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放下相機吧,用肉眼記憶才會印象深刻

哇賽心理學_96
・2017/06/11 ・202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55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蔡宇哲|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過著晚上體驗睡眠、白天研究睡眠的生活。希望可以把象牙塔裡的東西搬出來曬一曬讓大家瞧瞧

放下手機對你我來說是不是很難?圖/By Wayne Dahlberg @ twitter

上面這張經典的照片中,老奶奶跟著一大群人一同在看明星,所有人都拿起手機或相機在拍照,但只有她靜靜地,用最自然也最好的方式看著。

當拍照成為習慣,你真的能記得更多?

在一些知名的遊行表演、大型秀場中,總是會看到有人拿著手機或相機一直拍照,甚至從頭到尾都在錄影,有些演唱會明文規範表演內容不可拍照或錄影,還引來付費入場的觀眾抗議。這些拍照錄影的舉動,我想無非是希望可以將這麼棒的表演給記錄下來,回去後有機會可以複習,想說這樣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實際想想,拍下來後真的再看的次數有多少呢?會仔細看嗎?恐怕並不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研究就發現,如果你在觀看外還花心力去拍照的話,那反而會讓記憶變得較差哦,而且更不記得細節了啊!這稱之為拍照減值效應(photo-taking-impairment effect)。

花費心思拍照反而會造成「拍照減值效應」。圖/By bartekhdd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博物館記憶大考驗,照相不是好選擇

心理學家琳達.漢克爾(Linda Henkel)認為對於拍照會影響對展覽品的體驗,事後會對所看到的展品印象不深刻。為了驗證這個說法,他在貝拉明藝術博物館(Bellarmine Museum of Art)展開系列實驗。

實驗一開始找了 27 位對博物館不熟悉的大學生,在導覽的時候要求需仔細看展品,等等要考試哦。他們一共看了 30 件展品,內容包含畫作、雕塑、陶器、珠寶…等。有 15 件會要求參與者單純觀賞,另 15 件則需要加上拍照。每一件展品都固定看 30 秒,單純觀賞的話 30 秒都用來看好看滿;若是需要拍照的話,前 20 秒要用看的,接下來的 10 秒才用數位相機拍下來。

隔天每位學生都要回憶博物館的展品,盡量先回憶出看過的展品名稱,回憶完後再對展品名稱做再認,研究者提供 40 項展品的名稱,當中有 10 項是前一天沒看過,但確實存在博物館中,參與者必須判斷哪些是有看過的展品。最後還詢問展品的一些細節,例如在展品中有一個戰士圖,問題就問說:請問戰士手裡拿的是什麼:盾牌、矛、劍還是沒拿東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品拿的是矛還是刀都要看清楚,每個細節都不放過。圖/By Couleur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結果發現:對於那些有拍照的展品,事後回想起來的機率比較低,而且對於展品細節也答對的比較少。換句話說,拍照除了讓人記憶比較不深刻外,對於細節也比較沒印象。哇,那這樣一直拍照自以為可以留下深刻記憶的人不就打錯算盤了嗎?

先看展品再拍照,會比較記得牢?

等等,有人抗議說拍照之所以會記得比較不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看,那些展品只先看了 20 秒而已,跟沒拍照的相比,就少了 10 秒,所以才看得不仔細也記得不清楚。這說來好像也滿有道理的,或許不是因為拍照的關係,而是看的時間太短。

因此研究者做了第二個實驗,找了另一群學生去看展品,共有 27 件,有 9 件是直接看、9 件必須針對展品做整體拍照、9 件則須針對展品做局部拍照(例如拍戰士的手)。每個展品通通可以先看 25 秒,要拍照等 25 秒過後再拍,同樣是隔天請他們進行回憶,除了實驗一的問題外,另外加問了是否記得展品的位置。

結果發現:就算通通一樣先看 25 秒,但單純以肉眼觀看的展品,依然比較記得住,而在展品細節上,肉眼觀察跟局部拍照的表現差不多,都比針對展品整體拍照要來得好。這樣看來好像拍照針對局部就不會有影響囉?錯!針對局部拍照的展品,對於位置的記憶是最差的,而肉眼觀察是最好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相同的觀看時間下,若單用肉眼觀看,會比較記得住展品。圖/By Pexels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所以結論就是:

不管是針對物品、細節或是當下的位置,直接以肉眼觀察都會有最好的回憶,拍照總是會損及部份的記憶。

人腦的記憶並不可靠,常會因為生活中雜事太多而忽略了以往的美好往事,我們在旅行或觀看表演時拍照,是為了日後可以作為一個線索來喚起旅行的整體回憶,提供大腦一些線索,才好進一步勾起細節與體驗。所以拍照是好事,但如果太頻繁拍照的話,注意力無法投入在當下,那可就會讓美好的體驗當場減少囉,這樣就算有照片當線索,但回想起來可能就比較差囉。所以啊,別太依賴照相機的記憶了。

活在當下,自己投入體驗中,生命才會真精彩啊!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Henkel, L. A. (2014). Point-and-shoot memories the influence of taking photos on memory for a museum tou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2), 396-402.

本文轉載自哇賽!心理學

文章難易度
哇賽心理學_96
45 篇文章 ・ 10 位粉絲
希望能讓大眾看見心理學的有趣與美,期待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讓心理學不只存在於精神疾患診療間或學校諮商室,更能擴及到生活使之融入每一刻。

5

15
5

文字

分享

5
15
5
「貴古賤今」不是病,只是大腦美化記憶的濾鏡——為何我們需要「懷舊」的心理機制?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1/08/30 ・3400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編按:你曾經因為在臉書河道上,看到某張老照片或影片,而驟然陷入回憶構築的時光長廊中嗎?在那個瞬間,好像穿越了時空、變回了年幼的自己,並重新體驗了當時在那個情節中所經驗過的感覺。別擔心!這只是一種「急性懷舊」的情感衝擊。不是你有病,只是因為你老到有足夠的記憶可以觸發大腦中的「懷舊」機制,畢竟社會也對你挺殘酷的…不是嗎?

《咒術迴戰》中的七海健人有云:「枕邊掉的頭髮越來越多,喜歡的夾菜麵包從便利商店消失,這些微小的絕望不斷積累,才會使人長大。」——泛科《童年崩壞》專題邀請各位讀者重新檢視童年時期的產物,讓你的童年持續崩壞不停歇 ψ(`∇´)ψ。

你自認是個「念舊的人」嗎?

不管這個答案是肯定或否定,我們多少都曾在人生的某些時刻經驗到「懷舊」的情緒。特別是童年的種種,總會在奇特的時刻跳出來、用回憶跑馬燈提醒自己已經長大的事實。

這也使得懷舊成為十分複雜的情緒,在快樂、溫暖中還會帶上些微感傷與空虛,因為我們知道「往日不再」,只能下意識地追逐只存在於腦海中的幻影。

但是人為什麼會感到「懷舊」?我們常常看到老一輩的人在緬懷過去的美好,甚至推崇讓新生代匪夷所思的價值觀,又或者過度美化某些灰暗的歷史片段,讓人不禁懷疑這些長輩是不是來自某個平行宇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先別急著批判這些長者,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你是否有「童年的最愛」?它可能是一道菜、一個糖果的品牌、一部卡通,甚至是一位朋友,是在你記憶深處佔據特殊地位的存在。你或許不記得太多細節了,只知道每次想到它(或是他)心中都會浮現幸福的暖意,不由自主地重溫你們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

然而在某個契機下,你們重逢了。但是說也奇怪,明明是一樣的東西,但感覺起來就是少了些什麼。

你沒辦法在食物中嚐到那像是施了魔法的美味,或者難以從古早卡通的粗糙線條中獲得感動,甚至是在面對老朋友時感受到疏遠與尷尬。

「童年」破碎了,你覺得受騙,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許是食品配方改了,卡通失真了,人心也跟著變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很遺憾地,我得在這裡告訴你一個壞消息:變得不是那些東西,而是你的記憶。

「懷舊」是一種溫暖中夾帶些許感傷的情懷,有時候重溫了兒時的美味,卻覺得無法與當年的感動相提並論。

無法客觀的「情節記憶」

懷舊(nostalgic)是心理學常見的研究題材。因為相較於一些比較單純的喜怒哀樂,懷舊是個非常複雜、甚至可以說「並不單純」的情緒反應。因為就本質來說,外界刺激僅是懷舊感的引子,它仍是以回憶為基礎的心理活動,也給了它與眾不同的可能性。

人的記憶大多都不是準確的。這不是在說大家都該去吃銀杏,而是記憶機制本就複雜,除了日常生活與工作會用到的「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以及「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還有以情節與情感為主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舉例來說,今天你因為在開會時講錯話,被上司狠狠教育了一番。你所學到的「教訓」,以及下次遇到同樣情境時該如何應對的反思,會被大腦歸類為語意記憶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而被罵時心裡感受到的不悅、上司的嘴臉、背景裡對著你指指點點的同事,以及當下你胃痛的生理不適,這些則會被存放在情節記憶當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現關鍵了嗎?情節記憶,是跟「情緒」綁在一起的。這也表示情節記憶很難做到完全客觀,多少會受到當下情緒的影響。情緒越是強烈,情節記憶在腦迴路的刻痕就越深、被主觀判斷扭曲的程度也越強。這也是為什麼現代提倡「愛的教育」、「零體罰」,避免小孩子在還不懂事時就因為體罰產生心理創傷,造成往後親子、師生關係出現無法彌補的裂痕。

不愉快的回憶中的情緒,會被大腦歸類為「情節記憶」,情緒越是強烈,情節記憶在腦迴路的刻痕就越深。

這樣把情節記憶跟情感綁在一起,有壞處當然也有好處。在心理治療中我們常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人雖然會因為負面經驗產生心理創傷,但也同樣能受惠於正向經驗,讓這些愉快的記憶成為往後人生重要的抗壓資本。

而這份來自過往美好的療癒效果,正是源自於「懷舊」最核心的機制。

無限美好的懷舊濾鏡

根據近年來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懷舊」情緒其實跟我們大腦的獎勵迴路(reward system)有關。單純啟動某些記憶就只是在「回憶」,必須要同時活化獎勵迴路、為這份記憶增添額外的「意義」,我們才能經驗到那份既複雜又美好的懷舊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言之,就算是再平淡的早年記憶,在獎勵系統渲染下都能引發懷舊感的正向回饋。這可是比任何濾鏡都還要厲害的特效,直接從認知層面美化記憶。

雖然我們還沒辦法真正釐清獎勵系統與懷舊感之間的因果關係,卻可以從實徵研究中摸索出這類情緒的「存在意義」。雖然可能不太直觀,但「懷舊」其實是大腦的自保機制,特別是在認知到重大威脅、感到徬徨時,適時的懷舊感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甚至是降低當下經驗到的焦慮感。

適時的懷舊感,可幫助人減輕壓力。圖/Pixabay

特別是在面對重大轉變,如學校畢業、公司離職、情侶分手,或甚至是生離死別的時候,因為我們對於不可逆的新生活感到不安,大腦會將相關回憶提取出來、搭配獎賞系統的正向情緒來安撫心緒。這些跑馬燈能提醒我們「自己並不孤單」、「人生還是有很多值得開心的事」,最終起到定心凝神、自我培力的功效。

——不過,並不是每次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在數百年前的三十年戰爭中,這份懷舊的「療效」便被視為好發於戰場的精神疾病。起因是有許多瑞士士兵在戰場上聽到家鄉歌曲後戰意全失,逼得指揮官不得不把這些毫無鬥志的累贅送離前線,或是動用暴力脅迫他們拿起槍繼續衝鋒。

然而,這些士兵並不是真的生病,只是遇上「急性懷舊」的情感衝擊。他們沒有被壓力擊垮、失去活下去的動力,事實恰好相反:正因為回想起生命能有多麽美好,才更不願意在這毫無意義的戰爭中平白死去。這顯示,懷舊感也有幫助我們「否定現實」的效果。不是否定它的存在,而是否定當前這個現實的「價值」,維護記憶中那些美好的「正當性」。

家鄉歌曲引起的「懷舊」情感衝擊,曾被認為是好發於戰場的精神疾病。圖/Pexels

恐怕舊愛不是最美,只是現實太不友善…

當你看到有人在感慨「以前還是比較好」,要記得這份評價除了不客觀,它更是展現了這個人「適應不良」的事實。或許並不是客觀環境變差,而是他主觀的經驗不斷在惡化,讓這些人在面對現實世界時需要仰賴懷舊情緒的止痛效果度日。

懷舊作為大腦的自保機制,它本身的存在是中性的。用在適當的地方可以救人一命,依賴過度也可能造成人生停滯、難以成長。這其中的取捨,到頭來還是要回到我們對待「改變」的態度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改變代表離開舒適圈,駛向充滿不確定性與機緣的汪洋。在航行的過程中,懷舊感就像是身後的燈塔,雖然不一定能照亮前路,卻可以成為重要的錨點、為我們指出家的方向。但若過度依賴燈塔,不敢走出它燈火照耀的範圍,那我們終究哪裡都不去了,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打轉。

所以說,該懷舊時就盡量懷舊,但也別忘了我們回首,是為了讓腳下踩得更穩、走得更遠。

參考資料

所有討論 5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0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