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還不快點筆記!2018 年最值得關注的 7 個天象

htlee
・2018/01/23 ・173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01 ・六年級

圖/FelixMittermeier @Pixabay

2018 年已經開始一陣子了,來關注一下 7 個今年不容錯過的天象,順手筆記在行事曆吧!

  • 1 月 31 日:月全食
  • 6 月 20 日:灶神星衝
  • 7 月 12 日:水星東大距
  • 7 月 27 日:火星衝
  • 7 月 28 日:月全食
  • 8 月 13 日: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
  • 12 月中旬:沃塔南彗星最亮

1 月 31 日:月全食

2008/2/20 的月全食 source:wikimedia

台灣可以完整的看見 1 月 31 日的月全食,觀賞月全食不需要望遠鏡,用眼睛觀看就可以,欣賞一下月亮變成血紅色的樣子!

2018 年 1 月 31 日的月全食。 圖/作者編修自 NASA 資料

6 月 20 日:灶神星衝

金星、木星、土星不稀奇,看過水星算厲害,真正了不起的是用肉眼看小行星!

灶神星(Vesta)本尊。source:wikimedia

灶神星(Vesta)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在小行星帶上的大小僅次於矮行星穀神星(Ceres),不過肉眼卻看不見穀神星。灶神星比穀神星靠近太陽一些,加上灶神星的返照率是穀神星的約 4 倍,所以灶神星才會比穀神星亮。

一般灶神星衝的亮度還是暗於 6 等,肉眼不可見,但是灶神星在 5 月 9 日過近日點,所以它才會亮到肉眼可見,亮度 5.3 等。下次灶神星要這麼亮必須等到 2029 年,所以不要錯過這個好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灶神星 6 月 20 日時位在人馬座,土星的附近。 圖/作者以Stellarium軟體製作

7 月 12 日:水星東大距

水星是太陽系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常常被太陽強光影響,所以不容易看見,要看見水星最好是在東大距或西大距,也就是水星在天空中離太陽最遠的位置。(編按:當水星或金星在太陽以東的位置稱為「東大距」,不是你跟東大的距離喔。)

當太陽在地平線下時,水星一般在東西大距時仰角都小於 20 度,7 月 12 日的水星東大距,水星在日落後的位置可以超過仰角 20 度!這是因為水星將在 7 月 20 日過遠日點,才讓水星達到這樣的高度,這是近幾年最適合觀看水星的好時機!

7 月 27 日:火星衝

火星大約每兩年會靠近地球一次,當地球的位置位在火星和太陽之間時,稱為火星衝。

火星將在 9 月 16 日通過近日點,所以今年的火星衝時,火星會相當靠近地球,會相當的亮!亮度達到 -2.8 等,甚至比今年的木星衝(-2.5 等)還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7 月 28 日:月全食

今年有兩次月全食,7 月 28 日清晨的月全食台灣可以看見初虧、食既、食甚和生光,但是在復圓之前,月亮已經在 5:25 西落了。

2018年7月28日的月全食。 圖/作者編修自 NASA 資料

8 月 13 日: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

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和往年一樣,預估每小時最多可以看見 110 顆流星(ZHR~110),8 月 13 日是農曆初三,所以月亮的影響相當小,非常適合觀賞。

2015/8/13 的英仙座流星雨(座標:50° 06′ 21.44″ N, 7° 27′ 13.96″ E)source:Wikimedia
  • 加碼:1 月 4 日:象限儀座流星雨 ZHR~110,農曆十八。12 月 14 日: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 ZHR~120,農曆初八。

12 月中旬:沃塔南彗星最亮

沃塔南(Wirtanen)是一顆短週期彗星,週期是 5.4 年。2018 年 12 月中旬時,沃塔南彗星會非常靠近地球,距離我們只有0.078AU,大約是地球到月球的 30 倍。這樣的近距離讓沃塔南彗星變得非常亮,亮度可達 3.8 等左右,天氣好光害低的地方,直接用肉眼就可看見!

  • 加碼: 1 月 7 日,海因策彗星最亮~ 8.7 等
海因策彗星1月上旬在天空中的位置。  圖/作者編修自 NASA 資料
文章難易度
htlee
19 篇文章 ・ 9 位粉絲
屋頂上的天文學家-李昫岱,中央大學天文所博士,曾經於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和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天文很有事》,翻譯多本國家地理書籍和特刊。 目前在國立中正大學教授「漫遊宇宙101個天體」和「星空探索」兩門通識課。天文跟其他語文一樣,有自己的文法和結構,唯一的不同是天文寫在天上!現在的工作是用科學、藝術和文化的角度,解讀、翻譯和傳授這本無字天書,期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天文的美好!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8
2

文字

分享

1
8
2
「甲骨」還是「假古」?刻在龜甲與獸骨上的天文紀錄可信嗎?
臺北天文館_96
・2022/02/15 ・5183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 文/歐陽亮|天文愛好者,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曾獲 2001 年尊親天文獎第二等一行獎,擔任 2009 全球天文年特展解說員。

甲骨文,可算是漢字的始祖,這些刻在龜甲、獸骨的原始生活記錄,除了寫下戰爭樣貌、繁複祭典與詢問吉凶等占辭,也記載了一些看似形容天象的文句,某些甚至被廣為宣傳,號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記錄。

然而到目前為止,近五千字的甲骨文裡卻只有一千多字被認出,已解讀的文字中也有許多爭議,疑點重重。建立在這樣流沙般的基礎上所找到的天象紀錄,可信度會高嗎?

「貞人用火炷燃燒那些凹缺,直到甲骨另一面出現龜裂的痕跡。不知怎地,就在這龜裂的時刻,他們捕捉到了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聲音──除了商朝的歷代祖先,還有各種掌控大自然風雨洪水的力量所發出的聲音[1]。」

甲骨文,是東亞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系統,可算是漢字的始祖。這些刻在龜甲、獸骨的原始生活記錄,除了寫下戰爭樣貌、繁複祭典與詢問吉凶等占辭,也記載了一些看似形容天象的文句,自從一百多年前發現以來,已陸續解讀出「日食、月食、新星、彗星、鳥星」等辭,某些甚至被廣為宣傳,號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記錄。

然而到目前為止,近五千字的甲骨文裡卻只有一千多字被認出[2],接近三分之二無法解讀,進展十分緩慢。2016 年中國大陸曾舉辦甲骨文釋讀獎勵,破譯一個字可得到五至十萬元人民幣,但只有兩人獲得。另外更鮮為人知的是,已解讀的文字中也有許多爭議,專家的意見經常不一致,因此疑點重重。在這樣流沙般的基礎上所找到的天象,可信度會高嗎?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常在科普文章出現的案例。

「三焰食日大星」[3]

這個看似三道火焰吞食太陽並同時出現亮星的驚奇景象,若真的看得到,應該是指日全食的現象。

能吃掉太陽並讓它變黑的火焰,應該是我們所知的日珥(圖 1 ,原始黑白照片在歐南天文臺ESO網頁),所以它曾被當成古老的日全食與日珥記事(圖 2)[4]。不過,根據較新的文字學角度來分析,有學者已將這句話重新解讀成「乞列,食日大星」,三與乞形似,意為迄;第二字似「臽」又似「列」。乞列是指天氣陰沈到可能下雨[5],或指停止陳放祭品,[6]但是到了「食日」的時刻,即上午用餐時分[7],天氣卻轉大晴,因為「星」字亦可解釋為晴朗[8]。不過這種令人失望的新解釋,又被最新的實物目視結果否定,因為「三」不一定是指「乞」[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 1. 西元 1919 年 5 月 29 日可能捕捉到日全食中顯現過的最大日珥,此為捷克天文學家彼得.霍拉克(Petr Horálek)在 2021 年 2 月修復與上色的後處理照片。圖/ESO/Landessternwarte Heidelberg-Königstuhl/F. W. Dyson, A. S. Eddington, & C. Davidson, P. Horálek/Institute of Physics in Opava, M. Druckmüller
圖 2. 甲骨文「三臽食日大星」散佈於左上角鑽鑿凹穴之間。圖/張惟捷〈甲骨文字舊釋新說──以史語所藏十四版腹甲為例〉之目驗摹本,頁 24

「癸酉貞日夕又食」[10]

號稱世界最早日食紀錄的「癸酉貞日夕又食」(圖 3),其實歷來眾說紛紜。

癸酉是古代干支紀日的日期,貞是占卜之意,意思是在癸酉日占卜。但日夕又食是日食嗎?「又」當成「有」的話,多出的夕字何解?有人認為「夕」不能解釋為黃昏,就算可以解釋為日夜之交,但是從西元前 1400 至前 1000 年並沒有殷都安陽可見且剛好是癸酉日的日沒帶食[11]。然而若查詢古代日食表[12]並以天文軟體 Stellarium 檢驗這三百年的天象卻可以發現,在西元前 1129 年 2 月 14 癸酉日的安陽地區剛好能見到一次在下午 5 點多食甚的日沒帶食。又另有一說認為這段文字是在貞卜尚未發生的事,不能視為已發生的天象[13],但也有人認為相反[14],因此目前尚無定論。

圖 3. 「癸酉貞日夕又食」日食觀測歷史說明牌。圖/筆者攝於天文館「太陽的魔法特展」,右上角為實物照片

「日有戠」[15]

這又是一種疑似日食的記錄,但也有人解釋為太陽黑子[16]。不過卜辭中另有「月有戠」記錄,然而月面的斑紋總是不變,不太可能指稱月亮出現黑子,因此解釋為太陽黑子是有疑問的。[17]

「新大星並火」[18]

從字面看來,這句甲骨文的意思很像「有新星出現,與心宿二(古稱「火」)並列」(圖 4),不過,「新」也可能是一種祭祀名稱,句子可變成「新,大星,並火」,意思是舉行「新」祭典,結果天放晴,於是舉辦「並」祭典來祭祀心宿二[19]。這個疑似史上第一顆新星或超新星的記錄,也許只是學者的誤解。

圖 4. 「新大星並火」拓本。圖/《殷虛書契後編》下 9.1

二十八宿、「鳥星」[20]

由於以前學界對於中國星座起源有許多爭議,使得人們寄望在甲骨文裡找到二十八星宿的古字與線索,證明中國星座是起源於本土。現在雖已發現若干疑似二十八宿星名的甲骨文字,但是經過詳細考證後,確定是星名的其實不多[21]。例如「鳥星」兩字(圖 5)曾經被視為《尚書.堯典》所載「日中、星鳥」的意思,即南方朱雀的原始形象,然而也有人認為鳥可能是受祭的神名,此點在學界尚未有共識[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 5. 「鳥星」拓本。圖/《殷虛文字乙編》6664

除了以上問題之外,學者對於月食、彗星的看法也是百家爭鳴、莫衷一是,更麻煩的是甲骨學主流體制外還有其他新的質疑。以下舉一些有趣的例子:

日與丁(圖 6):在口中間多了一橫,就是日嗎?為什麼有時又被解釋為干支的「丁」字?兩者混淆的情形其實很多[23]

圖 6. 甲骨文「日」的各種形狀,中間不一定有點或橫。圖/摘自徐富昌《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之演化》(臺大文史哲學報 64 期,頁 13)

月與夕(圖 7):在眉月中央多了一道,是否為另外一字?解釋者常常自由心證,隨機約定何處為月、何處為夕[24]。甚至有人誤以為「月亮通常只在傍晚出現」而解釋甲骨文可借月為夕[25],但古人觀看天空的時間比起被燈海誘惑的現代人多出許多,天文經驗豐富,是否也會有這種誤會?

圖 7. 甲骨文「月」與「夕」,中間不一定有一點。圖/摘自徐富昌《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之演化》(臺大文史哲學報 64 期,頁 13)

星與晶(圖 8):在星點的小圓中增加一點來裝飾,於是變成晶字。不過星字本身的變形就很多樣,真的每個字型變化都是指星星嗎?

圖 8. 甲骨文「星」的各種形態。圖/摘自松丸道雄、高嶋謙一編《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大學出版會,1994,頁 204、205)

這些型態多變的字是因為當時識字者少、傳承困難故而經常出錯,還是因為字體剛發明不久所以尚未定型?抑或現代研究者其實沒有找到正確的分辨方法,導致一字多型且標準混亂?龜甲與獸骨是貴重物品[26],用刀刻字必然比寫字困難,若刻錯字的話如何處理?是否會將錯就錯導致後人解讀時以為該字的形體多變?這些都有待未來進一步釐清[27]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大多數學者僅以拓本或照片來進行研究,但由於材料古老殘缺、漫漶不清以及轉印物質的侷限,得到的釋文成果往往經不起推敲。有興趣者可到「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觀察,就會發現看實物照片也不一定能看清楚。因此,一定要真正目視實物,讓光源動態變化,才能看出細微字跡到底刻劃到哪。目前發現可能至少超過五成的刻辭內容需要改定[28],因此甲骨上看似天象記錄的文字,最好等學界有普遍的共識與認定,再引用為教材比較妥當。遙想當年的相對論、板塊理論也曾走過被質疑的過程[29],「甲骨學」亦將如此,不過若因此進行過度揣測、冒然發表「世界最早記錄」,只是引起注目與混淆,終將被時代考驗所淘汰。

中文字體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存在許多未知的起源,字形字音字義也經過多次轉折,容易讓後人分析時產生誤解,即使是字典的始祖《說文解字》也無法避免[30],「甲骨學」又是一門還在進行初步研究的學問,以上列舉的問題,也許會讓人萌生挫折與懷疑,不過,就像科學必須不斷地依靠新發現來推展前景一樣,歷史也是這樣進步的。古人記錄的熒惑守心被現代證實有 74% 的錯誤、施行了千年以上的神奇候氣術也被後世完全揚棄,但甲骨文研究只進行了百年左右,若舊的解讀方式真的已呈現死胡同狀態,那麼從百年束縛中破殼而出也許只是未來的必經之路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關影片:

〈甲骨文紀錄中的奇異氣象和天象〉。影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附註:

  1. 何偉 Peter Hessler《甲骨文:一次占卜當代中國的旅程》Oracle Bone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In China,譯者:盧秋瑩,八旗文化出版社,2011,頁 166。
  2. 王宇信《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頁 54、203。
  3. 收在《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乙編》圖版 6386,可至「甲骨文拓片數位典藏」查詢原件拓本。
  4. 陳遵媯《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木鐸出版社,1982,頁 60 以及《中國天文學史》第三冊,明文書局,1987,頁 18。
  5.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 132。
  6. 李學勤〈三焰食日卜辭辨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頁 20。
  7. 參見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頁 232;董作賓《殷曆譜》,《董作賓先生全集》乙編第一冊,藝文印書館,1977,頁 32;嚴一萍〈食日解〉,《中國文字》新六期,藝文印書館,1982,頁 51~52。
  8.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頁 70。
  9. 張惟捷〈甲骨文字舊釋新說──以史語所藏十四版腹甲為例〉,《文與哲》學報第 22 期,2013,頁 12:三的三橫皆等長,中橫並不略短,應釋為三之意。
  10. 收在《殷契佚存》編號 374。
  11.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頁 122。
  12. 張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大象出版社,1997,頁 970。
  13. 胡厚宣〈卜辭「日月又食」說〉,《上海博物館集刊》第 3 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 李學勤:《癸酉日食說》,《中國文化研究》1998 年第 3 期,頁 26。
  15. 收在《殷契粹編》55、《甲骨文合集》33697 等。
  16.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頁 240。
  17.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頁 124。
  18. 羅振玉《殷虛書契後編》下 9.1。
  19.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頁 47、48、83。
  20. 收在《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乙編》圖版 6664、6672,《甲骨文合集》11497、11498。
  21.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頁 81。
  22.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頁 67~75。
  23. 黃奇逸《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國古文字的產生與發展》,巴蜀書社,2008,頁 42。
  24. 黃奇逸《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國古文字的產生與發展》,頁 23。
  25. 徐富昌〈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之演化〉,《臺大文史哲學報》,64 期,2006,頁 13。
  26. 許進雄《文字學家的甲骨學研究室》,臺灣商務印書館,2020,頁 40。
  27. 上古文字難讀的原因有:原始文字不能有效記錄語言、口傳失誤、方言問題、文字假借造成混亂、後代古音研究誤導等,詳見黃奇逸《歷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學結構》,巴蜀書社,2008,頁 674。
  28. 張惟捷〈甲骨文字舊釋新說──以史語所藏十四版腹甲為例〉,頁 18。
  29. 羅拉.費米 Laura Fermi《原子時代的奠基人:費米傳》今日世界出版社,1973 中文版,葉蒼譯。書中提到 1926 年仍有一部分學者不相信相對論。
  30. 許進雄《文字學家的甲骨學研究室》,頁 214~230、235~239。

延伸閱讀:

所有討論 1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38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2

3
0

文字

分享

2
3
0
千錯萬錯都不是星星的錯!——「主觀建構」而成的古代天文學歷史
臺北天文館_96
・2022/02/07 ・428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歐陽亮|天文愛好者,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曾獲 2001 年尊親天文獎第二等一行獎,擔任 2009 全球天文年特展解說員。

歷史看似客觀,其實卻是史學研究者「主觀建構」而成的。科學也是如此,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大設計》的「金魚缸論證」說明,人類完全沒有辦法知道是否存在「純粹客觀的真實」,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困在一個類似金魚缸的世界裡……。

大家覺得小時候課堂上最「曲折離奇」的科目是什麼?以灑狗血的程度來看,應該是我們的歷史課,然而最無趣的好像也是它。為什麼明明該像電影一樣有趣,卻會讓人感到索然無味?那是因為要講的故事實在太多,硬是濃縮成重點後就無聊到只能死背了。

不過歷史看似客觀,其實卻是史學研究者「主觀建構」而成的,意思就是說:歷史並不等於往事,而是被寫出來的成果;[1]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劣史充斥。[2]其實,科學也是如此,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大設計》的「金魚缸論證」說明,人類完全沒有辦法知道是否存在「純粹客觀的真實」,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困在一個類似金魚缸或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般的世界裡,追問「模型是否真實」毫無意義,只能問模型是否符合觀測,除非你能夠打破宇宙邊緣的魚缸玻璃,或是吞下「駭客任務」那顆紅色藥丸。

有哪些古天文概念被「主觀建構」而成?

人類用不說話的星星們所建構出來的古代天文學歷史,也不乏許多主觀形成的案例,例如:

一、預告皇朝危急命運的重大天象「熒惑守心」(圖 1)被統計出竟有 74% 記錄沒有發生過,因此曾被懷疑是為政治而偽造。但是後來有人重新探討,發現大多錯誤並非故意造假,只是現代媒體喜歡聳動的政治陰謀論,讓這種誤解難以消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 1. 熒惑守心示意圖。圖/筆者繪

二、利用「歲差」偏移量推算古星圖是哪個年代繪製的數學方法看似很科學,多年來已被許多研究者採用。然而二十年前卻有學者發現,此法僅適用於高精度數據(宋皇祐年間與之後的星表),若是唐代或更早之前的觀測,其誤差將大到無法定出可靠的年代(圖 2),因此,最好還是以文獻考證來推定年代較為妥當。[3]

圖 2. 利用歲差法推算已知年代星表:左圖為唐代一行和尚實測數據,計算出的年代偏早 175 年;右圖為宋代景祐數據,偏早 400 年。資料來源/胡維佳〈唐籍所載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

三、記錄在甲骨文裡號稱人類史上第一顆新星或超新星的記錄「新大星並火」、或是古老的日珥記事「三焰食日大星」,可能只是部份學者的誤解,因為甲骨學還沒有穩固的研究基礎,專家們的意見經常不一致(請參閱上一期專欄「甲骨─假古?」)。

四、對於星宿為何是二十八個,大部份研究都認為是起源於月亮的週期,但也有人提出是因為土星「年鎮一宿」,不過從史記可知,土星在星宿成形的時代並不重要,週期也不是二十八年,且它同樣無法解釋星宿寬窄不一的問題。

五、早期學者認為三垣比四象或二十八宿早出現,[4]因為人類對事物的認知總是先粗略而後細緻,而數字最少的三垣看似最粗略。然而他沒注意到歷代星象劃分的演變,也沒注意到步天歌原本順序是把三垣放在二十八宿之後,後來才被改到前面,導致三垣似乎比二十八宿還重要的錯覺。[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六、天上的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各自以轄下的七個星宿串聯成四種神獸圖案」,其實只是後人的想像,因為在緊接著四象創始期(商周兩朝)之後的漢代並沒有這種畫法,當時二十八宿大部份有其獨自的意象(圖 3)。

圖 3. 民初高魯《星象統箋》雖寫明四象僅四季代表,不一定有整體形象,但書中仍自行串聯繪出四象。上圖高魯以西方七宿連成一虎,並無歷史根據。其實漢代壁畫之奎宿至觜宿都各有獨立形象,與參宿白虎圖案無關,中圖為西漢(位於西安交通大學),下圖為東漢(位於陝西靖邊渠樹壕)。

七、明代後期徐光啟等人在改曆時為了繪製新的星圖,就以傳統星官大略形象對照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星圖與星表來畫出,卻沒有參考前代實際測量數據,因此與宋元星官出現甚大差異,打破傳承千年以上的傳統,增添了中西對照的混亂局面

常見的古籍錯誤有哪些種類?

其實除了上述這些有趣或美麗的誤會,若僅就「錯字」來看,即使是現代的書也會經常出現,更不用說以抄寫來流傳的古書了。歷代以來,古籍錯誤的來源包括:抄錯、刻錯、斷句位置錯、假借字、避諱字、篇章顛倒、注雜進正文、託古、偽書等,[6]至於天文記載中最常出現的錯誤種類有哪些?

由於電腦技術的發展,大部份古天象記錄可以用計算來檢驗,只有流星、客星、太陽黑子等不適用。[7]不過,這必須建立在「電腦中的宇宙模型符合觀測」的信念上,才能藉由計算來判斷史書哪裡出錯,然而這種模型有其極限,例如越久遠的日食就越難確定發生地點與時間,因為地球自轉會緩慢變化,月球軌道也會,且不太規則。這種誤差難以完全掌握,修正模型時卻還得依靠不太精確的遠古記錄,因而形成一種循環論證。[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學者們從上述有限的校驗過程找出的天文記錄錯誤主要有:抄錯與脫漏、摘錄與編纂錯、原始記錄錯誤(認錯星或記錄粗糙)、計算結果當成觀測結果、字型相近、發音類似、從連串的編年體實錄中摘要時誤認年月、主詞簡略或漏寫造成前後文誤連、[9]還有日食預報「寧濫勿缺」等,[10]因為日食未報是嚴重失職、未見則是吉兆,因此日食錯誤率有時候更高於其他天象。

另外,理論上年代越久錯誤會越多,然而統計上顯示隋代的錯誤明顯偏高許多(圖 4),[11]目前已知《隋書》天文志編修於唐代初期,與《晉書》天文志的作者相同,都是著名的傳奇人物李淳風,只是《晉書》較早完成,難道隋書錯誤特別多不是作者與編輯出問題,而是原始資料就出錯造成的?

圖 4. 歷代史書天象記錄之錯誤率統計。資料來源/劉次沅《明實錄天象記錄輯校》前言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北落師門」一星在三本史書中的敘述有些什麼差別(圖 5)。

《史記》天官書第五:「旁有一大星為北落。正義: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西南。天軍之門也。長安城北落門,以象此也。」( 古籍連結一連結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晉書》天文上:「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西南。北者,宿在北方也;落,天之藩落也;師,眾也;師門,猶軍門也。長安城北門曰北落門,以象此也。」(連結一連結二

《隋書》天文中:「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南。北者,宿在北方也。落,天之蕃落也。師,眾也。師門,猶軍門也。長安城北門曰北落門,以象北也。」(連結一連結二

圖 5. 北落師門在史書中的記載,左-史記正義;中-晉書;右-隋書。資料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史記之正義為唐代張守節(約 624~705 年武則天時期)所撰,年代與李淳風(602~670 年)相近,因此三者有著幾近相同的文句,只有最後一句「以象此也」的「此」在隋書變成了形狀相似的北」字。然而若就文意來看,用「此」字比較符合上下文。[12]

像這種小錯誤就無法用電腦回溯而得的天象來找出,只能多方比對典籍才會發現。因此,即使是用電腦確認了隋代「可複驗的天象」錯誤偏多,但是從「此」字來看,不難看出隋書抄寫者錯誤率偏高的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還有一種途徑可以找出錯誤:古天象記錄是由天文官記載的候簿逐步轉寫到奏章、日曆、起居注、實錄,最後才摘要寫入正史,因此,歷代保存的實錄成為珍貴的原始資料。從明實錄可知,其錯誤比率遠低於明正史,[13]可用來對比正史,找出記錄日期時用數字轉到干支造成的轉換錯誤,以及五大行星因字型相近造成的記錄錯誤等。可惜的是,明代以前的實錄保存下來的很少。

只不過網路發達的現在,隨手一點就可以查到以前在圖書館必須翻遍群書才能找到的資料,還有幾個人會去查證各種訊息的真實性?古書校注者經常在挑出這類錯誤,但現代資訊量過大,錯誤的出版品與複製貼上的電子文件已經越來越難逐一修正了,維基百科說不定哪天會變成處處陷阱的「危機」百科。古有「一字千金」之故事,不知現代是否還有人在意?

附註:

  1.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三民書局,1997,頁 24;另見頁 225:作判斷時不能不有某種觀點。
  2.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頁 330。
  3. 胡維佳〈唐籍所載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第 17 卷第 2 期,1998。
  4. 高魯《星象統箋》,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3,頁 1;亦可參見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二冊,明文書局,1985,頁 25。
  5. 潘鼐《中國恆星觀測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頁 184。
  6.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里仁書局,2000,頁 152~153、279~282。
  7. 劉次沅《諸史天象記錄考證》,中華書局,2015,前言頁 2。
  8. 劉次沅、馬莉萍《中國歷史日食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頁 21。
  9. 劉次沅《諸史天象記錄考證》,前言頁 15~17。
  10. 劉次沅〈魏晉天象記錄校勘〉,《中國科技史雜誌》,2009第一期,頁 69。
  11. 劉次沅《明實錄天象記錄輯校》,三秦出版社,2019,前言頁 3:歷代史書天象記錄之錯誤率統計。
  12. 另外在較晚的宋史裡亦寫為「以象此也」。
  13. 劉次沅《明實錄天象記錄輯校》,前言頁 6。

延伸閱讀:

所有討論 2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38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