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口氣在科學史上留下十五個名字?找到太多新種不知該怎麼起名字嗎?
從影集、小說和外語裡找靈感吧!
昆蟲分類學家找到新種並不稀奇,但一次不小心找到太多個新種,終究還是有些困擾的,因為太多了眾親朋好友的名字都用完了(誤),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只要符合動物命名規約(註 1),原則上想怎麼命名就怎麼命名,要使用你心愛的小說或是影集角色也完全沒有問題!
新熱帶區的新發現
今年(2017)於 ZooKeys 期刊上,俄亥俄州立大學與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門一口氣發表了 15 個寄生蜂 Phanuromyia 屬的新種。這些體型很小的寄生蜂,因為名字很有哏而引來了一些注意。
這種寄生蜂成體體長約 2-3 mm,幼蟲寄生於半翅目蠟蟬的卵長大(註 2),這次的研究集中於新熱帶區(註 3),北自墨西哥特萬特佩克地峽,南至巴拉圭旁的阿根廷米西奧內斯省。雖然於該地相當普遍,這類昆蟲的研究直到近期才較完整進行,於是第一次整理就發表了 15 個新種。
如何替新種取一個好名字
這邊小小說明一下什麼樣是完整的「學名」:我們使用拉丁文替生物取學名,分成前面的屬名以及後面的種小名,拉丁語系裡形容詞放置於名詞之後,舉例來說人類的學名為 Homo sapiens,包括屬名 Homo 以及種小名 sapiens,意思是有智慧的(sapiens)人(Homo),所謂「智人」。描述一個物種時必須使用完整的學名,不能只使用種小名。(註 4)
這次有取名困擾(?)的寄生蜂都屬於 genus Phanuromyia,因此科學家需要處理的就是種小名部分,大多數的種類主要是憑特徵取名,如 Phanuromyia comata,comata 是拉丁文「有長毛」的意思,這個種類身上有很明顯的剛毛;還有五個名字來自三個語言的「頭盔 」,包括 P. corys(希臘文)、P. cranos(希臘文)、P. cudo(拉丁文)、P. galeata(拉丁文)、P. hjalmr(古諾爾斯語),理由是「牠們的頭特別大,看起來像戴了頭盔」。
和善變的外星人同名
其中一個種類被命名為 P. odo,來自《星際迷航記──銀河前哨》(Star trek: DS9)的重要角色 Odo;在這個長達七季的科幻影集中,Odo 除了是重要的保安官,還是個很特別的外星種族,擁有非常變態的變形能力,每隔十六小時需要變成液態一陣子。會用這個名字是因為這個物種也很善變(感覺到分類學家的怨念),在形態上出現許多漸進的變異,導致一開始科學家同時拿到兩個此種差異比較大的樣本,還誤以為在處理不同的兩個物種。
以下為 Odo 變形的畫面XD
還有另一個較有趣的命名出自於馬克吐溫的作品《乞丐與王子》,其中一種因為身上缺乏某些特徵被命名為 P. pauper,即「窮光蛋」或「乞丐」,而另一個與其外表上很接近的種類則被命名為 P. princeps,即「王子」的拉丁文。
從事分類學研究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區分很微小的差異,但許多生物學研究的基礎往往就建立在這些差異之上,如果有興趣看看更多台灣的物種學名,可以到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有機會找到更多有趣的學名!
- 註 1:動物命名規約。一本書,專門用來規範命名一個新的動物種應該要有怎樣的發表格式以及遇到爭議時的認定方式,有一些爭議讓人想都想不到XD
- 註 2:卵寄生,這次討論的 Phanuromyia 屬為 Platygastridae 廣腹細蜂科Telenominae 亞科的成員,這個亞科全世界至少有 900 種,幾乎都是卵寄生的蜂類,也就是牠們的幼蟲只要靠其他昆蟲卵的養分就可以長大成蟲,也因此演化出很多特別的行為習性。
- 註 3:新熱帶區,引自 wiki 百科:新熱帶界是八個陸地生物地理分布區之一。它的面積達到 1990 萬平方千米,涵蓋整個南美大陸、墨西哥低地及中美洲。
- 註 4:學名:基本上這是在生物學是個專有名詞,專指某個物種的拉丁文學名;因此所有的中文名都屬於「俗名」,有部分中文名可能因為經過整理或約定俗成,而出現較常用、聽起來比較正式的版本,但如果解說過程中講出「中文學名」這個錯誤名詞會讓生物老師的耳朵很癢。使用學名時,如果前文已經出現過完整的屬名了,那之後提到該屬的物種,可以將屬名以首字母加上種小名呈現(如Phanuromyia comata 可省略為 P. comata),但沒有只有種小名的用法。完整的學名呈現還會包括發表者的姓氏以及發表年份。
參考資料:
- The Phanuromyia galeata species group (Hymenoptera, Platygastridae, Telenominae): shining a lantern into an unexplored corner of Neotropical diversity
-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