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系列文章,在此之前你可能會想先看看
人類該如何學習自然而變得文明?—那些含有「泛生態」意涵的科幻作品發想與凝望
如果地球是個硬碟,生命如何創造資訊彼此溝通?《阿凡達》展現的生態文明
宇宙如此宏大,我們該如何發展文明?
由大衛芬奇到宮崎駿:文明本就與生命世界環環相扣
《侏儸紀公園》直接生態能源與動力的顯與隱
當國際上野生動物保育組織、流刺網捕魚作業還有一長串黑名單的年代,野生動植物保育觀尚未如此盛行、成熟、普及,五、六年級生小時候就有像是《恐龍救生隊》、《大白鯨》這樣「超時代」的科幻卡通,想像、探討在現實中早已滅絕或未曾出現的物種與生境,「恐龍、巨獸救援與保育」問題,以及動物在文明中的地位與科技利用。
《恐龍救生隊》這部卡通也許不是當年最知名的作品,卻是拍攝技法與內容別開生面的奇作。較為人熟知的《侏儸紀公園》系列,時髦地引用了生物技術的當紅主題,但從生態科幻宏觀創意的層次來看,這類作品一再提醒我們思考:要永續、保護、保育(包括復育)生物、生態的主流,會尊重、共生、學習生物、生態的方向,從此而生或衍生而出的的科學科技與文明,會造就怎麼樣的世界?
「所有生物,從藍藻到藍鯨,從秀麗隱桿線蟲到大象,都具有穩定有序、低熵的構造,這一點其實相當令人難以置信。應當說:它們的出現簡直是個奇蹟。為了維持穩定的狀態、一致性與完整性,為了避免失序,每一個生物,包括每一個生態系,都必須持續輸入能量。」(資料引自《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但我們得注意,現實中,要學習生態、利用生物,局部片面、倉促短視的做法其實常常遭致生命倫理、弄巧成拙、顧此失彼甚至適得其反的後果。類似的問題與危機已發生在獸力應用、生物防治、生態工法、生物技術、基因改良、生質能源等等各大領域,又如一些利用池塘綠藻製造汽油與合成石油的研究計劃,與目前低價的石油和天然氣相比,擴大微生物生產石油所需的商業成本迫使艾美利斯(資料引自《科學人》No.184 P32)和其他一些新創公司暫停相關計畫,這些公司成為投資者的噩夢。
這近來當紅卻也引起不小爭議的「合成生物學」,它原初的狂野夢想,是安全改造所有生物以幫助人類並改善環境,科學家埃斯維特給了一個鮮明的自問自答:
「為什麼要使用生物系統,而非化學物質呢?因為自然界生物通常能在室溫或體溫狀態下進行複雜的化學反應,而科學家對此只能望洋興嘆,因其通常得依靠有毒化合物或外力協助以產生化學反應。此外,生物工廠也比矽和金屬製成的人工產品節能。……生物最大優勢正是能繁殖與演化。」(資料引自《科學人》No.184 P32)
正因為如此,在理想與方向,目的與價值確立後,我們更應該認真投入,以更靈活調適、更深廣觀察、更有序長遠從事理論建構與實踐應用,也值得關注的,宏觀而言,科幻就是科學科技與文明發展之前、當下、之後的超然思辨與廣博檢視。
另一部早期別緻科幻卡通《大白鯨》,作品特色可愛之處在於:它在科幻與現實面都非主流,結合生物、精神力(記得是用腦波操縱大白鯨飛船,還需要整個團隊的專注合作)的科學科技,是光明正義也更為先進的一方,最終還戰勝了船堅炮利機械化學的科學科技!
共生共存:人不是地球上唯一,文明也是複數
今年看到個人相當讚賞的科技評論家凱文.凱利 (KK),表示近年最熱門的「人工智慧」,發展其科技的核心價值,在於重新促進定位人類智慧。
但古今未來,人不是地球上唯一物種,文明也是複數:
「一個物種、一個語言,或是一個文化的死亡,不只是和過去、和根切斷連結。一個物種的滅絕,也代表這個物種未來的發展將有潛在的毀滅性。同樣地,當一個文化被毀滅時,所有可能的未來發展、所有它可能發展出的概念與思想也毀滅了。一個死去的語言、一個被抹滅的文化都留下了生態學上的空白:不再被提出的問題、不再被思考的理路,不再被述說的故事。這些被抹滅的事物都被新的其他事物所取代。然而,因為交流越來越頻繁、隨意,因而造成新舊之間更大的距離,新的文化、語言、生物等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發展。世界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因此逐漸地單一化。大自然和文化的過去景象快速地被新的覆蓋。」──引自《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人類在發展科學科技的同時,常常可能已經先入為主地、未經或無能於科學驗證地排除、輕忽、漠視、遺漏、壓制了『其他有效方案』!
從現實歷史中,早期礦坑毒氣偵測使用的金絲雀,猴子和人合作摘果、大象載貨運搬、海豚和人合作捕魚…..到今日在禁品檢驗的很多表現上仍優於人工機器的緝毒犬,再到科幻作品《星際大戰》中想像出絕地武士騎乘異獸穿梭在特殊地形的星際基地……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係本身,直接共處角色位階,是奴役、利用,還是學習、合作,本就絕不會也不該從科技文明中退位,但也可說從真正文明尺度而言,還停留在非常原始、膚淺、脆弱與粗陋的階段。
而真實歷史上,從發現認知到充分利用、融入新方向的能源、動力於其他科技發展上,都是一項漫長艱辛的歷程,單是「流動空氣」,就花了將近整整五千年才被應用在機械上。中國人拔得了頭籌,大約是在西元前 200 年左右,他們豎起了風車,並給這些風車裝配齒輪,汲水用於灌溉。單就「磁力」,分散式、小規模、安全性的運用,人類文明該學、能學的似乎還很多。
上述大多是人類可見且較熟悉的動物實例,但談生物力、生態能當然不能只偏限某一類物種,根據傑克·舒爾茨(Jack C Schultz)的看法,就以相對較被冷落的植物而言,牠們其實「只是行動非常緩慢的動物」。這不是對基礎生物學的誤解。舒爾茨是位於美國哥倫比亞的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 in Columbia)植物科學系的教授。
他花了四十年時間研究植物和昆蟲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對自己的研究了若指掌。相反地「他探討的是我們對植物的通常看法。他覺得人們通常對植物視而不見。然而,植物會爭奪領土,尋找食物,逃避捕食者,讓獵物落入陷阱。它們像任何動物一樣活著,並且有著相應的行為。」(引自 BBC英倫網 )
法國里昂大學(University of Lyon)的植物學家奧利維爾·哈曼特(Olivier Hamant)說:「要看到這一點,你只需要製作一個關於植物生長的高速播放電影——然後,植物的行為看起來就像動物了。」(引自 BBC英倫網 )
事實上,延時攝像機揭示了鮮為人知的植物行為的精彩世界,任何觀看了大衛·艾登堡生命系列記錄片(David Attenborough’s Life)中著名的《林地片段》的人都可以為此證明。從材料到工具,從方向到方法,從結果到效益,我們總要記得,總要好奇,總要謙學:文明精彩,生態無疆!
結語與後記
「直覺之心是神聖的天賦,理性之心則像忠誠的僕人。我們建立了一個榮耀僕人卻遺忘了天賦的社會。」事實上,若蔑視了眾生,誤置了生態,人類文明恐怕連「理性之心」也稱不上,何來榮耀?
1963 年,蘇聯科學家卡爾達肖夫提出了宇宙文明的 3 個等級。隨著等級的提高,文明的科技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也就越強。根據卡爾達肖夫的分類──
一級文明:能夠利用自己所處行星的能量,既包括該行星自帶的能量,也包含該行星從外太空接受到的能量,如恆星的太陽能等。
二級文明:能夠開發其恆星系中的能量,包括其他行星、甚至恆星的能量。
三級文明:能夠掌握其所在星系的能量,整個星系上千億顆恆星、以及它們的行星、甚至是黑洞的能量。
隨著人們對宇宙認識的深入,又有科學家增加了新的分類,一直到最高的七級文明。新補上的四級文明──
四級文明:可以利用全宇宙的能量。
五級文明:可以穿梭於多元宇宙之間,開發其他宇宙的能量。
六級文明:神級的文明,不僅僅局限於開發能量,甚至可以任意操縱時間、空間、創造宇宙!
七級文明:其實這是個預留的級別,就是我們還完全無法意識到的級別。
地球上的很多能源、甚至包括地震產生的巨大能量,人類根本無法利用。所以說,地球人現在連一級都排不上,我們充其量也就是 0.7 級文明!而大致看來,這些仍是強調控制與利用的文明進程。若改以生態的共生與關係觀之,文明的向度應是「另當別論」。
「目前的地球其實早已超載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用經濟術語來說,那就是人類原本應當靠著地球自然資本的利息而生存,現在則不但利息已揮霍殆盡,甚至還大量用到本金。」(引自《失控的進步: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
而諸如弱肉強食、互惠共生、此消彼長、攻敵必救……,生態現象的一個重要人文價值,即在於不但以「種內」,更以確實可察、多樣豐富、宏偉細膩的「種間」關係、互動,應驗、提示、反證、啟發人類「種內」的種種社會結構與交互作用,有時單從人類種內的觀察、思考很容易疏忽、遺漏。若我們接受主流科學的達爾文演化論,這是一種無形的科學遺產保留、再造與傳承。
進而言之,關鍵珍貴的,就是它的永續、多元、無廢、真切、平衡、整體、生(活)境、有序、循環與流動的本質,終將是科學的理想,理想的文明。
我們今天看到「重於空氣的科技」──飛機穿梭頂上,而非「輕於空氣的科技」──飛船滿天航行,這其實絕不是單就現代科學探討、科技現實推論講得通的道理,歷史非線性,文明是複數,科幻、生態、文明的和合共成,必定是宇宙萬曲、天地詩篇中一首動人精彩的交響樂章!
「沒有生命會真正消失。」《星際大戰》電影系列今年已上映至第八集,還用了「最後的絕地武士」這個副標題。「最後」一詞用得讓人感到震撼,尤其對於特定世代的星戰粉與科幻迷,那更是一種悲壯,一種蒼涼,一種豁達,一種啟發。
最後的絕地大師告訴我們:
「原力不是讓石頭飛起來,不是存在某人身上的強大力量(雖然它的確可以這樣示現),它是萬生萬物之間的一種連結,一種覺醒。」
原力與我們同在,原力與生態文明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