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學傳播
2885 篇文章・
4894 位粉絲
科景
・2011/02/10
科學家首次利用光子晶體製作出三維的光導,並且讓光可以在三度空間中垂直轉彎。
光子晶體就是有高低折射率規則交錯分布的一種材料。這種高低折射率交錯分布的結構使光子晶體產生光子能隙(photonic bandgap),讓部分頻率的光無法在光子晶體裡面傳播,其他則可以通過。科學家利用光子晶體的這個性質來做光導,也就是利用光子晶體把特定波長的光限制在某個區域或路徑中。這種光導可以用在光通訊上傳遞光訊號或作為雷射的共振腔。
科景
・2011/02/10
研究指出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放棄耶誕假期,繼續工作。
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Richard J. Ladle與同事,用Google Scholar來統計在1996~2006年間於耶誕節當天繳交的科學論文數量,結果發現數量有增加的趨勢,並且10年來成長了6倍。此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科景
・2011/02/10
曾有科學文獻指某些甜味劑可能有致癌及其他副作用,其安全性到底如何﹖經過整理分析歷年的科學報告,目前,科學家仍然認為Aspartame是安全的代糖之一。
科景
・2011/02/10
只要一根碳奈米管 (CNT),就可以把所有收音機的零件都做上去,包含:天線、可調頻濾波器、放大器,以及解調變器。實驗證實它可以工作,而你只需要一個電池來驅動它。
科景
・2011/02/10
建於紀元前 350 年,現在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古希臘圓形劇場「Epidaurus」,以其絕佳的音響效果而著名於世。科學家認為箇中原因在於古希臘建築師懂得掌握聲學原理的訣竅。
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 Peloponnese)半島的圓形劇場「Epidaurus」是考古學家於西元 1881 年所發現。劇場主體為半圓形結構:舞台位於半圓圓心附近,座位呈階梯狀排列。完工之時座位一共有三十五階;羅馬統治時期曾對劇場進行擴建,另外多增加了二十一階。自竣工之始「Epidaurus」便以令人讚嘆的音響效果聞名:即便是最後一排的觀眾也可以毫不費力地聽見劇場中央演員的聲音。長久以來建築學家以及考古學家一直無法理解「Epidaurus」的音響設計,羅馬時期著名的建築師 Vitruvius 曾說過希臘建築師一定是掌握了某種技巧,讓劇場得以增幅人的聲音。
科景
・2011/02/10
科學家發現,頂級提琴師傅對於分辨哪些木板可以用來做好提琴上,判斷的標準大部分是建立在木板的外觀上,而並不一定是能夠發出好聲的木板。
對於提琴製造者而言,挑出一塊適合製琴的木板可以說是要製作一把好琴的第一步。對一把小提琴而言,琴的各部位通常使用的木頭材質都不一樣。例如花梨木及黑檀木常被用來製作指板;楓木拿來作琴馬(bridge);雲杉木則常拿來製作響板(soundboard)。響板主要的功能是增強弦的共鳴,對決定小提琴的音色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科景
・2011/02/10
金屬玻璃(metallic glass)的可彎曲程度越來越大了,這也使得它們在應用上越來越重要。
雖然金屬玻璃的強度較大,但是此性質也造成它比較易碎。在一般的金屬中,原子是排列成均勻的晶體陣列的,或是至少是由許多小區域的規則結晶互相堆疊而成的。因此當金屬受到應力作用時,結晶的小區域會平移到鄰近的區域而與鄰近區域的原子保持互相吸引的狀態,使得金屬可以保持彎曲而不會斷裂。但是在金屬玻璃裡的原子卻是沒有規律地任意分佈在材料裡面,就像液體一樣。因此一旦受到應力,每個原子平移後找不到同時相互吸引的原子,因而就造成斷裂。
科景
・2011/02/10
UCLA的科學家用微影術 (lithography) 做出縮小版的二十六個字母,其寬度比 10μm 還要小,線條寬度僅1 μm,懸浮於水中成為膠體溶液; 字母形狀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得一清二楚。
要做出這碗濃湯,首先在磨亮的五吋晶圓上鍍上一層水溶性的高分子,接著覆上一層光阻劑 (photoresist),此光阻劑受到紫外光照射後產生交聯反應 (cross-linking) 而無法被有機溶劑溶解,因此將紫外光過濾成為字母的形狀後照射在晶圓上,再用有機溶劑處理,便可洗掉未曝光的部分而留下字母的形狀。最後再將底層的高分子用水溶掉,字母就可以散佈在水中了。
科景
・2011/02/10
一群德國的科學家,在古老的大馬士革刀中發現碳奈米管。這會是大馬士革刀中最關鍵的密秘嗎?
大馬士革刀有著優異的性能:鋒利、韌性佳、而且不易鏽蝕。整把刀身外觀細密交錯著明暗條紋。它們曾經是歐洲十字軍眼中最令人敬畏的武器之一。大馬士革刀的種種特性,來自於它的原料-印度出產的烏茲鋼 (wootz)。這種鋼料類似中國的鑌鐵,材料的結構大致上是由雪明碳鐵 (cementite,Fe3C) 和波來鐵 (pearlite) 混合而成,分別呈現出明亮與暗沉的顏色。堅硬而又抗腐蝕的雪明碳鐵與較有軔性的波來鐵相互配合,使得大馬士革刀同時保有鋒利與強韌的特性。只可惜隨著烏茲鋼的產量大幅下滑,加上成本高昂,鍛造大馬士革刀的祕訣在十八世紀時漸漸失傳了。
科景
・2011/02/10
維基百科成功之道在於眾多維客的貢獻,目前其640萬個條目來自580萬人、2億5千萬次的編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為什麼集體創作的維基百科能成功,其他集體作品則不一定能奏效?為何維基百科的詞條能獲致令人驚豔的準確性呢?研究人員宣稱已解開此迷,研究人員認為最好的文章是由許多不同的貢獻者高度編輯修改所獲得。
由多數無組織的普羅大眾所編輯的文章確能寫出更佳的詞條解釋嗎?加州惠普研究實驗室(Hewlett Packard's research laboratories)的Dennis Wilkinson 與Bernardo Huberman對維基百科的編輯進行統計,發現並不因為預期每條編輯是獨立性的、與他人無關的隨機過程,所以會獲得相應的統計模式。
[LOG] 01:17:55:013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01:17:55:020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01:17:55:141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01:17:55:141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01:17:55:321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01:17:55:323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