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仿生機器人──小怪獸(升級篇)

馥林文化_96
・2012/05/10 ・243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05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探索吧小怪獸!

文/鮑惟聖

加裝LED與紅外線感測器

現在「小怪獸」已經可以靈活的動作了,來一段有趣的舞蹈也是不難事。前面有提到我們想替「小怪獸」裝二個LED與紅外線感測器(圖A),讓它看起來更酷更聰明,現在就繼續努力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A

首先介紹元件工作原理,大家可以對照之前SC8接線安裝圖。LED有二隻腳,長腳為正極,短腳為負極。長腳串接一個220歐姆的 電阻到5V,電阻的色碼為紅紅棕。LED的短腳再分別接到數位輸入輸出腳P0與P6。P0與P6的選擇是為了方便LED安裝在左右兩邊,沒有其他考量。再 來就是安裝紅外線發射器。這裡所使用到的就是一個紅外線LED,顧名思義,它也是一個LED。只不過發射出來的是不可見的紅外線,所以對LED的描述也適 用。這裡我們把它接到P2。紅外線接收器是一個三隻腳的元件,我這裡使用的編號為FM-9038LM-5AN。分別為正、負電源以及輸出腳。正、負電源就 分別接到5V以及GND,輸出腳則接到P4腳。紅外線LED與紅外線接收器同樣面向前方,但是紅外線會從LED側面散出,而被紅外線接收器收到,造成誤認 前方有障礙物。為避免紅外線散出,這裏使用了膠套將紅外線LED包起來,僅允許從前方發射紅外線出去。各位手邊沒有適用的膠套,則可以使用黑色電工膠帶將 LED纏繞,僅留前方開口即可。目前使用到的P0、P2、P6都是做輸出使用,只有p4是做輸入使用。(圖A)為了方便辨識,特別將須接到5V的線路選用 紅色線材,須接到GND的線路選用黑色線材,須接到各I/O接腳的線路選用黃色線材。實際接線時要注意避免金屬部分碰觸造成短路,所以電工膠帶或是塑膠套 管都是需要的。

雖然線路是相同的,但每一個人實際的接線看起來都會不太一樣,美醜就看每個人的藝術細胞有多少啦。我給每隻腳套上紅色的熱縮套管,再加熱使其收縮而不會掉落,穿上四隻小紅鞋看起來還很有造型,而且還有防滑的功效呢,希望對我的藝術細胞有加分作用,完成品請看(圖B)。

圖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怪獸探索」的程式

現在開始要把感測器的輸入與動作結合,前面的程式只是練習題,現在才是正式開始撰寫「小怪獸探索」程式。這裡先介紹一下「小怪獸」的行為模式。開啟電源後「小怪獸」會先點亮LED雙眼,維持標準站姿五秒。接著做兩個「伏地挺身」暖身一下準備出發。

「小 怪獸」會隨時測量前方是否有障礙物,LED雙眼也保持每秒明滅一次的速度眨眼。一旦發現障礙物則停止前進,然後原地左轉,再次測量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這段 期間LED雙眼以兩倍的速度明滅,讓它看起來很焦慮的樣子。如果前方依舊測量到有障礙物,則持續作左轉測量的動作,直到障礙物消失,然後繼續前進,LED 雙眼也恢復每秒明滅一次的眨眼速度。這裡的障礙物偵測距離大概是30公分,調整偵測距離的方法以後有機會再來介紹。

以下就是程式原始碼,後面有註解說明。此程式只使用到幾個副程序,提高程式閱讀性,方便入門者了解程式控制之原理。等到熟悉相關程式技巧後,可以嘗試更結構化的程式架構,以減少程式行數、提高執行效率,增加程式維護、修改的彈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 小怪獸探索程式

‘—————————————————

Peripheral mySer As ServoRunner8A @ 0 ‘ 預設內建模組ID為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ub OpenEyes()

Low 0 ‘ 點亮左眼LED

Low 6 ‘ 點亮右眼LED

End Su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ub CloseEyes()

High 0 ‘ 熄滅左眼LED

High 6 ‘ 熄滅右眼LED

End Su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ub RunFrame(ID As Byte)

Myser.LoadFrame(ID) ‘ 載入編號ID的動作

Myser.Runallservo() ‘ 執行載入的動作

Pause 150 ‘ 等待伺服機完成動作(每秒4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nd Sub

Sub Main()

Dim IR As Byte ‘ 宣告變數

‘—————————————————

‘ 點亮左右眼LED以及初始立正姿勢

‘—————————————————

OpenEyes() ‘ 點亮雙眼LED

RunFrame(0)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0動作

Pause 5000 ‘ 等待5秒才開始動作

‘—————————————————

‘ 伏地挺身二次

‘—————————————————

RunFrame(1)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1動作

RunFrame(0)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0動作

RunFrame(1)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1動作

RunFrame(0)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0動作

Pause 2000 ‘ 等待2秒才開始出發

‘—————————————————

‘ 程式主循環

‘—————————————————

Do

Sound(2, 5, 38400) ‘ 從第2腳發射5微秒的38.4kHz紅外線載波

IR = In(4) ‘ 從第4腳讀取紅外線載波資料

If IR = 0 Then ‘ 發現障礙物向左轉,左前足起步左轉: [4,6,2,7]

RunFrame(4)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4動作

CloseEyes()

RunFrame(6)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6動作

OpenEyes()

RunFrame(2)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2動作

CloseEyes()

RunFrame(7)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7動作

OpenEyes()

Else ‘ 未發現障礙物,右前足起步前行 [2,5,4,3]

RunFrame(2)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2動作

RunFrame(5)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5動作

CloseEyes()

RunFrame(4)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4動作

RunFrame(3)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3動作

OpenEyes()

End If

Loop

End Sub

程式輸入完畢之後,請在「建立」選單中選取「建立」功能進行程式編譯,並通過USB線下載編譯後的程式碼至SC8控制板。此時「小怪獸」不再只是會做「伏地 挺身」而已。這樣的程式流程已經讓「小怪獸」具有從迷宮脫困的基本能力。大家完成程式之後,可以嘗試定義一下更複雜的流程。原則上更複雜的流程可以讓「小 怪獸」以更聰明的方法從迷宮中脫困。或者加上更多的感測器,讓「小怪獸」可以更快速地感測周邊環境,做出更有效率的決策。這時候大家就來辦個「走迷宮競 賽」,誰的「小怪獸」厲害,高下立判。

文章接近尾聲了,當我把功能驗證完畢之後,心情剎時輕鬆了起來。拿幾個紙盒當成路障,把書房的燈給轉 暗,再啟動我的「小怪獸」。閃爍的LED光影、「嘎嘎」的伺服機轉動聲、踽踽獨行的身影,我彷彿看到「小怪獸」在火星上獨自探索。We are programmed to explore! 這就是機器人DIY的樂趣。當我神遊在自己的異想世界裡,「小怪獸」已經從紙盒做的「八卦陣」裡走了出來,我彷彿聽到「小怪獸」在說:What’s next?

*鮑惟聖
擁有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利基應用科技(www.innovati.com.tw)的創辦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微處理器應用與系統工具的開發,並致力於推廣智慧型機器人科普教育。

更多:
仿生機器人──小怪獸(製作篇)
仿生機器人──小怪獸(運用篇)

本文原發表於《Make》國際中文版vol.03

文章難易度
馥林文化_96
54 篇文章 ・ 5 位粉絲
馥林文化是由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成立的出版部門,有鑒於21世紀將是數位、科技、人文融合互動的世代,馥林亦出版科技機械類雜誌及相關書籍。馥林文化出版書籍http://www.fullon.com.tw/

0

4
1

文字

分享

0
4
1
鑑識故事系列:手錶會「記錄」死亡時間?!
胡中行_96
・2022/08/29 ・247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年 26 歲[1] 的 Caroline Dela Rose Nilsson 手腳被緊縛,[2] 嘴巴堵塞著,神色極度焦慮,[1]在自家的車道上呻吟。[3, 4] 鄰居見狀快速通報警察。[1]

事情發生在 2016 年 9 月 30 日,[4] 晚間 10 點 10 分,[1] 南澳阿德雷東北市郊的 Valley View 地區。[1, 3] Caroline 的三個孩子當時在家,他們分別為 1、3 和 5 歲;[2] 而她 57 歲的婆婆 Myrna Nilsson 早已被重擊致死,陳屍於洗衣間。[5] 稍後,員警在屋裡的走廊找到眼神渙散,面容哀戚的男孩;他的兩個姊妹則是面部朝下,趴在床上哭泣。員警讓孩子們同自己坐在警車裡,但卻什麼也問不出來。[5]

另一邊,當死者的兒子 Mark ,也就是 Caroline 的丈夫,得知母親死了。 Mark 詢問警方, Caroline 是否受傷,然後平靜地以實事求是的口吻說:「我不懂怎麼會有這種事情,您是說意外嗎?」由於警方不願意透漏細節,在完全不知道來龍去脈的情況下, Mark 又問是不是有人闖入家中。[5][註1]

澳洲國產霍登皮卡車的模型。圖/Andrew Bone on Flickr(CC BY 2.0

根據 Caroline 的說法,當天有 2、3 名開著皮卡車的男性,跟蹤她的婆婆 Myrna 回家。他們與 Myrna 在屋外爭執了約 20 分鐘,但殺害她的時候, Caroline 碰巧在關著門的廚房裡,所以什麼也沒聽到。[1] 這幾個「看起來像粗工」的人,後來也攻擊 Caroline 。[2, 5] 問題是,如果三個孩子徹頭徹尾都在屋裡,為何會安靜到沒被捲進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檢方拿 3 個孩子的頭髮樣本,去做藥物檢測,其中 2 個結果顯示有Tramadol殘留。[2] 在澳洲屬於四級管制藥物的 Tramadol ,需要有處方籤才能取得,是一種會抑制呼吸且具有鎮定作用的止痛劑,一般不得施予 12 歲以下的兒童。[6] 更啟人疑竇的是,屋裡既沒有外人入侵的 DNA 證據,附近的鄰居也沒注意到一輛皮卡車進出。[7] 這令檢警不太採信 Caroline 的說辭。[1]

此外,負債澳幣 4,000 元(時值約新臺幣 10 萬元)的 Caroline ,每半個月還得跟丈夫共同支付婆婆 Myrna 澳幣 1,000 元的房租。[註2]相較之下,Myrna 經濟優渥,不僅擁有汽車,在澳洲和菲律賓置產,曾赴歐洲旅遊,還給年幼的孫子買車買房。Mark 是獨子,若 Myrna 過世,他們夫婦便可順勢繼承財產,謀財害命的動機充足。[8]

檢警因此把 Caroline 列為頭號嫌疑犯,卻始終沒有以謀殺罪名逮捕她。直到 2018 年 3 月,他們取得關鍵證據。[1]

蘋果智慧型手錶示意圖,非當事證物。圖/Adam Kovacs on Unsplash

Myrna Nilsson 慘遭殺害的時候,戴著一只蘋果智慧型手錶。[1]

從智慧型手錶判讀死亡時間

Myrna 的智慧錶記錄到她人生末了的重要數據:她在返抵自家的 47 秒內開始遭受猛烈攻擊,[4]其中有短短 39 秒的長度,出現 65 次倉皇的動作,然後她的心跳就停止了。時間約莫是傍晚 6 點 41、42 分。[2, 4] 15 分鐘後, Caroline 用手機傳訊息給丈夫,還留下在臉書和 eBay 的使用紀錄。[4] 從這個時間點到她的鄰居報案,中間相差三個小時。此情形讓 Caroline 的陳述顯得不合理,因而遭檢察官起訴。[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傳統手錶推測死亡時間

智慧型手錶進入人類生活已有一段時日,不過有些人仍然會戴其他類型的手錶。它們雖然不會追蹤使用者的生命徵象,但有時也能提供警方估計死亡時間的線索。以下是 2022 年《國際鑑識科學》(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期刊,介紹的二個例子:

一名八旬老翁俯臥於公寓的地板上,毫無生命跡象。他最後一次被人看見還活著,已經是 5 天前的事情了,對縮小死亡時間範圍的幫助有限。死者左手戴著一只持續運作的自動機械錶,錶面顯示的時間準確無誤。此種手錶仰賴使用者手部的活動帶動發條。老翁戴的這款每次帶動之後,可以撐上 44 至 48 小時,而且它在警方展開調查後 18 小時才停止運轉。所以用 48 減掉 18 ,得知老翁或許在被發現前的 30 小時左右身亡。[9]

期刊介紹的另一起案件,死者右手戴的是太陽能石英錶。某年12月在丹麥的沼澤,有個獵人撞見一具屍骨。當下右手骨頭上的錶還在走,不過時間快了 1 小時,而日期則晚了 3 天。該國的日光節約通常始於 3 月,終於 10 月,也就是說死者的手錶在 10 月之後,沒有被調回標準時間。至於少掉的 3 天,則是因為 6、9 和 11 月都只有 30 天。若未手動跳過 31 日,手錶的日期就會在這段期間,每個月各晚 1 天。由此推估,死者可能是在 5 月 1 日到 6 月 30 日之間身亡。[9]

死亡時間與判決

死者配戴的各種手錶,留給警察辦案的線索。然而是否能破案,並將罪犯繩之以法,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2016 年 Myrna Nilsson 被害身亡;2018 年她的媳婦 Caroline ,遭警方以智慧錶的紀錄為證據逮捕。[1] 2020 年在 8 週的審理後,陪審團無法達成共識。 2021 年又經歷 6 週的法律攻防, Caroline 最後被無罪釋放。[3] 而直至 2022 年的今天,警方仍未捕獲她口中,謀殺婆婆的那幾個粗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備註

  1. 筆者找到的新聞資料,好像都沒有明確解釋,事發當下 Mark Nilsson 身在何處。
  2. 有一篇報導說 Caroline 跟 Mark 給婆婆房租,一家三代同堂,她卻連自己的房間也沒有。Caroline 得跟兩個女兒睡;兒子則是和婆婆同寢。該文沒提到 Mark 睡哪。[8]

參考資料

  1. Rebecca Opie. (29 MAR 2018) ‘Smartwatch data helped police make arrest in Adelaide murder case, court hears’. ABC News.
  2. Dillon M, Carter M. (13 DEC 2021) ‘Caroline Nilsson murder trial returns hung jury over death of mother-in-law captured on an Apple Watch’. ABC News.
  3. Mahalia Carter. (26 OCT 2021) ‘Caroline Nilsson found not guilty of murdering mother-in-law after smart watch case retrial’. ABC News.
  4. Kathryn Bermingham. (15 OCT 2020) ‘Prosecutors close case against woman charged with murdering her mother-in-law in 2016’. The Weekend Australian.
  5. Mahalia Carter. (13 DEC 2021) ‘Alleged murder victim’s son was ‘matter-of-fact’ when told of death, court hears.’ ABC News.
  6. APO-Tramadol’. (01 March 2022) NPS MedicineWise
  7. Rebecca Opie. (3 MAY 2018) ‘Son of alleged murder victim Myrna Nilsson urges court to release wife on bail’. ABC News.
  8. Meagan Dillon. (13 DEC 2021) ‘Alleged killer Caroline Dela Rose Nilsson had ‘no motive’ to kill, despite financial pressures, court hears.’ ABC News.
  9. Busch JR, Hansen SH. (2022) ‘The wristwatch – A supplemental tool for determining time of death’.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335, 111283.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大象你的鼻子怎麼伸得這麼長?因為多功能皮膚也能伸展!
Peggy Sha
・2022/08/24 ・162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象~大象~你的鼻子怎麼那麼長?」

在象鼻皺皺的皮膚下面,隱藏著超強伸展力。 圖/envatoelements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最新的研究發現,大象皺巴巴的「皮膚」竟然隱藏著超強的「伸展之力」,跟肌肉簡直就是完美搭檔。有了隱藏的伸展力,大象就能夠加倍發揮象鼻的各種功能,還能將象鼻伸得更長、更遠!

又硬又軟的萬用工具!象鼻究竟有多強?

象鼻實在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它擁有超過四萬條肌肉,既能柔軟靈活地捲起水果和樹葉,又能強悍地打斷樹幹、抵禦攻擊。究竟它為何能這樣「又硬又軟」靈活切換呢?

神奇的象鼻,靈活地就像大象的手一樣。 圖/GIPHY

為了深入探索象鼻的秘密,研究團隊特別跑去亞特蘭大動物園(Zoo Atlanta),設置了高速攝影機,紀錄下非洲大象用象鼻拿取食物的過程。

乍看之下,軟軟的象鼻似乎就像我們的舌頭一樣,是充滿肌肉的無骨組織。然而,它真正派上用場時,可一點兒也不像舌頭呢!透過鏡頭,研究人員發現:象鼻頂部底部的運動狀況完全不一樣。當大象伸長象鼻時,象鼻外側的延伸能力比內側強多了。仔細看看畫面,就能發現外側的象鼻其實伸得更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非洲象用象鼻拿取食物的過程。影/Georgia Tech College of Engineering

秘密就在皮膚裡!打開皺紋發揮伸展之力吧!

至於兩邊的長度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秘密原來就藏在象鼻的皺褶中!研究團隊解剖了大象屍體,發現象鼻外側與內側的皮膚非常不同——象鼻外側那摺疊起來的皮膚,比另一側的皮膚多出了約 15% 的彈性。

更有趣的是,大象移動象鼻的方式,跟章魚觸手這種軟趴趴器官常用的「平均伸展大法」十分不同,象鼻伸展時就像是打開了一把折疊傘,內部是固定的,而傘面則可以向外變寬、延伸。不只如此,大象們還會如同開折傘一樣「分批運動」象鼻喔!

怎麼說呢?牠們運用象鼻時,會先探出頂端,然後視需求一節一節依序運用後面的肌肉,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動到靠近身體這側的肌肉群!學者們表示,大象之所以會這樣動,是因為象鼻前端部分的肌肉量較少,動起來也比較不費勁,而大象其實就跟人類一樣懶,當然是追求越省力越好囉!

在拿取東西時,象鼻會由前往後一節節伸展。圖/envatoelements

借我學一下啦!皺褶象皮竟能應用在機器人身上?

另一方面,象鼻上這些皺巴巴的皮膚其實也十分堅硬,能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比如說,在關節部分,一般肌肉容易拉伸,甚至拉傷,但如果有了皺褶,則需要花上整整 13 倍的力量才能拉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的保護力有什麼用呢?在未來,或許可以應用在仿生機器人身上喔!許多仿生機器人都會設計液壓系統,雖然十分靈活,但施力時卻也非常容易斷裂。如果我們能在機器人身上添加一些皺巴巴的皮膚,不僅能提供更強大的保護力,也讓機器人在運用上出現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1. Skin: An additional tool for the versatile elephant trunk
  2. Schulz, A. K., Boyle, M., Boyle, C., Sordilla, S., Rincon, C., Hooper, S., Aubuchon, C., Reidenberg, J. S., Higgins, C., & Hu, D. L. (2022). Skin wrinkles and folds enable asymmetric stretch in the elephant trunk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19(31), e2122563119. https://doi.org/10.1073/pnas.2122563119
  3. How Skin Helps Elephants Move and Twist Their Trunks
  4. 動物奇門功夫.象鼻神奇構造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仿生機器人──小怪獸(升級篇)
馥林文化_96
・2012/05/10 ・243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05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探索吧小怪獸!

文/鮑惟聖

加裝LED與紅外線感測器

現在「小怪獸」已經可以靈活的動作了,來一段有趣的舞蹈也是不難事。前面有提到我們想替「小怪獸」裝二個LED與紅外線感測器(圖A),讓它看起來更酷更聰明,現在就繼續努力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A

首先介紹元件工作原理,大家可以對照之前SC8接線安裝圖。LED有二隻腳,長腳為正極,短腳為負極。長腳串接一個220歐姆的 電阻到5V,電阻的色碼為紅紅棕。LED的短腳再分別接到數位輸入輸出腳P0與P6。P0與P6的選擇是為了方便LED安裝在左右兩邊,沒有其他考量。再 來就是安裝紅外線發射器。這裡所使用到的就是一個紅外線LED,顧名思義,它也是一個LED。只不過發射出來的是不可見的紅外線,所以對LED的描述也適 用。這裡我們把它接到P2。紅外線接收器是一個三隻腳的元件,我這裡使用的編號為FM-9038LM-5AN。分別為正、負電源以及輸出腳。正、負電源就 分別接到5V以及GND,輸出腳則接到P4腳。紅外線LED與紅外線接收器同樣面向前方,但是紅外線會從LED側面散出,而被紅外線接收器收到,造成誤認 前方有障礙物。為避免紅外線散出,這裏使用了膠套將紅外線LED包起來,僅允許從前方發射紅外線出去。各位手邊沒有適用的膠套,則可以使用黑色電工膠帶將 LED纏繞,僅留前方開口即可。目前使用到的P0、P2、P6都是做輸出使用,只有p4是做輸入使用。(圖A)為了方便辨識,特別將須接到5V的線路選用 紅色線材,須接到GND的線路選用黑色線材,須接到各I/O接腳的線路選用黃色線材。實際接線時要注意避免金屬部分碰觸造成短路,所以電工膠帶或是塑膠套 管都是需要的。

雖然線路是相同的,但每一個人實際的接線看起來都會不太一樣,美醜就看每個人的藝術細胞有多少啦。我給每隻腳套上紅色的熱縮套管,再加熱使其收縮而不會掉落,穿上四隻小紅鞋看起來還很有造型,而且還有防滑的功效呢,希望對我的藝術細胞有加分作用,完成品請看(圖B)。

圖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怪獸探索」的程式

現在開始要把感測器的輸入與動作結合,前面的程式只是練習題,現在才是正式開始撰寫「小怪獸探索」程式。這裡先介紹一下「小怪獸」的行為模式。開啟電源後「小怪獸」會先點亮LED雙眼,維持標準站姿五秒。接著做兩個「伏地挺身」暖身一下準備出發。

「小 怪獸」會隨時測量前方是否有障礙物,LED雙眼也保持每秒明滅一次的速度眨眼。一旦發現障礙物則停止前進,然後原地左轉,再次測量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這段 期間LED雙眼以兩倍的速度明滅,讓它看起來很焦慮的樣子。如果前方依舊測量到有障礙物,則持續作左轉測量的動作,直到障礙物消失,然後繼續前進,LED 雙眼也恢復每秒明滅一次的眨眼速度。這裡的障礙物偵測距離大概是30公分,調整偵測距離的方法以後有機會再來介紹。

以下就是程式原始碼,後面有註解說明。此程式只使用到幾個副程序,提高程式閱讀性,方便入門者了解程式控制之原理。等到熟悉相關程式技巧後,可以嘗試更結構化的程式架構,以減少程式行數、提高執行效率,增加程式維護、修改的彈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 小怪獸探索程式

‘—————————————————

Peripheral mySer As ServoRunner8A @ 0 ‘ 預設內建模組ID為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ub OpenEyes()

Low 0 ‘ 點亮左眼LED

Low 6 ‘ 點亮右眼LED

End Su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ub CloseEyes()

High 0 ‘ 熄滅左眼LED

High 6 ‘ 熄滅右眼LED

End Su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ub RunFrame(ID As Byte)

Myser.LoadFrame(ID) ‘ 載入編號ID的動作

Myser.Runallservo() ‘ 執行載入的動作

Pause 150 ‘ 等待伺服機完成動作(每秒4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nd Sub

Sub Main()

Dim IR As Byte ‘ 宣告變數

‘—————————————————

‘ 點亮左右眼LED以及初始立正姿勢

‘—————————————————

OpenEyes() ‘ 點亮雙眼LED

RunFrame(0)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0動作

Pause 5000 ‘ 等待5秒才開始動作

‘—————————————————

‘ 伏地挺身二次

‘—————————————————

RunFrame(1)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1動作

RunFrame(0)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0動作

RunFrame(1)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1動作

RunFrame(0)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0動作

Pause 2000 ‘ 等待2秒才開始出發

‘—————————————————

‘ 程式主循環

‘—————————————————

Do

Sound(2, 5, 38400) ‘ 從第2腳發射5微秒的38.4kHz紅外線載波

IR = In(4) ‘ 從第4腳讀取紅外線載波資料

If IR = 0 Then ‘ 發現障礙物向左轉,左前足起步左轉: [4,6,2,7]

RunFrame(4)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4動作

CloseEyes()

RunFrame(6)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6動作

OpenEyes()

RunFrame(2)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2動作

CloseEyes()

RunFrame(7)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7動作

OpenEyes()

Else ‘ 未發現障礙物,右前足起步前行 [2,5,4,3]

RunFrame(2)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2動作

RunFrame(5)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5動作

CloseEyes()

RunFrame(4)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4動作

RunFrame(3) ‘ 呼叫程序執行編號3動作

OpenEyes()

End If

Loop

End Sub

程式輸入完畢之後,請在「建立」選單中選取「建立」功能進行程式編譯,並通過USB線下載編譯後的程式碼至SC8控制板。此時「小怪獸」不再只是會做「伏地 挺身」而已。這樣的程式流程已經讓「小怪獸」具有從迷宮脫困的基本能力。大家完成程式之後,可以嘗試定義一下更複雜的流程。原則上更複雜的流程可以讓「小 怪獸」以更聰明的方法從迷宮中脫困。或者加上更多的感測器,讓「小怪獸」可以更快速地感測周邊環境,做出更有效率的決策。這時候大家就來辦個「走迷宮競 賽」,誰的「小怪獸」厲害,高下立判。

文章接近尾聲了,當我把功能驗證完畢之後,心情剎時輕鬆了起來。拿幾個紙盒當成路障,把書房的燈給轉 暗,再啟動我的「小怪獸」。閃爍的LED光影、「嘎嘎」的伺服機轉動聲、踽踽獨行的身影,我彷彿看到「小怪獸」在火星上獨自探索。We are programmed to explore! 這就是機器人DIY的樂趣。當我神遊在自己的異想世界裡,「小怪獸」已經從紙盒做的「八卦陣」裡走了出來,我彷彿聽到「小怪獸」在說:What’s next?

*鮑惟聖
擁有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利基應用科技(www.innovati.com.tw)的創辦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微處理器應用與系統工具的開發,並致力於推廣智慧型機器人科普教育。

更多:
仿生機器人──小怪獸(製作篇)
仿生機器人──小怪獸(運用篇)

本文原發表於《Make》國際中文版vol.03

文章難易度
馥林文化_96
54 篇文章 ・ 5 位粉絲
馥林文化是由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成立的出版部門,有鑒於21世紀將是數位、科技、人文融合互動的世代,馥林亦出版科技機械類雜誌及相關書籍。馥林文化出版書籍http://www.fullon.com.tw/

2

6
2

文字

分享

2
6
2
牠如何長出一雙「隱形的翅膀」?——玻璃翼蝶的成長日誌
Curious曉白_96
・2021/10/28 ・3597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蝴蝶的美,源於牠們擁有的千變萬色的翅膀,這些色彩是門面,也是保護傘,鮮豔顯目派警戒掠食者別靠近!小心牠們有毒(即便有些蝶其實没毒 XD);擬態派能巧妙地偽裝成自然環境中的枯葉、樹木等騙過掠食者的眼睛,或是如猛禽眼睛樣貌的翅膀,嚇唬掠食者。多數蝴蝶們視顏色為性命,但對玻璃翼蝶來說……就是不給顏色瞧瞧,幾近透明如玻璃的翅膀,即使飛行也如穿上一層隱形罩袍,讓大家都難以察覺牠的存在。究竟,這個蝶界的「小透明」是如何成長?又何以成為科學家們研發新型抗反射材料的重要靈感?Let’s check it out !

玻璃翼蝶的成長日誌

玻璃翼蝶,又名寬紋黑脈綃蝶(學名:Greta oto,俗稱透翅蝶),屬於鳳蝶總科的蛺蝶科(Nymphalidae),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雨林及山區。牠們的卵殼型態非常多變,有些如珍珠般光滑透亮,有些點綴上小撮鱗毛,有些具有雕刻般的紋路。

玻璃翼蝶, 又名寬紋黑脈綃蝶 ,俗稱透翅蝶,為蛺蝶科寬紋黑脈綃蝶屬。圖/EOL

幼蟲時,牠們主要吃的是夜香樹屬的植物,這類植物含有具毒性的生物鹼,且能夠存儲於幼蟲體內,當有些鳥兒吃了他們,輕則拉肚子,重則中毒身亡。玻璃翼蝶向來與眾不同,即便同屬鱗翅目(Lepidoptera),他們卻不與其他蝶一般擁有鱗翅目的招牌特徵 —— 成蟲全身布滿鱗毛,取而代之的是光滑剔透如玻璃般的翅膀,而成蟲的牠們一樣喜愛吃「毒」口味的食物,例如菊科(含生物鹼 (pyrrolizidine alkaloids))、馬纓丹屬植物,讓掠食者們敬而遠之。

鱗翅目招牌特徵 —— 成蟲全身布滿鱗毛。圖/EOL
可從罌粟分離出生物鹼-嗎啡。圖/維基百科

隱形翅膀的誕生

玻璃翼蝶是如何生成如此獨特的翅膀呢?帕特爾(Nipam H. Patel)和他的同事們首度將玻璃翼蝶詳細的成長時間序公開於《實驗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他們分別在其成蛹不同時間點(16, 30, 48, 60 hr)進行解剖,並觀察其生成翅膀型態的變化(如圖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成蛹 16 小時

起初牠們與其他鱗翅目物種一樣,蛹翅由一層輕薄、勻稱的上皮組織組成,接著許多表皮細胞已分化為平行排列的感覺器官前細胞(Sensory Organ Precursor cells , 以下簡稱 SOP 細胞)。在翅膀生成前期,帕特爾等人發現翅膀透明區域與非透明區域相比,具有較低密度的 SOP 細胞,因此他們猜測,玻璃翼蝶翅膀上形成透明區域及非透明區域的關鍵點就在於 SOP 細胞密度的差異,導致兩個區域的 SOP 細胞日後受到不同的調節,進而影響成體翅膀上兩區域的鱗片密度和表面翼膜分布具有極端的差異。

  • 成蛹 30 小時

此時玻璃翼蝶身上的 SOP 細胞開始分化成為鱗狀細胞(scale cells)及似人類的神經膠質細胞的界面上皮細胞(socket cells),鱗狀細胞主要位於翅膀內部,而界面上皮細胞肌動主要負責連接每個鱗狀細胞,並位於翅膀較為表層的位置。此外,他們透過染色技術發現翅膀上開始出現由肌動蛋白組成的小圓柱狀增生鱗片,而這群增生鱗片甚至長到超出翅膀表面。這個階段的透明翼區域鱗片細胞型態跟不透明區域的未分化鱗片細胞一樣,像極了一個個被吹成橢圓狀的氣球。

  • 成蛹 48 小時

鱗狀細胞開始延展並擴散生長,這時候透明翼區和非透明翼區要開始分道揚鑣了!非透明翼區(尤其是翅膀周圍有顏色的分界線)有很粗的肌動蛋白束,鱗片細胞呈圓扁狀;而透明翼區的鱗狀細胞開始向上延伸,並產生兩種型態(短小倒三角狀及狹長鬃毛狀)的細胞交替分布於其中。

  • 成蛹 60 小時

透明翼區的短小倒三角鱗狀細胞們的兩個角角開始伸出「觸鬚」,形成兩個似觸角型的細胞並開始延伸生長,而長鬃毛鱗狀細胞的長度早已生長至一定長度,甚至還長到彎曲。非透明翼區的鱗狀細胞則會再長得更長、更寬、更平坦(葉狀),並在尖端處形成鋸齒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成蛹時間翅膀發育變化。 圖中洋紅色螢光為 SOP 細胞,綠螢光為肌動蛋白,粉紅色螢光為鱗狀細胞膜,成蛹 30 小時,透明翼區(Clear)與非透明翼區(Opaque)細胞分布密度差異大,成蛹 48 小時後兩區域細胞開始發展成截然不同的型態。 圖(一)/參考資料3

我們之所以能看到非透明物體具有色彩,是由於物體會吸收部分光線,並將其他光線反射入我們的眼睛。反射程度主要取決於生物組織和環境介質之間的折射率差異,差異越大,表面反射越高。以會呈現透明的水生生物為反例,因為其組織與周遭環境(水)的折射率相近,因此他們就能施展「隱身術」。但是呢!在陸地上,要隱身可難囉~因為陸地生物組織的折射率(n=~1.3-1.5)和空氣(n=1)的折射率差異很大,所以易產生極大的表面反射。

有色翅膀的蝴蝶擁有於一排排扁平、重疊的鱗片,每個鱗片都可以通過色素沉澱產生顏色,並與光於奈米結構層級上進行交互作用,產生所謂的「結構色(structural coloration)」,選擇性吸收特定波長的光,且使光發生散射、漫反射、衍射或干涉而產生各式炫麗色彩。相反地,像透明翼蝶與部分蛾類的翅膀之所以會呈現透明,讓光線穿透,並能夠從透明翅膀區域看見他們身後的物體,關鍵在於他們只含有一層幾丁質膜(chitin membrane,也稱甲殼質),這層膜並不會明顯地吸收或反射光線,因此光線能輕易透射這層膜。

仿生靈感:抗反射材料的誕生

然而,幾丁質膜的加持還不夠,因為幾丁質本身具高折射率(n=1.56),因此即便透明,還是會有反射光。為此,透明翼蝶的翅膀發展出一款新型態的「抗反射構造」,造就此構造的三大功臣:微小且垂直稀疏的鱗片、幾丁質組成的奈米柱、蠟質層。垂直的鱗片能順著光線移動,使光線更容易致穿透翅膀;奈米柱使翅膀顯得凹凸不平,不但能減少因相同角度反射所產生的眩光,還能使光線呈現漫反射的效果;可是,透過電子顯微鏡的觀察,科學家們發現透明翼蝶的透明翼區的漫反射率僅約 2 % (空氣與翅膀介面的比率),後來他們查出這是翅膀表面覆蓋蠟質層的功勞,蠟質層似緩衝膠,因為比空氣密度大,能緩衝光線穿透翅膀的速度,還能大幅減緩光線照射鱗片所產生的眩光,若去除透明翼區的奈米柱及蠟質層,則會使反射率提升 2.5 倍,使翅膀受光照而閃亮。

這項驚人的發現不只有帕特爾等人注意到,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也曾於 2015 年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玻璃翼蝶翅膀表面不規則的奈米結構能降低反射,並透過蝕刻沈積技術(etching techniques)製造了仿透明蝶翅的塗層,厚度僅 500 奈米,且具有防水及自潔功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目前研究處於測試階段,但在未來可望將這類新型塗層應用於防眩光的眼鏡鏡片、相機鏡頭、3C 產品的螢幕上,還能用於太陽能板以提升太陽能轉換效率,甚至軍事領域能發展出「隱形效果」的武器或裝備,這就是透明翼蝶帶來的重大效應。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研究團隊於 2015 年在《自然通訊》期刊中發表玻璃翼蝶翅膀表面不規則的奈米結構能降低反射。圖/參考資料4

結語

來自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家桑克‧強森(Sonke Johnsen)曾指出儘管許多具透明性質的物種都在身體結構上演化出奈米柱,但蠟質層倒是個令人費解的新發現,蝴蝶的幾丁質覆蓋層是個牢固的結構,為何還要加上蠟質層削弱其堅固度呢?因此他認為這個問題的解答或許會發掘出更多酷東西!不過一想到能在大太陽底下使用仿透明翼蝶的仿生手機,不再受惱人的反光所擾,這個對重度使用 3C 產品的捧由們已經是件很酷的事了!

仿生透明翼蝶產品,對人類來說,是一個保護眼睛、免於反光摧殘的一項發明。 圖/GIPHY

參考資料

  1. See through the Glasswing Butterfly’s Fascinating Wings
  2. New images clarify how glasswing butterflies make their wings transparent
  3. Developmental, cellular and biochemical basis of transparency in clearwing butterflies
  4. The role of random nanostructures for the omnidirectional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the glasswing butterfly
  5. How glasswing butterflies grow their invisible wings
  6. 抗反射塗層 仿透明蝶翼
  7. 科技大觀園:抗反射表面塗層仿生透明蝶翅
  8. 求真百科:玻璃翼蝶
  9. 寬紋黑脈綃蝶: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10. MPlus | 隱形的翅膀:玻璃蝴蝶的透明演化之謎
所有討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