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4/14
福島的反應器當初並非設計來承受規模9.0的地震和50英呎的海嘯。周圍的土地遭到汙染,必須要花上許多年才能回復。但要注意的是,核能造成的損害比起地震與海嘯還算輕微。位於日本(以及美國)的核子反應器應該要強化備用系統,以確保這樣的事故不會 再發生。我們當然應該從悲劇中汲取教訓,但應該把福島核災作為停用核能的理由嗎?
・2013/03/11
和車諾比不同,福島並沒有在核災之後棄城。災後的這兩年間,海嘯帶來的廢棄物、震垮的建築都被清除,損毀的河堤、橋樑也逐漸在修復。不過在地震還有海嘯中倖存、自福島撤離的16000位居民仍然無法返回家鄉。據BBC報導,當地的輻射量仍然很高,超過1000微西弗(micro sieverts),相當於每小時照射10次胸部X光!
・2012/05/30
在加州沿岸捕捉到的黑鮪魚(Thunnus orientalis)含有來自去年福島核災釋出的放射性物質。這些魚可能是游經日本海域時攝入放射性物質,隨後游向太平洋另一端。科學家強調,這些魚仍然安全無虞,可以食用。
・2011/10/15
能源自給自足——它是遏制不斷擴大的能源鴻溝的動力,甚至也是對政治權重的渴望——意味著有核能雄心的發展中國家在福島核事故之後幾乎沒有放棄這些雄心。下面是對它們的原因的彙總。
・2011/10/12
核電承諾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清潔能源。Dave Elliott描述了在福島核事故之後它的進展和前景。
・2011/08/19
在今年3月日本的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破壞之後,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目前正在審查它的核電項目的安全性,它表示將對現有反應堆進行「徹底的安全檢查」。 儘管政府在新的核安全方案公佈之前也暫停審批了未來的核項目——目前估計將在今年年底之前發表新的方案——人們廣泛預計中國的核電站建設項目將在那時候回覆。
・2011/04/17
有人擔心這次福島核電廠事故散布到太平洋的銫–137,是否會毒害海洋生物?以目前輻射劑量強度,在核電廠的近海暫時會有汙染,但不久後溶入海洋,濃度及強度都會稀釋到相當微小,因此不用擔心。反而要擔心的是不斷地從深海地震地殼或岩石內部釋出之自然放射線核種。
・2011/03/14
我想一定很多人關心如果福島核電廠真的發生最糟的狀況,那台灣會不會受到輻射塵的影響?我想我們還是透過比較科學的思考來探討此一問題,考慮汙染擴散基本上要考慮以下四個因素:第一是汙染源的濃度,第二是汙染源釋放的高度,第三是大氣運動的狀態,第四當然就是距離的因素,其中第一個因素還在未定之天,不過基本上台灣和日本的核電廠都有多重圍阻體,這是和車諾比不同之處,所以汙染源釋放的濃度情形不可以拿來對比,這個部分相信日本政府會盡力去控制,我們就替他們加油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