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1/17
對於許多久坐辦公桌前的上班族來說,因為長期職業傷害所導致身體大大小小的不適症狀,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根據 2018 年勞工保險局職業傷病給付排名,以手臂肩頸疾病、職業性下背痛位居前兩名。
・2018/08/03
過去幾十年來,從能抵抗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到不須動刀就能檢查患者體內的影像技術,醫學已為不少棘手病症提供了出色的解決之道。雖然我們難以預測接下來的醫學發展,但科學近來已為醫療的未來開啟了不少振奮人心的可能性。
・2017/08/11
過去數千年之間,我們認為情緒和愛是來自於心臟,認為是它包藏了我們內心最深層的感受。就像當我們相當篤定一個信念時,會說「它永駐我心」一樣。所以失去了原生的心臟,我們還稱得上是「活著」嗎?
・2016/11/23
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從考古病理學證據和莎草紙研究中,得知埃及醫學的疾病模式和主要特徵。許多病症都曾被記錄在莎草紙上,內容涵蓋了一般的感冒病痛、婦女疾病、外科手術以及治療方法,透過這些以僧侶文寫下的紀錄,我們可以部份的窺見埃及複雜的醫療史。
・2016/05/20
2016年,蔡英文與陳建仁當選中華民國第十四任正副總統,也代表著臺灣新局面的開始。然而,這次的副總統當選人很不一樣,在宣布參選之前,身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陳建仁,時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是一位十足的科學人。在新任正副總統於五月即將上任之際,我們好奇一位這樣具有豐富科學資歷的副總統,對於生技產業、健保及教育有著什麼樣的看法?這些與科學密切相關的事務,新政府是否會有不一樣的做法?就請讀者和我們一同與陳建仁對談,找尋臺灣新的下一哩路。
・2016/03/24
科學家們渴望從基因密碼中找出治療疾病的答案,而在醫療產業之中的大數據,也許就是這把鑰匙。但在殺進數據前,由資策會和工業局主辦的「智慧醫療新契機」的三位講者黃玉華、查怡和溫在弘分別從基因醫學和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談談,在他們的科學領域之中,那筆重要的大數據到底是什麼?
・2016/03/15
雖不致於把吸菸當成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行為,但至少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東西,然而這種信念的養成,是在以「證據說話(evidence-based)」的科學研究興起之後、奮戰了好幾十年才有的重要概念。
・2016/03/15
雖不致於把吸菸當成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行為,但至少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東西,然而這種信念的養成,是在以「證據說話(evidence-based)」的科學研究興起之後、奮戰了好幾十年才有的重要概念。
・2016/03/13
當微型機器人開始進入人體後,許多手術可能不在需要開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