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4/09
喵星人和汪星人的共同祖先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最早憑藉比利時 Dormmaal 地區發現的兩顆臼齒來描述這種動物——小古貓(' Miacis' latouri)。這個名字略萌的動物是目前人類發現最早的哺乳型動物之一。食肉形的動物可能早在古新世晚期就已經變得非常多元化。
・2013/12/30
近來一則新聞:三葉蟲化石,虎頭山現蹤。在各大媒體都有類似的報導篇章,也引起不少討論。有人說:台灣本來就是受板塊作用擠壓隆起的,古老的海洋生物三葉蟲當然也有可能在陸上找到;也有人說:台灣島的地史十分年輕,與三葉蟲扯不上關係;當然還有種說法:科學是隨時都會有新發現的!揪竟,這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謎團,又有什麼的悖論存在其中?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13/06/13
在 2010 年 3 月我再度探訪該地,除了恐龍胚胎骨頭和找到其層位之外,同時也在那個地方撿拾到成龍的爪子和肋骨終端,導致我認為此處是恐龍孵育場;不會飛的恐龍 (Non Avian Dinosaur) 和會飛的恐龍 (Avian Dinosaur,亦即鳥類) 有共同的特性,到了繁殖期間,大家會回到相同的地點交配、下蛋、孵蛋、育幼,因此,我同時找到恐龍胚胎骨頭和成龍骨頭,不得不讓我有此「孵育場 (Hatching Ground)」的推論
・2013/04/15
古生物學家在中國出土了一系列最古老的恐龍胚胎化石。這批珍貴的化石保留了許多個體不同的發育階段,提供了研究史前物種胚胎發育的難得機會。古生物學家羅伯特瑞茲及研究夥伴,包括黃大一教授等五位台灣學者,在中國雲南省祿豐縣的化石場發現了許多恐龍形狀的化石。
・2013/03/29
第一批到達太平洋群島的人類(筆者按:應為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也造成了許多鳥類的絕種。究竟有多少種鳥在那段時間絕種?因為沒有化石紀錄,因此數量變得難以估計。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的研究結果估計,我們的老祖宗們大約造成了1000種鳥類的滅絕,這個數字約佔全世界鳥類的十分之一。
・2012/09/27
做有機分析,有一個最初步入門的工具--紅外線光譜(Infrared Spectroscopy),通常無機物不會在紅外線光譜中出現吸收的波峰,也就是說,對於紅外線來說,它們是「透明」的,但是有機物的結合鍵,就會出現在不同位置的波峰,從這些不同頻率波峰的位置和強度,我們可以推論出該被測物內的某些化學結構的化學鍵,這是對於鑑定有機物的化學結構很重要的資訊
・2012/05/09
我對古生物有許多的好奇與著迷。對化石所展現的生命多樣好奇,對化石所呈現的時間長度著迷。2011年9月11日,來到中國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帽天山的「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在這裏,我見識到許多距今約五億三千萬年前的早寒武紀海洋中的澄江動物群化石,也認識了「奇蝦」與「海口蟲」。
・2011/12/01
為了瞭解究竟史前的生物是否像現代的生物一樣具有絢麗的色彩,耶魯大學的Maria E. McNamara等人在顯微鏡下觀察許多1,500-5,000萬年前的甲蟲化石的鱗片,發現化石形成的過程中這些甲蟲的顏色有朝著紅端改變(red-shift)的現象,例如黃色的甲蟲會變得偏橘色
・2011/11/03
大家還記得冰原歷險記裡的奎特(Scrat)嗎?握好各位的橡實,牠可能不只是動畫家幻想出來的唷!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生活在九千四百萬年前,長相與松鼠相似的小型動物。牠們有狹長的吻部,還有一對彎彎的獠牙,用來捕食昆蟲。
・2011/10/04
我在雲南中部找到了埃迪卡拉紀的巨型實體化石,從記錄上來說,這是世界首次的重大發現,從此之後,科研人員要切要剁要刮,深入探討牠們的身體內部構造,找尋各種問題的答案,就有了實際的物體,不像以前只能推論猜測,如今可以把牠們放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比較,我也網羅了世界最頂尖的學者和研究設備,正在積極努力研究中;所以說啊!從這個埃迪卡拉紀實體化石的死相學和實際“深”入研究的角度 來說,這塊石頭絕對是「罕世難得」,別的地方也還沒找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