,影響身高的原因,有 80% 來自基因!到目前為止,已經辨識出 700 多個基因和身高有關,其中一部分是影響骨骼中的生長板,另一部分則影響身體荷爾蒙的分泌,這些基因一起合力,最終決定了我們的身高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響荷爾蒙分泌的基因,就像人體的「身高總指揮」,主要控制三大荷爾蒙: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和性激素。

  • 生長激素是由腦下垂體分泌的,如果人體生長激素分泌較少,身高也會明顯受影響,也就是身高比較矮。
  • 甲狀腺素則是幫助粒線體這個「細胞能量工廠」順利運作,讓細胞有充足能量來代謝與生長。如果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細胞發育自然跟不上,就會影響身高表現。
  • 性激素則是影響生長板與肌肉的關鍵!例如,女性賀爾蒙分泌旺盛,會促使骨骼中的生長板提早關閉,所以女性平均身高比男性矮。而男性賀爾蒙不僅有助骨骼發育,還能增加肌肉量,讓身材更高挑結實。

所以,基因是命定的,後天就無法再突破了嗎?其實不然!雖然基因決定了大部分,但後天的努力也有很大空間來改變結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後天四大關鍵:飲食、運動、睡眠和環境,如何影響孩子的身高成長!

後天逆轉勝!抓住長高的四大黃金關鍵

長高需要什麼?首先,飲食是關鍵!長高需要足夠的營養素,充足的蛋白質、鈣質與維生素能幫助骨骼發育,而均衡飲食則是孩子長高的基石。除此之外,運動也不可或缺,發育中的孩童建議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運動,包括阻力訓練、有氧運動和放鬆運動等,能讓肌肉與骨骼的發育更加堅實,並且維持正常體重,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睡眠則是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重要因素 。研究顯示,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間 11 點至凌晨 1 點,以及清晨 5 點至 7 點。因此,確保孩子有規律且足夠的睡眠時間,可以顯著提升骨骼生長效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外在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兒童身高。例如,空氣污染及鉛、鎘等有害物質可能阻礙發育。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就要避開這些污染源。

盤點完這些後天因素後,我們不禁要問:牛奶真的能幫助長高嗎?答案將隨著我們深入探討後揭曉!

喝牛奶真的能幫助長高?

後天因素同樣會影響兒童身高,那喝牛奶會有幫助嗎?圖/envato

聯合國對於發育遲緩之定義,是該年齡孩童所測量身高,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身高標準中位數 2 個標準差,就視為發育遲緩。

2023 年一篇跨國研究研究顯示,增加乳製品攝取能降低發育遲緩比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乳製品消費量增加可能也代表當地正在經濟成長,可能從其他面向影響飲食。為了避免其他因素干擾,這份研究也納入了人均 GDP、兒童扶養比、人口成長率、農村電氣化比例與女性參與勞動比等等變數進行控制。此外,該篇研究還另外指出乳糖不耐症常見於青少年與成人,對孩童沒有影響,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總之,喝牛奶的確可能對長高有幫助,但牛奶只是眾多因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台灣孩童真的缺這一杯鮮奶嗎?

牛奶的確對身高的發育有幫助,但台灣的學童真的缺奶嗎?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除了 1-3 歲的幼兒外,其他年齡層的乳品攝取量都遠低於建議標準。特別是 7-18 歲的學童,乳品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一半,顯示台灣兒童的乳製品攝取明顯不足。事實上,7-18 歲的學童中,有 8 成每天攝取不到 1 份乳品,這對正在生長期的孩子來說,營養攝取遠遠不夠。

然而,學童缺的不僅是鈣,還有維生素 D。根據 2008 年一篇回顧性的研究,維生素D對身高發育與鈣質同等重要。如果鈣和維生素 D 攝取不足,會影響骨骼發育。1999 年中國的實驗研究指出,飲用牛奶能有效促進身高,尤其是加強維生素 D 的補充後,骨密度顯著提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台灣學童的鈣與維生素 D 攝取是否足夠呢?答案是遠遠不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7-18 歲的學童,鈣的攝取量平均不到建議量的一半,維生素 D 的攝取量甚至只有四成多。這樣的營養狀況,怎麼能夠提供足夠骨骼發育的營養環境?

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些營養缺口與乳品攝取不足有直接關聯。每份乳品大約含有 240 毫升牛奶,其中含有 240 毫克的鈣質及 3 微克的維生素 D。根據國民健康署採用的推薦膳食攝取量(RDA),每天需要的鈣質約為 1000 毫克,維生素 D 則是 15 微克,如果每人每天攝取2份乳品類,加上其他的飲食攝取,就有機會補足鈣與維生素 D 的缺口。

此外,牛奶中的鈣質容易被人體吸收。牛奶有三分之一的鈣是以游離態存在的,能夠直接被吸收,剩餘的鈣與酪蛋白結合,當人體消化酪蛋白時,這些鈣質也會被釋放,然後被人體吸收。事實上,人體對牛奶鈣質的吸收率為 32.1%,遠高於其他食物。因此,想要補充鈣質,牛奶無疑是最佳選擇。

人體對牛奶的吸收率達 32.1%,是補鈣的理想選擇。圖/envato

喝的不是鮮奶,而是加溫處理後的保久乳,營養素會被破壞嗎?

至於保久乳的營養價值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 2021 年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說明。鮮乳是生乳經過短時間高溫或超高溫殺菌方式所製成,所以無法達到完全滅菌,保存期間較短,而且需要冷藏。保久乳則是透過高溫或高壓滅菌,並且以無菌的填充方式放入無菌包材,所以能夠保存較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營養成分資料庫,鮮乳跟保久乳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礦物質及維生素都沒有太大差異,只有少數熱敏感的營養素,像是維生素 C 會稍微少一點外,其他成分大致上都一樣。所以,不管是鮮乳還是保久乳,在營養成分上差異不大!

另外,許多父母擔心乳糖不耐症影響孩子喝牛奶、容易引起腹瀉。牛奶中含有乳糖,而乳糖是一種雙醣,由半乳糖與葡萄糖所構成。人體想要運用乳糖,需要先把它分解成半乳糖與葡萄糖,這時候需要一種特別的腸道酵素:乳糖酶。在兒童時期乳糖酶會正常分泌,這是為了要分解母乳,隨著年齡增加,乳品類食物逐漸減少,人體的乳糖酶漸漸地分泌越來越少。然而,這並不代表不能喝牛奶。透過逐步攝取少量低乳糖的牛奶製品,或使用乳糖酶補充品,都有機會能改善不適,重新恢復對牛奶的耐受力。

總結來看,牛奶確實能補足我們失落的鈣質和維生素 D 缺口。這些營養素,也確實與身高有關。但別忘了,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飲食、運動、睡眠和環境等各方面都不可忽視!補充足夠的營養素,並搭配運動和良好的作息,將會是孩子的身高發育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開發遇上「術前檢查」:環境影響評估大揭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6 ・433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環境部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無論是在立法院的質詢臺,還是網路媒體或社論上,你應該經常聽到「環評」這個詞吧?它的核心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不管是建設重金屬冶煉廠、台積電進駐,還是打通山壁開闢新道路,都必須經過像動手術前的詳細檢查一樣,透過環評的嚴謹審查程序,確保這些開發不會對環境造成過度或無法挽回的損害。

 環評的概念起源於 70、80 年代,當時大規模開發導致嚴重的環境破壞,人們開始反思,發現單靠法規和污染處理技術不足以應對這些問題,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於是「事前預防」的想法應運而生。

我國的環評制度是借鑒美國的經驗,但並不是所有開發案都需要環評,只有那些可能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開發行為,才需要在開發前進行環評。環評其實是開發許可的一部分,環保機關負責審查環評報告,並擁有否決權。但即便環評通過,並不代表開發案就能立即進行,最終的開發許可還是需由相關主管機關綜合考量政治、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後,才能做出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評到底在忙什麼?

環評的全名為「環境影響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就像動手術會有術前檢查、術後定期追蹤及按時服藥,健康的把關需要仰賴定期進廠維修,同樣在開發行為實施前,我們需要評估其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預防或減輕措施,施工中或營運後也需要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來進行追蹤,並由環保機關進行監督,確保不會進一步損害環境品質。

環評負責評估開發對環境的影響,並制定措施與監督確保環境品質。圖/envato

雖然「環評」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上它的評估過程可一點也不簡單,就像醫療檢查一樣,科學、客觀且精密,評估項目可不只侷限在空氣品質、水質或土壤是否受農藥或化肥影響、生態景觀與棲地等和自然環境切身相關的議題。根據環評法第 4 條規定,評估還涵蓋了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

環評就像是開發案的「術前檢查」,確保開發行為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和破壞。那麼,大家常聽說環評要耗費很長時間,那它到底在忙什麼呢?其實,環評的目的是要求開發單位對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進行詳細調查和分析,這些調查結果會寫成報告,並進行公開,讓社會大眾了解並參與討論。最後,由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審查,只有通過審查的案子,才有機會繼續進行開發,從而保護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

誰應該接受環評的「考驗」?

根據環評法的立法精神,不是所有的開發案都需要進行環評,環評主要是針對那些可能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開發行為。那麼,哪些開發案需要環評呢?環境部依法訂定了「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簡稱「認定標準」),這些標準主要是根據開發案可能帶來的影響程度、所在的敏感區域(如國家公園、重要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等),以及開發的規模(如面積、處理量)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環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像高速鐵路、大眾捷運、機場、離岸風力發電系統等這些建設,不論它們的規模或地點,都必須經過環評。而像科學園區、高爾夫球場的建設,若位於國家公園、重要濕地或野生動物棲息地,也需要辦理環評;至於太陽能光電設施,則是當它位於重要濕地時,才需要進行環評。

宛如開發前的「術前檢查」!淺談環評流程

我國的環評審查採取專家審查機制,環評主管機關依法成立環評審查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政府機關的代表和專家學者,其中專家學者的比例不得少於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環境部為例,環境部的環評審查委員會共有 21 位委員,其中 14 位是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分別在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把關,確保審查過程的專業性與公正性。

臺灣的環評制度通常分為兩個階段。一階環評是透過報告書撰寫前的公開意見蒐集,開發單位將意見回應情形納入報告書後由專業的環評審查委員進行審查,若經審查後認為開發後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則應對症下藥,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的審查更為嚴謹,並且依法規定進行範疇界定,篩選出環境關鍵項目與因子。整個環評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步驟,讓開發案能夠更透明、公開地接受環境影響的評估與檢驗。

STEP 1 資料填寫:開發行為規劃

這就像醫生在手術前,先為病患制定計畫,並在檢查前登錄好病患的個人資料,例如身分訊息、健康問題、藥物過敏或病史等。同樣地,環評也是這樣運作的。開發單位首先要擬定開發案的規劃,並且將這些內容在網路上公開蒐集意見 20 天,同時也會舉行公開會議,讓大眾參與討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開發單位需要編寫環境影響說明書的主要章節,並且決定是否自願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開發單位會進行初步的計畫,確認開發的目標與範圍,並評估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產生的潛在影響。這些步驟都是為了確保開發行為在開始前,能夠徹底評估可能的風險和影響

開發單位需撰寫環境影響說明書,初步評估目標、範圍及潛在影響。圖/envato

STEP 2 初步評估:編製環境影響說明書

就像術前檢查結果會匯集成一份醫療報告,在這個階段,開發單位也需要把他們的調查結果、預測和分析整理成一份「環境影響說明書」(簡稱環說書),環說書會說明如何預防或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開發單位需要根據作業準則製作環說書,交給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無非屬主管機關所主管法規之爭點後,再轉請主管機關審查;主管機關確認沒有需要補正的地方(例如:沒有檢具環境保護對策與替代方案、執行評估的人忘了簽名等),環保主管機關所設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則會著手進入審查階段。

STEP 3 手術可行與必要嗎:審查與結論

這部分就像醫療團隊評估手術的風險。環保機關會審查這份環境影響說明書,專家委員會會進行詳細的審查,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出結論。如果所有的環保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開發案就能獲得初步通過並公告審查結論,告訴你這個「手術」(開發項目)可不可以做、在甚麼條件下做比較安全,或是可能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等等。以離岸風電開發為例,可能就會要求開發商調整風機位置,以避開白海豚的棲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應環評法施行細則裡的審查結論,除了通過審查、不應開發等結果,也可能會出現「有條件通過審查」或「進行第二階段審查評估」的狀態。

STEP 4 完善的手術方案:進入二階環評

就像術前檢查發現可能有重大問題或可能帶來影響的副作用時,醫生可能會要求進行更詳細的檢驗及評估更好的治療方案,環評也是如此。如果第一階段的環評顯示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那麼它就必須進入「二階環評」。

進入二階環評的開發案,意味著要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與評估。就像醫生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來了解手術風險。除了基本的環評程序,開發單位還需要舉辦公開說明會與範疇界定會議、編製更複雜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收到初稿後需進行現場勘查與公聽會,讓當地居民或關心這個開發案的人可以參與,了解開發案的影響,並提出意見。

二階環評需更深入分析,與舉辦說明會、公聽會,讓居民一同參與評估影響。圖/envato

同時,開發單位也要依據這些意見,編製更詳細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將所有的調查、分析結果都納入評估報告書中,才能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環保主管機關審查。而如果在審查過程中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資料,就像醫生建議調整手術計畫一樣,開發單位會進行修正,並重新提交補正及取得定稿備查。只有在所有問題解決後,開發案才是真正通過環評審查並進入下一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在你生活周遭環境的開發案正好遇到環評的爭議,或者你關心的案件正在環評階段,你可以隨時上「環境部環評書件查詢系統」(https://eiadoc.moenv.gov.tw/eiaweb/)查詢相關的最新資訊。不僅如此,環評審查委員會的會議還有線上直播,讓大家能夠親自參與,為國內的開發案共同把關!

整個環評流程耗時多久?

環評法第 7 條規定,主管機關在收到環境影響說明書後,必須在 50 天內完成審查並公告結果,並通知相關主管機關和開發單位。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最多可以再延長 50 天。

根據環評法施行細則第 15 條,這個審查期限是從開發單位備妥所有資料,並繳交審查費後開始計算。但是有一些情況是不計入這個審查時間的,包括:

  1. 開發單位補充資料所花的時間。
  2. 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法規進行釋疑,且不超過 60 天的時間。
  3. 其他不可歸責於主管機關的可扣除天數。

因此,整個環評流程的時間會因為不同情況有所變動,但主管機關的基本審查時間是 50 天內,特殊情況最多延長至 100 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實際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根據開發案的複雜程度而有所不同。就像去放射科拍攝X光可能只要一、兩分鐘,但如果要做電腦斷層,可能就需要半個小時左右。

同樣地,根據環評法的規定,環境影響說明書的審查通常在收到資料後的 50 天內完成,若是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時間則是 60 天。聽起來似乎不算太久,通常三、四個月就能有結果。

但實際上,環評過程常常會因各種原因延長時間。環境部目前也正在進行環評總體檢,蒐集各界的意見,逐步檢視現行制度,並作為未來修正相關法規的參考依據。

環評帶來的效益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幫助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永續。透過環評,開發行為的潛在風險可以提前被識別,並且在問題發生前採取預防和減輕措施。這樣的過程不僅讓開發行為更具透明度,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環境爭議和成本,還能促進社會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參與。期待隨著法規的修正與完善,未來的環評制度在效率、透明度與公眾參與等方面有望取得更大進展,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這不僅是對環境的保護,更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實現政府、企業和民眾三贏的局面,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更健康、更永續的未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心網路陷阱!從媒體識讀、防詐騙到個資保護的安全守則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00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伴隨著便利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風險與威脅。從充斥網路的惡假害訊息,到日益精進的詐騙手法,再到個人隱私的安全隱憂,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潛在危機。2023 年網路購物詐欺案件達 4,600 起,較前一年多出 41%。這樣的數據背後,正反映出我們對網路安全意識的迫切需求⋯⋯

「第一手快訊」背後的騙局真相

在深入探討網路世界的風險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錯誤訊息」和「假訊息」的本質差異。錯誤訊息通常源於時效性考量下的查證不足或作業疏漏,屬於非刻意造假的不實資訊。相較之下,假訊息則帶有「惡、假、害」的特性,是出於惡意、虛偽假造且意圖造成危害的資訊。

2018 年的關西機場事件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時,燕子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數千旅客受困其中。中國媒體隨即大肆宣傳他們的大使館如何派車前往營救中國旅客,這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從微博開始蔓延,很快就擴散到各個內容農場。更令人遺憾的是,這則假訊息最終導致當時的外交部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因不堪輿論壓力而選擇結束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年,另一則「5G 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實訊息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則訊息聲稱 5G 技術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導致更容易感染疾病。儘管科學家多次出面澄清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說法,但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並持續轉發。類似的例子還有 2018 年 2 月底 3 月初,因量販業者不當行銷與造謠漲價,加上媒體跟進報導,而導致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的「安屎之亂」。這些案例都說明了假訊息對社會秩序的巨大衝擊。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對抗錯假訊息

面對如此猖獗的假訊息,我們首要之務就是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每當接觸到訊息時,都應先評估發布該消息的媒體背景,包括其成立時間、背後所有者以及過往的報導記錄。知名度高、歷史悠久的主流媒體通常較為可靠,但仍然不能完全放下戒心。如果某則消息只出現在不知名的網站或社群媒體帳號上,而主流媒體卻未有相關報導,就更要多加留意了。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檢視媒體背景,警惕來源不明的訊息。圖/envato

在實際的資訊查證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作者的身分背景。一篇可信的報導通常會具名,而且作者往往是該領域的資深記者或專家。我們可以搜索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們的專業背景和過往信譽。相對地,匿名或難以查證作者背景的文章,就需要更謹慎對待。同時,也要追溯消息的原始來源,確認報導是否明確指出消息從何而來,是一手資料還是二手轉述。留意發布日期也很重要,以免落入被重新包裝的舊聞陷阱。

這優惠好得太誇張?談網路詐騙與個資安全

除了假訊息的威脅,網路詐騙同樣令人憂心。從最基本的網路釣魚到複雜的身分盜用,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就拿網路釣魚來說,犯罪者通常會偽裝成合法機構的人員,透過電子郵件、電話或簡訊聯繫目標,企圖誘使當事人提供個人身分、銀行和信用卡詳細資料以及密碼等敏感資訊。這些資訊一旦落入歹徒手中,很可能被用來進行身分盜用和造成經濟損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詐騙手法不斷進化,釣魚詐騙便常以偽裝合法機構誘取敏感資訊。圖/envato

資安業者趨勢科技的調查就發現,中國駭客組織「Earth Lusca」在 2023 年 12 月至隔年 1 月期間,利用談論兩岸地緣政治議題的文件,發起了一連串的網路釣魚攻擊。這些看似專業的政治分析文件,實際上是在臺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兩天前才建立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竊取資訊,企圖影響國家的政治情勢。

網路詐騙還有一些更常見的特徵。首先是那些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惠,像是「中獎得到 iPhone 或其他奢侈品」的訊息。其次是製造緊迫感,這是詐騙集團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他們會要求受害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回應。此外,不尋常的寄件者與可疑的附件也都是警訊,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點到含有勒索軟體或其他惡意程式的連結。

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社群媒體的普及更是帶來了新的挑戰。2020 年,一個發生在澳洲的案例就很具有警示意義。當時的澳洲前總理艾伯特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自己的登機證照片,結果一位網路安全服務公司主管僅憑這張圖片,就成功取得了艾伯特的電話與護照號碼等個人資料。雖然這位駭客最終選擇善意提醒而非惡意使用這些資訊,但這個事件仍然引發了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資訊安全性的廣泛討論。

安全防護一把罩!更新裝置、慎用 Wi-Fi、強化密碼管理

為了確保網路使用的安全,我們必須建立完整的防護網。首先是確保裝置和軟體都及時更新到最新版本,包括作業系統、瀏覽器、外掛程式和各類應用程式等。許多網路攻擊都是利用系統或軟體的既有弱點入侵,而這些更新往往包含了對已知安全漏洞的修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使用公共 Wi-Fi 時也要特別當心。許多公共 Wi-Fi 缺乏適當的加密和身分驗證機制,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能夠輕易地攔截使用者的網路流量,竊取帳號密碼、信用卡資訊等敏感數據。因此,在咖啡廳、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應該避免使用不明的免費 Wi-Fi 處理重要事務或進行線上購物。如果必須連上公用 Wi-Fi,也要記得停用裝置的檔案共享功能。

使用公共 Wi-Fi 時,避免處理敏感事務,因可能存在數據被攔截與盜取的風險。圖/envato

密碼管理同樣至關重要。我們應該為不同的帳戶設置獨特且具有高強度的密碼,結合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符號,創造出難以被猜測的組合。密碼長度通常建議在 8~12 個字元之間,且要避免使用個人資訊相關的詞彙,如姓名、生日或電話號碼。定期更換密碼也是必要的,建議每 3~6 個月更換一次。研究顯示,在網路犯罪的受害者中,高達八成的案例都與密碼強度不足有關。

最後,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社群媒體上的隱私設定。許多人在初次設定後就不再關心,但實際上我們都必須定期檢查並調整這些設定,確保自己清楚瞭解「誰可以查看你的貼文」。同時,也要謹慎管理好友名單,適時移除一些不再聯繫或根本不認識的人。在安裝新的應用程式時,也要仔細審視其要求的權限,只給予必要的存取權限。

提升網路安全基於習慣培養。辨識假訊息的特徵、防範詐騙的警覺心、保護個人隱私的方法⋯⋯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享受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確保自身的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8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