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雷文霍克:第一位看見微生物的人│科學史上的今天:10/24

張瑞棋_96
・2015/10/24 ・1335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科學史上的今天】10/24——雷文霍克誕辰(Antoni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Google慶祝雷文霍克384歲生日。圖/Google
Google 慶祝雷文霍克 384 歲生日。圖/Google

1673 年,英國皇家學會收到一封來自荷蘭的信,信中繪製了蜜蜂、蝨子、黴菌等在顯微鏡下放大 200 倍的圖。雖然顯微鏡已問世數十年,但即使經由當時也身為皇家學會會員的虎克(Robert Hooke)加以改進,放大倍數也不過從十倍增加到二、三十倍,有些會員難免懷疑這封信的真實性。但隨信還附有一位傑出的荷蘭醫師的背書,而且幾年前才出版《微物圖鑑》的虎克本人也力挺,於是皇家學會仍來函照登。只是他們不免納悶: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雷文霍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究竟是何方神聖?

雷文霍克可說是微生物學之父。圖/By Jan Verkolje (I) - http://www.rijksmuseum.nl/collectie/SK-A-957,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4320547
雷文霍克可說是微生物學之父。圖/By Jan Verkolje (I),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他們當然沒聽過雷文霍克的名字,因為他的工作根本與科學扯不上邊。出生於 1632 年 10 月 24 日的雷文霍克高中畢業後,就到布店當學徒,22 歲結婚後,自己開了家布店,還在市政府兼任過不同職務,但沒一件與科學有關,研磨鏡片製作顯微鏡純粹是他的私人興趣。

我們無法知道,虎克那本《微物圖鑑》是否對他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不過他做的顯微鏡卻和虎克等人的顯微鏡截然不同。前人都是採用多鏡片組合的複式顯微鏡,雷文霍克卻是將單一鏡片研磨至比瞳孔還小,足見其耐心與一絲不苟的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雷文霍克的顯微鏡。圖/By Henry Baker (naturalist) - http://www.wired.com/imageviewer/?imagePath=/images/article/full/2008/09/microscope.jpg&imageCaption=Henry+Baker+drew+this+illustration+of+van+Leeuwenhoek%27s+microscopes+in+1756.&imageCredit=,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805546
雷文霍克的顯微鏡。圖/By Henry Baker (naturalist),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彷彿是為了將鏡片底下的影像當成永久保存的美麗標本,雷文霍克竟不願移除顯微鏡下的微物,而是再另造一部顯微鏡觀察其它微物,如此下來,陸續造了好幾百部。1675 年,雷文霍克福至心靈地將水滴放到顯微鏡下觀察,赫然發現:透明清澈的水中竟然有許多不停游動的微小生物,而這個生機盎然的大千世界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雷文霍克用顯微鏡拓展了人類的眼界,一如伽利略用望遠鏡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概念。

雷文霍克的發現完全顛覆了當時的認知,英國皇家學會再三驗證後,終於授予他會員資格。但他並未前往倫敦參加入會典禮,也從未參與皇家學會的活動。事實上,他始終不願離開家鄉,即使是俄國彼得大帝以及不久後將成為英格蘭國王的威廉三世,一樣請不動他,還是得親自登門拜訪,才能一睹他的偉大發現。

雷文霍克並未因為榮耀與名聲而有何改變,他仍然樂於繼續用顯微鏡觀察牙垢、精子、血球、……等等微細之物,並持續紀錄下來,寄給皇家學會和其他科學機構,時間達 50 年、信件超過 500 封。雖然微生物學還要再過一百多年才會真正萌芽,但溯本追源,雷文霍克還是被尊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張瑞棋_96
423 篇文章 ・ 944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1
1

文字

分享

1
1
1
葡萄酒變酸了?這可不能忍!巴斯德揪出「乳酸菌」,成功拯救法國的釀酒業──《厲害了,我的生物》
聚光文創_96
・2022/09/12 ・215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安危機!為什麼葡萄酒變酸了?

在上一集中,我們聊到了十七世紀,荷蘭科學家 aka 手作達人雷文霍克,以他那充滿手工溫度的兩百五十臺顯微鏡,以及一百七十二塊鏡片,為世人展示了「微型動物」(微生物)的世界。

然而在雷文霍克之後,除了斯巴蘭札尼神父曾經投以關愛的眼神,做了一些相關的實驗與研究,微生物似乎逐漸被眾人遺忘。

一直到微生物學的奠基者,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出現,微生物的存在終於開始閃閃發光。一開始,巴斯德是打算進行「自然發生說」的相關實驗,沒想到,一個可能動搖國本的問題卻找上了他。

巴斯德(Louis Pasteur)被譽為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也是研發出狂犬病疫苗的科學家。圖/Wikipedia

在浪漫優雅的法國,飲酒文化與釀酒事業同樣歷史悠久,然而,當時的酒商與釀酒廠負責人卻天天急得跳腳,一點也浪漫不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釀酒這門手藝太過精細,只要一不小心,酒廠生產的酒很可能就會酸化變質,不僅造成商譽與營運的巨大損失,也會影響市場供應的穩定性。

生活不能缺少微醺的感覺,釀酒業的危機,簡直就是國安危機,巴斯德義無反顧的決定伸出援手。

於是,巴斯德拿出科學家的精神,仔細研究了整個釀酒過程,收集、觀察製程中,不同時間的發酵液,並且分析、比較這些酒液的不同。

經過一次一次的培養與試驗,巴斯德終於發現,在顯微鏡下,正常的發酵液中,有一種形狀圓圓的球體小生物(也就是酵母菌);而那些發酵失敗、變酸的酒液中,則可以看見一種又細又長的桿狀小生物(乳酸菌是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乳酸菌平常也許是不錯的東西,但要是跑到酒裡面可就不好了。圖/envatoelements

抓出讓酒精變質的小小兇手

一八五七年八月,巴斯德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這篇論文,可以說是現代微生物學的開山之作。論文中指出,發酵,是涉及某些特定的細菌、黴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動。

這些研究不僅拯救了釀酒業,也影響著食品業與醫藥產業。當時的科學界一度認為,發酵與食物腐敗、傷口發炎等現象,是可以畫上等號的,因此啟發了一名外科醫師的抗菌革命之路(這段故事我們後面再聊,先賣個關子)。

回到釀酒業的危機處理之上,雖然揪出了讓酒變酸的凶手,但巴斯德的工作還沒有完成,還得找出一勞永逸的方法,才算是功德圓滿。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巴斯德最後採用的是加熱滅菌法,這種方法,如今也被稱為「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zatio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都知道,加熱是個有效的滅菌方式,巴斯德將釀好的酒,短暫、而且小心翼翼的加熱,直到攝氏五十至六十度,藉此殺死那些可能讓酒變質的細菌。如此一來,不僅能讓酒長斯保存,也不會犧牲酒的口感,是不是很讚!

感謝巴斯德讓我們今天能喝到沒有壞掉的酒。圖/聚光文創

陷入絕境的養蠶業:蠶寶寶為什麼會生病?

感謝飛天小女警,啊不,是巴斯德的努力,一天又平安的過去了,釀酒業終於恢復了平靜。然而,一八六五年,法國農村再次遭遇危機。

雍容華貴的絲綢,是廣受貴族喜愛的高級布料,養蠶、攪絲、織布,也是當時法國農村的一大主力產業。沒想到,一種傳播快速、並且容易致死的疾病,卻在蠶寶寶界蔓延開來,蠶農們對此束手無策,養蠶業因此陷入絕境。

在昔日師長的建議之下,巴斯德決定投身於蠶病研究,為蠶寶寶尋得一線生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此之前,他並沒有養過蠶,也缺乏相關知識。於是他動身前往法國南部,花了五年的時間,在第一線的蠶病疫區進行研究。

透過顯微鏡,巴斯德在病蠶的身體裡,發現了一些微小的病原體。

不曉得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養過蠶寶寶呢?圖/envatoelements

同樣的,溯源之後還得找出根治方法,巴斯德除了研究鑑定方法,以幫助蠶農辨認染病的蠶寶寶之外,也建議蠶農對病蠶進行隔離。

篩檢與隔離,加上選擇性育種與提高蠶群的清潔度,巴斯德提出的「蠶界防疫新生活」,不但拯救了無數蠶寶寶的性命,也讓瀕臨崩潰的法國絲綢獲得喘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釀酒業與養蠶業分別取得成功之後,巴斯德於是將目光從經濟產業轉向醫療產業。

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既然可能讓酒變酸,也可能讓蠶生病,是不是也可能引發人類的疾病?如果真是如此,只要知道如何躲避生物的攻擊,或許就能增加戰勝疾病的可能性。

大家努力待在家防疫的時候也別忘了記得動一動。圖/聚光文創

──本文摘自《厲害了,我的生物》,2022 年 9 月,聚光文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聚光文創_96
6 篇文章 ・ 6 位粉絲
據說三人出版社就算得上中型規模,也許是島嶼南方太過溫暖,我們對出版業的寒冬始終抱持著浪漫與天真。 作者們說,出版市場很艱困,但我們依然想在翻譯領軍的文學市場中,為本土的作者、原創故事發聲。 喜歡做為升學孩子減輕壓力的書,不要厚重百科類型、沒有艱澀的專有名詞,很多重大發現的背後故事更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2

3
0

文字

分享

2
3
0
生物學的「演化樹」,前身其實是象徵通往天堂的「階梯」? 探索的盡頭甚至是上帝?——《纏結的演化樹》
貓頭鷹出版社_96
・2022/08/05 ・241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按: 1837 年時,達爾文在筆記本畫下了一顆演化樹/生命樹(Tree of Life),透過它來解釋物種間的關係和演化。直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也有許多生物學者會使用樹狀圖來描述物種之間的關聯。然而事實上,達爾文並非使用「生命樹」這個詞的第一人。

貫串古今的「生命樹」,最早出現在聖經?

「生命樹」這個詞並不是達爾文發明的,它的意義也非達爾文所創造。不過,達爾文確實在自己的理論中賦予「生命樹」新的意義。

達爾文賦予生命樹新的意義。圖 / Wikipedia

如同許多深植於我們思想中的象徵物一樣,生命樹也有個遙遠而古老的過去,它最早可以追溯回亞里斯多德跟《聖經》(為什麼這類事情總是可以扯上亞里斯多德呢?這個嘛,這就是為何他是亞里斯多德呀),它的意義曾改變,曾不斷引起大家的共鳴。

在《聖經》裡,這主題像是個大書擋一樣,出現在《聖經》的頭跟尾。

生命樹最早出現在〈創世紀〉第三章,就在亞當跟夏娃被逐出伊甸園之時;然後重新出現在〈啟示錄〉,在英文版英王欽定本的最後一頁(對於從此進入西方文化來說,這是個很好的安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啟示錄〉第二十二章第一節跟第二節,先知作者描述了他在異象中看見的「生命水」,如同一條清澈的河流般從神的寶座流出來,河的兩側則長了「生命樹」,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這棵樹很可能代表耶穌,帶給世界茂盛如葉般的祝福;也或許它代表恩典,或是代表教會。

這段文字其實相當模糊,而不同的翻譯版本又讓人更摸不著頭腦(到底是一棵樹還是很多棵樹?)不過這裡要說的事很簡單,生命樹就是一個相當古老而帶有詩意的形象,是一個能引起眾人共鳴的詞彙,具有多重意義,並且很早就存在西方文化中了。

不是樹而是階梯?生命樹的真面目

亞里斯多德在西元前四百年左右寫下了《動物史》,在這本書裡,生命樹其實不是一棵樹。它比較像是一把大自然的梯子,或者如後來拉丁化的希臘文所稱的自然之梯(a scala natura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里斯多德提出自然之梯的想法,之後延伸成為歐洲神學中「存有巨鏈」的概念。圖 / pixabay

亞里斯多德認為,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生物,來自於大自然的無生物(比如土或是火),會「持續不斷一點一點地」演變成像是動物之類的有生物,這個過程因為變化太過細微,因而不可能在這兩種型態之間畫出一條清楚的分界線。

這樣的思想從當時一直到中世紀結束之後都廣為眾人接受,相當盛行;比如在十六世紀時的木刻版畫上,就可以看見所謂的「存有巨鏈」或是「智力的升降之梯」等圖畫,它們往往將世界萬物描述為從無生命的物質像是石頭或水,一階一階往上升,變成植物與野獸,接著上升為人,然後是天使,最後是上帝。

從這樣的觀點觀之,生命樹其實是「通往天堂之梯」,這可比齊柏林飛船的那首同名搖滾名曲要早了五個世紀。

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 )的搖滾名曲,通往天堂之梯(Stairway To Heaven),時隔多年依舊經典。

階梯模型再現,但上帝已不在

到了一七四五年,儘管許多啟蒙時代的思想家都已經可以接受大自然生物的多樣性發展,有如樹木會從側面發芽,長出分岔的枝葉一般;但是瑞士的自然學家邦納卻又再度重提這種線性的、階梯式的模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邦納在那一年發表了一篇昆蟲論文,裡面有一張拉頁圖解,來解釋他「自然生物等級的概念」。

他將萬物從下而上垂直排列,開始於火、風跟水,再上去是土以及各種礦物質,然後是蘑菇、地衣、植物,然後是海葵,接在其後則是絛蟲、蝸牛與蛞蝓,再來是魚,他在此特別提出了飛魚,接著是鳥類,在鳥之上則是蝙蝠跟飛鼠,然後是四足哺乳類、猴子、人猿,最後是人。

你看出他的邏輯性了嗎?

飛魚比其他魚類高級,因為牠會飛;蝙蝠跟飛鼠比鳥類高級,因為牠們是哺乳類;人類跟猩猩是最好的哺乳類,其中人類又比任何生物要高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邦納雖然靠當律師維生,但是卻更喜歡研究昆蟲與植物。他終生都是日內瓦共和國的公民。他的祖先過去因為在法國受到宗教迫害的緣故逃往瑞士,這或許也是他的自然等級終點是人而非上帝的原因。

在邦納的自然等級圖中缺席的除了上帝以外,另一個缺席的則是微生物。雖然早在七年前,荷蘭的顯微鏡先驅雷文霍克就已經用顯微鏡發現了細菌、原蟲以及其他細小的「微動物」,但是邦納卻不怎麼注意這些微生物。

邦納的自然等級圖少了幾個層級,不曉得他是不是沒把微生物放在眼裡(X)。圖 / elements

我們會聽過雷文霍克的名字,多半都是因為在高中時代讀過克魯伊夫所寫的《微生物獵人傳》(這本書雖然是影響深遠的敲門磚,但其實內容糟糕透頂,充滿了編造的對話與虛構的情節),也或者是因為看過其他科普書籍,不過你可能不記得雷文霍克其實是一名台夫特的布商,他之所以開始製作放大鏡,是為了要能夠更仔細地檢查布料的紗支數。

後來他純粹出於好奇心,試著用透鏡去觀察其他物品,卻發現了驚人的現象:在湖水、雨水、自來水中,竟然住滿了細小的各式生物,甚至從自己牙齒上刮下來的細屑中,也有它們的蹤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纏結的演化樹》,2022 年 7 月,貓頭鷹,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2
貓頭鷹出版社_96
62 篇文章 ・ 26 位粉絲
貓頭鷹自 1992 年創立,初期以單卷式主題工具書為出版重心,逐步成為各類知識的展演舞台,尤其著力於科學科技、歷史人文與整理台灣物種等非虛構主題。以下分四項簡介:一、引介國際知名經典作品如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法文譯家邱瑞鑾全文翻譯)、達爾文傳世經典《物種源始》、國際科技趨勢大師KK凱文.凱利《科技想要什麼》《必然》與《釋控》、法國史學大師巴森《從黎明到衰頹》、瑞典漢學家林西莉《漢字的故事》等。二、開發優秀中文創作品如腦科學家謝伯讓《大腦簡史》、羅一鈞《心之谷》、張隆志組織新生代未來史家撰寫《跨越世紀的信號》大系、婦運先驅顧燕翎《女性主義經典選讀》、翁佳音暨曹銘宗合著《吃的台灣史》等。三、也售出版權及翻譯稿至全世界。四、同時長期投入資源整理台灣物種,並以圖鑑形式陸續出版,如《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計八卷九巨冊、《台灣蛇類圖鑑》、《台灣行道樹圖鑑》等,叫好又叫座。冀望讀者在愉悅中閱讀並感受知識的美好是貓頭鷹永續經營的宗旨。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雷文霍克:第一位看見微生物的人│科學史上的今天:10/24
張瑞棋_96
・2015/10/24 ・1335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史上的今天】10/24——雷文霍克誕辰(Antoni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Google慶祝雷文霍克384歲生日。圖/Google
Google 慶祝雷文霍克 384 歲生日。圖/Google

1673 年,英國皇家學會收到一封來自荷蘭的信,信中繪製了蜜蜂、蝨子、黴菌等在顯微鏡下放大 200 倍的圖。雖然顯微鏡已問世數十年,但即使經由當時也身為皇家學會會員的虎克(Robert Hooke)加以改進,放大倍數也不過從十倍增加到二、三十倍,有些會員難免懷疑這封信的真實性。但隨信還附有一位傑出的荷蘭醫師的背書,而且幾年前才出版《微物圖鑑》的虎克本人也力挺,於是皇家學會仍來函照登。只是他們不免納悶: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雷文霍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究竟是何方神聖?

雷文霍克可說是微生物學之父。圖/By Jan Verkolje (I) - http://www.rijksmuseum.nl/collectie/SK-A-957,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4320547
雷文霍克可說是微生物學之父。圖/By Jan Verkolje (I),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當然沒聽過雷文霍克的名字,因為他的工作根本與科學扯不上邊。出生於 1632 年 10 月 24 日的雷文霍克高中畢業後,就到布店當學徒,22 歲結婚後,自己開了家布店,還在市政府兼任過不同職務,但沒一件與科學有關,研磨鏡片製作顯微鏡純粹是他的私人興趣。

我們無法知道,虎克那本《微物圖鑑》是否對他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不過他做的顯微鏡卻和虎克等人的顯微鏡截然不同。前人都是採用多鏡片組合的複式顯微鏡,雷文霍克卻是將單一鏡片研磨至比瞳孔還小,足見其耐心與一絲不苟的態度。

雷文霍克的顯微鏡。圖/By Henry Baker (naturalist) - http://www.wired.com/imageviewer/?imagePath=/images/article/full/2008/09/microscope.jpg&imageCaption=Henry+Baker+drew+this+illustration+of+van+Leeuwenhoek%27s+microscopes+in+1756.&imageCredit=,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805546
雷文霍克的顯微鏡。圖/By Henry Baker (naturalist),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彷彿是為了將鏡片底下的影像當成永久保存的美麗標本,雷文霍克竟不願移除顯微鏡下的微物,而是再另造一部顯微鏡觀察其它微物,如此下來,陸續造了好幾百部。1675 年,雷文霍克福至心靈地將水滴放到顯微鏡下觀察,赫然發現:透明清澈的水中竟然有許多不停游動的微小生物,而這個生機盎然的大千世界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雷文霍克用顯微鏡拓展了人類的眼界,一如伽利略用望遠鏡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概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雷文霍克的發現完全顛覆了當時的認知,英國皇家學會再三驗證後,終於授予他會員資格。但他並未前往倫敦參加入會典禮,也從未參與皇家學會的活動。事實上,他始終不願離開家鄉,即使是俄國彼得大帝以及不久後將成為英格蘭國王的威廉三世,一樣請不動他,還是得親自登門拜訪,才能一睹他的偉大發現。

雷文霍克並未因為榮耀與名聲而有何改變,他仍然樂於繼續用顯微鏡觀察牙垢、精子、血球、……等等微細之物,並持續紀錄下來,寄給皇家學會和其他科學機構,時間達 50 年、信件超過 500 封。雖然微生物學還要再過一百多年才會真正萌芽,但溯本追源,雷文霍克還是被尊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文章難易度
張瑞棋_96
423 篇文章 ・ 944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