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2/26
同治元年(1862 年)春,已是中年的徐壽偕同小他十五歲的同鄉青年華蘅芳來到兩江總督曾國藩營中。他們兩人因一起研究西學、仿製西方器械而頗有盛名,因而以「才能之士,能通曉制造與格致之事者」的資格,受到曾國藩的保舉任用。面對曾國藩的讚揚與期許,徐壽感慨萬千。一方面,他為父母雙雙早逝,無緣親見他未經科舉考試卻仍能獲得朝廷重用而感到遺憾,另一方面,卻又感到心虛,因為他當初放棄傳統仕途,潛心研究西學,可不是有什麼深謀遠見或救國抱負,純粹是因為對科學的興趣罷了。
・2015/02/25
出生於西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因為率先駁斥疾病乃神鬼等超自然力量所致,主張可從人體找到病因,因而被尊稱為「西方醫學之父」。但是他用體內四種體液失衡來解釋所有疾病的說法,卻從此主宰西方醫學觀念兩千年,阻礙了醫學的進步。直到十八世紀,才終於由義大利的解剖學家莫爾加尼打破這個迷思。
・2015/02/24
賈伯斯並不是科學家,他甚至也不是發明家,但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卻遠甚於許多科學家與發明家。講到創新,至今人們最先聯想到的代表性人物還是賈伯斯。儘管他所主導推出的科技產品都不是他自己的發明,不過他卻總能扮演時代的先驅,並且絕不妥協,克服一切困難完成極具未來性的產品。相信多年以後,人們還是不免會設想:如果賈伯斯沒有罹患癌症,仍然活著的話……。
・2015/02/22
雖然早在 1865 年馬克士威就提出劃時代的馬克士威方程組,將原本認為互不相干的光、電、磁三者結合,並預言電磁波的存在,但它無色無味,看不見也摸不著,沒有人能確定是否真的有這東西,許多物理學家想驗證馬克士威的主張,也苦無對策。直到二十年後,德國物理學家赫茲才終於在實驗室將它召喚出來。
・2015/02/21
1804年的今天,英國威爾斯的潘尼達倫煉鋼廠一陣騷動。由發明家崔維西克設計的蒸汽火車頭終於完工,放置到煉鋼廠專用的鐵軌上。這條長16公里的鐵路平常用來運送鐵礦砂與鋼材,只不過拉動一節一節車廂的一直都是馱馬,而不是蒸汽火車頭。今天才要首度嘗試。
・2015/02/20
熱力學第二定律大概是最難說得清楚的物理定律。它有很多不同的表達形式:「熱只能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熱永遠無法百分之百轉換為功」、「自然狀態總是由有序走向無序」,或是「孤立系統的熵決不會自行減少」。但熱是什麼?何謂有序/無序?熵又如何定義?最重要的是,科學家都無法說明為什麼會這樣──直到波茲曼出現。
・2015/02/17
1869 年的今天,俄國化學教授門得列夫(Dmitri I. Mendeleev, 1834-1907)從夢中驚醒,夢裡出現一張表格,當時所有已知的化學元素在上面各安其位。他趕緊拿出紙筆,趁記憶猶新將它如實畫下。他越寫內心越激動難捺,填完最後一個元素後,他睜大眼睛仔細檢查了幾遍,這就是了!他苦思多年卻始終無法參悟的元素週期表就在他眼前!
・2015/02/15
 26歲的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頂樓,雙手各握著一重一輕的球伸出塔外。千餘年前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由落體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今天伽利略要在群眾面前測試其真偽。他同時放開雙手,三秒後,出乎眾人意料之外,兩顆球竟同時落地!
・2015/02/14
「⋯⋯一台首次能以電子速度處理困難繁重而難以解答之數學問題的神奇機器,⋯⋯它的計算能力比以往的計算機快上一千倍」紐約時報所描述的這台神奇機器叫「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簡稱 ENIAC。它於 1946 年的今天在賓州大學正式對外發表。
・2015/02/13
無可否認地,形塑現今這個數位時代的種種發明幾乎都是源自於矽谷,一直以來主宰著科技產業走向的也是矽谷的企業,令人不禁好奇這一切究竟是怎麼開始的?如果我們像回溯人類起源那樣追溯矽谷的源頭,會發現在演化樹的最底部是一家名為「蕭克利半導體實驗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的機構,其創辦人正是物理博士蕭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