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8/11
《第三度殺人》為知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此一電影從2017年上片以來引起了一陣旋風,在多個日本電影獎項中多有斬獲。電影劇情環繞在福山雅治所飾演的律師,企圖想幫殺人犯三隅高司(役所廣司飾)脫罪;這樣的情節聽來很合理--律師盡可能找到可以輕判的證據。然而,隨著一次次的律見,一次次的開庭,犯人竟然一次次的翻供,這當然不容日本法院所樂見。
・2018/08/07
第一間科技媒體中心最先於2002年在英國成立,其致力於提供更可靠、更迅速的科學訊息,來回應媒體的提問與討論,並強化科學風險溝通。《衛報》記者伊恩·桑普爾(Ian Sample)表示:科技媒體中心,針對各種科學訊息提供不同專家的評論意見,提供記者更方便及多元的科學資訊獲取管道。陸續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美國、德國,也紛紛成立相關機構。
・2018/08/04
其實,站在物理學的角度,科學理論、先端與傳播、推廣、實務應用甚至教育可能就已存在著誤差與錯解,例如愛因斯坦認定重力根本不是力。經過一次空前絕後──或許除了海森堡那一票量子幫之外──的靈感飛躍,愛因斯坦說,有一種看不見的基體,他稱之為時空 (spacetime),遍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時空是時間與空間的混合體,其組態決定物體必須以何種方式在其中運動。
・2018/08/03
細胞治療係取自人類自體﹙autologous﹚細胞或同種異體﹙allogeneic﹚細胞,經加工或體外培養程序,再將整個細胞引進病人體內使用,以診斷、治療或預防人類之疾病;基因治療則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將特定基因導入患者體內,以檢測標的基因組或造成標的基因組重組,從而診斷、治療或預防人類之疾病。這些新興療法在國外發展到那些階段?如果要在台灣發展,還需要哪些政策配合呢?
・2018/07/27
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獲得金曲獎後,瞬間躍升為當紅炸子雞,演唱會開始一票難求。乘著這股浪潮,許多探討草東為何而紅的文章應運而生。有文章歸納草東紅的原因有三,分別是:反映社會議題、不走傳統發行、代表典範轉移。也有人認為草東沒有派對唱出了當時代的焦慮與悲淒,因而成為當時代的象徵。不過,前面這些分析有道理嗎?這裡提供你一些社會學的觀點。
・2018/07/25
到底草坪的草是什麼草?要如何讓它保持翠綠?草坪養護不只是種種草而已,它是一門集結了許多專業知識的學問。
・2018/07/25
虱目魚肉質細緻,風味鮮美,適合乾煎煮湯等各式料理方法,也能製成魚丸等加工品,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菜,更是小吃店乃至大餐廳的常見料理,深獲饕客熱愛,儘管魚刺比其他魚種要多上許多,依然無法嚇退嗜食者。 依照虱目魚受人喜愛的程度,居然直到前陣子才終於有人創立虱目魚教,還真是太晚了一點──畢竟真要說起來,臺灣養殖、食用虱目魚的風潮,可是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2018/07/24
進入21世紀後,葉李華在交大成立科幻研究中心,開始舉辦倪匡科幻獎,科幻作者又有了可以發表作品的機會,同時也有科幻評論、科學想像等獎項,甚至還辦了科幻中心十年以來的唯一一場研討會。除此之外,還有小型的比賽如超異時空文學獎,讓小說作者有機會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
・2018/07/21
和《人類大歷史》這本哈拉瑞顯然蘊釀很久的曠世好書不同,《人類大命運》看起來比較像是哈拉瑞出版《人類大歷史》後進一步的見解和思考,以及面對讀者和媒體一大堆提問後整理出來的心得。如果你已經讀過《人類大歷史》,建議你也讀讀《人類大命運》。
・2018/07/15
因此接下來的討論,將概略檢視、探索眾多科幻作品,雖然有不成比例的多數作品其主題是探討都是機械主義、物質科學主導的文明,但其實可以發現到作為科學、文明發展的關鍵觸媒「生態與科幻」,才真正直接或間接決定了作品中的文明進展與品質。