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10/12
核電承諾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清潔能源。Dave Elliott描述了在福島核事故之後它的進展和前景。
・2011/10/12
和許多人一樣,從小我就很想擁有一台天文望遠鏡,但由於價格昂貴,經常只能望著雜誌中的照片興歎。在國中一年級時,母親便騎車載著我穿梭於台中市的各大書局和圖書館間,最後我依循幾本書中的資訊,硬著頭皮自製了兩台天文望遠鏡-用水管做的折射式望遠鏡和用廢木料做的牛頓式望遠鏡,其中的光學元件都是取材自日常生活中,如化妝鏡、老花眼鏡、放大鏡等等,所以光學品質並不理想,但因口徑不小,仍可以看得很遠。
・2011/10/12
說來有趣,當我們都市人的眼睛愈來愈容易近視而使得肉眼看不清楚真實的世界時,我們所做的應對卻是不斷提高造成近視的元兇的解析度,像是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再現世界的工具...而正當大多數人還不清楚HD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畫質時,QFHD或所謂的「4K」超高畫質就又開始進入市場,引領我們進入下一個設定好的解析度戰場。
・2011/10/11
當人體處在緊急的情況下, 身體可以分泌腎上腺素來提高人體的反應能力, 用來應付環境的危機,但是現在生活的形態下, 你也有壓力我也有壓力幾乎變成了生活的常態。那些原本用來協助人體反應的壓力荷爾蒙的過度釋放,就變成了健康的危害因子。
・2011/10/11
此進展代表通往量子網路之路的一個里程碑,在其中,資訊能以電子的自旋來編碼,並經由光線在網路上傳送,每一次一個光子。
・2011/10/10
以書名所展示的格局來檢視,本書內容比較側重於資訊的「歷史」刻劃,全書也以時代先後的推進依序檢視「資訊」在人類社群中所扮演的角色,早至十八世紀初西方人發現非洲原居民以鼓聲說話傳遞訊息的古老智慧,晚至二十世紀末量子資訊理論問世,橫跨數世紀關於資訊傳遞的人們與其故事躍然紙上。
・2011/10/09
清華大學材料系黃振昌教授與博士班研究生王中樺、謝兆瑩2009年利用蠶絲做為介電層的材料,並成功開發出蠶絲成型技術發表在學術期刊上,並同時申請專利。
・2011/10/06
目前最受矚目的電子紙技術主流有兩種:電泳式技術和膽固醇式液晶技術。而這兩種技術就好比印刷的墨水一般,讓電子紙在正確的位置上顯示出圖片和文字。
・2011/10/06
電子紙的前身起源得很早。在1969年的時候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就發明第一個數位影像感測器技術,最早的電子紙技術是由Xerox的研究人員NickSheridon在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所發明。
・2011/10/06
哈利波特魔法生活裡所描繪的,畫面會動的預言家日報,將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薄如紙張、輕易摺疊而不毀壞的軟性電子螢幕,即是「電子紙」當前的核心創意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