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
1763 篇文章・ 5462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02/16
最近由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Z. Josh Huang博士所領導發表的研究,新闡明了發育中的腦部神經元彼此如何進行聯結。該被稱為突觸確認(synapse validation)的活動,是神經網絡(neural circuits)自行組合過程的核心,且在引發包括自閉症及精神分裂症等神經發育異常的病理中被涉及。
・2011/02/10
研究發現,即使沒有受過西方的音樂訓練,一樣可以理解音樂中所帶有的情緒表現。 有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想聽些音樂來轉換情緒。但是在目前的社會中,不論是古典音樂或是流行音樂,大部分的音樂都是根據歐洲的音樂系統所寫出的音樂。那麼如果是沒有受過類似音樂系統訓練,或是從來沒有聽過這類音樂的人,是否能夠跟我們一樣有著類似的感受呢?換言之,音樂是不是一種超越語言的感受?
・2011/02/10
以貌取人是人的天性嗎?瑞士的兩位經濟學家用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 瑞士University of Lausanne的兩位經濟學家要驗證對外貌的喜好是不是會直接轉換到選票,所以他們將2002年法國議員選舉的候選人照片選了57組,每組兩張,各有當選人跟第一高票落選人的照片。他們將這些照片拿給兩個不同的受試族群。第一組是684位大學生,問他們看了照片後,選出他們覺得比較有能力的人。另一組是681位五到十二歲的兒童。研究人員將候選人的照片放入電腦遊戲中,然後要兒童看了候選人的照片後,決定"要選哪一位當自己那艘船的船長"。
・2011/02/10
會議是否真能解決問題?會議要如何激發想法?荷蘭研究人員認為於會議當中,保留幾分鐘靜思,能倍增創造力。 對上班族而言,每日馬不停蹄的開會、討論、聽指裁示、整理會議紀錄、追蹤會議決議進度,已是家常便飯。而每個會議又會再衍生後續數個待開的會議,因此整個團隊很快就淪為會議紀錄製造機器或是老鼠會會頭,一整疊的會議紀錄就留到下次品質工程檢討會充為團隊工作績效。
・2011/02/10
德國政府委託一個委員會徹底檢視與「莫札特效應」相關的文獻後,認為「莫札特效應」並不存在。 在1993年,加州大學的Rauscher在NATURE上發表一篇論文,認為兒童聽了莫札特的音樂後可以增加其智力。從此之後,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小孩能夠更聰明,於是便開始給小朋友聽莫札特,而更多商人則看準了這點,進而推出相關的產品而大發利市。 為了徹底了解音樂與智力發展的關係,德國政府指定了一個九人委員會,成員包含神經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哲學家。更重要的,這九位成員都對古典音樂有相當的認識。
・2011/02/10
除了假科學真行銷的「英國研究」之外,許多時候真的研究被媒體錯誤詮釋更讓科學家無言以對,好在有許多優秀的科學部落客挺身而出,不讓科學在大眾心中漸漸淪為低級的八卦。前陣子流傳的一則「女人一掉淚、男人就萎了」的科學報導就是一例。
・2011/02/10
參加世界盃的總教練請注意,研究顯示選手比賽前一天享受性行為基本上並不會影響隔天場上的表現。
・2011/02/10
統計結果顯示,在足球賽中進球的隊伍在剩下的比賽時間有更高的機率再次得分。
・2011/02/0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有人告訴你,住在你腸子裡的細菌,會影響的你的精神狀態,讓你容易焦
・2011/01/31
根據資料,蕭邦應該是死於肺結核(TB),不過科學家們努力爬文(蕭邦的信、朋友以及其他人對他病情的描述)後,現在認為他可能是死於纖維囊腫(cystic fibrosis)。不過這點還有爭議,畢竟在當時的環境,纖維囊腫患者要活到39歲應該是不可能的。也有一說認為他死於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