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2/09/14
在哈柏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張星系家庭照裡,出現兩個特徵大為不同的星系。螺旋星系和橢圓星系二者間,無論大小、形狀和顏色都存有強烈對比。如此特殊的一個星系對(galaxy pair)組合,另有一個編號叫:「阿普116」(Arp 116)。
・2012/09/14
和其他器官一樣,我們的大腦也是演化下的產物。演化,並非使生物得以「無敵」或「完美」,而是讓生物能適應所處的環境並將基因傳承下去。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並非完美,它有許多「即使存在也還是能讓我們適應環境並傳承基因」的小「瑕疵」。
・2012/09/14
生命存在,需要液態水。傳統上我們認為,行星只要位置合宜,沒有離開所謂「不冷不熱區」的話,就是一顆「適合居住」的行星,而所謂「既不可離太陽太近,又不可離太陽太遠」,實際上意味著如此一來,液態水才能剛剛好不被蒸發掉也沒有結冰。只不過,這都是以星球「表面上」的條件來看,事實上,我們並非不知道,許多微生物-幾乎達地球生物總數之半數-其實是住在地球的岩層深處底下,而非地球表面上。
・2012/09/14
天文學家正努力羅列出一個系外行星的「罪犯照片陳列室」,從表面融化的熾熱行星到冰凍世界,不一而足。當人們持續全力搜尋「藍色圓點(blue dot)」—那些環境特徵與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時,有另一個新研究成果卻顯示:生命或許會存在於一些原本天文學家認為怪異、不可能存有生命的星球上。
・2012/09/13
最近今周刊上一篇「清大高才生淪為澳洲屠夫」的文章在網路上廣傳。沒看過的可以先看一下,但我很好奇,文章沒有提到專業需求,是真的不需要專業嗎?不需要先學一些解剖、動物學、畜牧學、食品衛生處理等知識嗎?
・2012/09/13
一個人對於某事件的經歷如何轉換成記憶,那能在數月,甚至數年後被存取呢?一個由賓州大學科學家所領導的團隊,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已快要呼之欲出了。他們確認一種關鍵分子,在協助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上,至關緊要。這些蛋白質也許會成為藥物的目標,能夠強化記憶,減緩某些認知症候群。
・2012/09/13
記憶流失不是因為你的年紀或是你的性別,問題很可能在於「干擾」。你本來是想要做什麼而走進了廚房,只是站在廚房裡的你很驚訝地發現居然忘記自己來這邊的目的是什麼。找鑰匙?喝水?吃東西?天呀,腦袋一片空白,到底怎麼了?
・2012/09/13
葉晨聖舉了一個妙喻來形容這樣的過程。他表示,人體的抗癌過程就如同上戰場打仗,藥物必須像士兵一樣衝到最前線抵禦癌細胞的攻擊。但傳統治癌方式是讓士兵 (藥物)自己上戰場,過程中很容易因舟車勞頓而有傷亡,以至於戰力打折扣;但如果是透過金奈米棒複合藥劑,則可化身為一輛「抗戰專車」,專門運送士兵前往第一線抗敵,讓治癌療效可以有效提升,避免無謂的損失。
・2012/09/12
若沒有證明哪些神經活動是所謂的意識,只說動物和人很多神經活動是相似的,就能證明動物有意識,這樣的說法是不合邏輯的!就好比我們繳稅給政府和攤販繳保路費給幫派分子都是某種繳費的行為,但他們的本質是一樣的嗎?幫派分子和政府是相同的嗎?
・2012/09/12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童年時期遭受性虐的男性與未受性虐的男性相比,心臟病發的機率高達三倍。然而,在女性方面,研究人員則沒有發現類似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