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2/11
面對武漢肺炎滿天飛的新聞報導、各種社交媒體貼文,真真假假,令人傻傻分不清楚。對於有些可以驗證的真相,只要透過客觀的查核程序,就有機會呈現事實。然而,一旦真相被「意識型態」綁架,用戴上有色眼鏡的眼光看事物,就會影響我們判斷真相的基準。本文,會盡量整理較為客觀可信的資料來源,幫你破除最近幾個關於武漢肺炎的假新聞或陰謀論。
・2019/09/19
為何讓大眾相信科學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以大眾相信科學的重要性為起頭後,再輔以四個國家科學家當前習慣的傳播模式、大眾對於三個角色信任程度的數據,來討論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做科學傳播才是最好的,並藉此引出科學家在科學傳播中的關鍵角色與作用。
・2019/09/12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有帳號,就能在社群媒體上發表自己的想法,而你知道,其實你我都有機會成為假話的源頭嗎?有時候並不是我們愛說謊或是想說謊,而是我們以為的「真話」其實並不「真」。
・2019/07/30
言論自由,對個人來說,與自我實現息息相關;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則是確保民主價值的必要條件。然而,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其中一條紅線是「妨害名譽」。 近年來各級法院在「民事名譽侵權」認定上,對合理查證的要求越趨「嚴格」,而「刑事誹謗」認定上,對發言者責任認定越趨「寬鬆」,是為什麼呢?此課題攸關臺灣民主發展的品質,值得認真關注。
・2019/06/18
「熱的苦瓜水可以救你一輩子」,這樣斬釘截鐵的戲劇性承諾,解剖員實在無法承受,這則訊息究竟怎麼一回事呢?
・2017/08/08
從去年(2016)的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美國社會開始強烈關注「假新聞」這項議題。不過台灣的大家似乎更早就遭受假新聞的荼毒,算是走在世界潮流的前沿吧?(該覺得驕傲嗎這…...)不過,大家在什麼情況下會去執行「事實查核」(fact checking)呢?應該是在對新聞內容感到有所懷疑的時候吧。但是啊,研究發現,當我們知道有其他人也在讀這些可疑的新聞時,進行事實查核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2017/03/29
「假新聞」一詞很快就喪失意義。現在只要政客不同意任何一則新聞內容,他們就稱其為假新聞。因此透過研究,正確地定義出哪些新聞是假新聞、這些假新聞流傳地有多廣、選民在選舉期間如何與假新聞互動(特別是在社群媒體上),便是阻止各方繼續打爛仗的唯一方式。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 (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的研究團隊決定以 Twitter 上的推文為對象進行分析,把事情講清楚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